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大学缺老师缺到了连办公室都积灰的程度,因为大学老师根本没时间去坐办公室,每天上课,上完课就得挤出来时间去实验室以及合作企业单位搞科研,到了晚上还得熬夜撰写论文资料,研究各种南京上级发过来的“前沿科技技术"。
联邦教育部为了弥补大学教学资源缺额,甚至都从德国搞起了“进口教授制度”,吸纳了不少来自德国欧洲占领区的高端人才。
但即使这样也还是人数不够,只能把老师当成牛马在用,教授预科班的各科老师全都是学校大三大四的学长,正儿八经的教授可没有功夫过来给预科班这群菜鸟教学。
李宝怡茫然的看着老师转身离去的背影,遗憾的叹了口气,收起了笔记本和书,准备去图书馆了,今天上午就这一堂课,剩下的就是学生自己下课之后的复习钻研了。
“李宝怡,还是老规矩,你按照师兄讲课的内容还有知识点,和四妹赶紧去图书馆抢书,快去,去晚了就没了!“
“大姐和二姐去食堂打饭回来,随便整点就行了!“
“我和六妹妹回宿舍整理所有人笔记,你们赶紧过来,待会准时开始自习了。”
宿舍排行第三的三姐郑淑珍还是按照惯例开始安排宿舍六姐妹,各自去做准备,所有人都没有反对声,全都争分夺秒的去准备了。
大学学习,课堂上的进修只占一小半,大头还是自己下课之后的钻研复习,简单来说就是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课上时间短任务重,大家只可能是接收知识记下来,下课之后的钻研吃透才是最重点的。
李宝怡将笔记交给了郑淑珍,然后就急匆匆离开教室去图书馆抢书去了,手快有手慢无!沿途所有的学生没有一个是慢悠悠散步的,全都是疾步快走,在国际上落后就得挨打,在大学里面,落后就会被淘汰。
联邦大学里面不是只有违纪才会被开除的,成绩差也会被劝退的,而且你根本没时间去违纪,所有离开大学的学生几乎都是被劝退的,不是那块料,国家和学校都不会勉强你的,也没有功夫去在你身上浪费资源的。
食堂里面也是二十四小时开放就餐的,但除了那些学神级别人物之外,没有学生坐在食堂就餐,全都是打饭回宿舍边吃边学。
兵分几路,密切配合之后,六姐妹很快赶回了宿舍集合,大学宿舍环境很不错,南京教育部拨款从来不拖延也不打折扣,每一个宿舍都是标准六人间,上下铺,还有阳台和独立的卫生间浴室,没有空调,但却有风扇等等电器。
宽敞的阳台上摆了一张长桌,上面堆满了各类书籍和笔记,还有刚打过来的热腾腾饭菜。
宿舍六个女学生都是以姐妹相称,年纪最大的大姐已经有二十五岁了,她建议道:“吃了饭再自习吧,天气凉,不然饭菜很快就冷了。”
郑淑珍直接说道:“一边吃一边自习,大家都是这么干的。”
其他人都同意了,大家下午都还有课呢,一天两堂大课,天赶天,趟赶趟,稍微松了一口气那就得落后一步,一步慢那就是步步慢。
郑淑珍今年十九岁,她也是大户人家出身,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她叔叔是陆军中将郑洞国将军,她能够进入中南联大预科班学习,也是靠着叔叔推荐信才进来的,她本人要是不争气被淘汰赶出学校了,那给她写推荐信的叔叔郑洞国一张脸就会彻底丢光!
