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啥说我是战犯? 第184节

信天翁式运输机最大的优点就是航程远得吓人,最大运载量三十五吨,在这种情况下信天翁只能飞出去四千公里,但要是在十五吨最优化运载量前提下,这架飞机可以飞出去最远一万一千公里,完全可以执行洲际运输任务。

现在执行中德空中航线运输任务的主力机型就是这玩意儿,也只有这一型号的运输机才能够从西安起飞航柏林,其他飞机都做不到。

“平安”号运输机降落停稳之后,泰格尔机场内的地勤人员很快跑过来伺候运输机开启尾部舱门,因为廉价低成本的原因,运输机的尾部舱门必须得有外部配合才能开启,不然只要—松开,舱门就会直接砸下去,很容易导致故障损坏。

—番折腾之后,舱门终于被顺利打开了,穿着一身毛呢子大衣的吴国勇在秘书的搀扶走出了机舱,他晕机的症状原本有些厉害,脸色惨白,头发也是被汗水沾湿成了一绺一绺的,离开机舱踏上了坚实的陆地之后,吴国勇终于松了一口气,仿佛浑身的不适也减轻了很多。

吴国勇心中暗暗发誓,再也不坐这见鬼的运输机了,实在是太折腾人了,一路从西安机场飞过来简直就是险死还生,从西安直飞柏林的航线必须经过苏联领空,甚至还得飞跃战区上空,时不时就会遭遇苏联人战斗机的拦截。

运气差到极致的时候还可能遇到防空炮打击,而运输机唯一的手段就是爬升高度躲避,苏联人的木头架子飞机和高炮对于万米高空的巡航的运输机十分乏力,只是最近苏联人从美国那里搞到了一批P-40战斗机和127mm防空炮,一口气部署在在了克里米亚不少。

运输机飞越黑海上空时就突然遭遇了P40,原本这款战斗机极限高度也就是万米不到,基本上没有飞行员会强行驾驶飞到一万米高度以上,可毛子飞行员就是那么不要命,非得冲上来碰瓷儿,还是运输机强行拔高到了一万一千多米高度才躲过去了。

虽然有惊无险,但也把吴国勇吓得够呛,以致于甚至一度晕厥过去了。

吴国勇可不是什么官员或者军人,他只是一名商人,唯—的职务就是华远国际贸易公司的老板,这是他第一次带着一个七人规模的商务团队访问欧洲大陆。

目的是与德国商人签订长期合作的协议,同时洽谈—些其余的商业合作业务,为公司接下来的海外贸易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吴国勇本人是山西人,和阎老西还是老乡,吴家也是山西出了名的经商家族,算是晋商里面的实力派,以前经营的都是口外的茶叶、盐巴、布匹业务,出口一些内地商品到外蒙卖给俄国人,然后进口皮革、牛羊等货物。

国内环境巨变之后,吴家的生意也不得不改变了,口外的漠北已经变成了军管区,打仗打得啥都不剩了,与俄国人的贸易也中断不能继续了,吴家开始转型在西安成立了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干起了空中贸易出口货物到欧洲的买卖。

这是一个非常有利润的业务,同时也是官方支持的,吴家能够从南京商务部那里拿到价格便宜的商品,自己运输到西安之后,租赁运输机然后运到欧洲贩卖。

不过以往的生意都只能经过德国人倒手卖出去,现在吴国勇就想要改变这个局面,他不想只当一个供货商,商他更想要在欧洲打响华远国际贸易公司的名头,将自己的业务从柏林扩散到其他国家去,比如现在的波兰、捷克、奥地利、都是华人可以涉足的市场了。

目前华远国际贸易公司在欧洲主要经营销售的就是纺织品服装以及药品,其中纺织品都是吴家在西安所建立纺织厂自己制作的,而药品则是他们自己今年最新投产的止痛药和胃药以及一些抗生素,这些东西的生产设备和技术都可以在南京买到手。

目前华远国际贸易公司在欧洲的全年销售的商品利润已经突破一百六十万元,当然这笔巨额利润不可能是吴家一个人拿,其他股东也得占一大半去,这种洲际空中贸易,还能够搞到军方最新的运输机来作为交通工具,幕后没有大人物支持肯定是干不成的。

在去年一九三九年整个年度的销售过程之中,虽然产生的巨额的利润,但因为分钱的人太多了,大家到手之后的分红其实并不满意,尤其是公司某位作为幕后股东的空军中将大佬觉得钱太少了,怀疑吴国勇在账上做了猫腻、

吴国勇被吓得不轻,最后费了好一番功夫自证清白,但最后还是不得不亲自来一趟欧洲,扩大公司的利益来源,毕竟你有没有做花账只是表面问题,问题本质还是利润不够!

