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兵团打工,哪有自己闯西北创业那业么爽?他们对于大规模的机械化种植开垦的所有程序都是门清了,属于是现代化的农业人才,只要有机会谁不想当一个自由自在的农场主。
可是前往西北开拓的路途并不是那么容易得,首先就得有一辆车,还得自己会开车,不管是拖拉机还是卡车,总得有一辆才行,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带足前往西北扎根的物资器械。
武器也非常重要,移民局的官员们已经郑重发布文件提醒了所有移民,西北乃至西亚还有其他所有新占领区治安状况基本全都靠自己,那些地方有民族叛乱武装、红军游击队、仇视外地人的本地土著,这都是能够威胁移民生命的存在。
不提人,还有各种野兽存在,什么狼群、黑熊那都是很常见的,没有称手的家伙就跑过去了,那就是纯纯的找死。
现在市场上以前那些被军队淘汰的步枪几乎都是被一扫而空了,本钱足够的移民团队就会采购新式的半自动步枪甚至是突击步枪,有些规模较大的移民团甚至还会采购机枪迫击炮压阵。
本钱少人力单薄的团队,那就是随便淘换一两支中正式或者军队淘汰下来的春天步枪,再配个几百发子弹,也能够凑活,反正绝对不能够赤手空拳的跑过去。
西北除了治安不稳外,严酷的环境和气候也是非常考验移民的,厚实的帐篷、防寒军大衣、靴子,以及其他各种常用药品、抗生素、绷带什么的也都是必须买齐的,食品方面就简单一些,只需要成箱的囤罐头和压缩饼干就行了。
每一个移民单位,平均下来,就算是只以家庭为单位,那也是需要一千多元才能够凑齐垦荒开拓需要的装备物资,花费最大头的就是车辆了,哪怕就是一辆最便宜的联邦国产单缸拖拉机,那也是需要至少三百元才能够买到,二手货也得要一百七八十才够。
内地各省银行甚至都与时俱进推出了“移民贷款”,只要拿出政府开具的移民开拓证书文件还有个人公民身份证件,就可以去银行贷款了,年息只需要百分之七。
政府为了鼓励移民开拓边疆区,那也是给足了政策上的扶持力度,对于这些敢于站出来为国家开拓边疆巩固领土的勇士,政府一向都是大方的。
忙碌完了一天的工作之后,罗本田收工回家了,到家中之后发现竟然没人,老婆赵秀琴不知道去哪了,竟然连饭没都做,老五被她带出去了。
“这婆娘又去哪了?近日来连饭都懒得做了,简直倒反天罡!该不是学着那些官太太打麻将去了吧?“罗本田有些气愤,忙了一天回家,连顿热饭都没有,换谁都气。
走到厨房自己想热点饭,却发现挂在灶上的腊肉全都不见了,不止是腊肉,还有腊猪肝和腊鱼通通都没有了,再打开粮仓一瞧,发现粮仓里面存下来的粮食只剩下了一缸子百来斤了,剩下一千多斤今年夏收的新粮食全都不见了。
“见鬼了,家里来贼了!不好!我老婆,我孩子!”罗本田彻底慌了,粮食腊味丢了不要紧,老婆孩子出事儿那可就是破家了。
罗本田想不通为什么这两年治安这么好,突然会闹贼了,难道是那些移民队伍外地人干的?罗本田来不及多想了,发现武器没有丢,立刻就抄起了橱柜上的步枪,挂上了子弹带,准备出门招呼邻居一块去抓贼救老婆孩子。
“—群外地佬,竟敢打劫到我罗本田家里来,真是不知死活,老子走南闯北,今日非让你们见见马王爷到底几只眼!”
罗本田拉动枪栓将手中保养良好的春天步枪上了膛,一脸杀气的就直奔大门要出去了。
刚到门口,就发现媳妇赵秀琴―脸的得意洋洋,背着老五回家了,她看到罗本田一脸杀气还拿着枪准备出门,顿时问道:“你想干啥去?还拿着枪,难不成想一个人去闯西北,扔下我们女人孩子不成?”
