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跟上了,医生们也没有任何怨言,都开始玩命抢救伤员了,以前很多根本没法治疗的伤员,现在都有条件治了。
失血太多那就输血,伤员扛不住那就打强心针肾上腺素,实在不行就插管子,反正各种折腾也得把你留下来。
起初医护人员也不太会使用这些医疗设备,但这年头可不害怕什么医疗事故,能进手术室那就是祖上积德了,哪怕治死了也不会有人找你麻烦,医生们放开了练,实践多了之后自然也是熟能生巧了。
张子康被抬进了手术室之后,医生立刻毫不吝啬的打上了麻醉,挂上了输液瓶,透过X光片找到了体内残留弹片之后,就开始下刀子割了。
取出弹片,割完了腐肉,然后缝合伤口,打抗生素,一系列的程序都是标准化的,这一套粗糙无比的医疗程序,放在现代时空肯定是违规操作,百分百会被告上法庭的,但在此刻的南京却是稀疏平常。
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手术,张子康被抬出手术室送到了重症监护区继续输液治疗。
一直到晚上麻醉失效了,张子康被疼醒了,躺在病床上虚弱的呻吟着,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哪里。
他的记忆从常熟战场中弹开始就模糊了,那一天他先是被一发掷弹筒榴弹炸蒙了,然后又被步枪弹击中胸口倒地,最后的记忆就是身边的袍泽背着他亡命撤退,然后在一条江边将他送上了一条船。
再往后就是不断的漂流,听着耳边的炮击声和爆炸声,运输伤员的船只上面也配备了一些二把刀的医疗兵,这些医疗兵的任务就是每隔几小时给伤员发一粒大白片和一颗阿莫西林胶囊。
经常坐牢的朋友们肯定对于大白片并不陌生,这玩意儿就是万能药,不管是肚子疼、头疼、发烧、甚至是不开心抑郁,管教统统都是给你一包大白片包治百病了。
船上二把刀的医疗兵根本不管伤员具体是什么情况,也不管你是否需要,清一色都是这两粒药,吃得进去那就吃,吃不进去那就掰开嘴和着水硬灌进去。
很多本来没事儿的轻伤员,一天被灌了三顿大白片之后也是出了药物不良反应,明明是副作用, 但却不知道还以为是药吃少了,跑去找医疗兵继续要,二愣子医疗兵也不管,有人要他就给。
最离谱的家伙一天吃了十次药,把药品当成了糖豆在嗑,硬生生把自己从活蹦乱跳吃到了生命垂危。
“这是在哪.......”张子康虚弱的问道。
旁边床位上负伤的战友听到这边有了动静,立刻高兴道:“又活过来一个,这医院还真有本事,胸口都包成粽子了, 还能说话,简直神了。”
“兄弟这里是野战医院,放心吧,到这地方你就死不了了!”
“兄弟那个部队的?”
张子康虚弱的回答道:“我是88师的。”
“我59军11师的,乖乖,你们88师不是早就撤了么?怎么你还成这模样了。”
“常熟阻击战,我自己留下来了,我知道自己中弹了,然后就记不清了。”
邻床战友夸赞道:“好样的,常熟阻击战那阵势可不小呐!”
护士这时候过来换针了,看到重伤员在聊天,立刻骂道:“赵有田,你发什么疯,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刚送过来重伤员不能聊天,必须静养!”
赵有田乖乖挨骂:“我错了,再也不敢了!”
护士走到张子康面前,换了一瓶输液,然后反复叮嘱张子康一定要静养,不能浪费体力。
隔壁仅仅隔了一圈白色幕布的轻伤区,这时走进来了一个戴着钢盔脚踩军靴手上还拎着一把54式手枪的军官,这个满身硝烟的军官一走进来就喊道。
“有没有能动的炮兵,最好是熟悉高射炮的,下关码头防空炮炮兵快打光了,得赶紧补上!”
“给句痛快话,有没有?”
一个中尉站了起来,举手高喊道:“有!我是炮兵第六旅17团的,高射炮没打过,但用过德制榴弹炮!”
