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啥说我是战犯? 第154节

李宗仁这次还是老样子,别问我,我做不了主,你去问南京!李宗仁也是老狐狸了,哪里不知道陈诚的“请示”就是甩锅而已,同为上将大佬,你陈诚以前怎么不请示我,现在啃到了硬骨头就跑过来找我请示,摆明那我李宗仁当傻子了,这话我接都不会接!

陈诚暗骂李宗仁滑头奸诈,毫无担当,可转过头他也不想承受巨大伤亡的代价,直接致电南京请示国防部,陈诚不敢直接找老董,而是找了老好人总参谋长蒋百里请示。

蒋百里也不敢自作主张,跑到了老董办公室去请示董建昌本人了。

陈诚的动作其他人都看在眼里,李宗仁、欧震这些个人都是遇上了硬骨头了,都不想背负太大伤亡的代价,不然抚恤金给出去太多了,南京老董可是发火的,所以这一次陈诚的请示,也就是代表前线所有的态度,先看看南京老董是什么意思。

想要攻城略地那就必须舍得伤亡,如果不舍得伤亡,那么前线就围而不攻,活活困死这些俄国佬,让他们饿死病死在城里面,这也是中国军队几千年来战争经验的总结,攻打坚城害怕伤亡太大,那就干脆围而不攻困死你。

反正现在战略主动权在我手上,远东苏军与欧洲的联系被切断了,没法获得来自欧洲的补给,稍微围城半年,里面的人就得全都饿死!

很快南京老董的电话直接就打到了前线陈诚的指挥部内。“你陈辞修就是烂泥扶不上墙,这么点屁事儿也来烦我?当年你在老蒋手下去江西剿中共,折腾半天没成绩,现在你在我手下,又去海参崴剿苏共。

我董建昌不是老蒋,这次拿不出成绩,老子就拿掉你官位!”

“你们害怕伤亡太大,我也怕,你找我我找谁?老子养着你们不是吃干饭了,甩锅甩到了我执政府了,你们想干什么?”

“自己人死不起,你去找别人填线,朝鲜那边多的是人,拉过来往前线填不就行了吗!现在大军劳师远征,我哪有这么多时间给你们去围城耗死俄国佬,赶紧给我把那些该死的城市拿下来,灭掉所有的俄国佬!”

董建昌的最终的指示确定了前线的战略,围而不攻耗死敌人肯定是不行了,老董等不了了,但解决的办法,南京也给了,自己人死了抚恤金给不起,那就拉不用抚恤金的朝鲜人过来填线嘛!

320.先册封朝鲜国王

1939年6月22日,南京,执政府。

董建昌正在接见来自朝鲜半岛的客人,李墙。

李调乃是朝鲜最后一人君主李拓的弟弟,他是是朝鲜高宗李熙第五子,出身贵族但少年时代却是在民间长大,1892年被封为义和君,并行冠礼,1894年作为报聘大使赴日本,1895年以留学为名再赴日本,实为政治流放。

1897年和1900年两次远赴美国留学,其间在1900年被遥封为义亲王,1910年日韩合并后被封为公爵,称李调公,1919年被全协等组织的抗日团体“朝鲜民族大同团”推为领袖,自己也尝试逃亡中国,却在安东被日本人扣留并送回朝鲜,1930年将爵位传给其长子李键,随后便隐居于城乐园别墅。

这家伙也是一个有见识有能力的人,国军攻入朝鲜半岛之后,他看到了日军节节败退,王师再度重返朝鲜的场景,李F心中也重新生出来了一丝野望,找到了国军开始联系并配合国军在朝鲜半岛上的军事行动,利用自己的人脉和威望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国军重新掌控朝鲜。

这样一个识趣且有能力的人自然就引起了南京方面的关注,董建昌不是那种没有海外视野的领导人,实际上他很重视本土之外的布局以及势力扩张,重新恢复中央之国主宰四夷威震八方也是董建昌的梦想和野心,想要做到这一步,最好的方向就是先从朝鲜开始,这个千年以来最靠近中国的小弟,先拿它来打样是最好不过的。

董建昌也曾经思考过是否直接吞并朝鲜算了,可一想到朝鲜半岛上两千五百万人口的吃喝拉撒,他就望而却步了,说白了,老董那就是只想占便宜不想尽责任,所以就放弃了直接吞并朝鲜的打算,免得日后出问题。

