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听完之后也是恍然大悟了,难怪咯,丢下几十万大军连夜坐飞机赶回来,原来就是为了这事儿呐!知道原因之后大家也都是纷纷关怀问候董寒小公子的身体状态,不管你真担心还是虚情假意,这时候装你也得装出来。
在座的所有高级官员也全都是久经官场和斗争考验的,绝大部分人对于董寒这位太子爷的身体状况还是真心担忧的,毕竟这可是内定的二代目人选,有他在,将来国家就不会内战动乱了,大家都有和平合作的基础,要是董寒有个意外,那可就是万事皆休了。
说不定将来打完大战,就是立马国家内战了,一个没有继承人的老大注定是不长久的,现在联邦内部局势虽然稳定,可要是将来也照样说不准,国共两党现在是有董建昌压着才没打起来。
除了国共两党之外,政界还有帝党、民主派、复兴派各种文官派系,这些人也全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董建昌和董寒这两位就是现在和未来的定海神针,别管他们具体表现如何,这俩父子只需要存在,大家就会维持斗而不破的状态,不会出现什么黑暗森林猜疑链导致局势不可挽回,董寒虽然搞不清楚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家伙,但再坏也不至于导致大家干仗,了不起众正盈朝架空二代目呗。
架空皇帝这种事儿也是文官的传统技能嘛,对于华人政治而言,皇帝和总统、委员长、大执政的区别不大,有能力的领袖上位了,哪怕就是一个大总统也能够独揽大权和皇帝没有区别,没能力的上位了,那就和汉献帝、崇祯、溥仪这些家伙差不多。
政治上的事情,从来没有什么独裁民主的绝对定义,有能力有手段你就大权独揽,没能力没手段难你就只能当傀儡了,没人会主动把权力送你手上的,全都得靠斗争来掌权的。
皇帝就—定独裁么?君不见明朝那皇帝被首辅压制成什么模样了,有些时候皇帝说了都不算,大臣说了也不算,到最后还得靠举手投票表决。
总统就一定民主么?选举出来的领导到最后不也照样大权独揽说一不二,有些甚至是执政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两届不够就三届,甚至是四届一直干下去了,干到死才会放手权力,那和皇帝也没有区别了,这里说的是罗斯福,别乱想哈!
国家高层政治不管什么制度,归根结底还是人在参与,老百姓喜欢看表面,但真正参与其中的人都明白表面上那些全都是混弄人了,内里的博弈竞争才是真的,帝制又能怎样,皇帝不行那就废了重新立呗,别真以为吹你两句万岁,你真就真的一言九鼎口含天宪了。
“诸位同僚,现今日本前线战事一切进展顺利,我国防军八十余万精锐横扫日本,势如破竹,灭亡日本彻底消灭千年死敌已成定局了,所以我前线也在进行战略调整,八十多万大军会调走—大半,充实其它战线。
针对日本接下来的战事还有战后治理,我决心从本土湖广地区征发百万壮丁,以湖广填日本,达成永镇四岛,长治久安的目的,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董建昌开口说出了自己想法,然后一脸微笑看着众人的反应:“会上议事,大家无须顾忌,可以畅所欲言嘛,毕竟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官员们一个个都是人精,老董说的畅所欲言压根没人信的,你都明确提出想法和措施了,还是公开讲出来的,这情况谁敢反驳你,这又不是私底下议事,话说出口那就是没法挽回了。
而且老董开会之初也给了大家面子了,肯定了大家的功劳,现在投桃报李之下也没有人愿意驳了他的面子,哪怕征发百万壮丁填日本这种事儿很出格,但也还还是能忍的。
毕竟老董可是湖南人,他最先就从自己的老家开刀了,这也让大家没话说。
但终究还是有人愿意出头的,农业部长就站出来开口了,表示这么大的事情,应该进行详细务实的调研,最后论证,再来上会讨论,他也是湖南人呐,你老董就这么拿家乡开刀,合适么?这个时候他再怎么滴也得站出来说两句了。
这可是征发百万壮丁填日本,这些人去了日本不止是要填充地方,还得担负作战和经济建设以及工农发展任务,日本那地方现在被炸的一片狼藉了,农业也被各种化学制剂霍唯的够呛,工业都快被炸回幕府时代了,去那地方可不是享福的,那摆明就是受苦的。
你老董就这么造福家乡的么?别人不敢开口,他这个农业部长可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家乡人都保不住,那还当什么官?
