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之外,老师将会去遥远的战场,继续为你们争取一片能够安静容纳书桌的土地,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你们将来的责任。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还有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就是在每一代人的勇气和坚持之下得以延续至今。
孩子们,请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要学会坚强和勇敢,我相信你们的未来都是光明的。
父辈们流血牺牲建立的一切,在未来需要你们来捍卫!这就是我最后所能够教会你们的了,现在,下课!”
罗延康摘下了眼睛,拿起了教案,对着讲台下的孩子们淡然一笑,然后走出了教室。
早已等待的征兵官拿出了信件交给了罗延康。
“罗延康先生,我代表湖北荆州征兵处,特此向您通知,您被征召了,联邦国防部根据宪法第十八条内容,依法向您发出征召令,请在接到通知后二十四小时内赶往最近的征兵站点报道入役!”
征兵官说完之后,向罗延康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罗延康拿着征召信点了点头道:“麻烦您了,我会尽快去兵站报到的。”
征兵官放下了手,看了一眼教室内的学童,又看了看罗延康,说道:“我谨代表国家以及军队向您致以敬意,公民,感谢你的付出!”
说完之后,征兵官转身离开了,他还需要去下一个地方继续通知那些被征召人。
罗延康拿着信回到宿舍整理起了个人物品,他是单身汉,幼年丧母,跟着父亲务农为生。
十四岁才开始求学,拿着老父亲种田攒下的三块大洋还有每个月二十斤红薯米,硬生生学完了小学课程,然后又去中学旁听蹭课,最后实在是没钱支持了只能够辍学干活,二十岁之后父亲因病去世,家中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罗延康就干脆卖掉了土地,去城市继续求学,在武汉获得了高中学历,之后一直都是一边工作一边挤出时间学习,他想要上大学,想要去见识一下更开阔的天空。
蹉跎到了三十多岁,过了而立之年后,罗延康的大学梦依然还是没有实现,反而是战争先爆发了,罗延康迫于战乱丢了工作开始颠沛流离,一直到三年前国家开始重振教育,罗延康被聘请为了家乡学校的数学老师。
已经三十七岁的罗延康终究还是向现实妥协了,放弃了自己的大学梦,转而当起了老师,教书育人,把自己的梦想寄托给了下一代人去实现。
但命运弄人,他的教书生活也在今天被打破了,征兵信拿到手之后,他就明白,此生恐怕再难有登上讲台的机会了。
收拾好行李之后,罗延康来到了老校长张省荣的办公道别,他父母都不在了,也没有什么兄弟姐妹,一个人无亲无故,真要走也不需要向谁道别。
但老校长张省荣这些年一直很照顾他,罗延康也把老校长当成了长辈看待,这一走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唯一牵挂的就是老校长了。
来到老校长的办公室之后,张省荣正在打电话,似乎是在给谁吵架。
“他们征兵处那群人想干什么?啊!征兵征到学校里面来了,简直无法无天,你们县教育局这些软蛋,就不知道驳回去么?”
“我不听什么命令法律的,我只知道我的学校需要老师教书育人,你们这个月都已经征走了我足足三个男老师了!”
“全靠那群女教师能管住学生么,我这是学校,不是皇帝后宫!”
“什么?战争需要?你别给我老头子扯淡,战争需要,教育就不需要了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呐!战争能打一百年么?"
“你们县里管不了,那我就去市里,去省里面!实在不行我这把老骨头豁出去,我去南京找大执政!”
“别给我扯什么大学生的,我只要我手底下这些男老师,大学生我不要!”
尽管老校长愤怒无比,但最后也还是无奈叹息的挂掉了电话,上头已经在电话里面表明一切已成定局,没法改变。
羊角塘中心学校缺额的老师,都会从今年毕业的师范生里面抽人补过来,不少都是在校生。
教育部门也接到了不少征兵额度,必须得放人,上头舍不得把那些风华正茂的年轻学子扔到战场去,只能退而求其次的把一些老师纳入征兵范围。
让年轻的学生提前毕业去学校任职,然后被替代的那些老师就接到了征兵令,即将赶赴战场。
老校长颓然的坐回了板凳上,转过头忽然看到了拎着行李箱的罗延康,顿时难以置信道:“你这,难不成也是........."