“亲爱的吴,看起来您的旅途不是很顺利。”穿着一身礼服的朱利斯.麦耶上前搀扶住有些脚软的高摩。关心地说道:“也许我们应当先休息两天再说,您的状况看起来很糟糕。”

朱利斯.麦耶就是吴国勇在柏林的独家合作伙伴,之前两人在西安见过很多面,但在欧洲却是头一次,不用多想,朱利斯也肯定也是一个大人物推出来的捞钱白手套而已,看他的姓氏就明白他是谁的人了。

“你说的对,朱利斯,我想我确实需要休息一下,来的路上我们遭遇了俄国佬的拦截,现在这条航线的风险越来越高了。”高摩有些虚弱地说道,然后他又苦笑了下,“这一年来多亏你了,我们的生意越来越大,友谊也越来越深了,这一次来我准备考察一下...….唔呕~......算了,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先带我去酒店吧。”

两人刚见面,朱利斯就从吴国勇的话里面听出来了一些端倪,比如说航线风险越来越高了,还准备考察一下,三言两语之间,朱利斯就明白这次吴国勇来欧洲肯定会导致生意上的某些变动。

朱利斯的揣度也不是无的放矢,事实上随着大战爆发之后,中德之间的海上贸易航线已经是彻底中断了,仅剩下的贸易全都是依靠空中航线维持,每年的运量撑死了七八万吨,这比起战前一九三八年那会儿每个月至少二十多万吨的贸易量简直少得可怜。

但双边贸易总额却并没有降低多少,物以稀为贵,东西少了涨价就是了,需求可还是一直存在的,大战爆发之前,华远公司出口一件羽绒服的离岸价格仅为五元,一双优质丝袜价格仅为零点七华元,—瓶止疼药也只需要两元,而现在一件羽绒服的落地价已经暴涨到了一百二十元,—双丝袜价格也高达十二元,药品价格更是动辄上百元一瓶子。

这其中的利润有多么巨大简直就是无法想象的,这也是吴国勇为什么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来一趟欧洲的原因了,实在是利润大头被德国佬吃的太多了,自己这边再这么下去,幕后大佬就得撤股走人,生意都快黄了,吴国勇哪能不着急。

晚间时分,吴国勇和朱利斯两人在下塔酒店内进行了一场非正式的商业谈判,两个人都是白手套性质一类的人物,但吴国勇自主权更大,毕竟他是公司的大股东,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做主的,其他幕后股东都是只看最后结果不问过程的。

吴国勇向朱利斯很坦率的提出了自己对生意的看法以及意见,那就是往后每年华远公司都会向朱利斯提供不少于目前的货物额度,并且价格还可以降低百分之二十,作为交换,那就是朱利斯必须给华远公司介绍一下其他地区的分销途径。

说白了那就是维持目前现有生意,并且让渡更多的利润给你,可你也要拿出来一些其他地区的销售市场作为交换,华远公司不想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想要扩大更多的市场以及销售渠道,建立自己的一套外贸分销体系。

朱利斯听完了吴国勇的看法之后,表示自己没法立刻表态必须过两天,和公司“股东”商量一下才可以做决定。

吴国勇听完之后很爽快的答应了,表示自己很有耐心。等待期间,吴国勇也没有闲着,而是包了一辆出租车,办理好了签证,在柏林各个市场转了一圈,甚至连黑市都没有放过,一圈转完之后,吴国勇感慨不虚此行,运来自己公司的商品在这里竟然这么好卖,末端零售价格远远超乎他的想象。

