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战争开始之后的走势就让南京有些看不懂了,德国人一开始打得还算是有声有色,突入波兰境内,然后与苏军交战。
在经历了三四个月交战之后,苏联人因为远东战局的溃败以及国军染指中亚的动作,开始感觉压力山大,同时入侵芬兰的军事行动也遭受到了极大的阻力,一个芬兰战场和一个中亚战场牵扯了苏军太多的精力,苏联人果断撤出了波兰,停止了和德军的纠缠。
莫斯科高层现在一南一北两处战场都无法获得决定性的胜利,芬兰不好惹,中亚的国军更是凶悍,一百三十万人都压不住西北军群三十万虎狼之师,只能够维持平衡,骑虎难下的莫斯科选择了在中线战场的收缩政策,让出了波兰,采取防御态势,抽调精锐加强已经开打芬兰战场和中亚。
莫斯科想要先易后难,先解决掉芬兰人,然后击退中亚国军,最后才是对付中线东欧平原上的德国人。
按照道理来说,最能够威胁苏联核心的就应该是中线的德军了,但恰恰莫斯科最不担心的就是中线德军了,因为德国佬背后也是芒刺在背,他们身后还有这法国佬和英国佬没有摆平呢。
莫斯科没有猜到未来的动线战场会有多么残酷血腥,他们依然还是按照一战的惯性思维推断,这一次大战最血腥最残酷的战斗依然还是会爆发在西线德法边境,在没有击败法国和英国之前,德国佬大概率不会全力以赴的进攻苏联,除非他们连老家都不要了。
事实上德国人也的确如此,战争—开打,他们就陷入了东西两线同时开战的窘境,又特么跟上一次世界大战一样了,德军高层也是纷乱不休,一半人主张先进攻法国以及西欧,先把后方威胁搞定了,再来进攻东线。
这一派人以曼斯坦因还有一众容克将领为首,他们认为英法的威胁比苏联更大,苏联人毕竟现在已经被盟友芬兰和中国缠住了,大概率没有能力主动进攻德国,只需要防御就可以了。
另—派以法肯豪森元帅为首的东进派则是主张先拿下苏联,与盟友中国进行会师,两军汇合一处,然后就彻底的没有了两线作战的危机,那时候会师西进,简直就是飞龙骑脸一路平推!
两派人马谁都无法说服对方,导致德国高层军事战略迟迟都是悬而不决,希特勒本人也是踌躇不定,不知道该信谁的。
有人可能会说为什么不能够两线同时出击?同时进攻英法苏?这种问题放在柏林根本没有人考虑,军事不是政治,这玩意儿没法搞中庸之道,更不可能和稀泥,必须要分出来主次,东面进攻,西面就只能防守,反之亦然。
纵然疯狂入联邦一般,南线、西北、东线、北线四处开战,最疯狂的一九三九年几乎就是四面楚歌,但也终究还是有一个重点战场,始终不遗余力的将主力投入对日本的战事。
德国人同样也只能这么干,将重点的战场找出来然后投入绝大部分的精锐—鼓作气拿下,两头都想要,两头都进攻,那么最后的结局就是两头都拿不下只能陷入毫无意义的消耗战。
在东线,德军将苏联人赶出了波兰,战线推到了波罗的海三国之后,德军就停下了大规模的主力进攻,开始巩固战线了线,苏联人同样也没有继续挑衅,选择了在苏波边境线构筑纵深防线。
这种宣而不战,磨洋工的行为,导致了南京方面的极大反感,董建昌更是愤怒无比,他从来没想希特勒这个浓眉大眼的老小子竟然也会背叛革命,竟然采取消极态度对待战争,磨起了洋工,简直就是忍无可忍。
周显文大使这一次参加舞会就是带着使命而来的,南京外交部已经给他发来了命令,要求他必须采取一切手段,推动德国人在欧洲发起规模更大的战争,从而减轻本国这头的战争压力。
目前本土已经处于战略调整期了,大量精锐部队从东北亚战场调往西北战场,即将在年后发起对苏联的大规模战略进攻,这个时候德国人必须整出来大动静吸引欧洲这边的火力,减轻本土负担。
反正不论如何,就是不能让苏联人再这么轻轻松松的抽调欧洲精锐驰援中亚战场了,中亚战场上的苏军都快增加到一百五十万人的兵力了,一直压着西北军群三十多万人打,这像什么话?