罗延康点了点头道:“是呀,我也接到征召信了,现在是特地来找您道别的。”
老校长再也绷不住了,老泪纵横道:“何至于此呐?你走了,那些学生怎么办?刚调来的那些个师范生他们能带好么?”
罗延康脸上没有看到不忿和不甘,只有一脸的平静:“校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年轻人还是留下来吧,他们是大学生,我只是高中学历,比起来,他们更合适。”
老校长骂道:“这简直就是穷兵赎武,哪有让教书先生也上战场的,历朝历代也没出过这种事儿呐!”
现代化的战争,不是以往军阀混战、十年内战那会儿了,那时候有可能营长团长都是文盲,那会儿的军队也都是步枪打天下,草鞋走四方。
而现在的国防军作战,文盲已经根本无法履行作战职能了,很多兵种甚至都要求士兵具备相当程度的文化素质了,军官更是必须要有学历有文化的,否则根本没法打仗。
国防军的装备体系已经不是曾经了,现在武装到牙齿的国防军,也需要更大化的武装一下脑子了。
军队自己培养的军官生已经完全跟不上扩张速度了,现在国防军海陆空三军规模无限接近一千万人编制了,正常官兵比例至少也要在百分之四左右,也就是说至少需要四五十万军官。
注意这里所需要的军官可不是大老粗和只知道拼命莽夫,而是需要有知识有学历的人才能够担当,别的不说,你至少需要掌握初中学历,认识字、会算数、能把地图看明白。
起码也得能够对照地图比列尺算一算距离,某些专业兵种对于军官知识储备更高,炮兵至少要知道怎么算三角函数,装甲兵军官需要掌握机械常识,空军军官更是要高中学历起步才够格。
军队也是没有办法了,才把征兵的目光转向了学校里面这些老师,否则光靠自己根本行不通,也没法支撑国防军千万规模的大整编。
大扩军不是光征兵就行了,还得征官,没有足够数量的合格军官,士兵再多也没用!
“征兵信上面怎么说的,军队打算怎么安排你?"老校长不放心的问道。
罗延康回答道:“应该是先去武汉大营培训两三个月,然后就是去前线任职了,军方给我的是军官征召,现在我已经是陆军中尉了。”
严格来说,像罗延康这种被动强制征召的人,是征召兵待遇而非豁免兵待遇,是没法享受提拔军官资格的。
但国防部也给征兵政策打了补丁,专门针对知识分子有学历兵源提供特殊待遇,毕竟联邦可没有奢侈到拿知识分子当大头兵使的境地。
具备小学学历公民入伍后直接授予军士军衔,初中学历公民入伍授予少尉军衔,高中学历入伍就是中尉,大学生入伍直接授予上尉军衔,入伍培训期间成绩优异者甚至还以直接破格继续提拔晋升。
老校长听到这里也算是好受了一些:“还算是有一点厚道的,也算是给你一个官身了,没有委屈你。”
罗延康笑道:“无所谓这些了,反正都是为国效力。我走之后,还请老校长多多照看那些孩子们,他们不少人虽然顽劣,但毕竟也是年幼无知。
很多孩子虽然学习不行,但品德还都是过关的,哪怕不重道,也是尊师的,请老校长多多关心。”
老校长张省荣扶着额头,悄悄擦干了泪水:“你呀,都这个时候了,还在这关心学生,唉! ”
“放心吧,我记住了,平日里虽然我严厉,但也还是把那些孩子们当晚辈的。”
罗延康心中舒缓了不少,继续问道:“李宝怡(详见380~381章)那孩子怎么样了?”
张省荣说道:“李宝怡今年已经顺利通过中南联大预科班考核了,现在已经是正儿八经的中南联大大学生了,比我们强太多了。”
罗延康至此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面容中带着七分释怀和三分洒脱:“哈哈,无憾矣!我没做到的事情,我的学生做到了,这辈子总算不是碌碌无为呐!”