罗本田看到老婆孩子没事儿,顿时松了口气:“闯个屁的西北,老子忙活一天,一顿热饭都没有,你这婆娘不做饭也就算了,连家都看不住,咱们家遭贼了,厨房腊味和粮仓今年的新粮全都不见了!你这败家婆娘!”
赵秀琴松了一口气,将背上的老五放了下来,兴冲冲的从腰间拿出了荷包对着男人道:“没有遭贼,我全都卖了,一共卖了五十五块钱呢,你是不知道那些移民队伍的生意多好做,东西都是他们上门取的,我就监督运过去,没费力气就拿到钱了!”
赵秀琴―通解释,原来是她把家中的腊味还有存粮全都卖了,不止这些,还有酱菜坛子里面那些腌菜什么的,家中只要是耐储存便于携带的食物,全都给―股脑卖给了移民队伍。
这些都是农垦兵团里面陆陆续续发放给员工的,本来就没花钱白得的东西,现在遇到了变现的机会,赵秀琴根本不想放过,毕竟平日里这些东西家家户户都有,想卖都卖不出去。
“啊?你全都卖了,那我们吃啥?“罗本田一脸的不敢相信,这婆娘见钱眼开到了这地步,压仓底的存粮腊味都给卖了,怒道:“你这婆娘,头发长见识短,全都卖了,你就不怕遇到荒年么?到时候拿着一堆钞票能吃,还是能喝?”
赵秀琴道:“你这老顽固,你没去兵团师部在市里面的仓库去看,那一个个粮仓里面粮食堆积如山,别说闹粮荒了,我就只怕到时候粮食不值钱白给都没人要了!
现在能卖,赶紧卖了,咱么就吃罐头啃饼干呗,新鲜粮食和熏肉多搞点,到时候继续卖!”
罗本田眼前一黑差点没直接晕过去,那腊肉自己都舍不得吃,每天闻着味只能眼馋,想要过年打牙祭,现在一股脑的全卖了,让自己去啃罐头饼干?别说罗本田这种老辈人受不了,就算是那些个口味新奇的年轻人也受不了顿顿罐头饼干呐!
罗本田虽然百般不愿,但最后赵秀琴把零零碎碎足足五十好几华元钞票塞到他手上的时候,这个口是心非的男人也还是屈服了,虽然他还是觉得有更多粮食心里安稳,但面对可爱的华元钞票,罗本田立刻就把粮食抛诸脑后了。
这年头种粮食的除了农垦兵团之外,其余的个体户全都破产了,粮食压根不值钱了,逮着机会谁都乐意把粮食换成钞票的。
而大股涌来的移民浪潮就带来了这样的机会,内地短短十几天内就掀起了数百万移民涌向西部开拓,这些人拿着积蓄和贷款,手头人均都是持有大笔现金,这些现金去了西部之后根本花不出去的,只能够在关内尽量花掉变成开拓所需的物资。
尤其是食品这些东西,现在联邦老百姓也是很不喜欢罐头饼干的,有机会他们还是愿意多采购一些耐储存的熏肉腌菜带着走,毕竟去西北可是生死莫测的事情,吃的方面谁都不愿意亏待自己。
很多移民干脆就是把路途当成了旅途,拿着银行贷款和积蓄开启了一场单程旅行,走到哪吃到哪,反正就是不亏待自己。
国庆日大移民开始之后,联邦境内的人口流动都快赶上了后世东大旅游出行的黄金周了,这几大刺激了各地人口流动和经济繁荣,银行贷出去天量移民贷款,立刻就变成了内地市场消费的发动机,各地市场都开始迎来了一波非常生猛的增长。
武器、车辆、机械、药品、食品等等行业都迎来了春天,仅仅只是第一波移民浪潮都是如此,后续等到更多人准备完毕了,那将会给联邦本年度的经济增长带来一个难以想象的增长力度,简直比吃了伟哥还猛,这也是高层预料之外的事情。
谁都没想到,大移民政策出来,非但没有劳民伤财,还能够赚钱,顺带刺激市场经济发展,这也是意外之喜了。
422.高林远开拓记事
“太阳出来我爬山坡,爬上了山坡,爬上了山坡我想唱歌....…."
