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五六年的时间,航母轰炸机都造出来不少了,敌人会给你慢慢恢复的时间么?显然是不可能的。
当然了,你如果人力爆炸,并且舍得伤亡,那么就还有挽回的余地,比如苏联人,他们就舍得死人,硬生生用海量的人力堆死东线德军的精锐王牌,一对一干不动你,老子三对一甚至是五对一,然后顶着双倍甚至是你四五倍的伤亡干掉你的王牌。
最后大家都没有精锐老底子了,战场回到了我最擅长的领域,我就可以轻松用填线宝宝堆死你了。
国军显然也可以这么干,随便爆兵千把万不成问题,可唯独就是抚恤金老董实在是给不起,真要是按照原始空二战苏军那种伤亡打,董建昌把自己卖了都不够给抚恤金的,但你老董要是敢不给,你这老大的位置也就是当到头了。
“老李呀,你这边还需要这么多人么?”董建昌摸着胡须,话中带有深意的问道。
李宗仁也是老狐狸了,董建昌这话问出口来,他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不就是担心我拥兵自重么?不过李宗仁没有反感的意思,毕竟老大有这种心思都是很正常的,如果没有,他李宗仁才是最担心的,老大制衡你不是害你,而是保你。
不然非逼着走到了功高震主割据一方的时候,你要么就是死,要么就是兵变了,谁都不想走到哪一步,尤其是现在大好的局势,能够混一个李靖高居凌烟阁的结局,又何必去效仿司马老贼洛河为誓呢?
现在国防军精华大半都在李宗仁这个总司令指挥之下,哪怕现行体制下,李宗仁也不可能造反,可谁让他有过前科的人呢,之前反蒋就属他老李反得最欢,现在老董心里有有些害怕呐。
“大执政,卑职正想向您反映此事,目前对付已经日落西山的撮尔日本,不值得我们投入八十万精锐,其他战线更加需要这些兵力的投入,我觉得可以调走一些精锐补充其他战线。”李宗仁顺坡下驴,有些事情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让领袖提出来,还不如自己先主动一些,这样大家脸上都好看。
董建昌满意的点了点头,感慨李宗仁还是很懂事儿的嘛,自己刚刚点一下,他就懂了,这才是聪明人。
董建昌离开南京亲征日本,既有自己要进步的原因,更有盯着前线骄兵悍将的因素,董建昌非常清楚自己是怎么上位的,他也是军头登位,只不过没有搞什么陈桥兵变,更没有夺妇孺江山,全靠东灭日本北逐苏俄的功绩才当了老大。
他很明白自己不是那种不可替代的人,这也就是雷彪那厮毫无政治野心,否则雷彪但凡有一些野心甚至是魄力,这个位置都轮不到他董建昌来坐,雷老板早就成了雷大帝了,没办法谁让人家雷老板是一个纯粹的疯子,他的追求讲出来简直骇人听闻,不可能有人支持他的。
现在董建昌唯一担心的就是军中一些风险了,尤其是李宗仁这家伙,淞沪会战之前,李宗仁的威望以及人气可比他老董强多了,不然李宗仁也不可能多次反蒋争夺大位了。
现在亲眼看到了李宗仁的态度和表现之后,董建昌放心多了,他紧接着问道:“那你的意思是该如何安排呢?现在很多人建议我抽调一些精锐去西线和南线作战,日本这边只留下一个军群,剩下的都交给朝鲜人弥补,你觉得如何?”
李宗仁听完之后点头:“只留下一个军群作为主力没有问题,我建议留下北方军群就足够了,现在北方军群下辖还有第四、五、六三个集团军,二十七万人的总兵力,老底子也有不少还在,足够镇压日本了。
但是剩下的兵力缺口我不建议从朝鲜征召,现在登陆日本的朝鲜军已经超过了四十万,已经足够了,再多可就是尾大不掉了,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得不防!”
