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沦为战区,已经很难继续造船了,多余的设备工人还有专家留在本土作用也不大,就直接往北美送过去,帮助美国人扩大造船产能,顺带也经营一下最后的退路:加拿大。
451.极寒之下的117师
1941年1月28日,苏维埃联盟,俄罗斯加盟国,契卡洛夫(奥伦堡)。
下午一点,气温零下三十八度。
西线漠北军群,第24集团军117师242团防线。
第二十四集团军是罗斯托要塞突击战结束之后,新扩建的又一个主力集团军,前身就是大名鼎鼎的王牌尖锐24师。
24师、47师还有51师作为当时绿色草原战役主力,为击溃苏军草原方面军主力做出了巨大的战场贡献,在彻底击败了苏军草原方面军夺取了哈萨克控制权之后,这三个师就被立刻扩充为了集团军编制。
陈诚赶在了李宗仁赴任西线之前,利用手头最后一段时间的战区总司令官权利,通过了这三个新设集团军的命令,并且获得了南京国防部的批准。
南京国防部从西安大营还有北平大营抽调了二十万结束训练修整的乙类部队前往补充这三个集团军,24师获得了六万多的新兵补充加入,编成了117、118、119三个整编师以及军部,摇身—变就成了一个崭新的集团军。
新任集团军军长为汤沐雨中将,副军长龙文章少将,代理参谋长虞啸卿上校,是的,老熟人虞啸卿又回到了老部队,这一次也是他运气好,日本登录战役结束之后他就在十二集团军47装甲师担任师参谋长,提前跟随陈诚的中部军群被调往西线。
这一次草原突击战,虽然没有参加罗斯托血战,但也跟着47师前往阻敌援军,在草原绿洲血战了两天两夜。
战事结束之后原本他可以随便晋升一个少将师长,但是却仅仅只能只够局限于师一级继续窝着,因为47师扩建集团军之后,军长的位置肯定是廖耀湘的,其余位置也都有人占住了,根本没有虞啸卿的份。
最后在家族的运作之下,虞啸卿重新回到了老部队24师编制下,趁着这一次师改军的扩编东风,混进了集团军一级担任主官职务,成了军参谋长,可代价就是没有了主力师长的职务,也丢掉了晋升将官的机会。
不过能够混到集团军参谋长职务也是足够了,毕竟按照虞啸卿背后家族的资源,撑死就是把虞啸卿顶到少将师长的位置上,混一个少将牌子也就是极限,继续往上走基本不现实了。
现在机会来了,能够爬到集团军职务上,即使只是上校代理,那也是赚了,军衔很重要,但体现军衔权利的职务更更加重要,从师跨到军,这个层级跨越比上校晋升少将更重要。
多积累几次战功,熬上个半年资历,这个代理迟早会去掉,到时候正式晋升少将军参谋长,那可比当一个少将师长强多了。
24师扩编为军之后,由于增添了太多新部队,战斗力下滑了一截,底下三个师长全都是上校,其中孟烦了接管了最多的242团老底子被编成117师,孟烦了本人也被晋升上校担任117师师长,他的副手张子康少校也被晋升中校担任242团团长。
国防军现在已经形成了惯例,只有番号排序前一百的师级作战单位才是少将师长,也就是21~100师这七十九个一九三八初年整编的老牌师师长才是少将军衔,这三年陆陆续续升迁改编之后,国防军内部少将师长也只剩下四十多个。
之后改编扩充的部队,师长一级全部都是上校担任了,以往的少将师长都是抗战最艰难时刻的专属福利,福利期过后就没有这种好事儿了,那时候少将师长,中将军长几乎普遍情况。
时间进入—九三九年之后,有了大将和元帅军衔,为了提升军衔含金量,国防部修改出了新的职务军衔匹配制度,连级军官为少尉和中尉,营级正副军官位中尉和少尉,团级军官为少校和中校,师级军官位上校和中校,军一级则是少将和上校。
军群级别由中将和少将担任,战区也被分为次要战区和主要战区,,次要级别战区职务由上将和大将担任,主要战区职务由大将和元帅担任。
新制度卡主了后来者的晋升之路,但这也是往后的常态化,一九三七年参加过抗日血战,并且在主要战场有过作战履历的那些军官,才能够享受一九三八年大整编福利。
视线重新转回前线,此时此刻已经是进入了俄国的寒冬时节,气温冷到了让人窒息的零下三十八度。