伴随着一阵悠扬的歌声,一辆慢吞吞的拖拉机满载着一车厢的货物,正在艰难爬坡,驾驶拖拉机的年轻人背着—杆春田步枪,肩膀上系着一条子弹带,口中非常应景的唱着爬坡的歌谣。
年轻人名叫高林远,江南太湖人氏,家中是经营布匹成衣生意的,兄弟姐妹足足有十四个,他是排行老八的那个。
高林远今年二十三岁,念过几年小学算是识字了,家境殷实,但也禁不住兄弟姐妹这么多,而且老爹有三个妻子,一妻四个妾室,高林远是妾生子。
这年头妾生子的名义非常受人鄙视的,骂人最难听的话就有一句是"婢子养的”,那意思就是骂你是个妾生子,这年头可不是后世,后世东大妾生子就是私生子,后世不少人甚至都幻想自己是某个大老板的私生子。
但这年头,普遍的想法都是宁可当一个农民的嫡子,也不愿意去富家当妾生子,很多民国传闻里面,富家纨绔子弟到处遛狗逗鸟逛青楼,吃喝玩乐一条龙,身后还跟着泥腿子拍马屁,但那全都是嫡子才有的待遇!
妾生子的地位在富豪权势之家很多时候连管家都不如,很多妾生子甚至被嫡子的仆人都看不起,出门在外,哪怕遇到了拉黄包车的泥腿子,人家知道你是妾生子也会看不起你,一句老子是家中嫡子,你就抬不起头了。
虽然说联邦法律没有废除一夫多妻制,而且还给了妾室法定地位,妾在家庭地位之中也是法律承认的配偶,拥有合法的权利,妾生子也是有继承权的,但民间观念持续了上千年的嫡庶之分没这么容易消弭掉。
高家十几个儿女,真正有希望继承家业的只有那三个嫡子,其他人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竞争权利的,老爹说给谁那就是全都给了谁,政府也管不了,他们只管收继承税!
高林远没希望继承家业了,别说是他,就是那三个嫡出的哥哥,也只有一个能够笑到最后,其余两个竞争失败之后也是只能够那一点分家钱,自己出去奋斗,比他好不到哪去!
高林远之前一直都是在家中混吃等死的,待在家中一家不大不小的成衣店里面当掌柜,富不了也饿不死,几个嫡出的哥哥姐姐跟防贼似的防着他贪钱,三天两头的过来查账,日子一直过得非常窝囊。
他母亲只是一个农家女出身,长得不错才被老爹纳妾了,在家中老娘根本没有话语权,只能拿着体己钱偷偷补贴他这个儿子,只有等到老爹哪天蹬腿入土了,哥哥姐姐们发善心,高林远才能够分一点钱出去自立门户。
以前他还想去从军的,但老娘死活不肯,老娘就他这一个儿子了,本来大户人家当妾就是一件压抑的事情,儿子要是去战场有个三长两短,她也就活不了了,所以死活不让高林远从军。
直到大执政颁布了移民法令之后,高林远这才算是看到了人生新机遇,这一次他没有放过机会了,直接找到了政府民政局报名参加大移民,家中好几个子弟都跟着他一块报名,全都是竞争家业无望的妾生子,
老爹和嫡出的哥哥们也都是支持此事,家中给每个报名去西部开拓的子弟都准备一千元的分家钱,算是提前给了这笔家产了,往后高家所有事都与他们无关。
这一次高林远的母亲也没有拦着儿子了,西部移民开拓虽然也危险,但总而言之还是没有战阵杀敌那么凶险嘛,母亲也清楚儿子在家中日子过得很窝囊,没有继续拦着儿子,甚至还想搬出去跟着儿子一块去西北开荒,说句不好听,就算是遇到了凶险,娘俩也能够死一块嘛。
高林远没远有接受母亲同行的请求,让她好好待在太湖老家,等自己西北站住脚跟了,再亲自接她过去享福,母亲想要和儿子同生共死,那是舐犊之情,但儿子可绝对不能带着母亲一块涉险,那可叫大不孝呐!