李调的出现让董建昌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代理人人选,虽然这家伙有野心有能力,但董建昌丝毫不怕,小国人物而已,再有野心再有能力也是枉然,除非大国衰落了,否则你就算是有日天的本事,我也能摁死你。

如果大国衰落了,拿你就算是安排再无能再怎么没有野心的代理人,也是无法继续掌控的,总之一切只看实力嘛。

董建昌接下来干大事,有很多方面都需要朝鲜出出力,所以扶持一个平庸的代理人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必须扶持一个有能力帮自己办事儿的人才行,李调就是差不多合适的人选,至少比已经送到漠北修路的金九、李承晚之辈好多了,那些人一看就是狼患子,养不熟的。

“小国旧人,李调,拜见大执政!”

李调也是一个妙人,刚见面就严格按照以往参见中国皇帝的大礼三拜九叩,而且没有自称什么亲王大公的,直接自称小国旧人,代表着依然还认可中朝之间的主仆关系。

“误,李调先生太过多礼了,我老董又不是什么皇帝,何须三拜九叩呢?”董建昌嘴巴上说着无需多礼,实际心里头乐开了花,脸上也是笑容不断,认可这个识趣的家伙,别管人家心里头想什么,至少面上功夫做到位了。

身居主位,董建昌面带笑容结结实实受了人家的大礼,一直到李绸起身,董建昌才笑道:“来人呐,赐座,给我泡上大红袍给贵客!”

“好家伙,赐座都喊出来,还说你不是皇帝?”李墙心中暗自庆幸还好跪了,不然这会连座位都没有,更别说上茶了。

董建昌一脸微笑的看着李墙,开口道:“朝鲜近年来的表现我很不满意,一直都是帮助日本人助纣为虐,我本以为朝鲜甘为爪牙,直到今日看到了心向天朝的李调先生,我才觉得外界言过其实了嘛。

朝鲜人必定是被日本胁迫,才不得不为虎作低。”

李绸也是看见台阶就下了,马上迎合道:“大执政慧眼如炬,英明无比!我朝鲜小国实在是无奈从贼,我国与天朝上国乃是千年主从,忠心耿耿,实在是满清作祟,导致日本入寇,我国不得不从贼呐。”

董建昌点了点头:“嗯,千错万错,都是日本人的错。”两人开场的对话是很圆满的,虽然都是场面话,谁都不会真心去信,可政治上的事情,场面就是最重要的,说出来就是表态了,两人的发言就奠定了接下来会晤的基础,那就是朝鲜依然认可中国为宗主国,中国也依然还是愿意接受朝鲜的仆从臣服。

董建昌很满意李调这家伙,至少比金九李承晚那些开口就是独立自主的家伙好多了,你朝鲜一个小国身居我卧榻之侧,还想独立自主,你怎么不想着干脆入主中原算了?

“李坡先生,中朝关系历尽磨难,朝鲜做错了不少事情,很多方面多有僭越,但我国还是抱着惩前巳后治病救人的态度想要挽救朝鲜的。”董建昌抿了一口茶,慢悠悠的说道。

李调立刻就听出来老董的试探,什么磨难做错事不重要,重要的是僭越这个词,这说的就是大韩帝国那件事儿。

1897年10月12日,朝鲜王朝的第26代国王李熙竟然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大韩帝国”,那个时候正好是满清甲午战败被迫放弃宗主国地位,承认朝鲜独立,然后俄日纷争,朝鲜半岛形成诡异平衡的时候,朝鲜人眼看没人管自己了,竟然直接称帝了!

要知道朝鲜半岛政权在古代长期称臣于中原王朝,其历代君主的头衔都是王,只有高丽王朝时期曾大量僭用皇帝仪制、颇有“外王内帝”之色彩,高丽光宗也有被尊称为“皇帝”的记录,但没有哪个朝鲜君主敢公然称帝的。

尤其是进入朝鲜王朝时期以后,朝鲜半岛的君主更加恪守藩属之道,僭越之举减少,为明清时期中国外藩之郡王,朝鲜王朝中期文人林悌临终哀叹:“四海诸国未有不称帝者,独我邦终古不能,生于若此陋邦,其死何足惜!”

