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幸存的坦克也开出了阵地,朝着国军袭来。
“轰轰.”
—群BT7还有T26坦克还在一千七百多米的距离上,就被国军坦克的85炮给掀飞了炮塔,这些脆皮的庄家防御被国军豹式坦克的85mm主炮盯上了,那也就跟裸奔没有区别了,五百米距离的时候,甚至连狼式坦克的30mm速射炮发射穿甲弹都能够全方位穿透他们的装甲,除了T34能够多抗几下之外,其余的苏军坦克都是被一发入魂的下场。
最后的两公里进攻路程,坦克加满速度丢下了步兵,只携带了装甲步兵继续坐着装甲车跟随战斗,装甲部队又快又猛的攻势迅速突破了苏军防御阵线。
后方的步兵也没有被落下太多,很快就跟上来了,罗光耀端着突击步枪不断指挥着部下突入苏军阵地内清剿残敌,装甲部队不可能肃清所有敌人,他们只负责打开缺口突破,后续清理任务都是步兵负责的。
武装突袭的五公里之后,步兵们也都是继续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投入激战,这年头的军队作战还没有到无人化的程度,一线步兵五公里奔袭完了就得继续作战,这也是基本功,不是像训练一样,跑完了武装五公里就可以坐在原地休息了,战场上跑完了还得接着玩命呢。
“哒哒哒......”一串扫射弄死了三个苏联伤兵,罗光耀扯开嗓子喊着:“机枪跟上来,清理堑壕,突击手手榴弹开路,交替掩护前进,搜仔细点,不要留下隐患!”
突击连的士兵们作战时都是以班用机枪为核心,一挺机枪三个人,搭配一个两人的火箭弹小组,这就是火力输出核心,其余的步枪手都是负责掩护和探路的。
遇到棘手的目标那就是机枪火力压制负责,火箭筒上前直射打掉目标,其余步兵负责掩护突进的任务。
“咚咚..…”苏军二线战壕内一挺重机枪开火了,猛烈的火力直接将三名国军士兵打成了零件状态,大口径的重机枪子弹打在人体上可不是一个窟窿而已,直接就是把人撕碎了!
“隐蔽! 十一点钟方向苏军重机枪,是隐蔽火力点!”“干掉他!”
“扔烟幕弹!”
突击连士兵被突如其来的重机枪火力压得抬不起头,全都缩回了战壕里面不敢露出身体,电影里面有人敢顶着重机枪火力冲锋,可现实战斗之中,除非你有坦克掩护,否则血肉之躯的步兵你就算是身上披了十层防弹衣也没法和重机枪硬刚。
烟幕弹被扔了出去之后,很快火力排的迫击炮就发射炮弹覆盖了苏军机枪阵地,步兵们趁着隔着机会也是迅速接近地方,后面的机枪手和火箭筒手也是不断射击压制。
一直到一个老兵将手榴弹扔进了苏军机枪射击孔爆炸之后,这才算是彻底清理掉了这个威胁,这一处机枪暗堡是设置在地下的,之前的装甲部队没有发现,漏掉了这里。
现在步兵冲上来之后那就不可能放过这个火力点了,老兵炸完了之后立刻突入掩体内部扫射,确认没有任何活口之后才通知安全了:“清理完毕,确认安全了!”
罗光耀端着步枪起身:“继续前进,保持警惕!”