一通计算之后,吴国勇发现一百元的利润,他们公司只拿到了四十元,德国佬这些二道贩子竟然拿了六成,简直就是黑心呐。

一直转悠了两天之后,吴国勇终于等到了朱利斯的回讯,但朱利斯带回来的信息也让吴国勇很是头疼,朱利斯幕后的“股东”答应了吴国勇的要求和条件,但却表示仅仅两成的降价不够,至少得是降价七成,而且往后华元公司在欧洲销售的货物将不再享受“免税”待遇了,他们只负责介绍渠道和市场,帮华远公司打通联系。

剩下的所有事情,都是公事公办,一切走程序,你们华远公司自己去处理。

这个条件听得吴国勇牙疼,降价七成提供货物,这完全就是卡着本土售价来的,这样一来除开运输成本和额外的打通关系所需,这些货物几乎都是成本价供应不赚一毛钱了。

而且之前与朱利斯的贸易都是“免税”的,其实就是逃税而已,只不过朱利斯背后的大人物能量很大,所有交易都是在机场搞定,吴国勇派过来的人只需要拿钱走人就行了,不需要缴纳第三帝国一毛钱的税。

当吴国勇展露出了想要单飞的态度之后,朱利斯背后的人也是毫不犹豫的开始公事公办了,好处我要拿,但该负的责任你来担。

犹豫良久之后,吴国勇还是答应了这些条件,他只需要市场和渠道就行了,交税就交税嘛,反正也可以把税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去嘛,他已经打听过了欧洲这边的物价,市场广阔利润空间极大,只要有了门路,完全大有可为。

双方谈妥之后,接下来的琐事就是交给下面人去办了,吴国勇很是急迫,因为他有许多同行已经打通了其他国家的市场,诸如波兰、捷克、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到处都有竞争对手的身影了,甚至连巴黎和伦敦都有华商的影子。

觊觎欧洲市场的可不止是华远公司一家,这么大体量的市场,而且还是富庶之地消费能力极强,谁都不想放过,朱利斯背后的大人物这阵子就已经通过当搞客狂揽了不少的利益,吴国勇只是找他们牵门路的人之一而已。

谈妥了正事儿的吴国勇准备玩两天再回去,但是大使馆却找到他通知来了一项临时任务需要吴国勇配合,并且华远公司租赁的运输机也得被临时征用,命令是来自北欧联军司令部参谋长杨立青中将,要求平安号搭载—批留德学员和装备物资前往赫尔辛基降落。

吴国勇没法拒绝,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他在怎么能耐也不敢和一位陆军中将对着来,更何况还是一位皇亲国戚。

接到了通知之后的吴国勇一口答应了,甚至还表示会亲自护送学员以及物资前往芬兰,他想要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认识那位大执政小舅子,这也是通天的关系呐,比起那位空军中将可是强出去不知道多少!

375.欧洲事(4)

“快,快,没有时间给你们解释了,先登机,所有人把嘴闭上,不准议论,带好自己的装备和携行具,命令是北欧联军司令部杨立青将军亲自下达,所有人必须无条件执行!”

机场跑道上,一队队学员军官正在集结登机,这些学员都是近年来国军派驻德国留学进修的军官生,时间最长的早在一九三五年就来了德国留学,最短在去年初才来到德国。

留德军官生也是中德军事合作内容之一,从一九三八年初开始,到一九三九年末临近尾声,一开始国军还会派遣精锐军官前来德国学习,后来慢慢的国军就发现跟着德国佬学到的东西不适合自身的机械化重装备部队,还不如自己教来的划算,慢慢也就停止了大规模派遣军官生留学了。

现在正在机场集结了三百多名军官生都是最后滞留德国军事院校学员,原本按照计划他们在年前就应该返回国内了,但因为中亚战场大规模交战,美国人援助了苏军一批可以高空作战的战斗机,航线遭受威胁,所以他们就滞留德国境内。

正在北欧但任联军参谋长的杨立青中将发现了这批滞留欧洲的军官生,就开始打主意了,先斩后奏直接把命令发到了柏林大使馆,要求借调这批军官生前往芬兰听命,这种命令肯定是不合程序的,但谁让杨立青是董大执政的小舅子呢。

接到命令的军官生来不及过多准备,戴上了装备和携行具就玩命赶往机场了,准备搭乘被征用的运输机前往赫尔辛基。

一队队异国军人在柏林泰格尔机场集结,这让机场内的德国人都是频频侧目,好奇的盯着这些全副武装气质凶悍的异国军人。

“大保呀,你说这稀里糊涂又得去芬兰打仗,不是说好了要回国了么?”一身迷彩服背着突击步枪的周卫国上尉一脸的不解,向着同僚魏大保少校问道:“你以前也是跟着杨长官混的,这次杨长官下命令调我们,你就没有一点内幕消息?”

