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337节

  于是嬴辟疆叩首,感谢这位远亲长者的慷慨。

  随后,他便退下去包扎伤口了。

  新夏的臣子又在后面闻风而来,希望劝谏国君,不要为子孙后代留隐患。

  夏王只让他不必再多言。

  年迈的王者靠着软垫,眯着眼养了一会神,便忽然向着臣子发问,“嬴秦向西而去,可以压制波斯吗?”

  臣子听了,眼睛一眯,察觉到了夏王扶持嬴秦的另一重目的。

  夏王,

  的确是一位谦和的、仁慈的长辈。

  但他也是一位极为称职的统治者。

  在臣子陷入顿悟的沉默后,

  夏王在自己的王座上,将跪坐许久的腿伸直,身体微微向后仰去,胸膛中发出一声莫名又意味深长的叹慰:

  “域外的蛮夷啊,还是太多了!”

  “波斯之民,又向来记吃不记打,总喜欢来恶心人!”

  “寡人是不会再放任他们了!”

第283章 归哉归哉

  波斯,

  是新夏曾经的盟友。

  在新夏向更西边的域外探索之时,因为夏王的祖先赵归拾取到了没人要的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从而结下了深刻的缘分。

  当时的夏君将赵氏的女子嫁给了大流士,并且帮助他从外敌手中,夺回了波斯东部的领土。

  波斯虽然因此陷入了分裂,

  但大流士起码仍享有王者的尊崇。

  他因此跟新夏签订的盟约,说阿契美尼德的血脉永远不会忘记新夏的恩德。

  之后,

  大流士三世死去,

  赵太后执政,辅佐自己年幼继位的儿子,那诸夏名叫做“赵冈”的冈比西斯三世。

  那是一位很有智慧和才能的女人。

  在她的治理之下,

  波斯和新夏得以更加亲密,并且让来自东方的古老智慧、高贵德行,狠狠教化了一下波斯的蛮夷们。

  赵太后革新了很多波斯旧制,提拔了很多出身卑微的人才。

  她从不吝啬,毫无私心的为国家奉献着一切。

  当东波斯朝中,由于局势稳定,贵族们又故态复萌,觉得东波斯的稳定繁荣“都是自己应得的”,掀起一股排斥新夏文化入侵,排斥赵太后这个“异族女子”统治浪潮的时候,赵太后并没有惊恐的寻求新夏的帮助。

  “东波斯能有今日,外靠新夏,内依于我!”

  “吃着我的饭,还想砸我的锅!”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贱人了!”

  在身着戎装,满是英气的赵太后号召下,向她效忠的力量,对这群费拉不堪的血脉贵族,以及宗教祭祀们,拔出了锃亮的宝刀!

  一秒六下,

  这绝不是忠诚的极限!

  “看我派亲卫军,把你们一个一个送天上去!”

