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楚云飞则是逊色了些许,他在北陆学院毕业之后,就去了79师,随后被晋升上校主力团长,但爬到了上校位置之后就因为上头没人,一直坐冷板凳了。
熬到了—九四零年才被调到了西线,担任西北军群后勤处处长,熬了到年底终于被晋升少将提拔到了一线主力师当师长。
没法子,楚云飞底子不纯呐,黄埔五期出身,但毕业之后却去了晋绥军任职,大整编之后又被编入延安派的第八集团军,之后又跟着彭德华去了西北军群任职,到处都待过,但就是没有人把他当嫡系自己人,实在是倍径太复杂了。
“走,去我的临时指挥所慢慢聊!"丁伟邀请道。
楚云飞欣然接受了,战场上熟人相见属实是不易,很多时候哪怕同在一个军都很难见上几面,更加别提两个人连一个军都不是了。
见面之后楚云飞领着参谋长方立功去了丁伟的临时指挥所,丁伟也带上几名师部军官,几人坐一块弄了一桌子战地火锅,围炉而坐,大夏天的吃的满头是汗。
饭桌上,丁伟向楚云飞询问起了眼下战局的看法,对于这位北陆学院的一期同学,丁伟可是十分看重的,别人不了解,但丁伟非常了解楚云飞的战略目光和见解。
楚云飞也没有藏着掖着,将自己之前对方立功说的话再次重述了一遍,再次强调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困难性,五十五万人,六个不满编集团军,去围攻整个斯大林格勒方圆三百多公里战场,高达两百万兵力的苏军。
这无疑是一项非常艰巨困难的任务,尽管目前局部的外围战役国军部队势如破竹,但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
丁伟听完之后非常赞同,并且补充了一些自己的意见,他认为现在苏军派遣在外围据点的苏军都是拖延时间的存在,这些都是俄国人的炮灰,苏军的战略意图是再延长整个战役的时间跨度,想要以空间换时间。
丁伟的战略目光同样也是非同小可的,他和楚云飞同样都是帅才那一类的将领,两人不相伯仲,聊起来也是非常合拍,两人互补之下仅仅聊了十几分钟,就把接下来战局发展推演了一个七七八八了。
“这是阳谋,苏联辽阔的国土纵深是无可回避的客观事实,我们的不少同僚都被目前势如破竹的攻势迷花了眼睛,空有乐观态度,而没有对最坏情况的准备。
说实话,我并不认为光靠两个军群,六个集团军就可以拿下斯大林格勒,兵力不够,进入欧俄境内以来,古比雪夫战役已经充分证明了巷战的残酷性,第二十四集团军和我们待过的老部队第八集团军,在古比雪夫都被打残了。
现在二十四集团军听说已经接到命令要去保加利亚了,第八集团军也在古比雪夫继续休整,我们不可能复制古比雪夫攻城战的过程。
德国背叛我们之后,现在别说是指伏尔加河为誓了,就算是指北冰洋,苏军也不会投降的,届时不知道又要打残多少部队呐。”
“我们承受不起这种消耗,但无奈的却是,这种消耗性的巷战是我们避不开的,甚至未来攻略欧洲,这种巷战也是少不了的!”