突击连的士兵们纷纷钻出掩体,继续按照原计划清理堑壕前进。
国军发起攻势之后的第一天,整个伯力周边的战场就进入了高潮阶段,苏联人在本土设置的防线不断被国军撕碎,他们在战斗过程之中的实际表现和日军没有什么太大差别,无非就是数量更多一些,兵力更密集一些,火力稍微强一点而已。
可就算是稍稍强了一点,那对于国军来说也是没有实际差别的,还是照样不断突破,不断地分割包围,然后歼灭。
318.伯力大会战
“报告军长,我师目前一切进展顺利,苏军虽仍在抵抗,但亦是无谓挣扎而已,目前我师前锋部队已经顺利攻入伯力城内,目前城外的苏军已经被我们分割完毕,只待围歼了。”
中线战场担负主攻任务的第六集团军第74师作为先锋部队已经打到了伯力城下,从抚顺渡河出击,抵达伯力几乎就是家门口的事情,苏联人天真的认为国军的胃口就是光复东北三省就够了,在会战正式发起之前,他们依然还是不断通过外交途径想要止戈休兵。
直到国军的军靴横渡河口踏上了对岸的土地之后,苏联人才明白了南京的决心。
伯力城几乎就在国军眼皮子地下,那点江河天堑几乎就是摆设,国军中线负责主攻第四、六集团军在战役发起之后就用铺天盖地的火炮彻底压制了苏军,沿河部队一天之内搭建了三十多道浮桥全线渡过河流,两个集团军呈现出了钳形攻势切断了伯力城与东西两线苏军的联系,迅速就击碎了苏军防线,对伯力城形成了包围态势。
74师目前已经接到任务作为第一波攻势主力进攻伯力城并占领这座重镇,上头的命令异常坚决,那就是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伯力城必须拿下来,因为这个鬼地方重要性实在是太大了。
沙俄自从侵占伯力城改名哈巴罗夫斯克之后,就一直在此地大力建设,其后苏联继承了沙俄遗产,也是继续对这座城市加大投入。
这座城市向北就是苏俄的共青城、雅库斯克、马加丹、堪察加半岛,向南有乌苏里斯克、海参崴等大城市,向西是整个俄罗斯,从水路可直达松花江上游,铁路连接绥芬河、满洲里两个中国城市,公路更是与其他苏俄城市所有陆路相通,航空直达海参崴、乌兰武德甚至是勘察加等地。
当年西伯利亚铁路通车后,哈巴罗夫斯克更是加强了同欧洲地区的联系,成为了西伯利亚大铁路线上一个重要的核心节点,目前苏联人还在积极建设沃洛恰耶夫卡通往苏维埃港的铁路,伯力已经成为了苏联在远东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河港及航空要站。
别的不说,单单说黑龙江、乌苏里江、阿穆尔河等等重要河流全都在这在里交汇,这你就明白这座要地到底有多么重要的,哪怕就是没有铁路公路在此交汇,光是航运价值都得让人拼命了,占领这里之后,无论是北上勘察加、还是南下海参崴,亦或是西进海兰泡,全都是一路畅通的!
苏联人一旦丢了这里,那么整个远东顷刻间就会变成四分五裂的个体,然后被国军逐个击破,国军一旦占领这里,三江航道都将会被直接打通,顺流而下想打哪里打哪里!
更加重要的还是俄国佬取地名实在是太恶心人,不像是中国取名,什么河北河南,什么山东山西的,不带其他意味,而俄国人取名那就简直是侮辱人了,什么哈巴罗夫斯克,尼古拉耶夫卡之类的,全都是侵略中国元凶的人名,一直都不改,就晾在这里,你说老董那个暴脾气他能忍么?
还有那个什么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破名字,意思直接就是统治东方!这完全就是赤裸裸的坐在老董头顶上拉屎,东方只有一个统治者,只可能是他老董!
君辱臣死,国家乃至领袖被人站在家门口如此侮辱,前线的将领们那也都是卯足了劲儿想要一雪前耻,绝不让这些侮辱性的地名继续留存下去,南京方面老董更是亲自指示要给这些地方改名字,都改成克毛、灭俄、降虏之类的地名。
“张师长,根据空军侦查情报显示,已经有大批苏军通过水路驰援伯力城,目前城外防线已经不是作战重点了,重点是接下来的攻城巷战,伯力城内的守军足足有三十多万人,接下来才是硬骨头,巷战才是重点。”
“明白,军座!我师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一定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我74师作为全军先锋第一个打进伯力城内的部队,一定不负众望!”
“好,有士气!我们军申请的十门210攻城巨炮已经抵达了抚顺,过河之后我给你们74师一半,一定要给我打出名堂来!