一直到李熙这家伙公然称帝建立了大韩帝国之后,这才是让朝鲜半岛出了一个皇帝,也是大韩帝国的建立影响了之后的大韩民国,让小小的朝鲜半岛上生出了很多不该有的野心。

李绸这家伙就在朝鲜帝国时期得了个“义亲王”的封号,称帝的那个就是他亲爹。

董建昌其实对于朝鲜帮助日本助纣为虐没有多大的反感,毕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嘛,当大哥的罩不住了,小弟叛变很正常。

可你竟然敢自作主张称帝,这就有些过火了,称帝就代表你想自己当扛把子了,这跟叛变跳槽可是两个性质!

董建昌最忌讳的就是有人称帝,自己都还没有干这事儿呢,其他人谁敢称帝他就必须摁死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只能有一个!老子不当谁都别想当!

李绸听到这里之后,顿时坐不住了,立马屁股离开了板凳重新跪下,磕头认错道:“此乃死罪,小人父亲僭越称帝,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小人一直不认可,并且不承认之前被授予的亲王国公之位。”

董建昌满意的点了点头,李调的表态他很受用,称帝这种原则性的政治问题,老董必须搞清楚,这是绝对不能妥协的:“既然你认为是死罪,也不认可,那你认为朝鲜接下来该如何改过呢?”

李调一听,立刻反应过来了:“自然是按照千年以来的来规矩,请天朝上国大执政重新册封朝鲜,让朝鲜重回大国怀抱,重新沐浴在大执政仁慈恩德之下。

若能如愿,则朝鲜全体必将感恩大执政,大执政的恩情我等还不完呐!您就是我们唯一的太阳!”

“你这是从哪学过来的这套,国人称为为太阳,说什么恩情,你们这些外臣也是这套,言过其实了!”老董又是口谦体正直那套,嘴巴上说着不要,心里头乐开了花。

李绸趁热打铁:“还请大执政册封朝鲜,以正人心!”董建昌假意谦虚推辞道:“这怎么能行呢,我又不是皇帝,何德何能册封朝鲜?”

李圳继续长跪不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除了大执政之外,小人在想不出谁有资格册封朝鲜了,还请大执政成全!”

“唉,既然你诚心诚意,那我就大发慈悲吧!”董建昌假意长叹一声,然后就把提前准备的金印和册封诏书拿了出来摆上了办公桌,册封诏书上被册封的朝鲜王名字是空出来的,董建昌拿起了毛笔刚写完一个字儿,就开始犯难了。

“你那个‘’字是怎么写的来着?到底是那个字?”董建昌有些尴尬的问道,他文化水平虽然有,但不高,一些个生僻字他压根不会写,可这种严肃的场合,如此正式的文件,要是写错了名字那可就是大笑话了。

可李圳也不敢给你董建昌当老师呐,而且你那是诏书,谁特么敢教你写这玩意儿呐,教了那就是天大的死罪。

“小人全凭大执政做主,大执政写哪个字,小人今后就叫哪个字!”李圳给出了最完美的回答。

董建昌点了点头,然后再册封诏书写下了“李刚”二字,从今往后,李墙就变成了李刚了。

“这是金印和诏书,拿着这两样东西,去外交部做个备案,回到朝鲜之后你就是新的朝鲜国王了,好好干,我看好你!”董建昌将金印和诏书交给了李刚。

新的朝鲜王李刚接过诏书和金印之后,立马跪地感动大哭:“小王感谢大执政恩德,必定肝脑涂地以报大执政恩情! ”

说是诏书但其实就是一份纸质文件而已,不过上面盖了董建昌的大印还有亲笔签名,和执政府其他日常文件并没有什么不同,而金印,说是金印,其实就是用青铜浇铸的大印,看着金闪闪的,其实一点含金量都没有,老董可舍不得用这么多金子给朝鲜人做一方大印,要做也得留着给自己做御玺嘛。

但即使这两样东西本身不值钱,也随处可见,但经过了老董的签名盖印之后,那就不一样了,至少整个联邦境内以及国防军所到之处,没有人敢不认老董的大印签名,除非你想上淘气鬼名单了。

说白了,这就是李刚这位新任任命文件和公章,拿着这两样东西回了朝鲜半岛,他就是联邦认可的唯一朝鲜王了,国防军见了他也得称呼一声“殿下”!

当然了这份好处不是白拿的,李刚也得付出代价,老董的册封可不是无偿的,李刚当了这个朝鲜王之后,就得尽到狗腿子的义务了,很多联邦政府不方便亲自对朝鲜人干的事情,就必须李刚这个白手套来干了,很多联邦不想背负的黑锅,也得李刚来背负了。

总之就是往后有好处联邦显得,有义务你李刚先扛着!