周卫国是属于那批老资格的留德军官生,战争爆发之前就在德国军校留学,父亲是国内的大商人,家境阔绰,在德国留学混了这么久,也一直还是一个上尉,有背景,但不多,至少和同僚魏大保比起来不值一提!

魏大保少校可是杨立青中将的心腹,早年间可是杨家出身的老人,跟着杨立青去过广东,虽然没有进过黄埔军校,但却参加过北伐战争。

之后加入红军还参加过长征,一直到大整编时魏大保都已经是营长了,但因为学历问题,大字不识几个,差点被送到农垦兵团去了,幸亏杨立青拉了他一把才留在部队,而后前往中央陆军大学进修三个月,杨立青带领军官交流团前往欧洲访问的时候也带上了魏大保。

魏大保在德国柏林军事学院又混了半年,总算是混到了一个陆军少校的牌子,这次杨立青从德国这里摇人就是魏大保出的主意,他也想重新回到老长官的麾下效力。

“我哪有什么内幕消息呐,杨长官可是中将,我区区一个少校哪有能耐攀得上?赶紧收拾东西登机吧,去了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

魏大保有些心虚,毕竟主意可是自己出的,机场跑道上三百二十七名同僚都是被他给卖了,一周前自己给杨立青写了一封信,说是自己不想回国,想要跟着他继续在欧洲干,还说自己这边有三百多号人,结果昨天杨立青接到信之后立刻就下令调人了。

除了魏大保之外的其余军官都是不想留在欧洲的,因为这边的战功再怎么牛逼那也是帮别人打的,回国之后没人认,你就算是帮着芬兰人打到了莫斯科,也还是那样,国军体系内部压根不认这种国外助战的战绩。

所以说有机会的话,大家都还是想回国效力的,哪怕就算是去南方军群那边钻雨林也比在欧洲磨洋工来得好。好

“行吧,你就使劲儿瞒着吧,你小子肯定有啥没告诉我!”周卫国一听就知道魏大保有话没说,但也无可奈何,只能恨恨的收拾装备。

由于是要去北欧寒带参战,所有学员兵都被发放了一套雪地迷彩服,这是从国内紧急运过来,配套的还有最新式的手枪(九二式)以及防寒靴、手套、头套、H型携行具、雪地防风镜等等各类装备。

重新换了一身行头之后的军官生们顿时一个个显得彪悍无比了,从头到脚全副武装到底。

军官生们被分别安排到了六架运输机内,周卫国和魏大保就被安排进了“平安”号运输机,七十多名军官生挤在了狭窄的机舱内,分别靠坐在了两侧舱壁,而机舱中间则是两个硕大的货箱,里面装的都是防冻药品还有一些武器零部件,都是前线急需的东西,最后一个货箱则是吴国勇老板从欧洲采购的文物以及货物结款。

“小伙子们,坐下来之后,看到机舱壁上面那些垂下来的安全带了么?对的就是那玩意儿,把它系在腰上扣紧,别偷懒,不然起飞时候你们就知道后果了!”

“还有不要在机舱里面抽烟,我不知道机舱有多久没有清理过了,我只记得上个月运过―趟油料去曼谷前线,途中还有油桶漏油了,全都是易燃易爆的航空煤油,不要引发火灾,不然大家全都完蛋!”

“还有途中不要随意走动,坐在原地,千万不要扎堆,降落之前一直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飞机如果飞行途中出现中心偏差也会害死所有人的!”