你们要是打得漂亮,我可以答应城破之后三日不封刀,想干什么干什么!”
“明白,军座!”
挂断通话之后74师师长顿时摩拳擦掌,这位师长也是众位熟知的老熟人张灵甫少将,此君一九三六年的时候因为枪杀妻子被判处了十年监禁,就被关在南京,后来第二年底,南京保卫战爆发了,老董手底下缺人,监狱里面的囚犯全都被抓出来充军了。
张灵甫也被提溜出来派往前线参战,一开始因为囚犯身份只被委任为了敢死队长带着一群囚犯敢死队到处冲锋,后来打着打着有了一些成绩,战区司令部下令特设了所有囚犯敢死队,编成了一个独立旅继续作战,张灵甫也因功晋升中校独立旅长。
南京保卫战结束之后,他所在的旅在大整编计划中被扩编成了一个师,张灵甫晋升陆军上校担任代理师长,随后这个师被调往北方军群参战。
张灵甫归于北方军群第六集团军下辖,其后又在北平战役、山海关攻坚战、锦州会战一系列战役之中立下了呵呵功劳,关东军驻扎前线锦州司令部就是被74师攻破的,关东军司令官都死在了74师手上。
张灵甫也因此功劳被正式晋升陆军少将,取消了代理二字,正式成了74师师长,他手底下这个74师可是和孟良巅那个集结党国精华的74师完全不一样,现在74师是全军出了名了暴徒师,该师的老班底就是南京城内的囚犯敢死队组成的。
这支部队从建立之初就是上梁没正过,师长张灵甫本人也是蹲过大狱的,之后又是陆续收编了不少北方的马匪还有胡子加入,导致整个师的部队风气异常败坏,经常搞出来各种触犯军纪事件,最严重的时候在锦州城破之后,74师竟然出现了轮奸当地妇女抢劫已经被封存的日本银行恶性事件。
之所以上头没有搞他们,还是因为这个师虽然频繁犯事儿,可战斗力确实一等一的,打起来出了名的不怕死,还是和南京保卫战敢死队一样的劲头,对敌人狠,对自己更狠,打红眼的时候,不顾友军直接覆盖打击同归于尽的事情都干得出来。
这次打伯力城,第六集团军放了这个祸害出笼那也是有考虑的,境内本土作战,74师的军纪问题总是让人头疼,可要是放出来了境外作战,那谁还管军纪问题,只要打赢就行了,正好适合用74师这种暴徒部队。
74师攻入伯力城代表着此次会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个最为困难的阶段,那就是在苏联城市中和苏军进行巷战!
苏军目前的野战局势几乎就是全面的崩溃态势,国军机械化部队长驱直入,不断地歼灭一支又一支的成建制苏军,东线从尼古拉耶夫卡出发的国军连战连捷,歼灭了顺利攻克比罗比詹切断了海兰泡与伯力之间的联系,但却在进攻海兰泡城区时遭受到了苏军顽强抵抗,以至于本应该前往攻击共青城的第三集团军不得不抽调两个师的部队继续投入到海兰泡攻城战斗当中。
第三集团拆掉了两个师之后,包含之前已经在进攻海兰泡的28师,先后投入了三个师足足四点七万人的部队围攻海兰泡。
伯力大会战从六月十日发起,持续到了十六日之后,不足一周的时间内,国军在野战中击溃歼灭了超过四十二万苏军和超过十万日军,完成了战役初期所有目标,并且实现了对海兰泡、伯力、海参崴等重要城市的包围,苏军残余主力部队全都退入了城市中继续抵抗。
苏联人的远东方面军无论是装备和兵员素质都是远远比不了欧洲那边的苏军,差了老大一截,军队中近乎三分之一的军人都是临时被征召的俄国平民,把所有远东地区能够拿得动枪的成年男性都征召入伍了,这就导致了军队人员素质的进一步被拉低。
这样的军队百分百打不赢野战的,尤其是面对国军排名前二十的精锐集团军,那就更加别提了,前者都是尸山血海里面拼出来的王牌部队,后者却是参差不齐的杂牌部队,人数别说二比一,就算是三比一你也别想打赢野战。
可当普卡尔耶夫斯基大将下令把部队收缩退回城内坚守的时候,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苏军依托着城市复杂地形开始缓过来,守住了防线维持住最后的局势不被彻底打崩溃了,所有苏军的士气也开始恢复了不少。
国军也发现了苏军士气回升战斗意志加强的现象,原因双方都明白,那就是无论是谁输了,都不可能给对方活路。
苏军打不赢那就是死路一条,连进战俘营的机会都没有,只可能被扔进肉联厂去了,因为在去年一九三八年的时候,苏军针对远东地区华人发起了大屠杀,光是一个海参崴苏联人就屠杀了三十万华裔居民、商人、侨民,其他各地城市诸如海兰泡、伯力等地也都发生了大规模屠杀华人事件,都是打着大清洗名义进行的。
远东地区苏联领土内的华人几乎被屠戮殆尽了,你说发生这种事儿,苏联人还敢相信投降之后会有活路么?
