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悍臣 第267节

  王洙走进门开:“勒马镇神童,再怎么做蠢事,也比一般人都聪慧。”

  宋煊此时可没有什么多谢夸奖之类的话:

  “夫子,昨日还不曾如此大的规模,怎么今日一来便是如此?”

  “那还用说,自是像你这般回家睡觉的人少,一个宿舍七八个人知晓了,其余宿舍能不知道吗?”

  “一传十,十传百,书院如此规模,各种消息传的飞快。”

  王洙瞥了宋煊一眼:“院长喊你过去。”

  “好的。”

  宋煊也明白,出了这种事,必须要有人制止。

  否则范仲淹这个院长别说干不了,连知府晏殊都得受到影响。

  王洙瞧着宋煊离开教室,悠悠叹了口气:

  “照此下去,十二郎将来必定是大宋的文坛领袖啊!”

  “文坛领袖?”王尧臣却是摇摇头:

  “他年纪轻轻便被名声所累,将来做事定然会引太多人注目,许多人都会盯着他出错,反倒不容易施展出一身的本事来。”

  “尤其是像宋十二以前说过的猪队友,比敌人还难缠,文坛领袖遇到的情况只会如此多,却不会减少的。”

  王洙也明白他的话。

  目前的情况而言,却是如此。

  别管宋煊想不想干,可下面的人都会推动着他去干。

  此举,不得不让王洙想起了宋太祖的陈桥兵变,许多人把龙袍强行披到他的身上。

  宋煊比宋太祖差的远了。

  但王洙认为,此时的情况与当时大差不差,而且还更加棘手。

  那些兵将至少是服气太祖的。

  这些学子不过是利用宋煊的名声,害怕将来出事,自己担责,这才是最重要的险恶用心。

  “就看十二郎他准备如何反击了!”

  王尧臣却是对宋煊并不那么的看好,此事是一把双刃剑。

  一下子就容易伤到自己。

  宋煊进了院长的办公室,当然许多夫子都跟范仲淹用同一个大屋子。

  “院长,您找我。”

  “坐。”

  范仲淹手中的毛笔并没有停下,而是直接发问:

  “书院当中的事,你可知道了?”

  “听说了。”宋煊规规矩矩的坐在椅子上。

  “那你有什么看法?”

  宋煊稍微想了想,才开口道:“我目前并没有想出什么好法子,但最重要的是无需自证。”

  “不自证?”

  “不错,当别人怀疑你的时候,永远不要陷入自证的怪圈。”

  宋煊说完这句话后,登时有个主意:

  “院长可派人关闭书院大门,召开一次全体师生大会,让众多学子都上台畅所欲言,瞧瞧是谁在背后鼓动的。”

  “然后在叫我上台,我一个个指认,他们都是从谁那里听说是我鼓噪的,时间会花费的长一点,但总归是能见效的。”

  听了宋煊这个主意,范仲淹这才放下手中的毛笔,放在笔架上。

  “你这个主意倒是不错,我已经派人去请晏知府派兵来此,绝不能让学生们去街上吵闹,否则事情越发不可控!”

  宋煊也明白,要是街上有人知道了,他在来的路上就该被询问了。

  毕竟他这个及时雨的名头,可真不是白叫的,自是落下了许多人情。

  “派兵?”

  宋煊点点头:

  “倒是老成之举,无论如何只要把风险控制在书院内,便不会加大规模,否则朝廷追责下来,不定要剥夺一些学子的考试资格,我宋煊也会受到牵连。”

  “你知晓就行。”

  范仲淹当然知道依照宋煊那聪慧的劲头,绝不会在这种事情犯蠢的。

  真相便是有人打着他的旗号去做事。

  最后这口黑锅还得甩在他的头上。

  “临近发解试了,我不希望咱们书院在出什么乱子,最终受到影响的只能是许多普通学子,我们这些夫子被问责后,顶多也就不干了。”

  范仲淹其实心忧的还是许多被情绪卷进去的学子。

  朝廷既然有政策,即使不对,那也是官员的事,与你们无关。

  除非你们将来进入官场后,靠着自己的一己之力对推动改革。

  否则现在做的这些事全都是徒劳,反倒会把自己一辈子搭进去。

  像宋煊这样的清醒之人,毕竟是少数,才会让范仲淹感到头疼。

  书院的许多学子仿佛书都是要读傻了一样。

  被人蛊惑三两句上头了,就要怼天怼地的!

  “看样子,待到今年发解试过了之后,我也要考虑,放大批学子出去游学,在路途增长见识,见见世面,受受欺骗,也好过总是闭门读书就行。”

  范仲淹再次叹息一句:

  “否则就是当官了,也容易被人几句话就当成刀子去用,自己还洋洋得意,那种蠢样子,真的让我心痛又心疼。”

  “游学?”

  宋煊点点头:

  “理应如此,若是顺利通过发解试,明年的春闱就要前往东京,发解试中榜下发后,理应趁着这段时间出去增长见识。”

  “嗯。”

  范仲淹想了想:“此番对于发解试,你可有把握?”

  “院长,我这次真的是冲着应天府解元去的,谁能考得过我!”

  “好好好。”

  听着宋煊如此狂妄的话语,范仲淹不仅没有制止,反倒十分鼓励:

  “你有这个决心便好,苦读这么长时间,也该试一试你磨砺出来的刀锋的锋利的程度了。”

  “院长且拭目以待。”

  范仲淹摸着胡须忍不住笑道:

  “其实我上一次就想要拭目以待的,谁承想你连榜单都没中,着实是让我被笑话了许久,甚至遭到了谩骂。”

  毕竟当年许多人都押了宋煊一举夺魁,可惜没上榜。

  除了骂宋煊不努力,再加上宋煊遇刺,总之就是应天书院的锅。

  尤其是院长范仲淹,他又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来,凭什么取代上一任院长!

  范仲淹以及王洙也是背锅不少。

  他们都渴望着宋煊用事实证明他自己,同样也能证明他们这些夫子,并没有误人子弟!

  如此一来,应天书院的名声才会变好,也有人愿意来报考。

  要不是晏殊给各地故旧写信,当年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学子前来报考书院的。

  “院长,我听闻一句话,送给你。”

  “哦?”范仲淹早就见怪不怪:“又是你那死去的师傅说的?”

  “哈哈哈。”

  “我听听。”

  宋煊笑了笑:“我师傅说: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

  “到挺全面!”范仲淹轻微颔首:

  “那我该如何处之呢?”

第199章 原来我是袁神?

  “弄死他!”

  “啊?”

  张师德、范仲淹齐齐失声尖叫:???

  着实没有料到宋煊前面说了那么有哲理的话,倒是这个转折!

  “莫要说笑。”

  范仲淹随即指着他道:

  “你师傅说那么一大截,并不是这个本意,莫要歪曲你师傅的意思,快把原话说来。”

  “哈哈哈。”

  宋煊拍着自己的大腿笑道:“果然是蒙骗不过院长的智慧啊!”

  范仲淹虽然对这些吹捧不感兴趣,但还是心情暗爽的。

  你小子别想轻易蒙骗我。

  范仲淹当即催促道:“你师傅到底说的是如何处之?”

  苟道流嘛。

  韩天尊的事迹宋煊是明白的,他莞尔一笑:

  “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范仲淹听着宋煊如此慢条斯理的话语。

  一时间愣在原地。

  他细细咂摸之下,面对他人的挑衅,选择不立即反击,是一种极强的自控能力。

  这种态度不是消极逃避,而是以更高的格局看待问题,避免陷入无谓的争斗。

  如此后话,才对味嘛!

首节 上一节 267/3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