李宝怡就是被罗延康发掘出来的,也是他向老校长举荐,然后破格参与考试,考入中南联大的天才。
现在听到自己这位最看重的学生完成了自己当年未竟的理想,罗延康也是再无遗憾了。
“老校长,这是我当年在武汉求学时买的钢笔,这些年一直陪着我,现在投笔从戎了,就放在你这吧。
哪天,要是李宝怡重回这里,你就把这支钢笔交给她,这也是我作为老师最后能留下的一份礼物了。”
张省荣郑重的接过了钢笔,感叹道:“老头子我要是在年轻二十岁,也跟你一块投笔从戎去战场了,可悲可叹呐,要是我能替你就好了!”
“老校长莫要如此,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今日国家相召,我也算是能够派上用场了,还请老校长放心,我一定不会为学校丢脸的。”
张省荣眼中含泪,咬牙点了点头:“一定要保重,我在这里等你回来,莫要让我白发人送黑发人呐!”
罗延康没有说什么,只是跪下来给老校长恭恭敬敬磕了一个头,以此回报这几年来的照顾和情谊。
起身之后,罗延康拎着行李转身而去。
当他来到校门口的准备离去的时候,本是上课时间的校园,走廊上却挤满了学生,一个个都是不舍的看着罗延康。
“回教室上课吧,老师出一趟远门,很快就会回来的!”平日里哪怕就是最顽劣的学生,此刻也是真情流露的哭出了眼泪,学生们站在走廊上唱起了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悠扬的歌声中,罗延康戴上了帽子转身而去,他不想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舍,毕竟男人的道别,不需要眼泪!
484.民间事(12)
春季的田梗上,罗本田老汉扛着油桶,叼着—根卷烟,晃悠悠的走向拖拉机。
正在维修动力的机械员抬起头一看,吓得扳手都给扔了,一把夺过了罗本田嘴巴里的烟狠狠踩灭。
“老罗,跟你说了多少次了,特么送油的时候不要抽烟,扛的是燃油不是冷却水,要是着了,你连火化都省了,直接就是一堆灰!”
罗本田拍了拍脑袋笑道:“哈哈,瞧我这记性,老是没注意,怪我,怪我哈!”
“这年景变得太快了,以前都是扛锄头的,现在整天扛油桶,背工具箱的,不是打黄油就是注机油,我脑子都快乱了。”
“刘技术员,还是你们年轻人好呐,学什么都快,脑子比我们这些老家伙强多了。”
机械员小刘没好气指着拖拉机说道:“别拍我马屁了,赶紧过来瞧着,看看我怎么修的,这点小毛病,你也得学着修,不能啥事儿都找我,我可待不了多久了!”
罗本田纳闷道:“你是农场的机械员,几千亩地,十几台机械等着你伺候呢,你不待在这,你能去哪?“
小刘抬头擦了擦脸上的污渍,无奈道:“你没见着农场不少人都都被调前线去了么?我这机械员也当不了几天了,过—阵子说不准就得去前线了,到时候可就不是伺候农机,是伺候坦克装甲车去了!“
农垦兵团属于是半军事性质的国家公立组织,农垦兵团的青壮雇员也都是清一色的后备兵员,正儿八经的预备役军事人员,别的人可能躲掉兵役,但他们绝对躲不了。
民间征兵征还得用征召信,农垦兵团的人被征兵只需要一封调令就可以了,甚至他们进入现役之后,以往在农垦兵团工作年限也都是被计入军龄的!
罗本田看着年轻的小刘,说道:“这不是胡闹么?你走了谁来伺候这些大家伙,要是机械哪里出问题了,我们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怎么修?
要不你跟上面打个商量,我去替你,你这么年轻去战场可惜了,我这老家伙都快五十了,没多少年好活了,我替你去战场!”
