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后勤供应本国精锐都难打仗,仆从国炮灰送上去也是空耗国帑,除非海军能够彻底打通地中海航线,那样才能就近补给西线军队,再不济也得打通阿拉伯海航道,不然西线军队很难继续增长数量。
指望铁路公路彻底修通到欧洲,那还得至少四五年,前线根本等不了。
当然了,还有一个最完美的办法,可以解决所有问题,那就是让老董停掉大基建、大工业这些人口黑洞国策。
只要停掉了,立刻就可以挤出来海量的人口劳动力,这些人口只要是全部投入到军事需求,前线的后勤、兵力立刻能够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可这个办法没有人敢提出来,提出来了董建昌也不会接受,这些大战略关乎国家根基,关乎诸多大佬的身后名,不可能停下来。
而且抛开高层好大喜功,这些战略也是国家实际需求,这几大战略实现了,说句不好听了,哪怕就是海外军队战败,全军覆没了,联邦本土也有足够能力和底蕴撑下去。
这些都是国家未来立足不败之地的根基,没人敢停掉,这是保底工程,哪怕输掉战争也可以保障国家不至于亡国,不会重新回到曾经那段耻辱岁月。
更深层次的考虑,上层也在顾忌那位雷老板呐,偌大的国家不可能依靠一个人,国家的未来更不可能依托雷老板的存在而延续,联邦需要有自己的底蕴和实力。
说句不好听的,万一哪天雷老板暴毙了,或者雷老板身后的势力不支持联邦了,有大工业、大基建还有大教育托底,中华联邦也不至于顷刻间回到民国前时代。
但你要是敢偷懒,不搞这些,那就等于是把整个国家都放到了悬崖边上,侥幸打赢了战争,那也依然还是傀儡一个,离不开雷老板的支持。
万一要是战争没打完,雷老板跑路了,那就更惨!
所以说现在即使再困难,再没有办法,联邦也还是坚持推动这几大战略,倾尽国力也在所不惜,甚至输掉战争也能够接受,权当是给雷大邪神打工算了呗。
再坚持保底战略的前提下,将军们也是想尽办法去争取胜利,蒋百里大将不喜欢吹牛务虚,但也不是那种只管找问题不管解决的人。
他提出来的建议很明确,海军必须打通西线海上航路,必要时刻可以抽调亚太战区主力舰队西进,亚太战区内部的本国精锐也要抽调西线。
太平洋地区作战完全可以大量使用仆从国炮灰,反正海上航道补给线扛得住,让仆从国炮灰军队去陪美国佬消耗就行了。
本来希望西线可以发动欧洲盟友国力量夹击苏联,现在却成了泡影,德国人不但不能成为助力,甚至还会变成敌人。
—想到苏德有可能合流,两国加一块一千五六百万大军,每一个国军将领都是头皮有些发麻,他们也是越来越不懂了。
为啥明明是节节胜利的战局,怎么越打就越吃力呢?
479.大出血的老董
“这么说来,德国人似乎是敌非友了?难道就不能让他们中立么,等我收拾了俄国人再说?“国防部战略一厅厅长张治中上将摸着下巴说道。
有人立刻回怼:“仗都打成这模样了,哪还有什么中立?简直说笑!德国人又不傻,假道伐虢,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能不懂么,换做我们,估计也不会接受德国佬打到中亚家门口吧?”
“可是,一口气挑战整个欧洲,这也太过了吧,别的不说,单单就是德国和苏联两个国家加一块至少一千五百万大军,算上英国、法国、波兰、意大利这些国家,武装两千万大军不成问题,欧洲的工业也撑得住,背后说不准美国佬也会支持。
这仗怎么打?我们得在西线码多少人上去,人家是本土作战,我们可是万里远征!”
“就是,让外交部想想法子嘛,一口气平推欧洲,还得兼顾太平洋东线对付美国佬,这不等于我们单挑全世界了?”
