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来是背叛的价码还不够呐,等着我们出完价,想在瞧瞧到底是叛不叛,算盘还真的打得够精的!“李宗仁摸着下巴,脸上带着—股玩味的笑容。
部下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处理,真的给保加利亚东西么?”
李宗仁冷哼道:“给,为什么不给?给装备军费多麻烦?我直接给他们一支军队!”
“第24集团军不是好几次申请要修整轮换么?这次我给他们安排一个轻松活儿,让24集团军不要和俄国人死磕了,立刻赶往保加利亚,控制住他们!”
“总座,现在我们刚占领黑海沿岸正在肃清高加索地区残敌,没有足够的船只运输一个集团军前往对岸呐!”
李宗仁道:“本土补充的181空降师不是刚刚抵达了阿斯特拉罕么?让181空降师配合24集团军,打一场跨海空中突袭。
怎么打我不过问,我只要拿下保加利亚,让他继续留在轴心国,这是我们最后的颜面,不能让轴心国变成了只剩下我们自己一个光杆司令!”
“是,总座!”
处理完了保加利亚问题之后,李宗仁又重新观察起了地图态势,原本的作战计划部署必须要大幅更改了。
本来还想拉着德国人一块瓜分欧俄地区的,可现在德国人背刺了,那就是妥妥的站在了敌对立场。
尽管新成立的欧盟没有对联邦宣战,但李宗仁还是把欧盟列入了敌对国阵营,他眼中的欧洲人只有敌人和盟友,根本没有中立的存在,不帮我,那就是我的敌人!
西线战区司令部筹划的夏季攻势本来改在六月中旬就发起的,但由芬兰事件所引起—连串连锁反应,导致了欧洲局势剧变,李宗仁稳妥起见没有贸然发起夏季攻势,而是选择先等等看看变化再说。
这一等,就等来了一连串的坏消息,德国以及—众欧洲盟友的背刺,让李宗仁倍感棘手,原本准备的兵力和物资都是拿来对付俄国人的,可现在估计又得加上整个欧洲了,这可就让人头疼了。
目前西线入欧作战的国军兵力已经恢复了一百七十万人规模,去年以来的作战伤亡损失全都补上来了,物资也囤积足够了。
如果说按照去年的把俄国打得那么惨的架势推断,李宗仁今年就有信心把战线平推到莫斯科,甚至是占领莫斯科。
可现在德国佬背刺,搞不好就会帮着俄国人抵抗国军,那现在手头上的兵力和资源可就有些远远不够了。
料敌于宽,李宗仁从来不打无准备之战,也更加不会轻敌,他发起作战之前都会充分考量成本和收益的,不止是军事角度上的成本收益,更是战略全局角度的成本收益。
要打就必须按照最坏的打算去做准备,绝对不能打一半发现超出计划了,搞得不上不下,那才是最惨的。
南京大执政虽然杀气腾腾要求他进攻,但李宗仁却还是准备压一压,百万人规模的战略攻势,第一要务不是思考怎么击败敌人,而且应该思考怎么把自己的弱点补上来,先立足于不败之地,然后在想着怎么搞死敌人。
中华联邦又不是拿破仑,他们不缺时间,而且背后也没有反法联盟背刺,有的是底蕴和实力压死对手,所以千万不能急,只要自己稳打稳扎,嬴就是注定的,无非就是赢多少的问题而已。
但如果贸然进军,漏出了破绽导致大败,那可就是满盘皆输,损兵折将虽然很很疼,但如果丢失了欧洲战场的战略主动权,那可就是万事皆休了。
李宗仁现在就琢磨着该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拿到最大的收益,现在莫斯科已经不是国军远征的终点了,饮马大西洋才是!