现在这情况你让朝鲜人出兵,他们一百个乐意,朝鲜境内都在嚷嚷着反攻日本,彻底雪耻,嘴巴上喊得都是报效上国,为大执政效力,可实际上不少朝鲜人都想从日本这里撕下来一块肉,之前朝鲜王国就提出将原本日本占据的对马岛划给朝鲜。
但董建昌听完之后毫不犹豫的否决了,开什么玩笑,老子不觊觎你的济州岛就不错了,你还想虎口夺食拿走对马岛?那岂不是整个朝鲜海峡都变成了你李氏朝鲜王朝的?这种战略交通要地你何德何能独占?
李宗仁的话,董建昌深感同意,朝鲜人现在也是小人得志了,以为自己农奴翻身就可以当地主了,甚至生出了日朝合并以朝鲜为主的想法,这当然是董建昌不可能接受的事情,自己辛辛苦苦灭了日本可不是让你朝鲜捡便宜的,要捡便宜也只能汉人捡!
“不错,朝鲜人不宜再过多干涉日本战事了,接下来不会再有朝鲜部队进入日本作战了,都把他们调到西线去和苏联人死磕吧。
日本这边我从国内征发人力补充,明日我就下令从湖广省份征发壮丁百万以填日本,这些人来了日本之后都将会接受日本战区辖制指挥,无论是作战还是农耕都由你一言而决。”
这一招湖广填日本,也是让李宗仁意外无比,感慨董建昌惊人的魄力,他原本以为董建昌会动员国内新建的乙类部队前往日本作战,但没想到董建昌竟然一次性直接到位,征发壮丁直接填日本。
这就是政治家和军人考虑问题的差异了,董建昌不只是考虑如何在军事上讨伐灭亡日本,更加还考虑到打完仗之后如何对日本实行一劳永逸的统治,当然不可能继续统治日本人了,因为战后的日本人将会是一个消失的族群。
现在国军占领区都已经实施了集中营制度,聘请了不少的纳粹党卫军内部搞集中营的专家前来日本,在所有的占领区内按照日本人口分布建立对应的集中营制度,不过区别于纳粹党的集中营,在日本这里的集中营没有毒气室和焚化炉,跟没有艰苦的劳动。
在日本的集中营建设运营投资全都是雷老板负责,他已经耗费了数千万华元从联邦本土收购大量的粮食运输前往日本,国军需要配合的就是拿着这些粮食引诱日本人投降,让他们乖乖的走进集中营。
国军承诺不会伤害任何一个投降的日本人,并且更加不会送他们去西伯利亚挖土豆,也不会强迫奴役他们。
所有投降的日本都将会享受优渥待遇,由德彪安保集团承建的集中营里面有充足的食物,并且每天都不需要劳动,更加没有虐待和压迫。
这一切说的就跟人间天堂似的,但熟知背后内情的人都为投降的日本人感到绝望,换做他们,宁可战死或者被送到堪察加半岛服苦役,也不会去每天吃吃喝喝不用干活的集中营!
说白了,这些集中营就是养殖场,这里面所有日本人无分男女老幼,最后的归宿全都是肉联厂,现在送你进去,只是嫌弃你太瘦了,身上的肉不够做香肠,脂肪不够炼肥皂,骨架子也太脆。
日本人是一个注定要消失的民族,但他们消失之后日本列岛也不会变成无人区的,不然太浪费了,而且很容易便宜离得最近的朝鲜人。
董建昌已经决定要在国内征发民众填日本,先期一口气征发百万湖广壮丁填充日本,这些人可不是自己一个人过来,连带家人也得一块过来,全程没有任何补偿,但来了之后可以免费获取日本这边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全部资源财产。
日本列岛好歹也是有差不多四十万平方公里面积,这么一大片地不可能白白浪费了,当然了指望常规的移民,让民众自愿背井离乡,那得猴年马月才能掌控日本了,所以就只能依靠董建昌强制下令征发民众前来填充了。
换做以往当什么大总统委员长,董建昌那是没有权利这么干的,可老董现在可是半步皇帝的人,下这种命令也是毫无负担的,无非也就是背负骂名而已,相信千秋之后的后人会感激他的。
一个日本按照常规的人口密度计算,少说也得千万民众填过来才能实现统治,甚至更多也装得下,董建昌没有耐心等待民众自愿迁徙过来,他只能强推了,这种事儿历代皇帝都干过,他们是本土杀了人,自己却是在国外杀异族,相信骂名应该会小得多。
357.董建昌回京
前线战事如火如荼,但董建昌却必须赶回南京了,因为他儿子董寒在南京生病了,消息目前处于封锁状态,还是杨立仁亲自坐飞机来到汉城报信的。
接到消息之后的董建昌立刻没有了任何其他心思,紧急交接了前线统帅权给李宗仁之后,就随便找了一个借口搭乘当夜的专机返回南京。
这一出变化让前线诸多将领都是心里头开始打鼓了,谁家正经人一点征兆都没有就这么回京的?而且还是乘坐当夜起飞的专机,这特么是什么情况,能够让你董建昌如此不顾一切的返回首都南京?难不成后方有人政变了?