董建昌听得头大如斗,不开会还好,怎么越开会越麻烦了,这些个屁事儿本来不上称,大家也还是好好的打,现在上了称开始商量了,竟然感觉没得打了。
老董还是将目光看向了蒋百里,那意思很明白,赶紧再想想办法。
蒋百里之前提前出的那些个办法都是治标不治本,只计算了对付苏联需要,没计算平推欧洲的需求。
感受着老董灼热的目光,蒋百里也是深感倒了血霉,只能开动脑筋,想了半天才给出了含糊结果:“西线要是平推欧洲,光靠现在李宗仁手上这一百六十万人远远不够,国防部今年可以想办法继续增兵一百万,本土组建的十五个乙类军,外搭东线抽调两个集团军,勉强可以凑够。
再加上南亚次大陆和澳洲战事加快一些速度解决,到时候白崇禧和彭德华两人麾下军队继续调往西线,截至一九四二年我们可以在西线维持三百五十万人以上军队,再多的话,就只能够从其他领域抽调了。”
陆军六百七十万规模,除去文职、后勤,还有驻扎占领区和留守本土的力量,能够挤出来三百五十万人攻略欧洲已经很不错了。
常备军不管哪个国家都是有水分的,按照五百万常备军规模计算,海外作战的情况下,五百万大军实打实能够派驻一线作战的兵力能够两百万就烧高香了,并不是五百万军队全都是有效作战兵力的。
除非是本土作战,快要亡国灭种了,那肯定没的说,五百万常备军全都得上一线,打光了甚至还得不计代价的补充,可海外作战那就根本做不到了。
“四百万都不到,那还打个屁,少说也得五百万大军才能试一试,兵力比都快超过一比五了,神仙都打不赢。”
“就是,再想想办法,太少了,根本不够,女人也可以鼓励参军嘛,老人都鼓励了,女人也得鼓励!”
“别太过分了,现在女人都上工地修路,下矿井挖煤了,再让她们参军,这属实离谱了,南京保卫战那会我们都没让女人打仗,现在是打到别人家门口呐,道理说不过去!”
比较有良心的联勤总长朱玉阶上将提出了折中意见:“确实如此,女人参军打仗,属实离谱,还是让她们去修桥铺路、下井挖煤、锻铁炼钢,挤出来的男人就去扛枪打仗嘛!
毕竟妇女也顶半边天,劳动最光荣!”
董建昌听得倒吸一口凉气,脸上忧心忡忡:“这么做不会出问题么?修桥铺路、下井挖煤、锻铁炼钢,这些活儿太过分了,你们这群莽夫,一点都不考虑实际。
此事我会去和文官商议,你们这群莽夫真是辣手摧花,女人都当成男人用了,谁来生孩子?一次性全都用完了,将来怎么办?“
董建昌当了几年大执政,纵览全局,目光开拓了不少,考虑问题也不再是单纯的军事目光了,还得考虑全局,国内要发展,国外要打仗,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哪一边都不能被耽搁。
董建昌压阵,不能让这群武官莽夫太过分了,国家要存续,要发展,凡事不能太离谱了。
谁特么见过让女人参军远征的,这又不是保家卫国,这是侵略征服别国呐。
这些个莽夫还让女人去修路铺桥、下矿炼钢,倒不是做不到,而是成本太高了,女人要真能干这些活儿,早一千年就干了,古代那些皇帝谁都不是吃素的,实在是女人干不了呀。
不否认个别女性可以干这些重体力活儿,但你要普遍性的让女人干这些活儿,百分百出大问题,而且得不偿失,说不定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赔本买卖没人愿意干,统治者都是需要衡量利益得失的,正儿八经的领袖从来不会考虑什么关爱女性,跟不会偏袒女性,古代那么多暴君昏君,也没干出来女人采矿、打仗的事儿,是他们心慈仁善么?当然不是!是因为这么干赔本!
商量半天,关于征召女性参军,修路挖矿这些事儿,被否决了,但也没有完全否决,派驻海外作战肯定不行,但女兵留守本土,空闲出来的男兵远征海外,不强制征召女性参军,但鼓励女性参军,这些还是可以做到的。
另外让女人干劳工、重工、这些活儿也不太合适,转变一下,让女人进工厂干流水线还是可以的,但她们更主要的任务还是生孩子,人口增长才是最重要的。
将军们商量一番,七拼八凑的,大家合计了一下,按照现在每个月伤亡2~5万的数据,每年需要新增两百万军队来支持前线作战,正儿八经能够被派到一线真刀真枪玩命的,估计也就一百三四十万,勉强能够在一九四二年左右完成西线五百万大军的编制。
前提是后勤必须得跟上,千万不能出岔子,海军方面也保证了,今年就会打通西线海上航道,地中海黑海航线不敢保证,但阿拉伯海印度洋航线可以拍胸脯落实的。