稍微看一看海参崴那边的万人坑还有港口海底已经被吃的只剩下骨头的尸骸,苏联人拿脚趾头去想都会明白,国军绝对不会放过他们,看一看日本人的下场就清楚了,日本人也屠杀了华人,结局就是在华作战的日军没有一个活口,在中国大陆被歼灭的日军足足有两百万人了呐!
可是国军却没有设立一个战俘营,也从来没有公布过一次俘虏数据,每次作战歼灭都是五位数以上,俘虏数据却是两位数的数字!
苏军上下都明白一旦战败,国军会怎样对待他们,绝对会比他们去年对待那些被屠杀的华人更惨。
自从南京那位大执政阁下登台之后,睚眦必报就是国军作战的宗旨,香港的英国人和越南的法国人都有机会进入战俘营,可唯独有过屠杀华人历史的日本人和苏联人绝无可能进入战俘营,只可能被送进肉联厂。
远东苏军已经从日本人口中知道肉联厂的事情,这可比什么万人坑、毒气室恐怖太多了,所以他们现在都是抱定了死志在作战,因为战死好歹还能死个痛快,要是被俘虏或者是投降了,那就是生不如死了!
319.攻城不顺之后的甩锅
围绕伯力所进行的大会战进入到了艰难的攻坚环节之后,国军就开始感受到了熟悉的恶心感觉,又特么是填人命的巷战,李宗仁看着下面部队发上来战报数据头都大了,野战环节完满收官,各部队平均都能够打出来一比十以上的超高战损比。
可进入到了城区巷战之后,那股熟悉的感觉又特么回来了,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甚至这一次还是加了料的。
国军打过的巷战不在少数,南京保卫战、无锡围歼战、淞沪攻坚战、锦州会战等等战役都是巷战为主,哪怕国军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可巷战终归还是巷战,说到底终究还是填人命填装备进去的,没有敌人会将城市拱手让给你的。
以前都是本土打巷战,环境比较熟悉,群众基础也过得去,可现在跑到了俄国人的地盘打巷战之后,一切就开始变得极其不顺了。
以往在本土巷战,国军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日军节节败退只想回家,战斗意志也不算旺盛,除了南京保卫的巷战打得极其艰难惨烈之外,其余的巷战那都是势如破竹的。
但现在到了俄国人经营已久的地盘上,天时地利人和三个点,国军只占了一个天时,天气正值夏季不用和兵临城下的德国人那样担忧寒冬。
伯力城巷战开始一周之后,鏖战了七天七夜想要一鼓作气拿下伯力城的74师最终还是被打残退出了城外,75师接替了他们继续入城鏖战。
城内的苏军一个个全都是视死如归,他们非常清楚自己干过了什么事情,自己落到中国人手上又会是什么下场,场所以没有人敢放弃,现在苏军已经不是为了信仰和国家而战了,而是为了自己能够活下去,为了能够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生存。
按照常规的围城攻坚战役,进攻方哪怕就是敷衍,那也得象征性的劝降一下,可国军就是毫无动作,连围三缺一引诱苏军出城野战的心思都没有,上来就是团团包围然后就是猛烈进攻。
城内苏军看到这种非要致人于死地的打法也是彻底绝望了,只能够破罐子破摔的死战到底,被子弹打死,被炮弹炸死,总比送到肉联厂活生生加工来得痛快多了。