510.斯大林格勒(1)
“夏季攻势将会以斯大林格勒为核心开展,拿下这座城,莫斯科就会近在眼前!“
李宗仁的拳头重重砸在了地图上,拳头的落点恰好就在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是伏尔加河流域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天然的水陆交通枢纽,这也注定了它将担当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对历史上的莫斯科公国、俄罗斯帝国、还是对如今的苏维埃联盟而言,这座城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座城市从18世纪开始就是一座军事要塞,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就是俄国人的重要战略核心枢纽,任何想要攻略里海以及黑海的军事行动,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绕不开这座城。
19世纪后期建成铁路,城市迅速发展,这里也成为俄罗斯南疆重要的工业与商业贸易中心,苏俄内战时期,这里叫察里津,斯大林就是在这里领导了著名的察里津战役,击溃了来势汹汹的哥萨克白军,从而开始奠定了自己在党内的核心地位。
1925年为纪念斯大林改称斯大林格勒,自斯大林执政至国军入侵前,十几年内,这座城市得到了进—步的发展,这里成了苏联重要的重工业中心,粮食、石油和煤炭的主要产区,和铁道、伏尔加河运集散中心。北高加索的粮食、巴库的石油、中亚的棉花,都通过这一工业铁路枢纽和伏尔加河的港口提供给苏联的中心地区。
国军想要打通伏尔加河航道,联通欧亚核心航道本土——马六甲――印度洋――波斯湾――地中海――黑海这条生命线,那就必须拿下斯大林格勒。
拿得下,国军才能继续朝着莫斯科挺进,拿不下,国军的后勤线以及后方就永远不会安定,也更加谈不上畅通无阻。
时间进入六月,西线国军熬过了翻浆期之后,就已经开始对伏尔加河西岸的进攻,各处突破进展明显,萨拉托夫、乌里扬诺夫斯克、喀山接连在国军的猛烈攻势之下陷落。
苏军实际上已经无法在宽大的正面防线上维持下去了,他们需要面对敌人实在是太强大也太精锐了,而他们需要防御的正面也太宽了。
再去岁的哈萨克草原大战以及冬季反击战过程中,苏军损失了大批精锐部队以及装备,虽然有效拖延了今年夏天国军的攻势,但他们自己也是损失惨重的。
苏军统帅部将目光放在了斯大林格勒,与其到处撒芝麻,还不如陈兵一处死死挡住国军,斯大林格勒这座城市就是接下来苏军的防御核心了。
针对斯大林格勒的谋划,中苏双方都是明牌的,谁都知道这座城是百分百的下阶段作战核心,国军必须得拿下这里才可能继续挺进,拿不下这里,国军就无法打通打铁路线和内河航道,百万大军挺进莫斯科完全就是幻想。
同样苏军也承受不了丢失斯大林格勒的代价,丢掉这里,整个伏尔加河西岸防御体系就会彻底崩溃掉,国军在接下来的夏秋季将会再无后勤之忧。
这里就相当于中原的徐州,俄国人的五六条航道还有十几条铁路线都在这里汇聚,丢了这个战略枢纽,就代表苏联失去了黑海,也失去了高加索的粮食和巴库的石油,整个高加索地区都会不战而降的,那里的地方民族早就不服苏联管控了。
粮食还好说,有乌克兰在,粮食对于苏联而言就是无穷无尽的,但石油可就不一定了,巴库现在已经是苏联掌控下最后的一处大型油田了,守住斯大林格勒,巴库的石油才有希望抵达莫斯科,守不住,那么莫斯科就会在缺油的绝境中慢性死亡。
除开交通和资源的重要性,在政治上,斯大林格勒也是不容有失,这里是目前苏维埃领袖斯大林的奠基之地,也是以现任领袖命名的战略重镇,这里一旦丢了,斯大林的政治威望将会遭受极其严重的打击,整个苏联的军心士气也会跟着—块降低。
总而言之这是一座国军必须拿下,但苏军也不可能放弃的城市。
六月二十七日,李宗仁正式下达了启动"射天狼"行动的命令,代号射天狼战役正式围绕斯大林格勒开始了,李宗仁调集了北方军群和中部军群两大主力战略集群开始了对斯大林格勒的钳击围攻,北方军群正面主攻斯大林格勒。
而接到命令的中部军群则是从萨拉托夫放弃了继续西进坦波夫的行动,转而沿着伏尔加河朝向西南,迂回斯大林格勒侧后。
李宗仁集结了两个军群,六个集团军,足足五十五万人的兵力攻向了斯大林格勒,誓要拿下这座横亘在黑海与伏尔加河交汇处上的枢纽核心。
这样的举动有些超乎的苏军预料,苏军能够料到李宗仁肯定会进攻斯大林格勒,但没有料到李宗仁竟然这么舍得下本钱,一口气投入了两个军群,五十五万人的兵力,将整个西线近乎三分之一的兵力全都砸在了这里!