要知道一般元首出行,那至少都是提前一周就得做计划做准备的,哪有说走就走的,而且还是乘坐夜间起飞的飞机回去呐,这年头的飞机出事儿本来就概率不小,董建昌这种级别的人物出行能够做军舰坐专列就不会去坐飞机,更何况还是夜间起飞的飞机,而且朝鲜半岛最近天气也很差劲,一个搞不好就会出现空难的。
可即使如此,董建昌也依然还是毅然决然的启程回去了,跟谁都没有打招呼,前线军方的将领们都是立刻开始胡思乱想了,按照董建昌的地位到底是什么事情才能够让他如此的着急忙慌离开大军返回南京,哪怕就是首都有人政变也不至于此呐,真有人反董,那你也得也带着咱们一群枪杆子回国才好办事。
眼看将领们纷纷乱想,从南京赶来负责接替老董执行监军人物的杨立仁上将,赶紧开了一个小会,聚集了前线上将以上的将领,悄咪咪的说出来了老董赶回去的原因。
大家一听之后,恍然大悟,难怪咯,老董四十多岁快五十了,这才老来得子,而且大概率就这一根独苗了,董寒的存在那就是国家未来的压舱石,也是老董的心头肉,这小家伙现在也就才一岁多,生病也是正常事儿。
这年头小孩夭折是常有的事情,换做平常人家或者是其他大富大贵的人家,都不算是天塌下来的事情,毕竟这年头有没有计划生育,谁家不是好几个儿女,大富之家妻妾成群,光是嫡子就有三四个,庶子十几个都不稀奇。
可老董只有一个老婆和一个儿子,尤其是独子董寒,那十有八九就是“不可再生资源”!
这要是在这种关键时刻,老董皇帝还没当,就死了儿子,那可就是天崩地裂的大事件了,皇帝老子还没登基,太子爷就先挂了,那整个联邦都会局势大变。
一个绝后的老皇帝会干什么,谁都不知道,而且老董家也没有其他旁系子弟有资格继承了,老董可不像朱元璋,朱元璋死了嫡长子还有嫡长孙,嫡长孙死了还有一个皇太孙,皇太孙没了还有一个奉天靖难的朱四爷。
老董这里,他儿子要是出了什么意外夭折了,那可就是全都没了,一个无嗣的皇帝,要么是底下人出事儿,要么就是他本人出事,老董总不可能把位置传给雷老板吧?而且雷老板似乎也没有儿子呐,就算是老董愿意,雷老板估计也不愿意。
最坏的结局就是老董一个想不开,皈依了雷大邪神,那可就万事皆休,别说联邦,全世界都得跟着—块玩完了。
言归正传,视角回到返回南京的老董这里,董建昌赶回南京的事情只有极少数人知晓,老董的专机降落南京京郊机场之后,首都卫成司令官李国基上将亲自带着少数心腹接机护卫,李国基也是当初董建昌31集团军出身的老人,堪称绝对心腹的存在。
李国基上将接到的命令就是严密护卫董建昌本人以及整个执政府安全,并且需要做到全程保密,不能泄露任何消息出去,尤其是董寒生病的消息。
风尘仆仆的董建昌―路没有任何耽搁,直接返回了执政府熙园,一路上他脸色铁青,一直到了自家儿子病房门口前,董建昌才露出了慌乱焦急的神情。
“你怎么才回来?儿子都发烧到39度多了,现在连奶都喂不进去了!”杨立华看到董建昌之后就哭出声了,一个劲儿的抱怨着。
“我都连夜坐飞机赶回来了,还要我怎么样?别哭了,哭能解决什么事情,赶紧带我去瞧瞧儿子!”董建昌好歹也是男人,哪怕心急如焚,但脸上却还是镇静无比。
“哦,对,赶紧看看儿子。”
杨立华回过神来,立刻带着老董去看儿子了,她一向也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并且跟了老董之后一直活跃于公众视野面前,也是举国公认的第一夫人,影响力巨大,她自己更不是什么普通女人,也是有着自己的理念和政治追求的。
