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275节

  他不会期盼着上天的回应,

  他只要活着,享受这人间尊崇就够了。

  其他人附和着皇帝的话,并且盛赞着他的功德,期待着泰山封禅那天盛大的画面。

  而等到终于行进到泰山脚下时,

  君臣原本良好的心情,又被儒生们给破坏了——

  他们因为该采用何种祭祀封禅的方式而争吵了起来,长久不能得出结论。

  皇帝面容不变,仍旧是那副冷酷威严的模样,但眼睛已经眯了起来。

  这是他很不高兴的表现。

  李斯呵斥这群分不清轻重的儒生:

  “这样的事,你们应该早就有了定论,结果现在却还在争执!”

  “这是对皇帝的大不敬!”

  黑状也恼怒的提出请求,“陛下,让我将这些酸腐的儒生驱逐出去吧!”

  皇帝微微颔首,视线从儒生身上,转移到了那匆匆修起来的,一路通向山顶的台阶之上。

  于是黑状撸起袖子,亲自上前,给了那几个吵得最凶,嘴巴一直没停过的儒生邦邦两拳。

  他是从军打仗的人,心里又怀抱着对儒生的怒气,因此两拳之后,就打的人头晕眼花,说不出话了。

  随后,

  侍从便将人押了下去,

  皇帝面前终于清净了下来。

  “上去吧。”

  舍弃一切多余的礼节习俗,皇帝一步步的踏上台阶。

  泰山慢慢的落在他脚下,

  齐鲁大地的容貌,也随着皇帝逐渐登高,渐渐呈现在他的眼前。

  而当皇帝好不容易登上山顶,转身俯瞰脚下的时候,

  他忍不住发出了一声轻笑。

  他说:

  “不过如此。”

  原来这天下,

  也不过这副模样。

  没有人跟随在他身侧,

  因为皇帝不需要人陪着他登顶,

  而作为开创全新天下的君主,

  他也不允许有谁来分享这样的荣光。

  皇帝下令,将多余的人都遣散了,只留下自己站在顶峰。

  他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皇帝!

  “……不冷吗?”

  就在皇帝静静感受着“高处不胜寒”之时,一个声音传过来。

  他抬头看去,

  一只肥胖的黑鸟蹦蹦跳跳的落到修缮平整的封禅台上,羽毛在阳光之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何博暗中观察始皇帝很多年了,如今再碰面,也丝毫不见外。

  他两条细短的腿一支楞,就往地上一坐,还热情的照顾皇帝:

  “愣着干什么?”

  “来!”

  “一起坐啊!”

  皇帝只是冷眼看着他,手不自觉的搭在了佩戴的宝剑上。

  “你都当祖父了,可不要这么冲动!”

  何博动了动翅膀,将皇帝的手强制从他的剑柄上挪开。

  于是,

  皇帝只能倔强的站在原地,仍然没有回应何博的招呼。

  何博静静跟他对视着,偶尔觉得现在自己面前的,还是当年那个缩在墙角的孤僻小孩。

  但对方终究做皇帝了,

  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引来天下人的注意,再也没有谁敢忽略他。

  就像封禅泰山,

  轻飘飘的一句话,

  就让当地的官员,驱使无数民夫,拼了命的为他修建台阶,以满足封禅的需求。

  “你来这里干什么?”

  旧友重逢,互相对峙了一段时间后,皇帝才缓缓开口。

  何博坦荡的告诉他,“当然是过来看看你啊!”

  “你要在泰山祭祀天地,我肯定要出场的嘛!”

  他可是世间唯一的神来着!

  “你不是早就走了吗?”皇帝冷漠的问他。

  何博立马听出音味来:

  果然啊,

  这人还记着当年把自己关小黑屋的计划失败,缩被子里郁闷的事情呢!

  可按理来说,

  当初的事情,

  应该是何博生气记恨啊!

  他这么多年来,只是默默观察始皇帝,而没有对他如何,已经是心胸宽广了!

  他当即就说,“这天下之大,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泰山,

  也是为黄河流域所覆盖的。

  流经泰山的河流,叫做“奈河”,而奈河又是泮河分支。

  再顺着水流下去,就要流入牟汶河中,再流入大汶河,最终汇入黄河。

  何博现在都在对黄河拉拉扯扯了,这么几条小支流,难道还逃得出他的手掌心吗?

  那绝对不能啊!

  所以说,

  何博很早以前,就来过泰山了,甚至还刷出了泰山的进度条。

  但他太忙了,也太花心了。

  黄河两岸,

  有太多山川等着鬼神宠幸了,

  而要比险峻高耸,东边的山岭,还真比不上西边的。

  泰山之高,在于大地的衬托。

  广阔的平原之上,一山突然耸立而起,如何不令人咋舌称奇?

  当然了,

  对自己染指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何博都是真心喜爱的。

  只是他的目标远大——

  要想去更远的地方,

  就要往山川分布密集,山脉水流更加绵延的地方润。

  泰山镇压齐鲁大地,稳当的连狂躁起来的黄河都无法撼动。

  何博自然不着急刷它的进度,将泰山收入手中了。

  这次过来,

  只是想要见识一下,始皇帝封禅泰山的现场罢了。

  而皇帝听到他这么说,当即讲道:

  “那你说齐国余孽,如今在哪里?”

  皇帝张口就是一句,让何博嚣张的气焰当即消退了。

  还真别说,

  既然他出不了海,

  东瀛那里如何,除非那里的人乘船返回诸夏,他是不能了解到的。

  于是何博换了一个话题,“那你为什么还来泰山这边?”

  “你又不信仙神这些东西!”

第234章 山上(上)

  如果只说出巡,

  那何博也不会多话。

  因为巡视治下山水,这是符合周礼的——

  受封的诸侯之中,

  有极大部分,是被安排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建立起自己的国家。

  前几代君主,对自己治下的水土情况,其实并不是很清楚。

  再加上当时的诸侯国家周围,有太多的蛮夷存在了,

首节 上一节 275/3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