321.然后再征召朝鲜填线宝宝

董建昌做主册封朝鲜王的事情并没有隐瞒什么,甚至第二天就直接通过外交部公开宣布出去了,甚至还在报纸上登报了,严格来说董建昌没有任何权利去册封一位国王的,但他就是干了,而且还公开了。

老董的心思到现在已经是不打算瞒着了,他就想看看自己公开之后,下面人是什么反应。

可让老董遗憾的是,下面人没有任何反应,全都当成另一件普通事情而已,哪怕民众也没有多余的反应,全都认为这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上千年都是这么过来的,朝鲜哪一任国王不是中国老大册封的?也就是甲午之后这几十年才变了而已,对于老董册封朝鲜王的事情,举国上下都是抱着理应如此的态度,上千年的小弟嘛,老大认可你了,你才可以当国王,老大不认可你,你就算是当了,没有册封诏书,那也是非法国王,天朝上国的意志大于一切!

李刚带着任命文件和公章乘坐飞机返回了朝鲜汉城,在举国民众还有驻扎朝鲜国军的见证之下,遥拜南京,而后就任朝鲜王之位。

目前朝鲜境内已经是基本光复了,国军在冬季攻

势的时候就击碎了日本关东军一切抵抗,完成了对东北日军的分割,那时候日军一半跟着苏军不断北撤,

另一半则是退入了朝鲜境内,跟着苏军走的日军下场怎样现在已经很清楚了。

而撤入朝鲜半岛境内的日军残部也丧失了继续抵

抗的决心,国军只派遣了第5、10集团军入朝作战,经过了三个多月的战斗之后就顺利完成了光复朝鲜全

境的作战任务,这并不是第五军和第十军战斗力有多么强大,而是日军已经被打断了脊梁骨了,他们只想撤回老家日本,根本无心抵抗了。

当然了,诸如济州岛还有对马岛这些关键节点还在日本人掌握之中,这些领土有些都是朝鲜的地盘,

但因为战略位置太重要了,日本还是没有放弃,现在日本人的想法就是缩回本土,看着中苏两虎相争,然后等待来自英法的援助,以及美国人的入局,祈祷着变数的来临,只有那样日本才有存在下去的希望。

言归正传,李刚改名就任朝鲜国王之后,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肃清全国,成立朝鲜新军助战宗主

国,新建立的朝鲜王国第一时间公布了朝鲜重归天朝的消息,并且对英法苏日等国宣战。

联邦第一时间承认了朝鲜王国合法性,德国、芬兰等国也紧随其后承认了朝鲜王国合法性以及联邦对朝鲜的宗主国地位。

国际上的承认不承认朝鲜都是漠不关心的,李刚也是不在乎,只要联邦承认,只要董建昌认可那就行了。

为了履行仆从国的义务,李刚登基成王之后立刻就开始征召组建朝鲜军队,将以往的日占时期的朝鲜

伪军全都一股脑的编入了王国新军,并且还在民间大力征召新兵入伍,一口气在原有朝鲜伪军的基础上组

建了十个师共计十五万人的部队,以最快速度赶赴外东北战场给国军老爷们填线去了。

这些朝鲜伪军里面人员成分参差不齐,有朝奸、有叛徒、还有独立军、还有革命者,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总而言之这些都可以被称为"朝鲜王国不安定因素”",李刚也是借花献佛,打包全部扔到了外东北前线去给国军老爷效命。

北方战区司令部收到消息之后还给李刚国王发去了感谢函,并且向国防部给李刚申请了一枚金星勋章,反正这玩意儿也值不了多少钱,还是十五万填线宝宝更划算实在一些。

国军可不嫌弃这些朝鲜王国新军的成分问题,反正都是当炮灰的填线宝宝而已,在乎那么多干什么,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心里头想什么,总而言之都给老子去伯力城海参崴填线去吧!

