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啥说我是战犯? 第16节

另外还有十艘二手军舰,但是飞机和坦克都还在制造过程之中,得明年才能到货了。”

董建昌听完之后整个人仰天大笑,在场的众位将领也都是喜笑颜开,有枪炮有弹药,还有军舰,这次老蒋不能拿他们来背锅了。

这年头只要装备到位,就不愁没有扛枪吃饷的兵,竖起大旗随便招兵买马,只要扛过了这一关,大家都将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还不快谢过雷老板的仗义之举?”董建昌喊道。

一众将领立刻鞠躬致谢,这么多装备,别说鞠躬致谢了,就算是磕头都没有问题。

“都散了吧,通知各部队准备撤退事宜,最早今夜,最迟不过明天中午,我就会下达撤退命令了,你们都下去准备吧。

别高兴的太早了,接下来还有硬仗要打,自古以来临阵撤军那都是凶险万分,我31集团军要有殿后的气魄和勇气!”

“是,长官!”众将领齐声领命,然后就散去各自回部队开始准备了。

只剩下了董建昌和雷彪两人之后,老董的脸上笑容开始消失,忧虑又重新出现了。

“这批装备要是早来一个月,兴许能够改变淞沪战局,现在即使到了,我们也无力再战淞沪了,日本人不会给我们时间了。

雷老板,你能把货都带到南京么,也只有那里才有希望守下去了!”

“国民政府战争爆发前修了两条国防线,一条是吴福国防线,一条是锡澄国防线,两条防线修了六七千万大洋。

原本想着上海事不可为,撤出去之后还能依托两条防线继续拱卫南京的。

可前些时日我派人去看了两条防线的实况,那些堡垒都是豆腐渣面子工程,防线堡垒之间连交通壕都没有,地下仓库弹药库之类的辅助设施,只有设计图上面才找得到。

最离谱的还是很多碉堡连子弹都挡不住,直接就是夯土墙建出来的,这两条防线根本没法守住。连我都知道的事情,日本人就更加清楚了。

只有退守南京才有一线生机了!”

雷彪拍胸脯道:“没问题,运输的事情包给我了!”

董建昌点了点头道:“南京呐!估计就是我老董的葬身之地了,我已经想不到任何办法了,七十万人守不住一个上海,难道还能指望剩下的残兵守住南京么。”

雷彪听完点子又来了,出了趟门,然后手上就多出来一套投影仪,这些东西原本是准备放PPT糊弄吴经理的,没想到那家伙只认金子,也就省下来了。

现在雷彪打算放几段《兵临城下》的节选影片给老董开开眼,让他知道守城是怎么守的,不就是据城死守嘛,只要人足够多,那就没问题,难不成日本人攻城还能比德军更厉害么?

董建昌也是看过电影的人,但确实头一次看这种带声音彩色的画面,看着画面上苏军守城的办法,董建昌也是悟了,他也是军人呐,很多东西一点就通的嘛。

南京城和斯大林格勒也差不多,都是重要城市,都是靠着一条大河,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摸清楚了套路,接下来照着学就行了。

唯独好奇的就是这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怎么没听过,这么惨烈的战役不应该寂寂无名呐。

29.大溃败中的勇士!

2818字

“岂有此理,简直就是无法无天,我才是第三战区司令长官!”

董建昌又开始了在司令部的日常骂街,这一次他是不得不骂了,他这个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都还没有下达撤退命令呢,淞沪战场上87师、88师、36师、98师、51师、58师就开始擅自撤退了,在陈诚的带领下连声招呼都不打,直接撤离了防线。

这用脚指头猜测都知道,百分百是微操大师蒋校长绕过了他这个战区司令部,直接给这些中央军嫡系部队下达了撤退命令。

中央军主力开始撤退之后,整个淞沪战局立刻开始无可挽回的崩溃了,原本董建昌还计划各部队交替掩护撤退,这么撤退才能够最大程度减小损失,临阵撤军永远都是最危险,最容易出现重大损失的军事行动。

因为一个搞不好,就容易变成无序的大溃败了,有序的撤退永远比无序的大溃败损失更小。

中央军提前收到风声撤退了,其他派系的军队也都是疯狂撤离上海,霎时间,31集团军成了突出部,被逼上来的日军形成了包围圈。

“撤,什么都不要了,让部队最快速度撤往常熟,重装备全部摧毁,告诉下面人,装备没了不要紧,到了南京我来补充,人才是最重要的!”

“58军从嘉兴太湖以南撤退,沿途阻击日军追击,掩护友军撤离!”

“59军从常熟太湖以北撤退,沿途组织防线节节阻击日军追击!”

“第4军撤往昆山,在昆山阻击日军!”

“立刻电令湘军18师19师,就说我以战区司令部名义,命令他们于无锡设防,至少阻击日军二十四小时日!”

“电令鄂军79师,务必于常州设防阻击日军!”

.......................