  在目睹这一切的新夏史官笔下,赵太后如是说道。

  而等到赵太后年老放权后,

  赵冈秉持着母亲的教导,继续亲近新夏,甚至还不顾拜火教的阻拦,仍旧从新夏迎娶了一位妻子——

  当然,

  拜火教阻拦也是没用的,

  因为大流士三世的母亲、妻子、姐妹,尽数为外敌所俘,以至于赵冈继位后,他并没有其他的近亲在侧。

  若以血缘论“圣婚”,那从新夏这边算,指不定还更加亲近些。

  东波斯和新夏的关系因此更加亲密。

  而赵冈在位时期,

  趁着西波斯频频内乱,沿着地势,一路直下,最终成功收复了失地,使得波斯重新统一,阿契美尼德王朝再次伟大起来。

  这自然也是一位明君,

  他是新夏教化蛮夷,传播智慧的代表人物,也是两国友谊的见证。

  赵冈年老的时候,

  还曾经亲自乘坐车马,来到当初他父亲被赵归等人捡到的地方,按照周礼的规定,筑造高台与新夏使者进行会盟,确定两国疆界,并且再次为自己的继承人求娶新夏的贵女。

  有赖于赵太后的教导,以及年少时在新夏的生活,赵冈对“近亲结婚”这件事,是了解其中弊端的。

  他并不喜欢拜火教提倡的“圣婚”,也觉得波斯的文化和智慧,不如新夏的高深,认为波斯能够败而复兴,不在于他那位被拾取的父亲,而在于新夏对波斯的支持。

  所以赵冈希望可以和新夏长久的绑定。

  他甚至派出过使者,跟随新夏使团一同前往诸夏,想要拜访一下那传说中“授天命而治天下”的周天子。

  只是可惜,

  还没有走到西域,那位使者便病死了。

  之后数代,

  两国之间继续往来,

  奈何随着时间流逝,感情终究不如最初那般亲切真挚了。

  在对新夏怀抱好感的赵太后及其子孙相继去世后,越是后面的波斯君主,便对新夏越是疏远。

  他们再次沉迷在波斯传统的歌舞之中,而放弃了先祖辛苦寻求来的东方智慧。

  当新夏陷入内乱时,

  前任波斯王甚至自称自己身上拥有多代新夏贵女的血统,所以也有新夏的继承权,打着“匡扶夏室”的旗号,企图吞并新夏。

  随后,

  他就被新夏割据一方的豪强打的大败而归,仓惶不敢东顾,颇有自己祖先在伊苏斯之战中的风采。

  由此,

  两国彻底撕破脸面,过去的柔情蜜意再也不见。

  夏王重建国家后,更是与之多番对峙,击败波斯军队。

  “但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长久持续的。”

  夏王在多次冲突后,曾经跟大臣如此说道,“波斯虽然兵弱,其民族之性格,类乎我祖先当年所征服的身毒人。”

  小胜则骄,

  骄则轻佻,

  轻佻则败。

  “只是其土广大,民众甚多,我新夏非有百年,不能灭其国家,绝其祭祀。”

  诸夏君子的统治,

  向来是重实际而轻虚名的,

  占了一处土地,自然要好好管理,不然养一群就知道吃吃喝喝装样子的贵族,来恶心自己吗?

  哪里能像当年的马其顿人一样,随意的建立统治,又随意的分裂败亡呢!

  所以新夏这边,

  对动不动就来边疆骚扰一下,像蜚蠊那样打不完的波斯人,十分苦恼。

  而且新夏的敌人还不止波斯!

  南面的孔雀王朝仍旧存在,

  北面的禺知人正不断的在河中繁衍壮大,

  如果不想办法阻止一二的话,

  那新夏以后必然要面对多方受敌的情况,

  一着不慎,

  国家便要破灭,

  祖先的基业就要消散,

  诸夏一统大九州的可能也要被削弱下去。

  所以当听说嬴秦在诸夏那边内卷失败,只能来域外发展的时候,夏王心里是颇为高兴的。

  反正此时域外的土地十分广阔,

  诸夏君子多多的出来占据它,

  更多的影响,是给新夏提供帮助,增加盟友。

  “可若是嬴秦将波斯击败,吞并了它的土地,那新夏岂不是要面临一个更加棘手的敌人?”

  臣子想了想,又担忧起来。

  夏王摇了摇头说,“赵氏的遗泽,在波斯还有残留,当年内乱之时,逃去波斯,为其献计献策的人,至今也没有死绝。”

  “嬴秦两千人而已,如何将波斯兼并呢?”

  学习了东方先进经验的波斯,

  可不是当年被马其顿一攻即溃的废物。

  但嬴秦坚韧,

  有新夏支持的话,

  也不是个轻易可以击败的对手。

  “让他们拉扯去吧!”

  夏王挥了挥衣袖,感觉有些疲惫了。

  “只要能让国家的敌人少一些,那就是好的!”

首节 上一节 337/3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