现在国军部队已经全面推入俄国境内了,在罗斯塔要塞失守之后,整个秋季苏军在哈萨克地区陷入了绝对劣势,伴随着国军援兵持续不断涌入中亚还有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苏军节节败退。
除去南下的彭德华上将带走了三个集团军汇合南方军群第七集团军攻略印度之外,整个西线战区目前已经集结了国军十五个精锐集团军,另外还有十二个新编师,一共一百六十五万人的兵力。
从里海沿岸的阿斯特拉罕――乌拉尔――契卡洛夫(奥伦堡)――乌法—线,绵延上千公里的战线开始将战火燃烧至欧洲境内了。
其中117师就是除北欧志愿师之外,第一批攻入欧洲的部队之一,而且还是正儿八经从东亚本土一路打到欧洲来的。
但出来混的,总归还是要还的,攻入欧洲那一刻有多么意气风发,现在的117师就有多么的狼狈不堪,也是见了鬼了,国军军靴刚刚踏入欧洲,这里就是天降大雪了。
时间刚进入十月份没多久,俄国境内就是一片严寒,气温冷的吓死人,纬度更低的哈萨克地区还算是勉强凑活零下二十几度,但进入纬度更高的俄国地区之后,气温就来到了恐怖的零下三十多度。
这还是白昼中午的最高气温,到了晚上入夜之后,温度计都被凝固了,没人知道到底有多冷。
242团团长张子康中校裹着厚实的防寒服,艰难拔涉走入了一处村庄,这里驻扎着麾下一营的部队,他是过来视察的。
张子康身后还跟着已经被冻成了圣诞老人一样的副官杜有为,两人的车子抛锚在了路上,随行士兵也都钻进了就近的友军工事里面取暖,而张子康则是直接来了村子里面营部。
张子康脚下穿着一双羊毛里衬防寒靴,靴子里面还有毛垫,靴面也是经过防水处理的鹿皮,袜子也是厚实的毛袜。
身上的衣服足足好几斤,嘴里面的是保暖内衣,外面有绒衣绒裤和棉衣棉裤,这三层里衣都还不够,外面还得套层冬季野战服,野战服外面再套—件防寒大衣。
手上也得带一层大手套,头上得用护耳罩住耳朵,然后带一件防寒头套罩住头部,再戴—顶狗皮雷锋帽,全身包的严严实实,这样才能在户外进行活动行走,不然分分钟就会被冻死。
艰难走到了一营营部所在的木屋门口,张子康也顾不得敲门,直接就推门而入了,他和杜有为两人进门之后就带着—股森冷的寒风,,两人就跟雪人一样站在了众人面前,浑身上下到处挂着霜。
“谁呀,进来门开这么大?"屋内的军官和军士们纷纷抱怨。
开始还看不清楚到底谁来了,以为是前沿的人回来了,不少人都骂娘了。
可是看清楚张子康肩章上两颗银星之后,所有人不吭声了,赶紧上来拍雪送热水,招呼往炉火边上坐。
整个242团现在能够挂两科银星中校军衔的,只有团长张子康了。
张子康坐在炉火边喝了一口热水之后,整个人缓过来很多了,立刻冷着一张脸质问道:“你们一营怎么回事儿?为什么营部从昨夜到今天上午没有任何汇报?直接给我玩失联了,我都还以为你们一整营的人都被冻死了呢!”
营长张立宪上尉赶紧解释道:“团座,愿望呐!我们燃料不够,通讯室没有生火,通讯设备电池全都被冻坏了!”
张子康追问道:“通讯兵呢?他守着电台怎么会让电台坏掉?”
一旁的六连长雷泽中尉补充道:“通讯兵比电台先被冻坏了,我们还是感觉没动静了,听不到滴滴答答的声儿,赶过去通讯室瞧了一眼,结果通讯兵冻得比电台还硬了,差点嗝屁了。”
张子康还想问对方,为什么不派传令兵联系团部恢复通讯,为什么没有打电话,但最后话到嘴边还是没有问出口。
这种极寒之下,派人步行外出通讯那都是九死一生,人少了会被苏军游击队吃掉,人多了经不起燃料消耗,也没有这么多正常车辆可供使用,至于有限通话,这种温度之下根本没法铺设。
国防军的有线兵也不是超人,没人可以在零下四十度左右的极寒去爬电线杆拉电话线!
“汇报情况吧。"张子康叹了一口气说道。
张立宪赶紧拿来了文件,汇报道:“我营昨日冻伤十七人,全都是重度,患病三十五人,另外还有四人失踪了!“
张子康听完立刻火了∶“冻伤患病可以理解,失踪四人怎么回事儿?“
张立宪说道:“昨夜八连巡逻队外出巡逻遭遇暴风雪,十二人巡逻队只回来了八人,另外还有四人在风雪能见度低的情况走失了...…."