临走前,目前把这些年自己攒下的体己钱都给了高林远,一共一千二百多元,这些钱以前不敢给儿子,怕他学坏了,去逛青楼抽大烟,现在儿子要办正事,母亲也就没有继续藏着掖着了,一股脑全给儿子了。
不指望儿子在西北闯出什么名堂,只望儿子平平安安就行了。
“老十四,你这破嗓子别吼了,太难听了!"身后高林远的七哥对着他的歌声哈哈大笑,一个劲说他唱的难听。
高林远满不在乎的笑道:“千金难买爷高兴,爷爷我乐意唱,谁都别想拿老子怎么样咯!”
正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离开了老家那一亩三分地之后,高林远再无束缚了,竟然也是敢自称爷爷老子了,这要是放在老家那一亩三分地上,他高林远一个妾生子敢当面自称爷爷老子的,非得让熟人笑掉大牙不可。
其他几兄弟听到高林远豪迈的话语,那也是纷纷大笑,他们也同样高兴,摆脱了束缚之后,离开家乡每个人失去的只有枷锁,得到的却是平等和自由。
只要离开老家了,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谁知道他们几个是妾生子身份?而且打从签署移民文件那天起,他们就是独立出高家了,再也与高家没有瓜葛了,理论上他们现在一个个全都是家主身份,往后开拓成功了,娶老婆生子,那就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之主了!
高林远所在的移民团,一共三十五人,除了高林远是独身一人之外,其余的老二、老八、老九、老十全都是拖家带口的,他们年纪比高林远打出去一截,早都成家生子了。
尤其是年纪最大的老二,他今年都四十三岁了,这次去西北开拓那也是豁出去了,连老娘和老丈人一家都带过来了,就是为了户口上多几个人多占一些地。
他们五兄弟都是妾生子出身,只要还在太湖老家那就一天摆脱不了这个身份影响,只能低人一头,这次高林远带头撺掇,要去西北移民独开门户,其他四兄弟立刻就答应了,谁都不想继续被长房一家压着了,那个破家产不要也罢,只要活得自由自在有尊严就行了!
他们可不想往后自己的儿子女儿,见到长房嫡出的兄弟姐妹还得磕头问安呢!
五兄弟报名参加了开拓离开老家之后,就是各自独立的家庭了,相互之间约好了往后谁都不许再提老家的事情,而且还结成了一个小团队,组团行动前往西北开拓。
团队话事人就是高林远了,因为这件事儿是他第一个发起的,几兄弟中间也只有他最年轻,闯劲儿最足,接受新事物也最多。
一行人行至下午三点多,到了该停下的时候,于是就停下了车辆在路边,找了一片空地准备在此过夜了,整个团队三十多人,男女老幼全都有,一天赶路也就是撑死七八个钟头,不能太久了,否则老幼经不起这么折腾。
停下来之后,男人们开始找地方搭建帐篷,从车厢里面拿出铺盖卷,男人们皮糙肉厚睡帐篷,帐篷围在车辆边上,妇女老幼就睡在车厢里面,尤其是身家最丰厚的老二,他买了一辆进口的凯马四米二平板货车,车厢位置很足,能够让老幼平躺着睡觉休息。
男人们搭建帐篷,女人们则是拿出锅碗瓢盆,开始拾柴火准备生灶做饭了,孩子们则是玩疯了,他们自从出门离开了压抑的环境之后,就如同脱缰野马一般,走到哪玩到哪,恨不得这趟旅程永远没有重点才好。
可惜的是,没多久,很快就有当地官员领着老师过来拿人了,这可是在内地,还没有出关,九年义务教育大棒依然还是生效的,教育部针对大移民浪潮下达了指示,各地教育部门官员还有学校老师,无比针对途径移民子女进行"抢救性教学"!