可在怎么不普通的女人,面对唯一的儿子生病,那也是慌的不行。
董建昌被带领着走到了儿子的病床前,还没靠近就能够听到儿子响亮的哭声,听到哭声之后,董建昌放心了不少,不怕孩子哭,就怕孩子没动静!
董建昌看着头顶上插着针管输液,小脸通红的儿子,他问了问守候在一旁的德国医生:“怎么回事儿?”
老董家的医疗一直都是有自己的私人医疗团负责的,医疗团内的成员绝大多数都是德国人,毕竟天家无小事,董家任何一名成员的身体状况出现变动,那都不是单纯的医疗事件,而是政治事件,必须绝对稳妥以及绝对保密,用德国人不止是医术更好一些,也有保密的原因存在。
一旁的两名秃顶德国医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紧张的说道:“执政阁下,您的儿子只是普通的病毒性感冒发烧而已,经过我们的治疗,病情已经开始稳定下来了,我们采集了您儿子的粪便、尿液以及血液等标本正在进行化验,相关结果很快就会出来了。
您不用担心太多,这只是正常的小孩子发烧而已,在德国这种情况也是很普遍的。”
董建昌听完之后怒道:“什么叫不用担心,感情这不是你儿子是吧?还普遍情况,你们德国那个威廉二世都被你们治成小儿麻痹了,我儿子要是出了事儿,你们一个个........."
董建昌恶狠狠的神态让在场的德国医生和护士全都是心头一紧,直接就给跪下了,老董平日极少发怒,可他真要是怒了,哪怕就算是军中大将在他面前也得瑟瑟发抖,更何况几个洋人,你膝盖再硬,这种情况也还是老老实实先跪了吧。
他们在中国当了老董这么久的私人医疗团,也是了解过一些中华古典历史的,中国皇帝处死无能御医的事情他们可听得不少,虽然他们是德国人,但按照老董的绝对权力而言,弄死他们跟弄死几只鸡没有区别,死了就死了,哪怕告到希特勒那里,希特勒也不会多说一句屁话的。
“算了,都起来吧,好好做事,治好我儿子,我重重有赏!”董建昌平复了心态,至于说没有治好那是什么下场,他就没有说了,免得吓到这些德国人。
“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发生,我儿之前都还是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病了?”回过神之后,董建昌找到了妻子杨立华问道,老董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阴谋,这也是领袖的天然反应,每一个政治生物遇到事情都会这么想。
杨立华看着董建昌杀气腾腾的眼神,立刻就明白,赶紧解释道:“没有那么复杂,前天下雨,我给儿子喂饭,儿子吃饱了之后就跟着他姑姑秋秋去玩了,我睡着了,丫鬟拦不住儿子和秋秋,他自己跑外面玩水去了,丫鬟把我叫醒的时候,儿子已经浑身湿透了,然后昨天他就一直睡觉,今天早上就开始发烧了。”
“把全府的下人发配.......…算了,打发他们两个工资,全都辞掉,换人!”老董暴怒之下就想把所有下人都发配劳改营,但最后冷静下来之后还是忍住了。
“这事儿等儿子先好了再说吧!”府上的佣人可都是老杨家从前的旧人,都是信得过的,杨立华虽然急但也没有这么冲动。