其实国军哪怕稍微劝降一下,不用承诺什么日内瓦公约待遇,哪怕把苏军俘虏送到西伯利亚挖土豆,只要开口了,城内的苏军绝大部分都会放弃抵抗投降的,就算是你骗降估计也有不少人信,人嘛不能逼得太绝了,这种时候你哪怕给一丝的希望的,也有不少人会抓住的。
但国军上下愣是没有一个开口劝降的,哪怕骗降的都没有一个,南京大执政已经宣布这批苏联人全都是屠杀华人同胞的战犯,罪无可赦,董大执政开口定性了,下面人谁敢对着来,哪怕就是骗人都不敢。
战区司令部也下了命令,不接受任何远东苏军投降,搞过车轮男子皆杀无赦,女子可以留下分予将士作为赏赐。
这种封建时代才能看到命令,现在被一个战区级别的国防军司令部发出来,真可谓是震撼人心,这条残忍的命令立刻就被公布全军,苏联人当然也很快知晓了,这就更让别人没法投降了,一点活路都不给呐!
李宗仁也是不想下达这种不死不休的命令,这种命令下达之后,双方都没有退路了,只会加大战争的难度,在军事上明显就是败笔。
可这也是南京老董的意思,老董可不止要考虑军事意义,他还得考虑政治意义,俄国人做了初一,他就必须得做十五,你俄国佬占了我的地盘还取了这么多侮辱性质的地名,这也就算了,杀人不过头点地嘛,可你一次性屠杀数十万当地华人侨胞,这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夺土之仇还说得过去,毕竟大国争霸,抢点地盘无可厚非,但你夺完土还灭族了,把我的人杀干净了,这就彻底说不过去了,灭族之仇他老董岂能轻松放过,要是这都不报复回去,他老董联邦慈父的人设就得崩了。
所以老董的指示变得残酷而又血腥了,你灭了我的族,那我回过头来也把你的族给灭了,搞过车轮子的男人全杀了,只留下女人,几十年之后外东北再无隐患!
你这么想,也这么做了,那就别怪我也这么想,而且这么做了。
多重因素交杂之下,外东北各地的城市巷战变得异常残酷血腥,参战双方都没有任何退路了,退一步那可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得好死和死无葬身之地。
号称暴徒师的74师在伯力城内鏖战七天就被打残,然后友军75师替换出来了,进去的时候74师足足有一万八千多人马,退出来之后只剩下了一万二千余人,伤亡三分之一,阵亡率奇高,几乎占到了伤亡数据的一半,这就是残酷血腥的巷战。
作为先锋部队的75师还带着五门210攻城巨炮进入伯力打巷战,最终阵亡两千七百多人,负伤三千四百多人,损失了一百二十辆坦克装甲车,五门攻城巨炮也只剩下两门转交给了75师,伤亡可谓惨烈。
巷战之中苏军大量装备的和国军同款的突击步枪,HB-38突击步枪以及TSK半自动步枪就是苏军目前大量装备的武器,HB38就是苏军获得了国军进口的五六冲仿制而来,TSK也是从五六半仿制而来的,苏联人甚至连改都没改直接就原样仿造批量生产了,因为这玩意儿实在是太符合俄国人的使用习惯了。
除了步枪之外,俄国人同样也仿制了国军进口的四零火,这种火箭筒的技术含量并不高,这年头只要是个工业国都能生产,俄国人自然也不例外。
实际上国军武器扩散出去之后,不止是苏联在仿造,美英法德各国只要是有能力的,全都获得了样品,然后以此为依据研发自己的同类武器,不过俄国人是直接照抄,美英法那些国家则是借鉴设计思路然后自己研发。