夜间巡逻走失了,这种温度环境,下场百分百是变成冰雕了,就算是侥幸活下来了,那也很快就会被苏军游击队找到,下场同样凄惨,俄罗斯的冰原之上,一旦脱离大部队,小股人马就算是超人也活不下去。
最近部队补充的新人太多了,很多都是内地大营送过来的,没打过什么仗,其中不少还是南方人,初来欧洲遭遇如此酷寒,各种各样的问题此起彼伏。
张子康也没法批评指责对方,因为夜间战区巡逻也是军士条令里面固定的,属于是移动哨,不管在哪,只要是停下来了,就必须要有,明暗固定哨和巡逻的移动哨,雷打不动必须执行。
“把巡逻停下来,天气没好转之前,停止一切非必要性的外出任务,所有人固守防线就行了!“张子康下令道。
“啊?这可是触犯军纪的事情呐,团座三思呀!“国防军有些事儿可以干,甚至稍微放纵一下,只要是别太张扬也不会有人追究,可是要连最基本的战场条令都不执行,那就是犯大忌,轻则贬职降衔,如果导致敌军渗透被偷袭,那可就是得上军事法庭受审的!
“非常时期,非常处理,现在你去问问,底下人谁愿意大晚上盯着不知道零下多少度的气温去巡逻?”张子康没有好气的说到:“多动动脑子,这种情况,战地宪兵会来巡查么?他们有勇气出来巡查,那我们就有勇气出去巡逻!”
“是,长官!”
“行了,赶紧恢复通讯,我就是过来看看,看完就回团部,你们还有没有能开的车子,给我派一辆送我回团部!”
“啊?没多少了呐,您要不还是留在我们这过夜吧?前天六连去林子收集柴火打了一头熊呢!”
“少给我贫嘴,不是开玩笑的时候,赶紧安排!”“是!”
张子康中校最后检查另一边一营具体情况,感觉还算是不错,哪怕没有了主动进攻能力,但是被动防守还是绰绰有余的,营地安全也有保障。
感觉满意之后,张子康就坐着一营所剩不多还能启动的一辆卡车返回了团部,回到团部之后他也是松了一口气,算上失联一营的情况,把全团状态都汇报到了师部。
现在整个西线战区的部队,全都被俄罗斯的极寒整的欲仙欲死,基本上没有了继续进攻的能力,甚至连后勤补给线都开始频频出问题了。
类似117师这种情况还算是好的,有些部队甚至出现一个排成建制被冻死的事情,更有部队连通讯都出现问题了,师团,团营之间大量出现通讯故障失联情况。
国内后勤部门是按照华北地区作战标准供给冬季军需,执行标准的冬二类,也就是应付零下十度左右严寒,应付不了极寒!
一百六十多万大军,因为后勤紧张,甚至有些部队还来不及装备冬装,不少人都是只有一层秋衣和一层毛衣,脚底下甚至穿的还是零七式作战靴!
谁都没有料到俄罗斯的严寒从十月初就开始了,本土原本九月就开始陆续补充前线冬装了,但没料到俄国竟然十月初就飘雪了!
452.迷龙与李连胜
前沿阵地,六连连副李连胜少尉正窝在防炮洞里面烤火,这位新连副是跟着新兵—块补充过来的,新人刚到六连基本上没有什么话语权,哪怕是军官也照样得低头认怂。
连队里面的军士老兵压根不搭理这位副连长,就算是最老实的谷小麦下士也只听老兵自己的话。
李连胜少尉毕业于东北奉天讲武堂,九一八之后跟着东北军流浪关内,一路颠沛流离,一九三七年末,龙文章前往华中招兵,同乡迷龙还有其他人都跟着一块去了南京,但李连胜没有去。
结果就是现在李连胜蹉距好几年依然还是一个少尉,最惨的时候都混到西安大营当警备连排长去了,幸亏这阵子扩军,他也是赶紧申请调往前线,混到了六连这里当一个没有话语权的连副。
他的东北老乡迷龙虽然只是一个上士,但说话比他这个少尉好使多了,迷龙也恨不待见这个老乡,刚来就把人家揍了一顿,打得鼻青脸肿的,事后李连胜也只敢说自己的走路不小心摔的。
“嘶~呼~"李连胜少尉搓了搓双手,感觉手指头没知觉了,赶紧用嘴咬下手套,把手掌贴着小暖炉。
暖和了一会儿之后,李连胜看了看暖炉里面剩下的燃料,赶紧关掉了火苗,把暖炉捂进了胸口里面摄取最后剩余的温度。
前线目前燃料非常紧张,极寒之下不止是车辆载具需要燃油,人员取暖也更是需要大量的燃油。
俄国这里林子很多,其实不缺木材,但木材和柴火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冬季取暖的木柴都是需要提前砍伐劈好,然后慢慢阴干的,这样燃烧起来才能够提供有效热量。
没有人会在下雪之后才去森林里面砍柴的,那么干危险性极大,一个搞不好就会被游击队偷袭,而且砍伐回来的木材大概率也很难烧,勉强点着了那也是浓烟滚滚,战场上弄出来冲天的浓烟,敌人不找你,自己人也会过来弄死你,因为这叫通敌报讯!