这时候杨廷鹤老爷子也走了过来,对着杨立华说道:“孩子这里留给你跟你梅姨照顾,建昌呐,你我两个男人留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走,去客厅坐坐吧。”
杨老爷子的话提醒了董建昌,这时候也就只有杨老爷子能够劝得动他了,老董点了点头,跟着杨老爷子去了客厅坐下来。
下人战战兢兢端上了茶水之后,杨廷鹤老爷子端着茶抿了一口,董建昌心情烦躁,刚想说点什么,杨老爷子就打断了:“先喝茶,喝完再说。”
董建昌这时也感觉口干舌燥了,千里迢迢赶回来,路上一口水一粒米都没有进肚子,他这时候也是有些饥渴难耐了,端上茶就一口喝了个干净。
“去端碗面条上来!”杨廷鹤转身对下人吩咐道。
很快一碗热腾腾的面条端了过来,董建昌也没有客气什么了,端在手上就狼吞虎咽,三两口连汤都喝光了放下碗之后,董建昌才算是彻底恢复了理智和冷静,整个人又变成了处变不惊的董大执政了。
杨廷鹤老爷子满意笑了笑,问道:“回过神了么?”
董建昌点了点头:“多谢了,老爷子,我这也是关心则乱。”
杨廷鹤说道:“成大事者,须有静气,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麋鹿行于左而目不瞬!建昌呐,孩子生病是常有的事情,执政府内医疗发达,器械齐全,医生也是精湛的,无需太过担心,一切自有天命。”
董建昌叹了口气道:“唉,我老董这辈子就这么一个儿子,再怎么样,我将来也是得死的,儿子在,我干什么都有奔头....…”
杨廷鹤敲了敲拐杖,说道:“你都只差半步就是皇帝了,怎么连君父的说法都不知道,你要是当了皇帝,就是全天下的君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你都不懂?
寒儿也是我的亲外孙,我也心疼,不止是你这个亲爹疼,可我们是男人,你更是一家之主一国之君,着急忙慌能解决什么事情?一次小感冒而已,你就丢了前线几十万大军连夜赶回来,你让旁人怎么想?
现在外面那些人不知道已经被吓成了什么模样了,他们什么都不了解,只知道你突然回来了,你回来想干什么,到底为什么,谁都不知道,南京城今夜估计不少人都睡不着觉,这才是你应该考虑的问题。”
“这......是我莽撞了。”董建昌这时候恢复了冷静理智之后,也明白了现在需要处理的紧要事有哪些了。
儿子那里有医生还有杨立华和梅姨照料,不会出什么问题了,小儿多病那是正常事,换以前医疗条件不好才会多有夭折,可现在执政府里面的医疗团什么手段没有,什么药品没有,治好儿子那是没问题了。
有问题的是自己突然返回了南京,而且现在李国基已经按照命令调遣了首都近卫第一集团军17师和19师进入南京城连夜戒严了,南京城现在虽然是一片宁静的深夜,可实际上已经是暗流涌动人心惶惶了。
南京城内诸多高官还有显贵全都是知道董建昌连夜回京了,这消息是瞒不住人的,前线也肯定有人报信回来了,但老董一回来之后就戒严南京城,而且还调了两个师部队入城,自己进了执政府之后没有召见任何人,也没有下达任何指令。
谁都不知道董建昌回来到底干啥的,也不知道目的何在,这就太吓人了,城内不少官员都已经开始交代家人收拾行李,准备等着清洗人员上门公布名单然后全家都去漠北劳改营了,更有甚者连自罪书都写好了。
董建昌现在也明白自己搞这么一出,想要隐匿消息踪迹,努力把事情压下来,明显是事与愿违了,很多事情压不得,尤其是领袖不能这么干,你意图不明,底下人就更加迷糊乱来了!