“用过炮就行了,总比睁眼瞎要强!”军官看着炮兵中尉头上的纱布,问道:“能不能动?不能动就别勉强,死路上就麻烦了!”
炮兵中尉语气坚定道:“就是头上蹭破点皮,给我一门炮,我照样开打!”
“好样的,跟我走吧!”
一线技术兵种稀缺,尤其是炮兵部队和装甲兵飞行员这些技术兵种,前线的军官没办法都开始到野战医院招人了,毕竟这些兵种可不是一杆枪两条腿的步兵,必须得有一定知识储备才行。
31.我老董绝不撤退一步!
2566字
21日凌晨时分,夜色中的南京城依然还是沉浸在炮火声中,城区各地的防空炮昼夜不断的开火射击,日军现在也是咬牙不断骚扰着南京,哪怕就是晚上也还是源源不断派出精锐轰炸机执行轰炸任务。
现在的南京城防御力度越来越强了,日军听闻董建昌担任了第三战区司令官负责南京城的守卫之后,那就更是不敢掉以轻心了,淞沪战场他们在董建昌手上可是吃了大亏的呐。
夜色之中,一列车队从中华门驶入了南京城,车队上坐着的核心人物就是第三战区司令官董建昌上将。
车队没有停留,直接开向了总统府,新的战区司令部就设在总统府内。
此刻总统府已经被董建昌的亲卫接管了,新的司令部已经设置妥善,司令部周围全都是戒备森严,到处都是部队连夜加急抢修工事阵地。
董建昌下车之后,副官刘传厚立刻上前接过了他的钢盔和枪套。
“娘的,被日本人撵着追了一路,我老董这辈子从来没有这么狼狈过!”
刘传厚说道:“长官也是亲临一线指挥,与将士们共生死,才会如此,换做别人估计早就逃到了重庆武汉去了。”
董建昌一边走一边摆手道:“这个时候不要拍马屁了,部队情况怎么样?”
刘传厚立刻汇报道:“第四军已经撤回了南京城内,伤亡惨重,全军只剩下了一万两千人马。58军现在已经进驻马鞍山,59军按照您的命令支援镇江要塞。
目前江阴要塞已经失守了,幸运的是,我们通过江面运输,撤回了大量有生兵力,其中炮兵数量非常多。”
“南京城内现在各部队鱼龙混杂,三四十个师的编制挤在一块,根本没法具体统计,城内兵力大概也就十八万人。”
董建昌眉头一皱,停下了脚步:“怎么才这么点人马,淞沪撤出来的时候还有近四十万大军,我31集团军殿后,舍生忘死的阻击,难不成还有部队比我们损失更大。
剩下的二十二万人马都死在撤退路上了么?”
刘传厚有些犹豫的说道:“长官,中央军主力都在撤往武汉,只有88师、87师、36师这三个师留下来了,另外还有中央教导总队以及各军校学员也都留下来了。
上海税警总队的残部也进入了南京城内接受我们的指挥,以上就是战斗力比较强的一些部队,但却都是残部,建制不全装备也匮乏。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各地方十二个师的部队,这些部队勉强还有建制,其余的部队那就全都是残兵败将了。”
董建昌和刘传厚一边走一边说,来到了司令部作战大厅内,所有人看到董建昌来了之后,全都立刻起立。
董建昌挥手示意大家继续忙,自己则是下令道:“传我命令,南京城内所有部队立刻进行整编,优先合并加入58军以及4军,先把这两个军扩充到满编状态。
三千人一个团,六千人一个旅,一万两千人一个师,人数不够的部队直接降级,编入其他部队。
日本人马上就要打过来了,这个时候我们的近要这么多光杆部队怎么指挥?简直荒唐!”