防炮洞外不远处,就是一处机枪掩体,掩体是土木结构,深度大约一米九,呈现半圆形,直径有三米,顶棚遮盖了一层原木和树皮,现在大雪深深覆盖,和整体环境彻底融为一体了。
机枪掩体里面迷龙正在对着新兵骂骂咧咧:“狗日的教你多少遍了,机匣里面上油不能多,必须要仔细涂抹均匀,你个瘪犊子图方便就是一坨砸进去是吧?你当这是抹腻子刮墙么?
现在你瞧瞧,全特么冻上了,机匣盖都打不开,你特么咋装子弹,不怕开枪的时候炸膛么?蠢货!”
“排长,那咋办?”
“咋办?凉拌!狗日给老子滚远点,看到你就来气!”迷龙骂骂咧咧走出了掩体,看到了躲在防炮洞里面李连胜,二话不说就开口了:“瘪犊子,你暖炉呢?拿过来用用!”
李连胜当即不干:“你想干啥?想烤机枪你拿自己的暖炉,别拿我的,我的快没油了!“
迷龙半点不给面子:“你狗日的给不给?别逼我揍你!”“噢哟,迷龙又要殴打上官咯!"旁边洞里面的邓宝和马大志立刻喊人准备看戏了。了
李连胜一脸羞愤,恨恨的将暖炉交了出去,他可不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迷龙揍一顿,那实在是太丢人了。
尽管全连都知道迷龙揍过他,但却没有当面见过,这种事儿只要没有被当场看戏,那就还有最后一点点面子。
“个贱皮子,给脸不要脸,非要说狠话才给!“迷龙一把夺过暖炉,骂骂咧咧又回了掩体,直接把李连胜舍不得开的暖炉直接解开了盖子开到最大,用火苗炙烤着被冻上的机枪。
折腾了半天之后,才把冻成块状的润滑油融掉了,又把新兵叫过来:“给老子每隔十秒拉一次枪机,必须要保持随时能够拉得动,要是特么的再冻上了,俄国佬打过来,你就给我去拼刺刀吧!“
“排长能把子弹装上去了?“新兵问道。
迷龙听完直接一巴掌甩过去:“十秒钟拉一次,装上子弹谁给你满地捡?走火了咋办?狗日的,你脑子是落在家里了吧?没带过来,打算战场上捡—副脑花凑活用么?”
新兵委屈的扶正了狗皮帽子,老老实实守在了机枪后面,不断拉动枪机。
刀子嘴豆腐心的迷龙,摸出了自己的水壶:“感觉冷了一次抿上—小口,别给老子干没了,要是我回来发现你醉了,你就给我等死!“
“是,排长!“
处理好了机枪故障之后,迷龙回到了防炮洞里面继续和战友吹牛打屁,六连阵地前沿只安排了一个排的兵力警戒,除了火力排之外,其余三个步兵排轮流警戒,每次四个小时,昼夜轮换。
天气太冷了,整连队的安排在战壕里面不划算,容易导致更多的病号冻伤,前沿阵地一般只有少部分兵力警戒,大部队都在阵地后方的村庄房屋里面窝着,虽然这么干容易遭受苏军炮击导致伤亡。
上头也是三令五申要一线部队构筑全套野战工事和防寒设施,部队尽量待在隐蔽掩体之中,避免进入无保护的民房内。
但实际上,俄国冬天的冻土根本挖不动,仅有的战壕工事都是用炸药炸出来的,靠人力抡铲子镐头挖工事,你了玩了命一家伙干下去,手都震麻了,结果地上也就是一个几厘米的小坑。
那些师部参谋们拟定命令中的防寒工事只存在于理论之中,一线部队除非有挖掘机辅助,否则谁都没有多余的力气挖防寒掩体和战地宿舍,那工程量实在是太大了。
、士兵们更喜欢依托现成的俄国民房当成营地宿舍,这些房子因地制宜,保暖性更好,也更加能够节省取暖燃料,否则窝在寒冷的冻土地表下工事里面,一整个连队一天需要多少取暖燃料?
苏军的炮兵阵地也一般不敢主动开火暴露位置,只要他们敢开火,立刻就会迎来疯狂的反击,别的不说,空中打击那是百分百会去找他们位置的。
“换班了!迷龙赶紧带队回村子,弟兄们都快受不了了啦!“马大志看到了换班的人从风雪中走过来,立刻起身就准备走人了。
迷龙也是不敢耽搁,赶紧集合手底下人,准备返回温暖的房子里面了。
李连胜也是起身掏出了怀里一直暖着的步枪,准备跟着一块回村子了,但却被迷龙一脚重新踹回了防炮洞里面。
“你想干啥?真以为我不敢跟你干一架么?“李连胜也是火气噌的一下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