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也导致晋军战力越来越差,建威将军府对付不了泰山上的贼寇,也就在情理之中。
这些贼寇很多就是以前氐秦溃军,琅琊郡在秦朝是便是出海港口,如今又是司马家的封国,比兰陵殷实多了,也就受到贼寇们的重点照顾……
“贼寇入境,烧杀淫掠,百姓水深火热,在下愧为琅琊主簿,心如刀割,只恨手无缚鸡之力,只得求助于参军,还望参军以百姓为念,琅琊父老定不忘救命之恩。”
刘穆之深深一揖,情真意切。
“罢了,既然刘兄开口,在下岂可袖手旁观?”刘道规一拍大腿,决定下来。
此人一片赤忱,为了百姓到处奔波,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都是寒门,多个朋友多条路。
“在下代琅琊父老谢过参军,某这就返回琅琊,准备粮草冬衣。”
他还真是一个急性子,起身就要走。
“今日天色已晚,不如明日再走?”刘道规怕他半路上出事。
“不碍事,琅琊兰陵一水之隔,郡中诸事繁杂,耽误不得。”刘穆之拱手一礼。
刘道规只能送他出门,三人冒着寒风,向东而去。
“就知道你会答应。”刘遵在身后来了一句。
“你没听他说吗?冬衣粮草由琅琊君负责,用别人的钱粮养我们的兵,何乐而不为?这一次不仅出动幢兵,曹家也跟着一同出兵。”
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
既能剿贼,又能练兵,还不用承担粮草,这种好事求之不得。
“那么盐渎那边……”刘广之走出内屋。
“双管齐下,都不耽误,先过去五人,其他人加入剿贼大军之中,赶紧让士卒休息两日,我这就去氶城找曹霁商议。”
刘道规准备将曹家融入八幢之中。
曹家捏着这么多的资源,却无进取之心,实在可惜。
这次出兵便是一次尝试。
曹霁对军事没太大兴趣,刘道规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只要不让曹家出钱就成。
相当于将曹家的兵权拱手相让。
这种合作模式,最合适不过,刘道规遂在氶城张榜,募集勇士。
有上一次联合剿贼的经历,城中百姓和曹家部众极其踊跃,一个上午就募集到了两千七八百多人。
跟上次一样,自备军械,有的人家甚至弄出了战马。
没有战马的,也能凑活出一匹骡子驴子。
两千七百余众,竟然有三百骑兵……
刘道规望着这群热情高涨的人,有些无语,上一次剿贼,北府老卒吃饱了,曹家部众和氶城百姓也吃饱了,唯独自己的幢兵吃的最少。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贼寇为害邻郡,咱兰陵的父老乡亲,不能袖手旁观!”
“欺辱琅琊,便是不把我们兰陵放在眼里……”
城楼下,釜碗瓢盆敲得震天响,全都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真的是两肋插刀的豪杰。
刘道规想说的话全都被他们抢去了,不过兰林民风如此剽悍,也是一件好事。
正在感慨群众的积极性时,忽然有人喊了一嗓子,“粮呢?钱呢?”
“参军可不能让咱老实人吃亏。”
瞬间,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直愣愣地望着城楼上的刘道规。
刘道规险些一口老血喷出,这些人凶神恶煞的,比贼寇还像贼寇,还没开始,就张嘴要钱要粮,还好意思说自己是“老实人”,天底下有这种老实人么?
“诸位放心,琅琊郡已在准备后冬衣粮草,诸位……”
刘道规话还没说完,下面的人拍拍屁股就散去了一半……
第104章 刁民
“他娘的,这帮刁民,简直岂有此理!”刘遵气的哇哇叫。
曹霁满脸似笑非笑的表情,似乎在幸灾乐祸。
民风剽悍的另外一层意思是桀骜不驯,这帮人不见兔子不撒鹰,没看到钱粮,掉头就走。
不过强扭的瓜不甜,心不甘情不愿的去了琅琊郡那边,弄不好比贼寇还要凶残,还好有一千余众留了下来。
刘道规清了清嗓子,大声道:“诸位既然留下,话先说在前面,此去琅琊,是为了剿贼,而不是烧杀掳掠,侵害百姓者,军法从事!”
话刚说完,又走了三四百人。
偌大的长街,顿时变得冷冷清清,只有几根鸡毛随着寒风飘飘荡荡……
“这他娘的刁民……”刘道规也忍不住骂了出来。
曹霁实在忍不住,笑了起来,“现在知道我曹家的难处了吧?这些百姓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刘道规此前精力都集中在八幢上,氶城百姓放任自流.