国策大棒之下,没有漏网之鱼!别说是去移民了,就算是去打仗了,那也得接受完义务教育再说。
孩子们一个个被官员老师抓住之后,那也是垂头丧气的,在大人们的笑声之中拎到了野外临时学堂上课去了。
所有的移民团队都是如此,都会按照配发的全国地图进行固定的每日行程,地图上标注好了每一个修整点和补给点,都是官方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定制的。
沿途修整点之间距离恰好就是四十公里以内,正好满足每一个移民团队每日行程,走的再快也就每天撑死一口气走两个节点,拖家带口的那就只能走一个节点。
每个节点都有固定的医疗点和临时学校,政府别的不管,但是对于小屁孩上学那是百分百必须管的,移民团一般都会在下午三到四点时分就停驻下来,这个时候当地官员和学校老师就回来扫街收孩子了,这也是小朋友们多年以后最怀念记忆。
所有移民团离开安全区进入未知危险开拓区之前,当地政府都会进行甄别,十五岁以下儿童是不允许进入危险区的,都必须留下继续上学,等到家长开拓站稳脚跟或者开拓区有了治安机构和学校之后才会回来接走的。
所以说这些小屁孩以为移民了就不用上学,每天到处旅游玩耍,那简直就是想多了,政府早就考虑到这一点,教育部长阎锡山更是下了死命令,决不允许存在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
事关他青史留名,让后人称一声联邦文正公的身后名大事,阎锡山可不敢有任何懈怠,大移民政策和大教育政策有冲突了,他没有去找老董的麻烦,因为胳膊拗不过大腿,可阎老西为难不了老董,还为难不了一群小屁孩么?
阎锡山力压之下,将所有移民过程中漏网之鱼决心一网打尽,将考核指标下达到了每一个基层县镇教育部门和学校,指标完成度直接关系明年的拨款和今年年底的奖金,每个省都在省界都会设有考场,专门考核移民家庭途中子女教育问题。
小孩子成绩不过关,那就必须留下接受学习,大人们可以继续移民旅程,也可以留下来陪着孩子,反正就是不能成为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
地方政府其实也不愿意人口过多流失,如果能够这样利用孩子来变相留住人口,他们其实也很乐意的,中国人讲究人口多才好,全都移民去了,地方官成了光杆司令,底下无民可治,那也是很没有意思的。
地方政府也是很支持此大善政的,唯一苦的就是孩子们了,白天要赶路,停下来之后就得被抓去上学,一路上全都是痛并着快乐,这也成了很多年之后许多经历过移民时光已经长大成人的孩童们,记忆中一段谈起就会会心微笑的岁月。
阎老西为了死后文正公之名,苦一苦孩子,骂名他来担!
423.高林远开拓记事(⑵)
高林远一边搭帐篷,一边哈哈大笑的看着一群侄子侄女哇哇大哭被抓走上学去了,老二高林肃看着也是感慨:“这年头官府还真是什么都管呐,都背井离乡了,还有人监督孩子们上学的事情,大执政可真是一言九鼎,言出法随!他说的事情就没有一件是办不成的,他没当皇帝,真是可惜了!“
高林肃七岁大的孙子也被抓去上学了,对此高林肃没有任何意见,反而是举双手支持的,四十三岁就当爷爷,在这年头是很常见的事情,高林肃自己十六岁就当了爹,老婆是高家厨房做饭厨娘的女儿。
当初妻子帮着母亲厨房帮忙,被高林肃瞧见了,正是青春期的时候,血气方刚,晚上偷看别人洗澡受不了了,就冲进去把人给办了,然后十六岁就喜当爹了,三十六岁的时候直接又当了爷爷。
帐篷很快搭建完毕了,高林远招呼了一声:“走,去给嫂子们帮帮忙,早点吃饭,天黑就该休息了。”
男人们搭建完了帐篷之后,就过去帮忙做饭了,野外开火做大锅饭不比家中小灶厨房,这事儿男人们干起来更加起劲儿一些,也更快一些。