别人能乱,但唯独他董建昌这个战区司令长官不能乱,董建昌发现大溃败的苗头之后也是当机立断,提前发布撤退命令,将沿途阻击计划通过电令下达给每一支部队,其中31集团军身先士卒担负了最危险的初期阻击任务。

如果说后续部队不听命令直接撤往南京,那么31集团军负责阻击任务的各部队就将会陷入绝境。

董建昌拿出了自己的嫡系第4军担任淞沪一线阻击部队,此举大为震撼其他派系部队,老董把看家底的嫡系都拿出来了,其他人立刻就相信了董建昌的决心,开始按照司令部命令前往预设点设防阻击,掩护友军撤退了。

只有中央军嫡系部队,董建昌彻底放弃了,连一封电报都没有发过去,任由他们撤退,董建昌看不起重庆那边的中央高层,但对于这些在淞沪战场从头打到尾的中央军精锐还是很服气的。

他们在淞沪战场几乎拼光了老本,这个时候他们哪怕就是没有命令撤退了,董建昌也能够理解,这是他们应得的待遇。

淞沪战区残存的四十多万大军,哪怕就是董建昌拼了老命指挥,但也还是出现了大溃败迹象,一个卷走两个,两个卷走十个,十个卷走一百个。

日军追疯了,国军跑疯了,第四军设置的阻击防线仅仅扛了十八个小时,就被日军三个师团轮番进攻撕破了,第四军损失惨重,全军仅剩下不到万人兵力,只能无奈撤退了。

直到10月28日,淞沪市区宣告失守,除去城区内部少部分没来得及撤离的国军还在顽强抵抗之外,主力部队均已撤出淞沪战场。

11月4日,日军追击到了常熟,遭遇59军顽强阻击。

“亲爱的文霞:

此时的我正在常熟,淞沪之战我军惨败,上海之局势已经恶化,注定沦丧敌手,身为军人对此我感到莫大的耻辱。

今日撤退途径常熟,友军第59军38师在此地阻击接应我军撤退,身为中央军嫡系,我们却需要杂牌军来殿后助我们逃命。

我的连长已经死在了,撤退的路上,我的营长也死于日军飞机轰炸,我已经不想在撤退了,即使死在此地,我也要与38师的兄弟一块抗击日寇。

我一直认为军人死于逃亡就是最大的耻辱,这一次我选择勇敢面对自己的使命。

我不知道下一次相见会是何时?我很想问你的近况,问一问家乡都还好么?但我知道我可能无法在接到回信了。

如果我死在了这里,请不要为我伤心,这是军人的宿命,能够死在这样一场战争之中,我此生无憾。

等到将来胜利的那一天,请你去后山聆听那欢快的胜利歌声,站在山巅,若是有风向你吹来,那就是我来见你了。

张子康于常熟敬首

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五日”

收起笔,上等兵张子康将写满遗憾的信纸塞进了信封内,交给即将撤走的友军,委托他们寄出去。

重新戴上钢盔,拿起步枪的张子康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前方的阻击阵地,他本是国军88师精锐中央军士兵,这一次他可以心安理得的跟随主力部队撤退往南京。

但一直服从命令的他,这一次却选择了违抗命令,留下来和38师的兄弟们一起阻击日寇。

一路撤下来,整个连队死得七七八八了,张子康不想自己窝囊的死在败逃的路上,那是丧家之犬的死法,他是中国军人,这里是他的祖国,即便是有去无回,他也应该履行自己的使命。

类似张子康这样的军人不在少数,大溃败之中永远都不乏勇士的出现,尤其是友军的奋力阻击,就更加给了他们留下来的理由。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心安理得的享受其他人用生命换来的出路,总有些傻子也会投身其中,燃尽自己的生命火焰,给其他人照亮出路。

董建昌的作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他尽到了自己的职责,战区司令部一直跟随着前线跑,麾下嫡系31集团军各部充当了阻击主力。

其他部队也不是冷血动物,董长官的决心他们都看见了,人心都是肉长的,没有人会完全的无动于衷,友军部队也开始自发的停下来,就地驻防阻击日军,掩护前方撤下来的兄弟部队。

大家默契的相互交替撤退,就连陈诚都不得不分出兵力参加阻击任务,大势如此,人心所向,董长官带领一群杂牌军都可以做到的事情,中央军如果做不到,那么今后精锐的牌面就别想要了。

雷彪在江阴岸边向董建昌交付了十艘037猎潜艇,这是董建昌要求的,部队伤员实在是太多了,沿途的船只都被迁都的部队征调走了,伤员如果继续走陆路根本熬不下去只能抛弃,只有走水路才是最佳途径。

11月13日,董建昌强制征调了江阴还有其他部队单位中的海军士兵,这些海军官兵的军舰都已经自沉长江口堵塞航道了,面对董长官的征召他们毫不犹豫的加入了第三战区新组建的长江舰队,并且很快就初步学会了037猎潜艇的驾驶,虽然不熟练,好歹也能开了。

大批的伤员被送上了037猎潜艇以及征调的运输船上,伤员之中就有那位参加常熟阻击战的上等兵张子康,此刻的他已经是胸部中弹的重伤员了,38师没有抛弃这个主动来支援作战的兄弟,哪怕他已经奄奄一息了,但也还是带着他撤退,最终送上了撤离伤员的船队。