董建昌此举的意味已经是昭然若揭了,那就是把南京地区的所有卫戍部队都给一口吞了,给自己的老底子31集团军回血,哪怕被吞并的部队里面还有中央军精锐德械师和教导总队,他也不在意了,都这个关头了,哪里还顾及这么多。
再说自己也不会亏待这些新加入的部队,一律一视同仁的敞开了配发装备弹药, 后勤补给也是足量的给,多管齐下,相信不会有人闹腾的。
董建昌一到南京之后,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整编部队清理空缺,将手头的兵力全部统一指挥,接到整编命令的部队也都是不敢闹幺蛾子,因为董建昌从淞沪会战一直打到现在,威望可是高的不行了,谁见过主动带着嫡系部队殿后的司令长官?董建昌就是独一份,光凭着这件事儿,被整编的部队就不敢有二话。
大家能够从淞沪撤回来,哪个不欠老董和31集团军的人情,整编你那是给你面子。
再说董建昌也不是空口白牙的收编人家,只要被编入了新部队统一接受战区司令部指挥,那么同时也就享受到了战区司令部的后勤体系,各类仓库里面物资装备敞开了供应,以往求而不得的德械装备在董建昌手里面全都地摊货。
这一次董建昌给下面人换的可都是五六式枪族的装备,火力比以往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轻武器无限量供应,只要拿得动随你般,甚至连火炮都可以给你装备,前提是你得会用。
整编行动风风火火的开始了,董建昌也开始加强南京城的各处防御了,首先被他注意到的就是城外的紫金山,这座高峰放在以往只能够被动死守,不让敌军占领就足够了。
而现在这座高峰可就是意义重大了,这么一座高地要是部署大量炮兵,完全可以控遏整个南京战场,董建昌手头不缺炮,雷彪已经交付了五百多门身管火炮给他,其中有不少都是一百毫米口径以上的重炮,最带劲儿的66式152mm加榴炮射程17公里,威力比老蒋进口的那些德制榴弹炮更大。
射程最远的59式130mm加农炮,足足有27公里的射程,这些火炮只要布置好了, 日本人绝对要吃大苦头。
董建昌将36、87、88三个师残部全都补充加入了麾下嫡系第四军,还给第四军配备了一个极其夸张的炮兵师,安排第四军主力死守紫金山构筑工事,将整个紫金山要塞化。
另外中央教导总队的以及各军校留守的精锐部队,董建昌也没有放过,把里面的飞行员还有海军全都挑出来,纳入战区内长江舰队和新成立的第一航空军编制,先把战区的舰队和空军架子撑起来。
守南京光有陆军可不行,南京城毗邻长江,水面舰队肯定是要有的,空军也不能少,这些日子老董吃日本人飞机的轰炸可不少,他已经是恨得牙痒痒了。
“传我命令,让周宪章去招人他是海军出身,水上的东西他是专业,告诉他,我不管他有什么难题,月底之前必须凑够二十艘军舰的海军,舰艇不够杀我的头,水兵不够我杀他的头!
南京江防我全都交给他了,无论如何必须确保江面上没有日本人的炮艇,必须保障南京城与后方的水路联系!”
“还有那个什么余禄庆,告诉他,月底之前找到二百名飞行员,要是日本人打过来了,我还看到地面部队只能用防空炮去打飞机,我直接毙了他!
少飞机跟我说,少装备也来找我,他只要凑够飞行员就行了!”
董建昌接连不断的下达命令,口中说个不停,记录员的笔都快写冒烟了,一条条死命令被发往各部队以及各个将领。
“组建宪兵队,巡视各处战场,宪兵队可以先斩后奏,自我以下,任何第三战区军人但凡敢不战而逃,无令而退者,一律就地枪决!
告诉下面人,这一战老子没有给自己留活路,他们也别想,嫌死得冤枉的,现在就可以找船去武汉去重庆见他们的蒋委员长。
但只要还在南京喘气儿的爷们,每一个都必须给我战斗至最后一刻,伤了的,我董建昌给他治!死了的我董建昌给他抚恤!”
“南京保卫战自此刻开始,所有人务必抱定成仁之决心,与日寇至死方休,为国家,为民族而战!”