丁伟目光很长远,不止是看到了眼前,也看到了整个欧洲未来的战事。
“丁兄的目光,楚某佩服!但你我也只是战争洪流之中的小人物而已,如此战略大局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
李宗仁元帅发起射天狼行动,要拿下斯大林格勒的计划,是正确的,这毋庸置疑,但如果后续的本土兵力以及后勤支持如果跟不上,我们的处境也将会是极其恶劣的。
说句不好听话,我手底下的部队有一些从1933年长城抗战就开始打仗了,打到现在,参战时间最短的部队都已经连续四年多没有停歇过了。
我们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要不是这一次德国背叛,我们的处境不至于会如此艰难,李宗仁长官也不会如此的孤注一掷要硬啃斯大林格勒。”
德国背叛之前,国军有很多办法能够整死苏军,至少可以尽可能避免残酷血腥的巷战,哪怕围死困死苏军也不是问题,毕竟国军不缺时间和物资,甚至拖得越久,他们越强大。
但德国背叛轴心国阵营之后,李宗仁就没法拖下去了,只能硬着头皮率领疲惫之师继续打下去了,国军有可能越拖越强大,但同样有了整个欧洲支持的苏联也会越来越强大。
国军是万里远征,苏军乃至欧洲军队可都是本土家门口作战,这是无可回避的,莫斯科克林姆林宫里面,斯大林都开始研究《论持久战》了。
国军再怎么疲惫,也得硬着头皮继续打下去,一旦给了敌人喘息时间,接下来的战争就会变得越来越难打的。
512.斯大林格勒(3)
夏季的俄国原野,三十来度的气温还不算太热。
长满野草的平原耕地上,依稀能够见到田垄,但却见不到什么庄稼,只有往年遗留在地里面些许麦粒发芽,倔强长成了幼苗,但也抵不过一旁的青草那般茂盛。
天空中一片碧蓝,几朵稀疏的白云缓缓飘动,更显眼的还是那一架架从高空飞驰而过的战机,呼啸着滑坡了云朵,时不时的拉低高度俯瞰整片大地。
地面上,几具苏军尸体七零八落的躺着,旁边就是燃烧的卡车残骸,还有被抛弃的火炮,火炮已经被炸断了炮管,无法继续使用了。
“卡啦啦...….”"
伴随着一阵钢铁摩擦声,一条坦克履带压过了苏军尸体,紧随而来的又是一辆辆卡车和装甲车,庞大的车流开始滚滚而来。
原野之上遮天蔽日的全都是国防军的行军队列,打头阵的坦克带着装甲车在前面,后面则是卡车拖拽着火炮和成箱的弹药物资,跟在最后面的则是两条腿的步兵。
机械化步兵也不完全是坐在轮胎上到处跑的,就跟摩托化步兵—样,更不是骑摩托的,而是要让步兵跑得跟摩托一样快。
现在正在行军状态下的就是国军第十四集团军的部队,旷野之上铺天盖地的,全都是步兵行军队列和卡车坦克。
步兵们以连队为单位,结成四路纵队的队形,跟着满载物资的卡车后面一路跑着。
在广袤无垠的俄国平原上作战,谁都不敢离开辎重车辆,所有的车辆都是满载物资的,根本没有多余的位置承载人员。
俄国人的坚壁清野行动是非常彻底的,田野中看不到任何农作物,全都只有野草,来不及收割的青苗全都被铲掉,房屋也都被烧灰,水井也全都被堵塞甚至是下毒,来不及带走的牲畜也都是就地宰杀,最后扔进溪流池塘里面污染水源。
所有的物资都被集中到了斯大林格勒去了,周围地区甚至连人口都被迁徙走了,国军根本没法从占领区获得物资补充,就连粮食都征不到。
这已经是斯大林格勒包围圈形成的第四天了,苏军在执行完毕了清野行动之后,就陆续放弃了周边地区控制权,向斯大林格勒市区靠拢。
“这他娘干净呐,连一只老鼠都没剩下,下这群俄国人刮地皮的本事真厉害!”
—双皱巴巴的军靴踩在了田梗上,军靴的主人是一名国防军步兵中士,胸前那枚步枪交叉配双翅的金属兵种标识象征了他的身份。
中士弯下腰伸手捏了一把泥土,干燥的泥土很快就被搓成了粉末状,他抿了抿干裂的嘴唇,掏出了水壶,小心翼翼的抿了一口带着汽油味的淡水,不顾干渴的喉咙,感觉口腔湿润之后,中士就拧紧了水壶盖子,将剩下不多的水放回了腰后。
“中士,连部命令我们前往东南方一公里处的俄国村庄内侦查!”
“收到,我马上带人过去!”
接到了命令的中士转过身,拿起了对讲机呼叫其它几个班长,很快全排人马都集合,在中士带领下前往那处俄国村庄里面侦查。
一公里的路程没多远,三十五名士兵一阵小跑就到地方了,中士身边跟着一个背着步话机的通讯兵,天线伸出去老高了。
“小张,把你天线压低收起来,说了多少遍了,你特娘立这么高想当靶子么?”
“明白,中士!”