运输机长照例通知所有乘客一些规矩,毕竟这些都是血泪教训,一开始列装专用运输机的时候,大家都以为跟轰炸机一样,只要能飞就行了,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事故还有空难伤亡,大家就发现,运货运人和运炸弹可是有天壤之别的。

每次运输货物都得按照机舱舱位配平重心,或许必须是专用的航空运输箱,里面的重量也有严格要求,不能超重,也不能太轻,太轻了你就算是塞石头进去也得配平。

比运货更麻烦的就是运人了,因为人是活物,总会闹出不少的幺蛾子,以前就有士兵在运输机仓里面抽烟引燃了上一趟运输任务泄露的油料导致空中火灾害死了一整飞机的人,还有运输途中士兵们扎堆在机尾聊天,导致飞机重心失调遭遇气流时难以操控而坠毁,这都是查出了事故原因的空难,而有些莫名其妙的坠机根本查不出来原因。

所以这年头坐飞机出行也是得拼八字的,运气不好的人最好还是别坐飞机,免得害人害己。

特别赞助此次飞行任务的吴国勇老板则是老老实实的待在驾驶舱后面的休息室坐着,他没有兴趣去认识机舱里面那些低级军官,他只对身处赫尔辛基的杨立青中将感兴趣,本来这种军事运输任务是不能让闲杂人员参与的。

但是吴国勇还带也还是赞助商,征用的是他的飞机,而且他还得跟着运输机回国,运输机在赫尔辛基降落之后卸下人员物资,就会直接飞回国内了,不再继续停留了。

“所有人注意,欢迎乘坐平安号运输机,我是你们的机长老齐,所有人请确认自己系好了安全带坐在了固定位置上,飞机即将起飞!”

机长进行了最后的通报之后,庞大的运输机机体开始缓缓滑行了,在进入起飞跑道之后,机长拿到了塔台的起飞许可,将油门堆到了底,马力全开驾驶着沉重的运输机加速滑跑起来了。

一直到滑行了一千四百多米距离之后,伴随着一阵失重感,庞大的运输机总算是飞起来了,前后六架运输机在柏林机场上空盘旋组成了机队开始朝着北方飞往波罗的海上空,机场内的德国人也是看着这些身躯庞大的异国飞机啧啧称奇。

波罗的海目前已经差不多是德国内海了,除了德国海军的舰队之外,没有其他国家军舰在这了,运输机的航线飞跃这里也是安全的,毕竟三百多名军官生可不能出事儿,否则就会是国防军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损失。

柏林起飞直航芬兰赫尔辛基距离不算太远,沿途也都是安全空域,一路上很顺利。

运输机降落赫尔辛基的时候遭遇了一点小插曲,几架不要命的苏军伊尔-16战斗机闯到了赫尔辛基上空,但却被芬兰空军战机击落,芬兰人获得来自慷慨雷老板的援助之后装备也还是很不错的。

雷老板一口气援助了芬兰空军两百架战机,其中就有不少的黄蜂战斗机,这可是国军现役战斗机,性能比苏军最先进的P40都高出去了不止一个档次。

受限于插曲耽搁,航程拖延了半小时才降落,机队降落机场之后,军官生们立刻离开了机舱列队,因为杨立青已经亲自来机场迎接他们了。

吴国勇也赶紧下飞机想去早点认识贵人,临走前机长交代他必须五个小时内赶回来,否则他们不会等待,将会直接起飞回国的。

“不用五个小时,我两个钟头之内就回来,千万要等我!”

吴国勇交代一声之后就离开了机舱,走出去之后他就发现这鬼地方实在是太冷了,整个机场都在下着大雪,飞机降落的时候都跟溜冰似的差点没有滑出跑道。

赫尔辛基的室外气温此刻接近零下二十度,这还是大白天,到了晚上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冷,机场跑道旁边有很多帐篷,里面都是需要撤回国内的伤员还有公勤人员。

机场内的地勤人员很快冲到机舱里面手脚麻利的卸载物资,吴国勇也赶紧陪着,守住他的货箱,那里面可是装了一百多公斤的黄金货款还有一大批珍贵的文物古董,可不能被芬兰人给卸走了。