该做的都尽力去做,可还是没有人敢保证能够实现一波推平欧洲的目标实现,所有大佬都是持走一步看一步的战略,先把莫斯科拿下再说吧。
开完会之后正好赶上了饭点,老董端茶送客,但将军们一个个都是无动于衷的,把大家叫过来开半天的会,一顿饭都不请,谁都不愿意走。
董建昌也是纳闷了,怎么今天端茶送不走客了呢?眼看将军们不肯走在这打马虎眼,老董无奈,只能吩咐厨房多添十几双碗筷,招待大家吃了晚饭再走。
董建昌现在没有在原来的执政府办公了,原来的执政府被改成了总理府,那里是文官中枢了,老董自己搬到了熙园。
原本按照老董的称帝计划,登基之后他是要搬进南京皇宫当皇帝的,可之后没钱称帝,返修皇宫也没钱,就干脆还是继续赖在熙园不走了,能省一点是一点。
执政府原来的食堂也被总理府接手了,老董去吃饭也得买饭票,现在老董就是在熙园自己弄了一个私厨,请了几个伙夫自掏腰包办伙食。
自家妻儿还有老丈人大舅子有事没事儿都是吃老董的,今天忽然多了十几个将军过来蹭饭,差点没座位,一群人足足开了两桌,看得老董心疼不已。
老董一个月工资也就才千把华元,老婆杨立华也在妇女儿童保障部上班,两夫妻工资补贴加一块每月三千多华元,甚至老董以权谋私给老丈人都安排了一个国事顾问头衔吃空饷,一家人勉强凑够了五千华元的月收入。
相当于是每月四十万左右人民币的超高收入了,可特么这是要交税的,收入越高税越多,交完税能够到手的有三千就不错了,规矩是老董定的,他也得遵守,不然底下人都不会交税。
每月收入还得给熙园宅邸付租金、维护费,请下人也得给工资,伙食费、电费都得掏,老董这个大执政的日子其实过得也不咋地,兜里经常掏不出几个子儿。
今天多添了十几双筷子,请这群将军吃饭,董建昌也是有些心疼的,公事开会喝茶吃点心都能报销,可私下里吃饭那就是自掏腰包了。
没办法,监察部长是伍豪,有他盯着,老董都只能靠工资过日子,那群红脑壳自己不贪钱,也不许别人贪,尤其是那位农业部长,他连老董的举报信都敢写,伍豪接了举报信就敢查,属实是无奈。
董建昌为啥大清洗搞这么久,宰了这么多人,官员们始终没有敢以此为借口反对的?是因为老董麾下大军么?当然不是,原因就是老董自己底子干净,他立出来的规矩自己遵守了,所以别人才会服气。
今日饭桌上,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老董,为了装逼,让厨房特地弄来了不少硬菜,当然老董请的那几个二把刀廉价伙夫是弄不出来的,都是花钱去中央饭店打包过来的。
饭桌上大执政夫人杨立华也是强颜欢笑,她也心疼钱呐,尤其是有了儿子之后,杨立华对于家庭支出异常敏感,看着老董装大方,她也只能是配合一点了。
“大执政的家宴就是味道不错呐,和中央大饭店的味道一模一样,这葱烧海参简直绝了!”
“执政大气,这道熊掌还是西伯利亚打过来的,空运呢,我在中央饭店尝过,两百多华元呐!”
饭桌上将军们吃的喜笑颜开,老实人朱玉阶更是填了三碗饭,就连体面人蒋百里也没有客气,专挑贵的吃。
二十年陈酿的花雕酒足足开了七坛子,陪桌的老爷子杨廷鹤看得胡子都是一抖一抖的,赶紧让人把自己的小酒盅换成大碗,多喝一点别便宜了这些莽夫。
酒足饭饱之后,将军们一个个抹嘴剔牙,还是没有走人的意思,个个都是眼神飘忽,手摸着口袋,似乎准备着什么。
老董实在是忍不了了,一群人吃了晚饭都不走,还打算留下了宵夜么:“你们到底什么事儿,藏着掖着几个意思,有话放到桌面上来说嘛!”
老董话音一落,国防部作战二厅的厅长孙连仲中将可就没有客气了,他是西北军出身,为人直爽实在。
孙连仲从口袋里面掏出来了两张欠条,说道:“大执政,俺老孙是实在人,欠债还钱的理儿,还是明白的,这是您写的欠条,一张是我的,另一张是池峰城的,他在前线没时间,委托我找您顺便要一下。”
“执政,这是我的!”
“执政,我这也有一张,也是您签字的欠条!”
桌子上,—群将军们每个人都从口袋里面掏出来欠条,全都是当初老董为了登基筹钱写出去的。
这些欠条按道理来说去年就该兑现了,今年过年前腊月份,将军们就找老董要过一次了,老董说没钱糊弄过去了,可现年过完了,将军们又找过来要了,而且找到老董家里来了。
“岂有此理!我都没有登基,你们凭啥找我要钱,老子要是当了皇帝,你们这些欠条我二话不说全都认了,可现在我老董不是没有进步成功么?”