有盟友之前被苏军压着打,有了盟友之后还被苏军压着打,这盟友岂不是白给的?<2
周显文接到命令之后也感觉颇为棘手,他虽然在欧洲有一点面子,但却不多,还没有到可以叱咤风云,去教希特勒怎么做事的程度,他也只能够尽人事安天命,德国人听不听,那就不是他能够决定的事情了。
这个时候周显文忽然想起了那位真正住在沉浮的大人物——雷老板,那家伙一到欧洲就让大战爆发了,这次要是他出马,德国人肯定会全军出动的,可惜这位雷老板神龙见首不见尾,估计也只有大执政能够让他办点事儿了,自己肯定是使唤不动的。
“大使,到国会大厦门口了。”车子停下了,司机转过头下车帮周显文打开了车门。
走下车之后,周显文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一群盖世太保在大门口戒备森严,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亲自迎接周显文,见面之后还用蹩脚的汉语说了声:“新春大吉!”
“哈哈,有心了!”周显文敷衍道。
随后里宾特洛甫带着周显文漫步进入国会大厦,一路边走边介绍这一次德国政府举行了春节联欢活动,不断鼓吹中德友谊天长地久源远流长。
“天长地久有时尽,源远流长终枉然,整这么多花里胡哨的,你们咋就不敢真刀真枪干一仗呢?”周显文心中疯狂吐槽,暗骂德国人怎么也开始务虚了,整这么多形式主义就想堵住我的嘴巴?不是说你们德国佬一向务实的么?
一路来到了国会大厦内专门布设的舞厅内,周显文看到了德国军政一众高层,场内一大票的将军还有各个部长级别文官,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德国从各地邀请而来的华人代表,这中间有商人、有留学生、也有早年一战华工滞留欧洲的老人。
舞会还没有正式开始,所有人围在自助餐桌旁边举着酒杯相互交谈,杯筹交错之间气氛也还是很不错。
周显文和里宾特洛甫聊了一会没有营养的大套话之后,两人就各自离去了,里宾特洛甫估计是去找希特勒汇报情况了,而周显文自己则是找到了参加晚宴的法肯豪森元帅进行交谈。
法肯豪森自从一九三九年初被柏林召回本土之后,并没有退出现役,而是被晋升元帅军衔,担任德军装甲兵总参谋长兼总监。
法肯豪森在中国协助董建昌打赢了南京保卫战,并且参加后续―系列的战役规划,也深度参与了中国国防军大整编项目,带领着庞大的德国顾问团深入了解了国军机械化重装备部队人员编成、装备体系、后勤供应,作战战术等等各方个面的情况。
除了军事上之外,法肯豪森也是中德之间结盟的重要推动人和中间人,在中德两国建立全方位合作乃至结盟一事上有着突出贡献,回国之前,董建昌甚至还亲自授予法肯豪森一枚金星勋章,法肯豪森回国之后也没有被闲置,而是被希特勒委任为装甲兵总参谋长和总监,晋升其为元帅。
返回本土之后的法肯豪森一直都在致力于德军装甲部队的发展,德军没有国军那么财大气粗,他们没有足够资源完成对全部现役部队的重装机械化,只能够是对一部分装甲师精锐部队实现彻底的机械化,改进装备和人员编成。
现在的德国虽然是加强版德国,但也加强的有限,绝大部分德军部队都是骡马化或者摩托化,机械化部队不算太多,毕竟国力有限,而且生产力摆在那里,不想国军背后有着雷老板和东大的鼎力支持,要什么有什么。
法肯豪森回国之后一直力主加强与中国军事合作,是德军高层出了名的亲华派领袖人物,极力主张先打东线争取与中国会师,打通与中国之间的路上交通,从而更加有效的获得来自中国的支持与帮助。
别人没有去过中国,他可是亲自待过好几年的,亲眼见证了中国军队崛起强大的过程,他们就像是有如天助一般,现成的战术体系还有装备体系全都是成套成套砸过来,很多装备使用还有战术体系德国人都搞不明白,也从来没见过,但却有人成套的砸给他们。
中德军事合作还有大争辩,名义上是德国人帮助中国军队,实际上却是大家一块学,不过德军顾问团学得更快,就反过来教国军了,那些个什么三三制步兵战术,现代装甲突击作战、机械化多兵种协同作战、大纵深作战等等理论,都让德国人惊为天人。
德国人不知道国军从哪里搞来的这么多前沿战术战略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只写在纸上,但却研究之后发现简直滴水不漏,找不到任何破绽以及不合理,简直就像是经过了一场世界大战的检验一般。
正是认识到了国军的强大,法肯豪森才会力主加强中德联系合作,可那些没有去过中国的德军将领反而认为法肯豪森这个老东西缓了老年痴呆症,竟然认为中国军队已经在军事领域超过了德军,这不完全是无稽之谈嘛。
虽然说法肯豪森带回来的一系列军事理论还有装备技术都让德军耳目一新,但却也还是无法改变人心的,守旧派依然还是我行我素,毕竟没有真刀真枪检验过的事情,谁敢一口咬定就是正确的?