征发百万壮丁,肯定不是只征壮丁本人,家人也得一块征发过去,百万壮丁算上背后家人,那至少就是三四百万人的人口,换作哪个省肯定都不乐意这么被抽血的。
现在联邦政体不止是文官系统了,还多出来了一个国会,每一个部长级别的高官都自动获得了国务委员的兼职,需要定期前往国会作报告争取国会内部参议员的支持,而参议员则是由各省民众投票选选出来。
南京中枢的文官大佬们,现在最重要的两条腿,一方是底下省市官员的支持,另一方就是国会地方参议员的支持,二者缺一不可,不然你根本当不了这个中枢大佬,没人支持你还玩个屁呐。
而老董现在提出的湖广填日本决策那明显就是割了湖广地区的肉,中枢内部两湖出身的官员们有了农业部长带头之后,也都是出声表示此举不妥。
当然了谁都没说你董建昌的决策是错的,只是对于损害两湖利益反对而已,好歹你董建昌也是两湖人,家乡你也这么搞,龙兴之地呐,还没跟着你享福呢,就先跟着你吃苦了,哪有你这么当老大的。
当初你董建昌龙困南京城被日本人围攻的时候,湖南老家可是倾尽全力挺你,多少三湘子弟血洒疆场埋骨南京城下?湘军前后跟着你老董从淞沪战场一直打到了南京保卫战结束,全程力挺,湘军老底子都快打光了,现在还嫌不够,还想继续抽丁填日本,这就摆明了欺负老实人嘛。
这时候不站出来仗义执言,事后国会那些两湖参议员百分百会闹的,都是地方老乡,我支持你在中枢当大佬,结果你不帮我说话,那我还支持你个屁,地方官员也会有意见的,你湖南人在中枢当大佬,结果遇到事不敢吭声,那你还当个屁,早点腾出来位置给敢说话的人。
老董怎么了?皇帝怎么了?不服照样干!
老董看到有人反对之后,也是颇为头疼,尤其是站出来的还是农业部长这个猛人,人家可不是单纯的文官,那也是打过仗的大佬,惹急眼了人家重新带着人回山上打游击,看你怕不怕?
老董只能耐心解释,湖广民风彪悍,很适合对于新占领领土的控制,老实人过去了镇不住场子,狠人去了才顶用,湖广民风有多么彪悍那是众所周知的,近代最能打军队之一就有湘军嘛,哪怕就是原始空建国之后,湖广地区的村民械斗那都是能够搞成小型战役的存在,两个村子干架整出来来了一个加强团的兵力,连火炮都搬出来了,要知道那可是建国之后呐!
这群人送到日本去了,完全不用担心生存不下来,而且老董也不是让这些人过去吃苦的,去了那也是有福利的嘛,偌大的日本近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那可都是资源呐,虽然被炸烂了,可好歹底子还在,又不是被核弹轰过。
359.会上撕逼
“对头嘛,大执政说的不错,湖广民风彪悍,最适合填日本了,当初收复西域,左公那也是带着湘军去的,这种事儿湖广最熟了!”
董建昌开口解释之后,立刻就有人附和支持了,死道友不死贫道嘛,大家不可能彻底否决董建昌的决策,人终归还是要出的,你湖广不出,那就是其他地方出了,你们知道捍卫家乡利益争取参议员和地方官员支持拥护,我就不知道了么?
“就是就是,湘西匪患严重,这些年大执政上台之后,清缴湖南匪患一口气肃清了二十多万土匪,这些人安顿下来之后也是不安生,我看干脆就送到日本去算了。”
“苦一苦湖广,造福全国,这买卖可以干!”
听着这些人不怀好意的进言,湖广籍贯的大佬们也是纷纷坐不住了,此刻不管是国党大佬还是共党大佬全都立场一致了,都变成了湖广人,开口怒喷了。
“放你娘的屁,一群居睾滴,安敢算计我湖广?土匪怎么了,安顿下来那也是良民,都是我三湘子弟,一视同仁!”
“当年湖广填四川,收复西域也是湘军,打淞沪会战,打南京保卫战,多少湖广子弟血洒疆场,凭什么还得我们湖广出力?”
被怼的大佬立刻反驳了:“就你们湖广出过力流过血是吧?我们川军没打过硬仗?多少川军子弟穿草鞋去打小日本?我们也收复过康藏地区呐!”