莫斯科在欧洲远隔万里,没法支持太多的重武器,坦克重炮的什么没有支援过来太多,可类似突击步枪还有火箭筒这类玩意儿那就是大把送过来了,这些东西对于正面野战的作用不算太大,可要是放在巷战环境里面那对于国军可就是灾难了。
野战环境下,你就是人人突击步枪国军也不怕,装甲集群突过来照样碾碎你,火箭筒作用也就那么大,野战环境下的装甲车辆可是机动性最强的单位,没人傻不愣登的在原地让你瞄准射击。
可换成了巷战环境之后,这些武器的威力可就倍增了,狭窄的作战环境让自动火力和火箭筒性能发挥到了极致,国军吃尽了苦头,大批的坦克人员都是被苏军抽冷子偷袭给干掉的。
极限环境下,苏联人甚至还敢在短兵相接的室内隔着墙发射火箭弹,直接就是奔着同归于尽来的,主打一个我活不下去,你也别想好过的思路。
国军的坦克装甲车开进市区环境之后也是失去了最重要的机动性,被苏军频频在制高点攻顶击毁了,俄国人仿制了火箭筒继承了四零火的所有优点,当前时代的所有坦克都挡不住这玩意儿的聚能装药穿透力,哪怕是号称防御第一的国军豹式坦克也同样挡不住。
可挡不住也还是得照样派遣装甲车辆进去才行,坦克打巷战是很糟糕的选择,可更糟糕的就是打巷战没有坦克!
无论如何说,坦克都是步兵最为依赖的移动作战堡垒,火箭弹虽然能够穿透,但也别想轻易一发入魂,除非是命中了弹药架导致殉爆,否则皮糙肉厚的坦克扛几发还是没问题的,巷战之中的步兵要的就是扛几发的这个时间。
坦克挡住了,那步兵就可以发现敌人的踪迹,然后利用优势火力干掉他们,否则没有坦克扛一线,光是步兵上去就被打残了,那就只能撤退了。
总而言之,现在外东北多处战场都变成了以消耗为主的巷战了,尤其是陈诚指挥的海参崴战场,那可就是遇上了真正的硬骨头。
原本仅供海参崴的只有一个第十三集团军,他们的任务就是南下进攻海参崴,攻克海参崴之后,再去配合已经进入朝鲜半岛的第五、第十集团军军作战。
可第十三集团军完成了对海参崴的包围开始进攻之后,就发现这个任务挑战难度太大了,他们八万多人需要进攻一座有二十三万守军据守并且还拥有军舰的港口城市,实在是太难了。
无奈之下第十三集团军找到了老长官陈诚呼救,陈诚亲自率领着第十二集团军赶来支援,原本十二军是需要背上迂回包抄伯力城的,但李宗仁卖了陈诚一个面子,将其南调海参崴助战。
陈诚亲临海参崴指挥了几天作战之后也是发现这座城太扎手了,海参崴目前虽然遭受轰炸损失严重,但是却还能够维持住航道,目前国军舰队没有突破朝鲜海峡,苏联人哪怕承受轰炸,也还是多多少少能够从美国和日本那里获得一些补给品和援助的。
海参崴同时也是一座要塞化的城市,进攻这里的国军依然还是保持着外围攻势,没能够打进核心的地区。
陈诚发现了这根硬骨头不好啃之后,就想“请示”战区总司令官李宗仁,看看能否不战而屈人之兵,劝降助手海参崴的苏军。
李宗仁直接表示,你陈诚才是老大,别问我,直接去问南京,南京同意我就同意!
开什么玩笑,远东华人大屠杀,杀的最多的地方就是海参崴,你敢劝降这里,董建昌分分钟扒了你的皮,李宗仁可不敢去触这个霉头。
陈诚当然没胆子去找董建昌说这种话,所以他退而求其次想围而不攻,减少伤亡,等将来海军打过来之后,海路协同攻克海参崴,哪怕实在是拿不下,到时候困死饿死海参崴这群俄国佬也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