小刘的年纪和他儿子罗勇差不了几岁,罗本田最见不得的就是这些年轻人跑战场上去搏命,他们的用处比自己这些老家伙大多了,要去战场送死也该他们这些没用的老家伙去才对。
小刘笑了笑,说道:“得了吧,人家要的是懂技术的人,现在打仗又不是以前那会了,天上飞机,地上坦克,水里面全都是军舰,都是机器,要懂技术的人去了才有用。
扛枪冲锋的人有的是,但会开坦克,修飞机的人没多少,上头要的就是我们这些懂技术的人,你要想去,先学会怎么修拖拉机吧!”
小刘也是开玩笑一般说着,正儿八经的征兵,再怎么样也不会征走罗本田,他们这户人家成丁只有两个,就是罗本田和他儿子罗勇,罗勇已经参军了,只剩下罗本田这一个成丁,军方再怎样也不会主动征召罗本田的。
军队征兵也是有规矩的,独子不征召、独丁不征召,家中独生子的不会征召你,看你老爹年纪怎么样,老爹要是还年轻,那就征召老爹。
另外如果家中只有一个成年男子,那也不会征召了,一般独门独户的至少得留下一个成年男人撑门面,真把顶梁柱都给征走了,那会出问题的,但如果你无亲无故孤身一人的话,军队也会征你,这种人谁都喜欢,搞不好还能省一笔抚恤金呢!
当然了,这是军队不强制征召你,可你如果自己要主动参军,军队也不会拒绝的。
罗本田这种情况就是不可能被军队强制征召的,除非是敌军打到家门口了,不然他这种家中已有人参军,并且自己还是顶梁柱的男人,都不会被强制征召。
更要紧的还是罗本田今年都四十八了,军队对这种老掉牙并且大字不识几个的货色根本不感兴趣,你主动参军,人家都不要。
“老罗,别愣神了!赶紧过来瞧着,能学多少是多少,等我走了,就得靠你们自己了,别到时候什么都不会呀!”
“好勒,我来瞧瞧!”
—老一少趴在拖拉机动力上面,一个教一个学,教的人气得不行,学的人也是吃力无比。
直到一队路过的军车停在公路边上,来了两个士兵找他们要借几桶柴油,才打断了教学。
“借什么呀,拿去用就是了,农场有的是柴油!"机械员小刘很大气的找了两桶柴油递给士兵。
车队有了油之后很快又重新出发了,士兵们走之前还留下了两箱子罐头,小刘也没要,直接丢给了罗本田。
罗本田看着田野前方公路上一队队疾驰而过的军车,上面满载着一个个年轻的士兵们,自打开春之后,公路上就重新开始变得热闹起来了,移民队伍、军车队伍、军需车队,各种各样的人还有车源源不断的开向西方。
“这西边到底有什么呀?怎么这么多人跑过去都不见回来呢?“
罗本田摸着脑袋,越来越感觉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他都完全看不懂了。
伴随着进入春季气候变暖之后,源源不断的军队开始从内地开赴西部边疆,有的时候一整天路上都没见停歇,全都是军车疾驰而过,源源不断看不到尽头一般。
此刻公路上就是如此,透过车尾敞开的篷布,罗本田能够看到车厢内那些年轻的士兵坐在里面,手扶着步枪,头戴着钢盔,背着沉重的行囊,脸上表情各异,有的人很迷茫,有的人很激昂。
湖北这里有一个武汉大营,中部各省征召而来的新兵都要在此接受训练,武汉大营同时也是中部地区的战略军需储备中心,发往西线的物资至少有七成都要从此地中转。
开春之后,伴随着西部路况改善气候转暖,中原内地的兵员和军需物资那都是源源不断的开赴西边,前线就像是一个无底洞一般,不管砸进去多少人,多少物资装备,反正就是不够。
“别发愣了,老罗!修好了,赶紧开工呢!”“好勒,来咯!”
罗本田收回了目光,转身走向了拖拉机,坐上了驾驶位挂上档然后开足马力,拉动着犁钟开始深耕脚下肥沃的土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