中国军队能够打嬴东北亚战争,那只能说明远东的苏军和日军菜而已,来欧洲这里作战那可就不一定了。
373.欧洲事(⑵)
“很高兴又见到了你,大使先生!”“我也是,元帅你的风采可是依旧呐!”
周显文和法肯豪森两人见面之后犹如老朋友一般,举起了酒杯各自一饮而尽,脸上都是露出了真正的笑容,毕竟在这种舞会上能够找到一个说点真心话的人可不容易。
两人为了说话僻静一点,没有留在大厅,而是去了阳台上聊天。
“元帅先生,你我也算是故人了,在南京就认识很久了,所以我也不瞒着你,这次来我接受了来自南京的很棘手命令,他们要求我说服贵国在欧洲掀起更大的战争,最好是在东线。
毕竟两国作为盟友,你们一直出工不出力,这很不好,南京已经很不满意了,大执政也很不高兴。”
周显文很坦率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没有像其他外交官一样藏一半说一半,毕竟他和法肯豪森早在南京的时候就认识了,那时候周显文还只是一个德语翻译,但也算是法肯豪森的老相识了,两人私底下关系很不错,互相都很了解。
法肯豪森听完了周显文的话之后,脸上露出了思索的神态,他将酒杯放在了阳台栏杆上,转过头看着一片灯火通明的柏林城。
“德意志现在就像是一头吃饱了肚子的狼,躺在自己的巢穴中休息,有时候吃饱并不是一件坏事儿,但是吃撑了动不了那就另当别论了。
尤其是现在的世界就像是一片缺少食物面临暴风雪的森林,森林里面有恶犬、有巨熊、还有秃鹫和虎视眈眈的猎人,谁都想在暴风雪中获取更多的食物,度过这一场寒冬。
但风雪刚刚开始,德意志就想躲在自己的巢穴里面,这样的情况我也很无奈。”
“周大使,我已经在多次的高层会议上,力主针对东线俄国人发起规模更大的进攻,但是却没有通过,我们现在对于战略抉择,分歧很大,有的人建议先干掉法国人,解决西线后顾之忧,但也有人害怕战争再次陷入一战那种僵持,导致德意志在两线消耗中慢慢失血而倒下。
不少人甚至主张德意志应该留住筹码在赌局更为明确的时候下注。”
周显文听到这话,脸色都快红温了:“这是什么意思?大争之世,全球大战,这可不是什么寒带森林和赌局可以比喻的!
想等到赌局分胜负才去下注的人,注定会是一无所获,没有付出拿来的回报,没有风险怎么可能有收益,元帅先生,您也是在中国待过不少年的,难道还不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么?
我国对于战争有着坚定的决心和充沛的信心,哪怕没有德国人的帮助我们也会注定将战争进行到底,无非就是困难更多一些,但我们有足够的实力应对。
可如果德国在战争中选择了出工不出力,那么后果将会很严重,这个道理哪怕就是普通老百姓都明白,开垦的时候不愿意出力,那么收获的时候,肯定也无法参与分享!
轴心国从来不搞大锅饭,出多少力,碗里才会有多少粮,希望贵国能够慎重考虑!”