男人们主厨,女人就在一旁石头堆砌的台子上垫着砧板开始切肉切菜,大锅里面煮透煮软一大块农家腊肉足足七八斤,捞出来之后散发着柴火香气和肉味,闻着就流口水,男人们大手—抓完全不怕烫,丢给了女人去切。
“切厚点,出门在外别小气,吃得好才走得快!““知道了,不会亏待你们的。“
女人们将贴肉剃下来的骨头扔给了守在一旁哈哈吐舌头的土狗,土狗们为了骨头开始争抢起来了,每个移民团标配的就是步枪土狗,这两件东西缺—不可,尤其是狗,一定要养,不然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现在也就是年景好了,连狗都有骨头啃,放以往,这么肥的狗,不锁在家里,不出三天就得进了别人锅里呐。"高林远一边烧火一边大笑道。
高林肃点了点头:“没办法,出门在外人值夜可能打瞌睡,但有条狗就安稳多了,待会可不能小气,煮腊肉剩下的汤拌饭给狗吃,多添几片肉几根骨头进去。”
五兄弟每人都养了狗,而且还不少,一共九条狗,其中还有三条是花了钱从江西猎户人家买来的巡山犬患子,移民路上这几条狗帮了人不少忙呢。
不多时白米饭已经焖好了,老八端来了几个狗盆先给狗打好饭,热腾腾的白米饭,然后浇上之前煮腊肉煮出来的油水汤,又每个盆里夹了两片腊肉,三条巡山犬盆里还给加了骨头。
“妈的,晦气!又开出来一个长毛的,真是奸商呐!来,给狗加餐了!“老九刚打开一个红烧猪肉罐头,就发现里面长毛了,顿时一脸心疼的倒进了狗盆里面去了。
移民团最喜欢采购的就是军方淘汰物资,像这种有概率长毛的猪肉罐头就是其中之一,这玩意儿在南京保卫战期间可谓是让国军官兵深恶痛绝的东西,但也是军方进口最多的罐头之一,南京保卫战一结束之后,基层官兵无论如何也不接受这玩意儿出现在补给里面了。
大量库存无处可去,就只能一直向民间倾销,但民间也不接受这种黑心罐头,每次开罐就跟摇奖似的,打开长毛了那就是倒霉,就算是没长毛的,吃多了也是舌头打滑肠胃受不了。
“那老板不是说保证没过保质期么?南京一路走过来,都拆出来五个长毛的了?“高林肃一脸不忿,感觉被坑了,直呼道:“便宜没好货,果然如此呐!“
事实上商人说得没错,罐头理论上确实没有过期,—九八三年对越自越卫反击战期间生产的,连生产期都还没到呢,你怎么能够说它过期了呢?而且两毛五分钱一个罐头,足足两斤重,比鲜肉都还便宜,还白送你这么大一个铁皮罐头,属实是亏血本甩卖了。
食材准备差不多之后,男人们开始下锅做菜了,切好的肥厚腊肉一股脑扔进了锅里爆炒,然后加入青绿色的辣椒,他们作为太湖那边的人其实吃不惯辣,但出门在外看见别人都是这么做的,那也只能是入乡随俗了。
他们其实也曾经尝试过炒腊肉放糖煮,但却被当地人发现了,尤其是在路过湖南岳阳的时候,当地人看见他们竟然用糖色红烧腊肉,差点没揍他们!
直到烹饪红烧肉罐头的时候,高林肃亲自出手,倒进去足足二两白糖炒了一个糖色,这才把拆开的猪肉罐头倒进去加热烹煮,还加了茴香大料,闻着甜腻的香气,众人无不回味,这才是家乡的味道,哪像这边炒个腊肉都得放辣椒呐!
一个青椒炒腊肉、一个红烧猪肉罐头,外加一道脱水蔬菜汤,这就是整个移民团晚餐伙食了,三大锅摆在那里,每个人端着碗装满饭上去打菜吃,老人先打饭,然后是男人,最后才是女人们。
端着饭,高林远一边吃边摊开地图看着,其它四兄弟也都围了过来,他们看不懂地图这玩意儿,但是可以听懂高林远的话。
五兄弟之中,只有高林远最年轻,学东西最快,整个团队去哪,怎么走,都是高林远决定的,如果说这个团队算是一个海贼团的话,那么高林远就是船长兼航海士,而老成持重的老二高林肃则是副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