忙完了事情之后的吴国勇终于是抽出时间找到了正在接受学院军官生的杨立青,吴国勇见面之后就是非常的殷勤,嘴上马屁说个没完。

对于这位友情赞助此次运输任务的机队老板,杨立青也是很给面子,毕竟帮了自己一个不小的忙,他手底下靠得住的军官很缺,这一次吴老板给他运过来三百多个也是雪中送炭了。

杨立青很有耐心的和吴国勇聊了好一会儿,表示愿意认他这个朋友,还给了一张通行证给吴国勇表示有什么事情可以来找他,也可以通过柏林大使馆联系他,未来如果还有什么额外的运输需求,他还会继续找吴老板帮忙的。

对此吴国勇满口答应了,就连杨立青想给他报销运输费用他也不要,能够认识这种大腿,区区一点运输费完全不值一提,哪怕就是杨立青开口要把运输机留下来,吴国勇也没有意见,但可惜的是运输机都是他租过来,没法留给杨立青。

杨立青身处北欧异域,人生地不熟的,麾下急缺心腹和靠得住的部队,但是他没有能耐去指挥德国人的空军,而能够接受他指挥的芬兰空军也是极度匮乏空中运力,至于能够配合的国军运输机根本没有在欧洲长期部署。

这次能够遇到吴国勇这个有能耐的老板,杨立青也很惊喜,如果说没有他的帮助,这些军官生估计还得坐火车坐船才能抵达芬兰,还得折腾不少时间。

杨立青和吴国勇约定了,将会通过柏林大使馆的电报台联系他,未来有什么需求都会通知吴国勇,大型运输机运东西运人可比走海路陆路快速多了。

吴国勇得到了杨立青的友谊之后,心满意足的道别返回了运输机这里,此刻运输机正在忙着装载前线撤下来的国军伤员以及遗体,同时还有从芬兰返回国内执行公务的军官,在芬兰参战的国军士兵来的时候都是空运过来的,战场上负伤的伤员在伤情稳定之后都会返回国内修养,阵亡者的遗体只要是能够找到了也都会送回国内安葬。

吴国勇也亲自上手帮忙转运伤员进机舱,机场内等待转运回国的人有不少,都是听到了通知说今天有机队降落特地赶过来的,有些伤员甚至还挂着吊瓶都赶过来了,都是想回国的,这鬼地方没有人愿意继续待下去了。

一边装载回国人员,运输机同时也在加注燃油,飞行员对于这边机场的航空汽油质量很不满意,但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先加了再说,反正回国降落之后麻烦都是地勤保养人员的。

忙碌了两个多小时之后,又等待了两个小时,最后一批乘客终于抵达了机场,并且身份还不低,是芬兰外交部全权特使,他们也听到今天有飞机前往中国,立刻赶过来了。

所有人到齐之后,机队终于趁着天黑之前最后一点短暂的黄昏起飞升空了。

376.北欧志愿师

杨立青站在三百多名军官生面前,一脸严肃,所有人都伫立在一处机库外的风雪中,借着昏黄的灯光,杨立青依稀看清楚了一张张年轻的脸颊。

机库百瓦功率的白炽灯照耀下,大片的雪花被寒风裹挟使劲的吹着,三百多号军官生在杨立青面前整齐列队,哪怕温度低得让人瑟瑟发抖,但一个陆军中将站在面前,没有人敢发出任何抱怨,全都老老实实站着聆听训话。

“同志们,我是你们接下来的上级,杨立青!你们或许很纳闷为什么会被突然调到芬兰这里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我手底下缺人,所以你们就来了!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

接下来我要组建北欧志愿师,作为国防军在欧洲战场的第一支嫡系王牌部队,负责参与轴心国在欧洲地区的战事,你们将会是第一批核心成员。

不用担心功劳和晋升的事情,那些东西由我负责,在这里作战和回国内没有区别,不用担心毫无收获,只要你们敢打敢拼,我就不会让你们一无所获。

杨立青的讲话简单明了,没有耽搁多久时间,三言两语就把该说的全都说完了,毕竟大冷天的站在这里他也难受。

讲话完毕之后,杨立青下达了所有人前往营区待命的命令,然后三百多名军官生就塞进了临时建立的北欧志愿师营地里面。

首节 上一节 184/2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