法肯豪森重重的点了点头:“我会继续努力的,但我毕竟不是德国总理,我也仅仅只是一个陆军元帅而已。”
两人的交谈最终还是没有取得建设性成果,周显文很是失望,在最有希望的人这里却获得了最模糊的答案,这让他很不满意。
德国人现在是穿上鞋了,就开始不愿意继续趟泥巴,他们现在忙着消化波兰、捷克、奥地利等等新占领区,整合那些人口、工业、资源,原时空的德国是被英法俄东西两线的庞大战略压力逼得不得不选择一条战线全力以赴。
可现在德国人的战略环境简直就是超然的,俄国人的压力全都被中国吸引过去了,法国人在宣战的时候喊得震天响,宣战完了之后却是打静坐战一直守着马奇诺方向等着德国人自己去进攻。攻
如果说原时空的德国是不得不打,那么现在的德国就是想打就打,他们不愿意打,对手也不会缠着他们。
任何战争都是讲求利益的,如果不用流血牺牲就可以换来足够吃撑吃饱的利益,德国人当然对于进攻兴趣不大了,他们现在也有了广泛的海外利益,尤其是在北非的油田,每年都可以提供两千万吨以上的石油供给整个德国乃至欧洲。
德国人现在几乎什么都不缺了,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希特勒执掌着海量的资源分配权力,巩固了自己的权威和地位,哪怕就是最顽固的容克贵族也会为了石油的利益分配权,去拍希特勒的马屁。
外加新占领地的市场还有工业,这些利益也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德国佬几乎就是兵不血刃一般拿到了当初威廉二世做梦都想获取的利益。
别的不说,现在德国人每年向周边出口石油都能赚的盆满钵满了,而且德国还是目前联邦唯一的海外出口市场,每个月都有固定配额的商品从南京起飞运往柏林,经过艰难险阻降落欧洲,这些紧俏货商品包括药品、电子产品、服装、食品等等。
全都是小件轻量但价值不菲的好货色,这些商品降落柏林之后,全都被达官显贵包圆消化掉了,少量出口周边国家,这也是一笔不菲的利益。
现在的德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利益蒙蔽了双眼,他们不知道这些利益全都是靠什么换来的,也没有意识到对战争采取消极态度会有怎样的后果。
周显文与法肯豪森分别之后,继续在舞会上转悠,入夜之后舞会正式开始了,周显文作为驻德大使被邀请上台演讲致辞,看在外交体面的份上的,周显文摆出一副笑脸登台演讲,鼓吹了一番中德友谊,顺带慰问了所有在德国以及欧洲的华人同胞。
演讲完毕之后,周显文立刻就被一群德国贵族还有商人搞客缠住,有关战争的事情他们半点不提,开口闭口都是询问周显文是否能够加大中德空中贸易航线的运量,为自己的家族和企业争取更多的份额。
看着这些利欲熏心的德国佬,周显文差点没有当场爆粗口,他不明白为什么以好战著称的德国佬怎么变成这副模样了?
但实际上的德国就是如此,或者说全世界都是如此,什么铁血德国,什么战斗民族斯拉夫,什么神圣法兰西,全都是一丘之貉,嘴巴上民族利益国家尊严,实际上心里头全都是利益和好处。
战争和流血那都是下等贱民的事情,高层需要的是利益和好处!
打发走了一群苍蝇之后,周显文终于等到了姗姗来迟的正主希特勒,周显文甚至不顾外交礼仪,就越过了里宾特洛甫等人,直接兴冲冲的找到了希特勒进行交谈。
对话开始之后,周显文就毫不掩饰的展露了目的,他可没有时间继续玩那些过家家的外交把戏了。
开口就是直接询问希特勒对于未来战争的看法,以及对于中德盟友之间履行义务的责任,问的希特勒都是一脸尴尬,只能解释这种事情最好私下里谈。
但周显文不依不挠的继续问,能够私底下见到你,老子还回来参加这种没有营养浪费时间的晚会么?每次想见你老希,你是刮风下雨就是下乡调研去了,总是让里宾特洛甫这个人肉喇叭过来敷衍自己,现在终于逮住了真人,怎么可能放过你,说什么也得给一个交代,到底打不打给个痛快话吧!
希特勒无奈,只能找了一个私人包厢同周显文进行会晤。会晤开始之后,周显文就拿出了来自南京中央的指示,代表联邦开始施压希特勒,是的没错,就是施压,中国施压德国。
再不给压力,估计德国佬都准备收工享受和平了!
周显文作为南京全权代表,背后站着整个联邦,也更是代表了董建昌的意志,所以说话很不客气,直接指责德国没有尽到盟友的义务。
芬兰人那边的事情,你德国佬拿了不少的利益,连一个油田都被雷老板送到手上了,结果最后德国人就是从波罗的海运输武器派遣军官顾问团援助芬兰,连正规野战师都没有派一个过去,反而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联邦万里迢迢空运了不少人过去帮忙。
要知道芬兰可是德国人和雷彪拉拢进来的小弟,联邦看在这份面子也是倾力帮助,老子隔这么远都帮忙了,你离的这么近却还是敷衍,这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还有宣战之后的波兰战役,德国人一开始打得红红火火恍恍惚惚,乍一看就像是真的生死决战一样,可三个月波兰战役结束,苏军退出之后,联邦就发现德国这小子在演自己呐!