川湘两省大佬公然撕逼,不撕不行呐,因为按照老董的要求,民风彪悍、敢打敢拼,还得人口稠密,这不摆明的就是在说他们这两个省么?你湖广不认栽,那就得我们遭殃了,好好的老家不待着,谁特么乐意万里迢迢去日本那鬼地方呐。
这时候不站出来捍卫家乡利益,那往后家乡也不会帮你了,没了本土本乡的官员和参议员支持,他们这些中枢大佬就是纸糊的菩萨而已。
“王陵基、杨森,你们这群贼子,湖广哪里惹你们了,啊!你川军能打,我湘军也不是吃素的!”
“龟儿子滴,想打是吧,我川人随爱安逸,可被人欺负上门那也是血性的!”
“打就打,谁怕谁?”
“打输了就去日本,谁反悔谁是孙子!”
其余省份的大佬都是吃瓜看戏,在一旁不断拱火,一会说湖广尿性好样的,一会又说川省很精神不丢份丢,反正就是不让自家省份吃亏就行了,川湘撕逼大家都没意见。
董建昌此刻一副头疼的样子重重拍了拍桌子:“成何体统,公堂议事,诸位全都是国家栋梁,要有为官的体面嘛,动不动就打打杀杀成何体统?”
董建昌开口之后,总算是勉强镇压住了场面,可川湘两头的大佬们还是一副不忿的模样,互相怒视。
老董面上不好看,实际上心里却乐开花,矛盾被转移了,现在大家争论的不是决策正确性,而是争论到底该谁出人,老董重新变成了高高在上的裁判了,不过就是底下人喊打喊杀的习惯依旧改不了,大家动不动就是喜欢刀兵相见,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武德太盛了,打外人带劲儿,自己人打起来那也是毫不留手呐。
老董就算是再怎么帝王心术,他也不敢这么玩呐,川湘两省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别人喊打喊杀可能是闹着玩玩而已,这俩省份喊打喊杀那可是来真的,近代最能打的两个省真要是闹僵打起来了,那可不是什么小场面。
现在只是中枢朝堂讨论而已,董建昌必须压下来,否则事情传出去闹得沸沸扬扬,民间知道了,那可就是川湘死杠到底的大事件了,别怀疑,这两地方的愣种一旦上头了,老董都拦不住!
“这样吧,湖广地区征发四十万,川省征发三十万,剩下三十万从其他全国各地征发,国家大事诸公务必要精诚团结呐,日本接下来的处理事关我国百年耻辱能否彻底雪洗,也事关国家未来百年战略安全,大家不要只算小账,也得算大帐呐!”
董建昌转过头开始批评其他省份大佬:“你们感觉事不关己就在那拱火,想什么样子,啊?这一次是川湘,下一次就是你们,往后针对偏远边疆区领土的人口填充计划,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今后还有,谁都跑不了,北方的填北方,南方的填南方,中间的大家一块填!”
最后董建昌目光转向了农业部长还有杨森这些川湘官员,叹了口气,敲着桌子语重心长的说道:“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再说了!”
老大开口了,也给出了最后的定调,底下人也没有继续争吵了,只不过还是互相不服,湖广官员得意洋洋,本来自己一力承担的百万征丁,最后分摊出去了一大半,也算是有交代了。
而川省官员则是满脸不忿,目光不善的死死盯着湖广官员,一个个全都是咬牙切齿的,这一次算是硬生生被坑了一次,只能是把仇记在心里,下次有机会绝不放过。
讨论完了关于征丁的事情之后,大家又紧接着继续讨论关于基建、工业等等的议题,这些都是文官系统的本职任务,也是本土发展的至关重要一环。
大基建项目推进了快两年了,成果丰硕,效果也是众所周知了,现在哪个省份路最多,那就最发财,官员们走出去腰杆子都比别人更硬一些,谁都知道基建的重要性了。
临近年底,今年的事情已经成为了定局,可明年的事情那就必须争夺了。
这一次董建昌做主,在政策上给与了川湘两省极大支持,毕竟刚刚才割了你的肉,现在好歹也得给你补一些回来了,当老大的必须得恩威并施嘛。
董建昌排版决定明年优先启动且重点投资川湘两省境内的道路、水利、能源等等各种基建,比如说四川的成渝重载铁路、三峡大坝,湖广地区的高速公路配套、洞庭湖区水利治理、发电站等等各种基建都获得了额外支持和拨款,力度比其他省份大了一截。
这也算是一种另类的补偿吧,征了你的人,就多给你钱搞建设,这是一种国家高层的政策调节,不算是人口买卖。
之前董建昌不在南京,很多事情没有一个做主的人,根本没法商量,都只能现行搁置,比如说现在关于明年的各种建设发展战略以及明年的财政预算拨款等等,这些大事情,老董不在南京没有人能够主持推行。