当然了光是十个师十五万人填线宝宝可是远远不够的,这点量可没法满足南京还有前线的胃口,李刚也知道远远不够,他也是立刻请示老董获得同意之后,又宣布新组建五十个师总计八十万人左右兵力的

新军,参加宗主国的战争,帮助联邦效力,当然对外公布的内容就是,朝鲜需要重新建立自己的地位,需

要更多的军队来捍卫朝鲜来之不易的自由与和平。

光靠朝鲜自己的那点底子想要组建八十万陆军那就是笑话,估计八万都建不出来,,所以这个时候就轮到了宗主国施恩于下,南京当即宣布对朝鲜拨款十亿

十华元的无偿援助,同时提供五十亿华元的低息贷款,朝鲜境内得到消息之后全都是举国欢庆,这么大一笔钱呐,拿到手上可以干多少事情。

当然拿到这笔钱的代价就是朝鲜茂山铁矿、还有

其他煤矿、石墨矿以及铀矿的长期开采权都被抵押给了联邦,这笔钱就相当于十五万朝鲜军队的买命钱,

哪怕前线的十五万军队全都死光了,联邦也不会额外再掏一分钱了。

并且这些钱除了十亿无偿援助之外,其余的钱都是要还的,虽然利息低,但也都是债务,还不起,那就不好意思了,你的矿就得全归我了。

老董现在从东大接到一大笔钱,也算是彻底发达了,现在几十亿的拿出去也不心疼了,反正多采矿就行了嘛。

除了资金财政援助之后,南京还宣布将会对朝鲜进行无偿的大规模军事援助,承担朝鲜组建新式军队军备需求,首批五十万支各类枪械以及上千门火炮和配套的海量弹药已经被北平战略仓库起运前往朝鲜境内,这些东西都是不要钱白给的。

老董在怎么抠门也不会让朝鲜人自费当炮灰的,抚恤金和军饷肯定一个字儿都不会给你,你去找你们的国王李刚要,但是配套的武器弹药装备之类的,我老董还是舍得给你,而且不要钱白给,反正你拿了也是为我卖命嘛。

现在联邦接收打包全套购买了东大特殊年代的军备,仓库里面的各种步枪弹药手榴弹还有陆军重武器那都是堆积如山,要知道那可是东大"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时代生产的庞大库存呐,光靠国军自己消耗猴年马月都用不完。

现在拿出来给炮灰用,军方那也是极其大方的,表示往后朝鲜陆军的军备他们包了,要多少有多少,不够打申请就行了,当然这也仅限于枪支、火炮、之类的武器,坦克装甲车载具之类的那可没有,国军自己都缺货,这玩意儿可从来没有堆积如山过,全都得从东大进口,也是得花钱的。

另外为了支持朝鲜王国扩军参战的决策,南京执政府批准对朝鲜进行工农业援助,工业上面的就是提供一些纺织、下游机械加工、之类的劳动密集产业扶持,从设备到技术都是由联邦无偿提供,反正这些淘汰货,东大从来都是半卖半送,花不了多少钱,但却能够拿来收买朝鲜人心,并且朝鲜人将来加工出来的商品被联邦收购之后,还可以出口给东大那边,可以说是嬴麻了。

农业方面也就是给了一些农机设备还有良种,提供技术指导朝鲜农业发展,但不多,农业上的主要支持,联邦给的都是现成货,直接援助了两百万吨粮食,从上海港口起运前往仁川港口,粮食这玩意儿自从夏收之后就在联邦境内泛滥了,东大一个劲儿的说不要,联邦一个劲儿塞,最后还是剩下不少。

如今拿出来无偿援助也是一种良性消耗,对于朝鲜的帮助不亚于雪中送炭一般,现在朝鲜境内经过了日本人连年搜刮,底层民众穷的都已经不是吃不饱饭了,而是快要饿死人了,日军在朝鲜大溃败之前,那也是没有放弃最后捞一把的。

临走时可谓是给朝鲜来了一次彻彻底底的三光,基本上只要是看见有用的东西,别说粮食了,就算是一块抹布都给你带走了。

李刚现在继续树立自己新王的权威,想要获得权威那就必须得拿出好处来喂饱下面人,拿钱砸肯定是不可能的,两千五百万朝鲜人那得多少钱?还是拿粮食砸比较划算。

你要钱,南京肯定没多的给你了,可你要粮食,南京大把有的是。

李刚征募新军助战,光喊口号肯定是招不来人当兵的,给钱又没有,南京提供的十亿援助那就是出兵军费,而五十亿贷款就是李刚称王立国的本钱,这些钱一个字儿都没有朝鲜炮灰的份,底层人还想分钱那就是痴人说梦。

首节 上一节 154/2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