国防军现在通讯普及力度非常大,营连级别都是实现了三十公里内无限电通话的,班排级别主要都是依靠轻便的对讲机通讯,单独行动的时候还必须额外匹配一名通讯兵背着小功率无线电出去。
对讲机实现一公里左右的通话没问题,但是要实现三五公里的通讯要求还是得靠电台才行。
一线士兵很不喜欢和通讯兵走一块,这些人背上的电台和天线实在是抬碍眼了,非常容易暴露目标遭致打击,敌人非常喜欢打这些身上背了东西的士兵,连带他们周围的人也—块遭殃,不管是背了电台还是喷火器,都是苏军第一时间射击的目标。
抵进村庄外围之后,中士竖起了手握成拳头,跟在后面的士兵们全都是停止了前进步伐,迅速抢占了几处围栏和田垄作为掩体和遮蔽物,机枪手则是找了个视野最为开阔的地方,架起了机枪。
副射手待在一旁扶起了弹链,低着头随时准备迎接枪膛内喷出的滚烫弹壳。
“排头兵!”
“你,你,还有你!”
中士只了三个倒霉蛋出来当排头兵,军中惯例,喊排头兵不能喊名字,因为大家都嫌晦气,通常都是叫外号或者直接伸手指。
被指派的三个士兵叹了口气,也没有多话,端起了武器弯着腰前出离开了掩体,三个人呈现了一个前三角队形,朝着村子里面探索而去,中士立刻带着一个班跟在后面。
所有人都很警惕,走―步看—步,时刻盯着村子里面各处房顶和窗口,这些都是最有可能喷出子弹的地方。
三个排头兵的作用与其说是侦查,还不如说是勾引对方开火的炮灰,他们最大的作用就给后面人趟雷。
村庄看上去很贫瘠,只有一片草顶木屋,很多房子周围连栅栏都没有,房屋中间的道路不算宽,也就三四米而已,村落之间看不到任何牲畜以及村民。
“%%.....&***@# ¥......”"
这时候突然一个老头走出了房子,打开门之后挥舞着一根木棍,嘴里面叽里咕噜的喊着什么。
警惕的士兵们都将枪口指了过去,发现只是一个平民老头,都没有人开火。
“滚回去!“中士挥舞手势,想要让老头别碍事儿,其他士兵则都是缩在了房屋周边,随时警惕着。
但很快一个个村民就走出了屋子,全都是神情激动的喊着什么,没有看到敌人,反而是一群村民,这让中士放下了枪口,解除了战斗状态。
“通知其他人吧,都进入村子,搜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危险。”
“是,中士!”
很快士兵们就将村庄粗略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敌军存在,中士还是感觉不放心,让人进屋搜查。
之前就有过苏军藏匿地窖民房,国军士兵检查的不仔细,然后松懈下来的时候被抽冷子袭击了,吃过几次亏之后的国军士兵,就再也不敢粗心大意了。
中士领着人第一个就去那老头家里搜查,老头脾气似乎不小,站在门口不让进,中士一把将其拽开,带着两名士兵就冲了进去,进去之后才发现里面还有妇孺,有一个老太婆和一个年轻俄国女人,另外还有两个四五岁左右的孩子,这似乎就是老头挡在门口的原因。
检查了一遍房内没有地窖和地下室藏人之后,中士撒了—眼老头,虽然听不懂俄语,但看老头眼神感觉这家伙是在骂人。
中士摸出来了一个圆滚滚的家伙,直接扔进了房子里面,吓得老头和女人赶紧带着孩子躲进了墙角。
“哈哈!这群俄国人,还以为你们不怕死呢?”
中士笑了两声,然后背起步枪离开了房子,他扔的并不是手雷,而只是一个午餐肉罐头而已,纯属吓唬人。
不多时,所有人将村子里外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危险了,这里也被苏军清理过一遍,他们带走了所有有价值的物资还有牲畜,甚至连青壮都被强制征走了,只留下了老幼妇孺,其他周边的俄国老弱村民也都被打发到这里来了。
一个村子里面竟然躲了四百多名平民,清一色都是没有战斗力的老人、女人还有孩子,这些人苏军也不好如何处置,带走吧,对于战争没有什么用处,反而会消耗资源,但也不能杀了,这好歹可是同胞。
苏军就把这些人集中安置在了这个村子里面,本来想要撤走的,但撤离他们的人在路上遭遇轰炸,村子里的老弱也彻底没人管了,从而侥幸留下了房子没有被烧掉。
“长官,检查过了,村子里面没有敌人,很安全,但是.....…”"
“但是什么?”