358.回京之后
翌日,天明之后,在南京城内所有的部级以上高官都接到了前往执政府开会的消息。
这则通知明确是以董建昌的名义发出去的,接到通知的不少人都是松了一口气,董建昌没有藏着掖着,更没有继续趁着这种机会钓鱼执法了,实际上杨廷鹤老爷子昨日长谈之时就已经很多次讲了这事儿,叮嘱老董千万不能再继续搞什么钓鱼执法了。
别人登基称帝都是三请三让,你在这可千万不能继续再搞什么三清三光骚操作了,凡事可一可二不能再三再四,高层政治不是这么玩的,全都是有规矩的,尤其是钓鱼执法这种骚操作是最消耗人心的,这种事儿干多了底下人指不定哪天就会彻底摆烂或者直接反你的。
老董的确是有想法趁着此次隐秘回京和全程戒严的机会,看看有哪些“奸臣”会自己跳出来,被杨老爷子这么说了一通之后,他也是察觉到了不妥,这世上哪有什么绝对的忠诚和老实听话,政治说到底还是利益妥协分配的游戏嘛。
你老是这么试探人心,最后结果必定是玩火自焚,因为人心是经不起试探的,尤其是政客的人心!领袖最应该做的就是时刻体现自己的强大的一面,展现出自己的权威来镇压四方。
政治游戏是团结和妥协的艺术,不到实在没办法那就不要把别人当成敌人来搞,有可能就拉拢,拉拢不了那也至少得保持合作,单靠一个人,你老董就算是再牛逼,那也不可能治理好偌大的一个国家,有分歧有矛盾那是正常的。
老董想通了不搞骚操作之后,南京城也终于安稳下来了,城内的军队在拂晓时分就接到了命令撤出去,天亮之后南京一切恢复正常了,民众们只知道昨夜的南京城有些吵闹,但天亮之后一切就恢复往日的平静了,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可高层的官员们全都是了解一些内幕的,看到军队撤出去—切恢复正常之后,所有人提着的那颗心总算是放下来了。
中央开始重新恢复正常运转,大佬们也纷纷前往执政府内开会,老董没有藏着掖着了,那就是代表危机过去了,只要是正常的政治生活开始了,哪怕出现危机大家也能够应对,而不是在家里什么都不知道的状态下等死。
执政府大型会议室内,一众高官将领齐聚,董建昌掐着最后一秒进入了会议室内,原本嘈杂的会议室顿时安静下来了,所有人都起立等待董建昌的落座。
“都坐,无须拘礼。”董建昌一脸笑容,态度十分温和,这让所有人都心头—松。
大家坐下来了之后,董建昌说道:“这阵子我亲征日本,大家留守南京,大家也都是辛苦了,前线能够一切进展顺利,全赖诸君在后方呕心沥血呐,军功章里面也有你们在座诸位的一半!”
好话大家都爱听,董建昌坐下来开口这一番话就给正常会议定下来了基调,那就是今天开会不找麻烦,只叙功劳,只谈正事儿。
老董说的话也是事实,前线能够安安稳稳,毫无后顾之忧的进行战争,功劳最大的还是后方这些官员们,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嘛,战争期间能够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本土,这也是前线战争能够进够行下去的重要基础,以往老董从来不提这事儿,现在总算是记起来了,大家听着心里头也是暖呼呼的,看来文官的春天也该到了呐。
董建昌给会议定下基调之后,所有部门负责人就开始各自的工作汇报,老大定下了基调,那下面人也就顺着杆子往上爬了,原本准备好的各种请罪书全都被收起来了,各部门一个个都是只报喜不报忧了,有什么功劳和成绩都是使劲儿的往上报。
董建昌听得频频点头,心里头也高兴舒心呐,没有谁乐意成天勾心斗角听一些坏消息,当然也不能终日只听好消息不听问题,什么都得换着来嘛。
董建昌听取完毕了各部门的汇报之后,点头表示满意,同时对大家的工作进行了认可和称赞,说到最后则是以一种轻描淡写的口气,讲出来了自己突然回京的原因,免得大家心里头乱猜导致谣言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