苏军料想推测之中,认为李宗仁肯定不会放弃直击莫斯科的诱惑,毕竟越过伏加尔河之后,莫斯科距离国军仅仅只有八百公里左右的直线距离了,接下来的夏季和秋季足足有四个多月的时间。
按照国军的进攻速度而言,保障后勤充足的前提下,四个半月赶在入冬之前完全有希望兵临莫斯科甚至是拿下莫斯科,很少有统帅能够拒绝这种诱惑,但李宗仁就是硬生生的忍住了,非要死磕斯大林格勒,不拿下这里,根本不看莫斯科一眼。
李宗仁打仗喜欢算账,这是他在担任北方军群司令官时就开始养成的习惯,任何战役必须先计算成本,打之前先跳出战役角度,站在整个战争的战略角度审核这一战的成本与收益。
近两百万大军在自己麾下,将失一令而军破身死,他不敢冒任何的风险,自己兵败身死事小,一旦折损大军,导致国家未来百年战略毁于一旦,那可就是遗臭万年了。
如果说是之前只面对苏联一个敌人,德国还没有背叛的情况下,李宗仁有信心对斯大林格勒围而不打,直驱莫斯科,去挑战一下一九四二年前终结苏维埃的史诗级挑战,但现在德国人背叛了,几乎整个欧洲都变成了俄国人的后盾。
那李宗仁就毫无兴趣去冒险了,他很清楚在整个欧洲支持下不可能在今年仅仅依靠这点兵力拿下莫斯科,哪怕就算是走了狗屎运,拿下莫斯科了,还有整个欧洲需要平推。
这种情况下自己背后如果还有斯大林格勒这颗暗雷,那就是随时会崩盘的局面,他可不想学拿破仑那般兵败垂成,机会只有一次,他不敢冒险,只能稳妥。
李宗仁慎勇,让莫斯科都惊讶了,他们在莫斯科外围数百公里内已经部署了三百多万常备军和两百万后备军,所有地区都开始坚壁清野,就等李宗仁冒进,然后拖死他。
只要拖到冬天,正面拖住国军主力,给斯大林格勒分担压力,让这座城市守住,等到国军人困马乏强弩之末,届时完全有希望拖垮国军的。
但斯大林都没有料到,李宗仁竟然这么苟,战役中心直接放在了斯大林格勒,就跟那东吴鼠辈一样,放着大好的中原洛阳不取,非要去死磕荆州,这也是没奈何了。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周边以及城市核心两岸囤积一整个方面军的兵力,由朱可夫大将指挥,他麾下的伏尔加方面军主力全都是从欧洲腹心地区调过来的苏军王牌精锐,并且还有之前撤回西岸的草原方面军和乌拉尔方面军残部。
朱可夫麾下现在已经有了一百三十六万人正规军精锐,另外还有临时征召补充而来后备军七十多万人,光常备军就有十七个集团军编制,物资更是充沛无比。
斯大林格勒本来就是工业区,这里造坦克大炮都是等闲事,必要时轰炸机战斗机都可以一边打一边造。
之前伏尔加河东岸撤回的物资设备绝大部分都转移到了斯大林格勒,草原方面军溃退之前中亚转移的物资也被囤积在这里了,战局恶化之前,莫斯科也紧急抽调了大批的粮食和军械弹药补充给斯大林格勒。
这样一颗大雷,李宗仁哪怕瞎了眼都不会看不见的,谁敢包围两百万敌军在后方不管,然后去直驱莫斯科呐?这种蠢事儿,陈诚都不会干!