将军们听到这话不乐意了,顿时开始反驳。
“大执政,您当初要登基,我们这些兄弟哪一个不是豁出去支持您呐,虽然失败了,但不能否认我们的支持呀!这欠条您得认呀,都签过字的,还盖了您的私印,您这么大一个领袖赖账,属实是有些说不过去!”
董建昌脸都绿了,据理力争道:“你们几个借了钱给我,十万的借条,你借了三万有没有?现在找我要连本带利的拿,当我是冤大头不成?”
“大执政,道理可不是这么说的,弟兄们可都是出过力的,这也得算呐!您这得算成赏赐,大家都急着用钱,没办法,只能来找您了!”
底下一群将军们都是群情激奋,这笔钱可以说是老董承诺的赏赐,属于是天公地道的。
古往今来,将军们跟着老大打天下成功之后,怎么可能没有赏赐呢,老董之前私底下暗示会给大家封爵传家,所以都有拼劲,可你老董称帝没戏了,爵位自然也是泡汤了。
但荣誉没有,该给你的赏钱你不能赖账呐!老董从南京登位之后,就一直没有给过赏钱的,涨薪是不错,但也把将军们吃空饷的门路给断了,薪水大家都有,那可不是赏钱。
之前老董给的全都是雨露均沾的福利,单独给将军或者官员们的福利一丁点都没有,这事儿大家可都是记着呢。
名和利多少得给一个吧,这欠条说什么也得让老董掏腰包兑现了,不然大家伙这么挺你半点油水都捞不到,谁能干?
“周宪章!余禄庆!.........你们也找我要钱么?“老董连点了几个绝对心腹,别人找他要也就算了,他们之前都是旁系,可你们都是嫡系呐!
几个被点名的将军也是羞愧的低下了头,但却还是硬着头皮没有收回欠条。
老董无奈,随即看到了自己的大舅子怒道:“杨立仁,你也找我要账?“
杨立仁赶紧喊冤:“大执政,我可是实打实按照借条借了五十万给您呐,这钱不是我自己的,我借的朋友的,您不还,我就得破产呐!”
董建昌转头看向了老婆和老丈人,老丈人杨廷鹤拄着拐杖赶紧说自己喝多了,立马走人。
老婆杨立华也是彻底绷不住了,冷着一张脸抱着儿子起身而去,儿子董寒都还嘴馋没吃够呢,也还是被抱走了,再不走压岁钱都都得被骗光。
“大执政,给不给说句痛快话吧,弟兄们都等着呢!”“没钱!”
“您不是给自己特批了嘛,国会勋章补贴,一个月十万,多少也得意思意思!”
将军们都不傻,你老董给自己特批了一个每月十万的世袭待遇,他们毛都没有,怎么可能甘心,都是为你老董的宏图霸业卖命,没甜头谁干呐!
后世东大那群红脑壳家族都捞的不要不要的,他们怎么可能白打工?
480.海军贪污案
破财消灾,老董终归还是选择了拿钱息事宁人的做法,不给不行呐,古往今来这都是天经地义的事几。
称帝是否成功那是你老董自己的本事,但该给下面的一点都不能少,否则底下人会不服气的,虽然不敢反你,但多多少少搞你一点名堂还是没问题的。
董建昌是个明白人,懂得财散人聚的道理,咬着牙找银行贷了一大笔钱,先还了一部分,算上自己存折上最后一点钱还有勋章补贴,凑了五十万,先把这些欠条去年到现在的利息给结清了,打算先息后本的慢慢还。
写出去的欠条足足有八百五十万华元,当时也就借了七十多万到手,结果称帝失败,钱花完了没点效果,现在还债那可真是欲仙欲死。
可没办法,自己造的孽,就得认,花钱消灾这是成本最低的方式,其实也还有其他办法,那就是给这些将军们每个人发—枚红宝石金星勋章,让他们也感受一下每月三百世袭罔替的福利。
但明显做不到,甚至每人发—枚金星勋章都做不到,总理府那头百分百不会答应,以往勋章没有福利补贴的时候,总理府文官系统压根不管,可现在有了世袭罔替的福利,那文官就盯得死死的。
银星以上勋章授予,现在都要通过国防委员会和总理内阁双重审核才能够正式批准的,文官卡得非常死,没有实打实的滔天之功根本不会给你签字!
老董拿不出名爵,给不了勋章,那最后最就只能破财免灾咯,不然将军们百分百会降忠诚度的,董建昌可不想听到耳边响起"忠诚度-10”的提示音。
国防军将官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多轮涨薪水主要都是涨基层官兵薪水,高层将领的薪水—直都是老样子,少将三百五、中将五百、上将六百、大将七百五、元帅九百,算上各种补贴和奖金也就那样,根本撑不起将官大佬的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