“村子里面有很多的妇孺,我们搜过一遍,水井堵上了,村子里面的粮食全都不见了,没有啥东西了。”
“有房子就行了,都睡了一个星期的宿营车,人都快麻了!”
挂断通话之后,连部很快带着其他人过来了,今夜宿营大概率就在这个村子了。
中士则是带着人找那些村民询问附近水源,和村民们七手八脚比划着手势,想要知道村子附近有没有干净的水源。
但村民们一个个全都是装傻充愣,嘴巴里面叽里咕噜的,但死活就是不带路。
这么大一个村子,不可能没有一个固定水源的,村子中间有一口水井,但被石头堵死了,而且还散发出恶臭,俄国人堵住井口之前肯定往里面丢了牲畜尸体,就算是疏通也没法喝里面的水。
苏军坚壁清野之后,国军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水不够,尤其是饮用水,那些被牲畜尸体污染过的淡水,可以用于装备冷却,但却没人敢喝,哪怕丢了净水片烧开了也不敢喝,谁都不敢拿命赌。
异国他乡的战场上,要是染了病,在这种前线,十有八九会死在这里的。
国军携带的物资主要都是作战物资,食物带了不少,但饮用淡水却是没带多少的,又不是海岛地区作战,谁会想到淡水都需要征集的呐。
中士最后没法子,拿了几颗糖果去找小孩那里突破,比划了一阵然后递上了糖果之后,小孩子们很快就知道意思了,立马带着中士去找水了。
在村子外面两百多米的一处林子里面,中士带着人跟着一群小孩找到了一条很隐蔽的小溪流,小溪流量非常小,就跟一根水管子差不多,小孩们捧着水就往嘴巴里面灌进去了。
但中士却很不放心,让人沿着上游继续查看一番,一直到了小溪流的浸透岩石缝隙之中,都没有发现苏军投毒和污染的痕迹,中士这才放心了,从石头缝里面流出来的水,这总不可能被污染了吧?
嗓子渴的冒烟的士兵们获得许可之后,也都是立马抬过来了不锈钢水桶,开始接水了,五十升的水桶直接灌满了五大桶,然后丢进去净水片,最后烧开了慢慢冷却,这才被灌进了水壶里面。
中士也奖赏了那群小孩一袋子糖果,都是奶糖,不多,但也足够每个小孩分几颗解解馋了。
村子里面的大人们对他们这些侵略者很警惕,也很不配合,但小孩不一样,他们非常好骗,给点甜头就什么都会告诉你了。
小孩子们天真的认为可以继续换糖果,就带着中士到处转,把他们平日里玩耍的秘密据点都给分享出来,包括但不限于—处树洞、两个鸟窝、一个泥巴塘等等地点,中士哭笑不得,虽然没啥卵用,但也还是奖励他们一包巧克力了。
伴随着后续大批国军士兵涌入村庄内,中士所在部队的营长下令集合了所有的村民,当众开始讲话,但因为缺乏翻译,完全就是鸡同鸭讲。
反而把村民情绪刺激的不要不要的,他们都还以为国军集合他们是要进行处决行动呢,场面一度很是激烈,不少人都当场逃跑了。
国军也没有开枪,甚至巴不得这些人全跑完,空出来房屋就完美了。
所有村民听完了讲话之后,都被驱赶到了村子外围去了,士兵们只给他们留了一处谷仓过夜,然后就没管他们了。
村内所有的房屋都被征用了,国军的确是在欧洲地区执行怀柔政策,但不代表他们就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岳家军了,怀柔只是我不主动杀你而已,但你也得识相一些。
国军现在执行的就是冻了就拆屋,饿了立马掳掠的政策,总之就是不会亏待自己。
抬着水回到村子里面中士,没一会就听到了有人叫他。“小书虫,连部让你把水赶紧送伙房,着急用,别耽误开饭了!
“明白!
513.斯大林格勒(4)
野战行军状态下的部队伙食还算是过得去的,小书虫中士获得一份难得的热食供应,因为他们今天恰好待在营部的旁边,而营部是有野战餐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