提及到明年一九四零年的财政预算,南京高层一个个全都是张牙舞爪的,没人愿意在这种核心利益上让步。
老董也发现了问题,回来第二天啥都没干,就待在会议室里面泡着,想回家看看儿子都不行,连午饭都是在会议室里面啃盒饭,一众官员们没有一个愿意离开的,也就更加不会让老董轻易离开了。
董建昌除非是打仗的情况下,否则日常工作的时候这家伙最喜欢偷懒,朝九晚五到点下班,底下的官员们想出来最佳的办法就是打持久战,大家一起上,一堆事情一块上会,不给你下班的机会。
之前堆积的不少政务都在会议室一群高层的讨论下得出了结论,但相比于还没有处理完的,今日讨论出来的连四分之一都不到。
董建昌还想待几天就返回前线呢,结果底下的官员们根本不给他继续离开南京的机会了,谁特么知道日本战事到底多久才能够打到东京城下攻克富士山?一天拿不下,就耽搁一天,现在可是工业化时代了,不是封建王朝时代。
国家领袖离开首都亲征前线,对于封建时代的国家而言,皇帝离开半年几个月都容易出问题,更何况节奏极快的工业时代。
会议的最后,一群阁部级别高官全都是强烈要求董建昌不能再离开南京城了,至少今年是不能离开了,临近年底,全都是各领域工作总结规划,还有明年各项战略提前部署计划的时候,国家领袖不待在首都主持大局,反而去前线度假,这简直就是本末倒置。
是的,官员们认为董建昌跑汉城去亲征那就是度假,实际上的情况也的确是如此,前线的事情有那么将军操心,董建昌其实也就是起到一个鼓舞士气的作用,实际作战指挥那是不用他操半点心的。
现在日本的战局按照打麻将的说法就是十三面听了,随便对手怎么出牌都能胡,前线作战最有力的武器已经不是枪炮炸弹了,而是粮食!大军所到之处不用开枪打炮,只需要开仓放粮就行了。
时间慢慢进入冬季之后,日本的饥荒已经普遍性的蔓延举国上下了,日本今年几乎就是处于绝收的状态,他们的秋收完全被国军的登陆作战全部打乱了,大量的精装劳动力被派往前线,后方的农业也被频繁的轰炸干扰。
最离谱的时候国军轰炸机直接用燃烧弹去轰炸水稻田,日本能够大规模产出粮食的那几个平原区全都是被炸得一片呜呼哀哉,少量可以收割的产区也因为基层秩序的崩溃无法产出粮食,大量的灾民就像是蝗虫一般席卷各地,农田里面的粮食不管是谁种的,他们上去就是啃食殆尽。
大饥荒导致了日本国内中低层秩序的完全崩溃,国军完全遭遇不到像样的抵抗,反而是害怕灾民聚集成堆打劫他们的后勤线。
一个国家可以没有工业、没有武器枪炮、没有石油坦克,但绝对不能没有粮食!
日本国内目前保守估计死于饥荒的民众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万人以上,这是国军目前可以找尸体确认的,而那些找不到尸体,或者是还处于日控区内饿死的就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了。
雷老板对此大发雷霆,但也还是捏着鼻子把那些饿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的尸体送进了肉联厂,幸亏是冬季环境气温低,很有利于尸体保存,也没有太大爆发瘟疫的危机。
国军在前线已经停止了更加深入的军事进攻,不是打不过,而是物资不够了,没有粮食继续进攻也意义不大,李宗仁对待日本人的态度可是毫不留情,他完全不搭理肉联厂的诉求,他只想趁着这个冬天能饿死多少日本人就饿死多少,死光了都无所谓。
日本这样一个岛国,他们已经在之前的大陆历次战役之中耗尽了所有的储备,海面上的接连战斗更是抽空了日本最后一丝国力,加上持续―年多的封锁,还有空军反反复复的战略轰炸,日本现在别的不说,单单就是糊口都成了要命的问题。
现有的那点粮食产量在战争干扰之下最后能够拿到手的少得可怜,撑死只能够满足四分之一人口的最底线生存需求,理论而言,在没有外界的帮助支持前提下,日本至少需要饿死超过一半人口,哪怕运气好啃树皮捞鱼虾能活下来一些,那也得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于饥饿和寒冷。
但实际上人是不会等死的,他们会寻找任何可能活下去的机会,谁有粮食就去抢谁的,国军不想成为饥民的第—波抢掠目标,还是打算死守防线,让日本人自己狗咬狗一嘴毛,等到这个冬天过去了,剩下的人也就是最后的攻击目标了。
虽然这么干对不起雷老板的期望,但确实最符合军方利益的选择,强攻伤亡不小,何不等对方饿得没力气反抗了,再打过去呢?