不然为什么俄国佬还能够从欧洲继续调遣精锐驰援中亚战场?你德国人真要是出了力气,玩命干俄国佬,他们不从中亚战场抽兵回援欧洲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还有源源不断的乌克兰红军抵达中亚前线?
周显文不留余地的指责还有施压让希特勒非常没有面子,—度就要拍桌离去了,可周显文却是直接打出了王炸!
“总理先生,毕竟您也不希望消极对待战争的事情被雷老板知道吧?”
听到雷大邪神的赫赫大名之后,希特勒也是脸上犯怵了,那位可真是出场自带邪恶光环的男人,希特勒也是有些心虚的,毕竟好处自己都拿了,并且还吃的满嘴流油,但承诺给雷老板的战争却是没多大动静。
蛋糕吃了,但却不愿意干活,说句不好听的,他希特勒在柏林吃蛋糕吧唧嘴的声音可比前线的枪炮声打多了,这要是被雷大邪神知道了,后果肯定很严重。
雷彪的能量是希特勒亲眼见证的,随手一挥就是一片大油田,反手一覆那就是立刻支援芬兰十几万支枪械,数百门大炮还有飞机坦克,作为他的合作伙伴那肯定是享尽好处的,可要是被他当做敌人,那你就等着一九四五年躲在地堡给自己再来—枪吧!
说不定雷老板看在往日情分还会亲自给你多倒几桶汽油,让你烧的干净一点。
甚至有些时候,希特勒都有些后悔与虎谋皮了,毕竟德国就算是落入斯拉夫人或者盎格鲁撒克逊人手上,那至少也还有存在价值,但如果落入了雷大邪神手上,那下场估计和集中营里面的犹太人没有区别了,那可一个可以把人加工成商品卖的家伙!
最终面对着周显文的终极大招――找雷老板告状!希特勒还是选择了妥协,承诺年后会在欧洲发起规模浩大的战争,与周显文要求的不一样,希特勒提出会在西线开辟新的战场,搞定英法,消除掉背后的威胁,毕竟雷老板只要求战争,并不要求具体的战争目标。
周显文虽然不爽,但好歹也是有了收获,能够进攻法国,那也可以帮助联邦在南线东南亚的战事吸引分担不少压力,这也不算是无功而返了。
同时希特勒内心深处的想法,也被周显文窥见些许,抛开东线会师的机会不要,非要去死磕西线,这里面的含义不言而喻,还是那句话,既怕兄弟过得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德国人不希望中国染指欧洲,希望能够让俄国佬作为挡箭牌拦住这头猛虎,等到自己收拾完了西线之后,然后再来进攻俄国,到时候如果能够把中国军队的脚步拦在乌拉尔山以东那就是完美了,哪怕是盟友,但该算计的还是得算计一下。
欧洲是德国称霸世界的基本盘,真要是和你会师莫斯科了,等于你中国的军队也染指欧洲了,中国人在东欧和斯拉夫人在东欧对于德国没有区别,都是重大威胁呐。
周显文对这种小算盘感觉好笑,八字都还没有一阏呢,打都没打,地盘也没有拿下来,你就想着未来分赃的矛盾,以为那都是地里的南瓜么?想要就去摘了?
那都要是靠流血牺牲来获取的!目光长远是不错,但不能好高骛远,走一步看一步就不错了,走一步看十步,你以为这是下围棋呢!
374.欧洲事(3)
1940年2月21日,柏林泰格尔机场。
“平安”号运输机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滑行之后总算是稳稳停在了跑道上,“平安”号运输机是目前联邦现役运输机型号中块头最大,航程最远,运载量最猛的运输机型号,被称为信天翁型运输机。
这玩意可以说就是毕方式战略轰炸机的放大改进版,加大了油舱,改进了机体内部,将弹仓改成了货仓,同时修改机身外形,加装了尾部开启的舱门。
信天翁运输机的最大速度只有四百公里出头,巡航速度更是只有三百五十公里左右,而且没有毕方式轰炸机那么变态的装甲防御和自卫武器。
现代东大那边的航空制造商为了节省研发成本,几乎就是在毕方式轰炸机基础上改过来的,性能非常平庸,而且很脆皮,毕竟运输机嘛,没人会开着去闯战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