哪怕打残了也不敢放任,必须要彻底歼灭占领,才有底气去窥视莫斯科,否则一切都会是空中楼阁。
李宗仁决心要在斯大林格勒打一场人类战争史,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围歼战,他要在斯大林格勒这里放掉俄国人—半的血!
只要拿下了斯大林格勒,整个高加索以及伏尔加黑海交汇区的苏军都将会遭受灭顶之灾,丢失了高加索地区和黑海沿岸之后,这对于苏联意味着什么,只需要看看世界地图就明白了。
这意味着苏联的柔软下腹被国军彻底开膛了,莫斯科那颗心脏就完全暴露在了国军刀锋之下了!
511.斯大林格勒2)
斯大林格勒以北两百一十五公里,伏尔加河西岸,乌留平斯克地区。
国防军,中部军群第十四集团军,59机械化步兵师。师长楚云飞少将正在举着望远镜瞭望着这一望无尽的欧洲平原,放下了望远镜之后,楚云飞少将感慨道:“这鬼地方竟然比中原大地都还辽阔,一望无垠,简直都走不到尽头呐!”
参谋长方立功上校走到了一旁,赞同道:“的确呐,自打攻入俄国之后,我也感觉这地方太大太平了,我军自跨过伏尔加运河,就一路攻城拔地。
依我看,两个月之内便可解决斯大林格勒,以全胜之局,结束此次射天狼战役,获得会战的彻底胜利!”
楚云飞嘴角没有笑容,看了看身旁的参谋长,严肃的说道:“立功兄,你的乐观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但战争不仅仅是只靠乐观的预估就能打赢的。
我们作为指挥官,需要有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整场战争,但对于具体的战役,还是需要抱着最坏的打算去筹谋。”
方立功抬起头,问道:“师座您的意思是?“
楚云飞喃喃道:“接下来这一战恐怕会是你我所遭遇最残酷,最艰难的战役了,两个月我估计也就是一个开始而已,真想要达成最终目的拿下斯大林格勒,恐怕今年都难呐!”
方立功有些颇为不认同:“师座,此次战役我们集结了两个军群,足足五十五万王牌精锐,全都是番号靠前的第一批整编军呐!
漠北军群林阳春长官率领第八集团军和第24集团军围攻古比雪夫五十余万苏军,仅仅依靠两个集团军不过十六万人兵力,三个月不到就拿下了古比雪夫,而且还是冬天打的仗,全歼城内守军。
这一次我们足足六个集团军围攻斯大林格勒,并且是夏季,后勤畅通,天时地利人和皆有,应该不至于像师座说得这般艰难吧?”