依据以上的理由,文官群体也是强烈要求董建昌没必要返回前线了,有你没你都是一个样,还是留在南京主持大局吧。
文官给出来的劝说理由也很充沛,那就是中国之君岂有在外国登基的道理,你想当皇帝没人反对,大家都无所谓,就是换一个名义而已,什么大执政和大皇帝没有实际区别了,都是终身制的一把手嘛。
文官劝说老董可以采取传首京师悬颅北阙的方式嘛,实在不行把裕仁送到南京城活剐祭天也成,何必非要去富士山呢。
文官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随你怎么折腾,但就是不能离开南京城,战争状态之下,首都群龙无首,这实在是太荒唐了,实在不行,你董建昌立一个内阁选一个总理主持大政也行呐。
董建昌最后也是从善如流,表示会老老实实待在南京,至于说登基前选一个总理代替自己主持大政,那可就是万万不可。
360.年会不能停
“这特么狗日的会怎么没完没了?昨天开了,前天开了,今天还得继续开,是不是明天后天还有?”
清晨刚吃完早餐的董建昌就看到侍从室呈递的日程安排,安排表上啥都没有,全都是开会日程,上午是,下午是,甚至还建议晚上也得抓紧开会。
董建昌气得有些头疼,但却又非常的无可奈何。
秘书也是战战兢兢的,鼓起勇气劝说道:“执政,日理万机这是常态呐,您去了前线那么久,诸多政事还是得您来拿主意。”
“狗屁拿主意,古代皇帝也就是整天批奏折,现在我老董每天不止要批阅文件,还得没完没了的开会,当年我终日都是枪杆子,现在整天都是念稿子!”
董建昌也就是私底下没人的时候疯狂抱怨着,没办法他也是人,也是肉体凡胎也有七情六欲,现在当老大之后,想象中的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事情―件都没有捞到,反而是累成狗了,一群人围着他打车轮战。
这时候董建昌才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古代君王全都是称孤道寡,原来走到这位置上之后,竟然真的就是孤家寡人了!
吃完了早餐之后,董建昌又去了看了一眼儿子,儿子董寒的高烧已经退了,现在恢复的也差不多了,就开始闹着要出去玩,但却被母亲杨立华死死的盯住了,看到父亲来了就想撒娇。
可董建昌也不敢轻易答应了,而且家里边的事情一向都是杨立华主管,他也不便插手,看了一会儿子,感觉情况不错之后,董建昌就直接去了执政府开会去了。
今日的会议依然还是讨论明年财政预算,不止是文官群体参会了,军方将领们也纷纷参加了会议,留在南京的国防委员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来了,毕竟讨论分钱的事情,任何人都是上心的。
会议室内,硕大的长桌,董建昌身居尽头中间的主位上,左手边是军方国防部总参谋长蒋百里大将,右手边则是文官推举出来的头号喷子副总理兼农业部长。
现在文官顶级大佬的位置一直都是空悬的,总理这个职位董建昌一直都是紧紧攥在手里面没有给出去,副总理倒是委任了三四个,但其中战斗力最强,也是最敢喷的那就是农业部长了,好歹也是造过反的猛人,他可是从来无惧董建昌的,遇到事从来没有退缩过,每次都是打头阵率先上。
文官群体也慢慢淡化了对方身上的红党背景,将其推上了打头阵冲锋的位置,军队里面武官考核标准是能打敢战,而文官内部考核标准那就是能喷敢骂敢,直言犯谏那就是基本操作。
现在文官体系内部经过了重庆事变、老董上台、大清洗、等等事件之后,大浪淘沙之下,那些庸碌无为尸位素餐之辈早就被淘汰干净了,剩下的全都是能力和手段都在线的大佬,至于到底是好官还是坏官这没有意义,因为能够当官的从来就没有好人。
或者应该说,对于政治而言,从来就没有好人与坏人之分,只有利益!
联邦体系内经过这两年的恢复秩序,文官也形成了九级体制,最底层的就是村,一般村长都是由本土选任,村长也是具备官员身份的,可以继续向上晋升,只要有成绩就行了。
村级官员就是科级,往上就是镇一级官员,镇上的官员就是从村级官员选拔而来,也有直接从政治学院毕业调任过来的,镇官员级别就是处级,再往上第三级官员就是县级百里侯的官员了,这一级叫局级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