有一位陆军中将叔叔,这样的背景李宝怡听到之后第一时间都是震惊的,要知道她那位未曾谋面的大哥罗勇,也就是一个上尉营长,中间差了多少级简直难以想象。
可就算是你背后站了一个陆军中将叔叔,给你写了推荐信,那也还是分量不够,撑死了让郑淑珍面试进入预科班进修,具体能不能拿到学生证变成正式的中南联大生,还得看郑淑珍自己的努力。
联邦无论教育界、政界、商界等等领域,除了军队等极少数领域,其它领域都有推荐制,这玩意儿就像是古代的察举制度,能够让一些实力足够但却运气很差的天才获得一块敲门砖,也可以帮助自家亲戚或者心腹进入某一圈子。
一旦举荐之后,被推荐人和推荐人就是绑定了,一荣俱荣―损俱损,推荐人能给的也就是一块敲门砖而已,进去之后到底是一飞冲天还是一落千丈,全靠自己拼搏。
大学里面对于这些推荐生那也是重点关注的,合格都还不够,必须得超出平均水准线才能够获得认可,不然清退你也是毫不留面子的。
一张小小的书桌上的,六个人围着坐一圈,打开了郑淑珍的录音机,开始播放课堂上的讲课内容,所有笔记都是打开然后对照录音开始钻研。
课堂上没有机会发问的东西,到了宿舍书桌上,大家就会暂停录音机反复听,然后大家一块交流探讨,这就是学术的雏形,涉及到高等知识内容,一个人闭门造车是不够的,大家交流学习才是正道。
能够进入中南联大预科班的,没有一个蠢材,哪怕就是成绩最差的李宝怡,有时候也能够蹦出来一些新奇的思路,帮助大家解决困惑,这就是学无先后达者为先的道理。
很多时候一个知识难点,自己想不通,就去和别人多交流,别人不一定比你强,但有些问题看待的角度大概率是跟你不一样的,这时候她的新角度新思路就能够启发你了。
六姐妹有时候实在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那也会施展美人计去找男同学求教,大家时间都很紧张,男生找男生问,别人可能不耐烦,但你要是女生跑过去红袖添香,一般男生都不会拒绝的。
联邦大学文科极少,普遍都是实用性更强的理科,少量文科也都是语言类专业,这样的分科偏颇对女学生很不友好,但却没有人在意,毕竟国家砸了这么多资源下来,也不是纯粹做善事的。
国家需要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的实用人才,需要哪些能写会算,能搞设计会研发,能够确实促进国家科技和工业实力水平发展的人才。
教育部要是还像民国那会,每年大把钱砸进去,培养出来—批只会写文章讽刺政府的"大师”,那老董可就不会客气了!
426.教育发展(6)
“小钱,累不累?“吴有训教授看着门下得意弟子钱三强一脸的疲惫问道。
“很累,一天要上四节大课,还得搞课题研究,钻读科学文件,每天只睡六个小时,老师我都快感觉扛不住了。“钱三强老老实实回答道,
“累了就喝红牛,扛不住就啃士力架,我跟你客套一下,你还认真了?赶紧去搞材料去,别在这磨洋工!“吴有训没有给钱三强继续辩驳的机会,博士生跟着教授还想休息?老老实实当牛马吧!
钱三强目前正在中南联大攻读原子物理系博士学位,今年二十七岁的他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学神级别人物,属于是天之骄子的那种类型,但面对着恩师吴有训,他却是不敢有半点的傲慢。
1929年的时候,钱三强就进入了北京大学预科,在吴有训教授手下进修近代物理学,顺带学习萨本栋教授的电磁学。
1936年,钱三强毕业于清华大学之后,经吴有训教授的推荐,到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著名的物理学家严济慈所长的手下作助理员,从事分子光谱方面的研究工作。
1937年,在严济慈的引荐下,到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伊莱纳-约里奥-居里夫人,并跟随化学师葛勤黛夫人做针的放射源研究,还在约里奥先生主持的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研究所学习。
一直到今年,收到了恩师吴有训的信件,钱三强立刻就毫不犹豫的回国了,时隔三年多回到祖国,钱三强回来之后简直都快不认识了曾经北大清华也全都消失在了历史视野之中,现在只有兵强马壮的中南联大。
钱三强接到恩师的信回来之后,以为自己干不了啥,毕竟董建昌政府给他的印象就是穷兵默武,远在欧洲都能够听到老董毁灭暴君的名声,钱三强自以为国内没什么学术土壤,更加没有研究环境,就费尽心机搜罗了一大堆资料文件。
额外还从德国人手里买了不少的科研设备,坐运输机回国的时候全都带回来了,见面时吴有训听闻之后,直接骂他是个败家子,什么破烂货还有过时资料都去花钱买,简直就是烧包!
吴有训把钱三强带回了中南联大之后,看了一遍学校设施,钱三强就明白为啥老是说自己是败家子了,中南联大的科研设备以及各种仪器全都是他见都没见过的高级货,欧洲根本没有。
而且内部机密图书馆里面各种各样的资料也都是他闻所未闻的,甚至很多理论在欧洲都还是猜想阶段,压根没能力论证,但在中南联大内部机密图书馆,这些理论早就被确定了,而且连实验数据都是成套的,理论探索也比欧洲几乎领先一个世纪!
直到现在钱三强都还是晕乎乎的,回来几个月了,他都还是没有把握去挑战中南联大的原子物理博士学位考试,因为中南联大的学位考试和欧洲是两个级别,你在欧洲是大牛没用,现在必须先把中南联大从南京引进的那些“前沿科学技术理论”吃透了,才有资格去考试。
刚给预科班师弟师妹上完课的钱三强,还来不及吃口热乎饭,就被吴有训赶到了研究室去啃资料了。
没办法面对着那些闻所未闻的“前沿技术理论”,按照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的说法,那就是此刻的钱三强就像是一个新兵蛋子!