不过这么下去不是个办法,这帮人不交田租也不服徭役,还不服管教,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
刘道规不能每一次都割肉放血,喂饱他们。
上一次冉氏垒之战,就欠了曹家一屁股账……
“等我剿贼之后,再来理会他们。”刘道规一巴掌拍在雉堞上。
城楼之下还剩七八百余众,一个个眼神坚毅,面相忠厚,既然愿意留下来,肯定是心悦诚服之人。
刘道规稍感欣慰,还是有人愿意追随自己的。
辞别曹霁,便带着人马赶去青光寨会合。
青光寨上,黄、玄、白、赤、褐、苍、紫、绿八色旗幢点缀山岚,颇为雄壮。
“怎么才这么点人马?”刘广之一脸诧异的下山迎接。
主要是上一次冉氏垒之战,动静太大,都习以为常了,真以为氶城百姓是两肋插刀的好人……
刘遵道:“那帮刁民,不分粮食,不能烧杀淫掠,就都不愿去了。”
刘广之笑了起来,“哈哈哈,人之常情,还是上一次吃的太饱。”
这话倒是给了刘道规启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别指望这年头的人有多高的觉悟。
用兵之法,教戒为先,治民之术,亦是如此。
当初八幢还比不上氶城的百姓,还不是逐渐改变过来?
“天寒地冻,又是远征,能有这么多人追随,已经不容易了。”刘道规心中也没那么多怨气了,说到底,还是治理有问题。
当然,之前忙着设立八幢、种田、剿贼,还要回返广陵,也没时间管这茬事。
刘广之道:“兵贵精而不贵多,牛鬼蛇神多了反成乌合之众。”
刘道规深以为然,“不错,今后这些兄弟就是我们八幢的人,将名字登记一下,今夜饱食一顿,明日出征!”
每两幢一部,四百兵力,以刘广之为将,与刘遵、刘黑罴、刘钟各率一部。
比起上一次冉氏垒之战,这一次士卒的装备精良的许多,铁甲都有一百五十多领,其他人也都披着竹甲。
骑兵规模增加到三百七十骑,但一半是驴子骡子,哼哧哼哧的鸣叫着,比士卒们还兴奋。
中原大地不产战马,驴骡却遍地都是。
有条件的人家都会养上一匹。
驴骡长途奔袭比不上战马,但有什么就吃什么,不挑食,作为代步工具还算合格,战场上凑活能用,至少对付贼寇没多大的问题。
“出征!”刘道规大手一挥。
“杀!”士卒们怒吼一声,缓缓向东北面挺进。
寒风呼啸,冰雪还未消融,士卒的精气神倒也饱满。
刘道规留在青光寨,一边等候消息,一边思索着如何整合兰陵。
兰陵虽初步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但目前为止还是一盘散沙,豪强占据一方,郡中有多少户口多少丁壮多少田地,两眼一抹黑。
甚至连兰陵有多少坞堡和城池都不知道。
豪强控制的人口和田地,暂时可以不管,但散落在各城的户口要弄清楚。
这是一项大事,需要投入不少精力。
也肯定会遭受到阻力,百姓和流民们都闲散惯了,肯定不愿意有人管着他们。
朝廷派来的官吏名声不好,之前的县令和太守,一上任就欺男霸女,激起了百姓的逆反心理,加上边境上的晋军,动不动就杀人丈夫,劫人妻女,弄得天怒人怨。
不过冉氏垒一战,让刘道规有了些许威望。
这一次协助琅琊郡,能有七八百人追随,已经难能可贵。
剩下的就看如何教诫……
八幢对付贼寇经验丰富,加上刘穆之和琅琊百姓的配合,不到十天,便有捷报传回。
贼军探知八幢入琅琊郡,程无休、晏平子两部人马三千余众前来拦阻。
两军相遇于即丘,刘黑罴、刘遵携二十一虎贲,身披铁甲,策马冲阵。
一个照面就斩了贼军大小头目五人,贼军军心震荡,刘穆之率开阳七百青壮赶来支援,诸军齐进,贼军大败,程无休本人也被虎贲孟干之斩于马下。
八幢第一战就打出了声势。
刘穆之派人送回了一百多俘虏,和十三车兵器甲仗,其中铁甲就有七套,车前面还有十三头耕牛!
刘道规心中暗赞刘穆之为人敞亮,与这样的人合作,也比较舒心。
其后八幢人马溯沂水而上,突入费县,以此为据点,阻击各股贼寇。
刘穆之回军阳都,扼住沂水上游。
费县坐落在蒙山东南,阳都在泰山之南,二城一动一西,此举等于截断了贼军的西面退路。
不过贼寇也非等闲之辈,集中人马,裹挟百姓,声势浩大,直扑琅琊郡治开阳。
“此乃围城打援之计!”刘道规一眼看破贼军的意图。
开阳城高池深,贼寇手上也没什么攻城器械,建威将军府再不顶用,手上也有三四千的中兵和五六千的军户。
防守没多少问题。
“几位头领也是如此认为。”乌延通乌桓出身,精通马术,成了一名斥候,来回传递消息。
其实青光寨距琅琊非常近,翻过东面的苍山,便是开阳。
不想走山路,还可以走沂水的水路。
当年兰陵郡便是从东海郡中分出去的,都在泰山东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