楚云飞坐回了指挥车上,摘下了黑色的皮手套放在了驾驶台上,拧开了一瓶汽水灌了一口:“此一时彼一时,古比雪夫按照当时的战场态势来看,不过就是一枚弃子而已,莫斯科完全就是指望他们拖时间,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古比雪夫聚集的也都是冬季战役之后的残兵败将,士气低落。
城内的物资也是奇缺,据说当时苏军饿得连枪都拿不动了,整个古比雪夫孤悬在东岸,被我军团团包围,纵深几乎于无,后勤也是断绝的。
即使如此,苏军也坚持了三个月时间,最后还是林阳春长官和汤沐雨中将指伏尔加河为誓,才然苏军投降。”
“而现在我们需要面对的是纵深极其广大的斯大林格勒战场,整个伏尔加河两岸四百多公里的纵深全都是战场,直到现在我们都还没有完全切断苏军苏增援斯大林格勒的行动,他们依然还是通过黑海舰队向这一战场走海路投送兵力以及资源。
这一战场的苏军可谓是兵精粮足,他们都是养精蓄锐的苏军常备兵力,并且后备军也充足,远不是古比雪夫那里的残兵败将可比的。
斯大林格勒城内储备的物资器械也都是充足的,久了不说,撑个一年半载还是没问题的。
你说这样的前提下,我们还能够速战速决么?“方立功迟疑了,对自己的推测也是动摇了。
而楚云飞则是继续说道:“而且目光不要仅仅拘泥于战场,更要看看战场之外的变化,德国鼠辈背叛了我们,欧洲几乎全部的盟友都选择支持俄国人了。
尽管我们之前数次击败了苏军,重创了他们,但现在整个欧洲都变成了他们的后盾,苏军的军心士气已经是恢复过来了。
这一战难呐,立功兄,你我—定要做好全力以赴,打血战,啃硬骨头的准备!”
方立功点了点头:“师座,您说服了我,终究还是不得不佩服您的战略目光呐!”
两人交谈之间,通讯官前来汇报,师前锋部队已经击溃了苏军占领了乌留平斯克,歼敌两千余人,缴获无算。
同时前锋部队已经同友军第六集团军72师一部会师,第六集团军参谋长兼72师师长丁伟少将想要见楚云飞,当面商量战事。
“立刻致电军部,告知军座孙元良长官,我部已完成任务同友军会师,至此斯大林格勒以北战场包围圈已经成形!“
“是,师座!”
“立功兄,走吧,陪我一块去见见那位丁参谋长吧!这也是老相识了。”
“乐意之至!”
两人一同坐上了指挥车,离开了山岗土坡。
几分钟之后他们就抵达了59师与72师结合部,见到了那位第六集团军参谋长丁伟少将。
“丁长官!“楚云飞见面先敬了一个军礼,叫了一声长官,这也是军规。
两人同为少将都是师长,严格来说没有上下级区分,但谁让丁伟头上还顶着集团军参谋长的职务呢。
老丁现在是军部主官之一了,还兼任主力装甲师长,下—步就是提副军长熬资历了,只要战功足够,一年以后混个中将牌子不成问题。
楚云飞现在只是机械化步兵师主力师师长,想要升中将还得先挂一个集团军参谋长或者作战处长,然后再是专职副军长,最后还得碰运气才能升上去。
“哈哈,云飞兄呐!这都快三年没见面了,一见面你就这么客气,是不是跟我老丁生分了?“丁伟一脸笑容,头上戴着钢盔,脚下踩着作战靴,一身墨绿色的将官战地服,整个人看上去精神奕奕。
楚云飞也是笑道:“哈哈,是我的错,还是叫你老丁吧!”
丁伟点头,走了上来一把搂住了楚云飞肩膀:“这才对嘛,咱们可是北方陆军学院第一期的同学呐,搞这么生分干啥?当初我老丁还经常抄你的作业呐,这份情我可是一直记得呐!”
丁伟、楚云飞,还有孔捷、李云龙等人,都是北方陆军学院第一期学员,那时候延安抗大接受了南京国防部改编,进驻教官和训练器材,被改成了北方陆军学院,当时晋绥军还有八路军以及北方各个被整编部队的有潜力军官,都被推荐进入学院进修。
丁伟毕业之后被授予陆军中校军衔,去了第八集团军78师783团担任副团长,之后参加了北方历次战役,还在乌兰巴托战役之中立下不少战功,随后又参与了外东北围歼苏军远东方面军一系列战役,最后还打到了日本。
调到西线来的时候就是少将师长了,其后又因为他出色的军事能力和战略目光,被推荐前往南京参加了国防部的特训班,在国防部战略战术研究室镀金三个月,重新回到西线之后就是集团军参谋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