来到研究室,钱三强一边啃馒头一边喝着豆奶,还没来得及坐下,就被钱伟长给拉住了。
“三强,你过来瞧瞧,老子今天算是开眼了,没见过这么嚣张的论文作者!你瞧瞧这篇有关大桥大挠度非线性计算问题的论文,作者实在是太嚣张了!
开篇就说此文不必参考任考何文献,这人谁呀,口气比牛顿都还大,末尾署名还是佚名,真是气死人!”
听着钱伟长的抱怨,钱三强也是无奈:“师兄,等我吃完再说行不行?我是搞原子物理的,你这宏观物理别来烦我了,再这么下去我迟早得猝死。”
对付吃了几口之后,钱三强也是安心做下来开始研究资料了。
沉浸其中的钱三强很快就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脑海全都被磅礴无比的知识流冲刷,一边看一边口中不断呢喃着:“原来如此......竟然是这么回事儿......还能这样?.......他们从哪弄到的实验数据?”
钱三强特别好奇这个到底是哪个国家,哪群人,为什么能够不声不响的搞出来这么多惊人的成果,国际学术界却丝毫不曾闻名,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比这些成果理论更加的匪夷所思。
手头诸多论文和资料看得钱三强莫名的生出一股熟悉感和亲近感,就像是和另外一个自己对话—般,甚至自己很多只存在于脑海中从未说出口的想法,也被那位未曾谋面的佚名论文作者实现论证完毕了,这简直就是自己的知己呐!
一直到夜晚七点,钱三强才被老师吴有训的喊声惊醒过来了。
“小钱,别看了,我找你聊聊。”
钱三强纳闷道:“什么事呀,老师?能不能等我半小时,我看完这篇再说嘛。”
吴有训笑道:“臭小子,你就这么跟老师说话?明天再看,今天还有事情,待会还得去—趟机场,去之前我有件重要的事情必须和你聊聊,只有十分钟的时间,错过这一次,你的人生或许就没有第二次机会了。”
听到导师如此郑重的话语,钱三强也是放下了资料,一脸的严肃起来了,整个人坐的笔直,露出了倾听之色。
吴有训环视了一周,研究室单间里面已经没有人了,而且这里也是保密单位,有国情局特工守卫,不担心接下来的谈话会被人窃听。
“我问你愿不愿意失去自由和荣誉,去参加一项很有可能毫无回报,但却对国家未来百年影响极其深远的事情?
如果成功了,国家现在不能给你任何回报,你甚至需要背负诸多学术界的争议和骂名,但在未来国家会给你超乎想象的荣誉。”
钱三强彻底懵了,问道:“到底什么事儿呀,老师你不说清楚,我怎么决定?”
吴有训严肃道:“在你没有答应之前,我不能说清楚,有些事情我无权透露,但你加入之后很快就会知道的。”
钱三强露出了思索之色:“这件事儿是对国家有益的对么?”
吴有训点了点头:“是的!”
钱三强果断回答:“我愿意加入!哪怕没有任何的回报和荣誉,哪怕身负骂名和争议,只要对国家有益,这胜过一切理由!”
吴有训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很好,我没有看错你!“
“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夸父'项目组成员了,这是一项绝密计划,只对南京执政府大执政本人负责,明天你就会接到新的调令,从此之后有关于你的一切信息都将会是国家绝密,你本人也将会失去一切自由,只能够服从整个项目组的进度.....…”"
“夸父逐日么?这难道是........."钱三强—听这个项目代号就知道一些大约的含义了。
吴有训打断了他接下来的话,纠正道:“这一次不是夸父逐日,而是夸父造日!”
钱三强眼珠子都瞪圆了,这是何等的气魄,想要制造太阳,那可就不是裂变了,而是需要聚变呐!
吴有训没有继续多言,抬了抬手:“走吧,跟我去―趟机场,钱学森回国了,飞机马上就要降落南京京郊机场了,这一次你我师徒一块过去,汇合了钱学森之后,就会离开南京了。
很仓促,也很突然,但这是国家需要,希望你谅解!”钱三强点了点头:“我没问题,反正只要是搞研究,去哪都行!”