有足足十艘猎潜艇护航,那就是足足二十门双联装37mm防空炮,这些火炮组成的防空火力网让日军飞机难以接近,日军轰炸机和战斗机宁可去追杀地面部队,也不想冒着危险去打这些刺猬,地面部队防控火力网基本为零,好打多了。

董建昌下令组织的伤员撤离船队让所有部队都安心了,受了伤不怕上头抛弃,士兵们作战才有更高的士气。

董建昌的一系列举措都极其有效的稳固了战区各个部队的军心,所有人也都开始逐渐认可这位新长官的威望了,毕竟人家是真的干事儿呐,而且还能够源源不断的搞来各种稀缺物资以及武器弹药。

撤退路上到处都是补给点,安排的井井有条,路过的部队不管什么派系,只要是中国军队,都可以敞开了领取物资,这种大气的表现可是前所未有的,以往哪怕就是中央军都做不到,但董建昌却硬生生做到了。

30.野战医院

2935字

1937年11月20日,南京西郊,野战医院。

第三战区南京野战医院,这是董建昌亲自下令成立的一所军事医院,老董耗费了大价钱从雷彪手中采购大量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然后征召了南京全城没有撤走的医生护士,就连外国医院都没有放过,全都强制征集到了野战医院里面。

战时状态之下,董建昌已经管不了民用医疗需求了,一切都先紧着军事医疗需求再说。

以往国军作战,伤员的下场是很悲惨的,轻伤员能够跟上队伍,或许还有幸存的可能,重伤员一般没法治了,那就只能放弃,这么干对于军队的士气是一种非常大的打击。

董建昌接下来要打一场绝户仗,所以士气对于他而言至关重要,现在又不是缺物资,反正雷老板可以大把提供各种稀缺设备药品,野战医院的成立也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前方打仗的士兵听到负伤了可以进医院,那也是军心大振的,以往挨了枪子儿那就是路死路边埋,沟死沟里抬的,压根没听过普通大头兵还能进医院疗伤的事情。

老董为了恢复大溃败之后的军心士气,那也是手段尽出,医疗、装备弹药、物资补给、人员薪资、后勤保障各种事情都在陆续跟上,董建昌下了死命令,组建出了相关的战地医疗部、装备部、后勤部等等机构,派出宪兵入驻,专门监督,谁敢伸手立马枪决。

董建昌自打领了守南京的任务之后,就把自己当成死人了,棺材都准备好了,他自己没打算活着离开南京,那别人也甭想,己所不欲硬施于人!

正是晌午时分,长江边的下关码头炮火连天,二十多门高炮正在国军士兵的操作下疯狂射击天空中的日机,65式双管37mm防空炮和59式57mm高射炮组成的火力网有效庇护了南京长江两岸的天空,为南京对外交通以及航道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啾啾....轰轰!”

“咚咚.........”

两艘037猎潜艇护航之下,一队满载伤员的小火轮船队抵达了下关码头,猎潜艇上面的火炮也在疯狂对空射击着。

日军战机抓住换弹空隙,投下了多枚航空炸弹,一枚炸弹准确命中了一艘国军军舰,舰尾处的高炮被炸成了零件,舰体也严重受损开始大量进水。

“弃舰,八号舰立刻弃舰逃生!”

“长官,多好的军舰呐,还能救下来,我舍不得呀!”

“我命令你立刻弃舰,动力都没了,活靶子一个,你拿什么救?赶紧逃生上岸,带着伤员一块撤退,我掩护!”

“是,长官!”

岸上的友军也在扛着机枪不断开火射击,野战医院的担架工们在码头上抢运伤员,被撤下来的伤员有序的送上担架,然后被卡车运往野战医院接受治疗。

“先抬这个,这个快没气儿了,赶紧的!”

“这胸口中弹,都烂了,还有必要治么?”

“狗日的,这是老子兄弟,一块打过日本鬼子的,赶紧救人!”

奄奄一息的张子康被送上了去往野战医院的卡车,经过十几分钟颠簸之后,满满一车的伤员抵达了医院,医护人员赶紧过来接手救治。

卡车送往了伤员之后,立刻返回码头继续接人,重伤员坐车过来,轻伤员抬着过来,分工有序。

“这个伤员快不行了,立刻送到手术室治疗,先照一张X光片,确认伤情!”

野战医院的设备琳琅满目,只有想不到的东西,没有弄不到的东西,南京那些被召集过来过来的医生起初也以为自己根本做不了什么,没有药品和医疗设备,光靠一双手能救什么人。

结果来了之后才算是开眼了,野战医院里面各种手术设备、维生设备、医疗器材、以及药品都是应有尽有。

平日里堪比黄金的抗菌药在这里就是白菜帮子一样平常,甚至连抗生素都有大把,手术刀都是一次性,用完就扔,注射器打完针就扔垃圾桶,再也不用像以往那样繁琐消毒之后反复使用了。

首节 上一节 16/2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