32.通电全国摇人
2570字
董建昌斩钉截铁的死命令下达之后,南京城内的部队全都是鸡飞狗跳了,倒是闹腾反对的事情,而是忙着服从命令,谁都不想这个时候被董建昌当成鸡杀给猴看。
聪明人都知道老董这个时候就盯着谁敢挑出来,你敢跳,他就敢杀了你祭旗立威。
董建昌在淞沪战场发给老蒋的那封电报已经不是秘密了,他连蒋校长都敢正面硬刚,现在蒋校长又把第三战区的锅甩给了董建昌,摆明就是让他当牺牲品。
董建昌已经是陷入死地了,这个时候他什么都不在乎了,你敢惹他,就算是天王老子他都敢宰了。
没看到十月底的时候,蒋校长都还假惺惺的留在南京鼓舞士气,听闻董建昌要撤回南京了,蒋校长立刻就飞到武汉行营了,连会面部署战略任务的形式都省了,现在老蒋都害怕董建昌了,不敢和他见面了。
生死置之度外的人是最可怕的,尤其当这个人还是你的上司的时候,你就得注意了。
忙碌了一整夜之后,董建昌没有返回自己在南京的官邸,而是直接睡在了熙园总统府会客厅沙发上面,南京的官邸现在已经是一座空宅了, 他老婆杨立华和老丈人杨廷鹤估计早就跟着大舅子杨立仁去了重庆。
别人或许搞不到去重庆的机票船票,但杨立仁还是没有问题的,这个能耐他绝对有。
睡着睡着,董建昌忽然感觉身上一沉,立马睁开了眼睛,警觉的看向身前,发现有人给自己盖了一床被子。
“醒了?还是多睡一会儿吧,听刘传厚说,你一宿没睡,别累坏了。”
听着熟悉的声音,董建昌抬头一看,发现是杨立华坐在身边,手上还端着一杯热茶。
董建昌惊讶道:“你怎么还没走?他杨立仁干什么吃的,这个关头还把你这个亲姐姐留在南京,他想干什么?”
杨立华温柔一笑:“你都没走,我怎么走?听说蒋校长让你留守南京抵抗日寇,我得知消息之后,干脆就没走了。”
“胡闹,你以为打仗是过家家么?南京保卫战一打响,我这司令官都是九死一生,你留下来有什么用?”董建昌一脸的焦急无助,他什么都不怕,到这地步也什么都不在乎了。
可唯独杨立华就是他的软肋,杨立华滞留南京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他本想按照两人目前的关系,杨立华大概率会跟着他哥还有老爹一块走了,也没有注意这些事情了。
董建昌沉声道:“现在长江航道,还算畅通,我给你安排一艘船,和滞留南京城内的老幼妇孺一块走,去武汉去重庆都行,南京不能待了!”
杨立华摇头不语,就是静静的喝了口茶,然后笑着看向了董建昌的脸。
杨立华一直是一个很复杂的女人,她只想找一个符合自己理想的伴侣,与董建昌之间的关系也是阴差阳错,两个人一直都是貌合神离,充其量也就是搭伙过日子而已。
董建昌身上最让杨立华不满的就是他太圆滑市侩了,总是喜欢权衡,看不到太多的魄力。
可这一次董建昌硬刚老蒋,毫无畏惧的接下了死守南京城的任务,直接要与南京共存亡之后,杨立华被震撼到了,她是头一次看到董建昌这么爷们儿,也是第一次见到董建昌将生死置之度外,为国家为民族牺牲一切。
董建昌身上燃起的野心和魄力,让他在杨立华心中的形象被颠覆了,甚至是阴差阳错了符合了杨立华的理想追求,这一次杨立华下定了决心,要陪董建昌走完最后一程,不管南京是否守得住,她都要陪着董建昌。
“夫妻一体,这一次我不会离开南京了,听你安排了大半辈子,我也想自己做主一次!”
老董听着杨立华的话愣住了,思索这还是以往那个看不起自己的女人么?难不成老杨家还有一个双胞胎女儿自己没见过么?
杨立华继续解释道:“你别纳闷了,这一次是我自己的选择,你是我丈夫,你敢为国死战,我一介妇道人家,又有什么豁不出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