两人没有收拾任何东西,直接起身就离开了研究室,坐上了一辆挂着白色军牌的小轿车,离开了中南联大校区,这一次的离开或许就需要很多年之后才能够回来了,他们直接走了,剩下在学校的收尾工作都被国情局特工接手了。
在车上,吴有训向钱三强解释了这一次仓促邀请的原因,因为这是最后的机会了,项目马上就会成立开始工作了,所有成员名单以及审核都必须立刻开始,钱三强本来按照资历来说是没有资格参加的。
但吴有训还是邀请了他,资历虽然不够,但能力却已经是很足够了,并且上头也点名要邀请钱三强参加此项目,吴有训考虑了很久,直到今天才突然发起了邀请,无论钱三强是拒绝还是接受,吴有训都不会勉强他的。
钱三强接受了邀请,这让吴有训作为老师深深感到喜悦,此次'夸父'项目计划,集结了整个联邦最为顶尖的一批专家学者,所有人只要是愿意参加,不论能力和资历,南京执政府都会秘密授予他们国家大学士荣誉称号。
这意味着往后的联邦核心学术圈将会由这些人构成,其余的人哪怕能力再强,也只能算是外围,毕竟董建昌不相信什么科学没有国界的说法,他只相信能够为国效力的自己人,也更加倾向于讲宝贵的资源投入到这些自己人身上。
“三强,未来你会为今天的决定感到庆幸的!实话告诉你吧,在中南联大里面你所接触的那些资料技术还有设备,你以为是最先进的,但其实并不是,最尖端的技术还有设备都在其他地方,你现在了解也仅仅只是入门级的东西。
如果想要了解更加深入,毫无阻碍的接触那些核心技术还有设备,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入项目组。
或许未来那些东西都会慢慢开放,但到那个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在联邦学术界被边缘化了,国家只相信为国效力的人,你明白么?”
钱三强郑重的点了点头:“老师,我明白,我也绝不会后悔!接触物理的那一刻开始,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国家更加强大,除此之外的任何东西,我都不在乎!”
吴有训欣慰的说道:“你还年轻,你的路会很长,同时你也是我最看好的接班人,有时候科学家也是有私心的,我不希望你的未来是寂寂无名的,这一次的项目就是最好的机会,抓住了它,无论成功还是失败。
未来数十年,国家都会给你数之不尽的资源,你的前途远远超乎你自己的想象,我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钱三强道:“老师,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吴有训继续严肃的叮嘱道:“这一项计划是绝对保密的,无论做错什么,都不会有人怪你,但如果说泄密了,那谁都无法救你,一定要时刻记住,多做事,少说话!”
夸父项目的保密程度堪称是联邦最顶级的,诸多事务都是直接只对南京董建昌负责和回报,老董针对保密给出了最严厉的指示和命令。
保密程度的要求甚至都让项目成员都感到匪夷所思,毕竟一个还没有出现过的东西,谁都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事情都还没有办成,有必要这么保密么?
国际上也没有听说过哪个国家正在进行此类研究开发呐,竞争对手都没有,你对谁保密呢?
所有人不知道的是,老董的保密防范目标从来不是哪个国家,而是专门针对某一个人,那就是雷老板!
董建昌获取的所有核武器技术资料还有开发设备,都是通过东大那头秘密夹带私货送过来的,每年数亿吨的货物流通量,在里面夹带一些私货简直轻而易举。
唯独雷老板就是吃了一个闷亏,最近他忽然感觉苍老了许多,身子骨都开始变虚了,以往去红浪漫最少点两个过夜,现在点一个都是只算钟不过夜。
雷彪纳闷到底怎么了,身体忽然就被搞垮了一截,却怎么也猜不到这是被老董和东大联手给坑了。
427.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但功绩与世长存
漆黑夜色之中,一片雨幕笼罩大地,黑色捷达轿车通过特殊通道直接开进了机场。
轿车停在了一处机库门口,车门刚打开,国情局特工就举起了雨伞迎接吴有训教授下车,至于说目前还只是无名之辈的钱三强则是狼狈淋着雨跑入了机库。
“吴教授,杨次长就在前面了。“国情局特工没有去疑惑多了一个钱三强的存在,这个人也早在他们的调查之中了,他的出现,并不让国情局意外。
“嗯,带我去吧!“吴有训教授板着脸很是严肃,他作为联邦学术界大佬,并不怕什么国情局特工,相反,在场的特工全都对他毕恭毕敬的。
“三强,跟着我来,去见见杨次长吧。”
两师徒并肩而行,进入了宽敞的机库内部,一架庞大的运输机正停在机库内,机翼下方摆着一张桌子和几条凳子,一位年纪不大的男人坐在桌子旁边正在翻看资料文件,他穿着一身合体的黑色西服,气质中带着一股温文儒雅的味道,举手抬足之间都让人能够一眼认出这就是一个知识分子。
而钱伟长早就坐在了桌子边上,他比吴有训和钱三强都更早一步到了这里,来了之后就像钱学森分享那封口气大到气死人的论文。
“学森,你瞧瞧,我这辈子头一次看这么嚣张的论文,你觉得文章怎么样?”
“功底扎实,理论严谨,推算过程和论证都没有问题,虽然态度很嚣张,但我估计这应该是一位力学物理学宗师级别的人物,有这个资格在论文里面说这种话。”
钱伟长叹了口气道:“本以为我还算是一个人物,没想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呐,这种宗师级别的人物从哪蹦出来的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