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官一听立刻双眼放光:“联邦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恭喜你通过了!”
学生都懵逼了:“啊?考试都不用么?”
审核官:“考试那都是针对庸才的选拔方式,像你们这样的栋梁,完全可以免试!”
学生指着自己难以置信道:“啊?我?栋梁??”
“这个带走等车,下一个!”审核官一声高呼,很快两个板寸发型的猛男就上前架走了懵逼的历史系学生。
下一个学生立刻上来补位,没等审核官发问,自己就主动回答了:“我叫康大福,数学系,一家六口人,兄弟四个!”
审核官面露犹豫,补充问道:“孩子,你的成绩单呢?给我瞧瞧!”
学生一脸心虚,不理解道;力史系都可以元,一我数学系的还得看成绩单??”
审核官道:“为你好,废什么话,赶紧拿出来!”
来参加审核的学生肯定都是带了档案和成绩单的,也就拿出来给审核官看了。
审核官一看之后,顿时腹诽,这么差的成绩难怪来走捷径了,可再差那也是大学生呐,当炮兵军官应该足够了:“很好,你同样也是联邦需要的人才,恭喜你通过审核了!”
“这位拉走,下一位!”
“您好,我是外语系的,专修德语........'
没等学生把话说完,审核官直接大手一挥:“西线大学需要你,恭喜你通过审核了!”
一上午审核官就录取了两百多名“研究生”,文科的只要不是家中独子,全都是免试通过,理科的得看成绩,专门挑成绩差的录取。
被录取的大学生们拿到了通知书之后,也感觉不对劲了,怎么录取文件上落款是国防部??录取他们读研的学校则是一所从来没听过的大学,名叫:联邦西线国防军事大学!
所有学生都是被统一录取到了“实战系”进修,大家没听过实战系呐,这是什么学科?
等到大巴车车门焊死准备开动上路的时候,反应过来的学生们终于知道上当了。
“开门呐,这不是去大学的车!我要下车!”
学校征兵,咳咳....是征召研究生,还算是方式方法比较文明且委婉的,毕竟这些人都是知识分子,事情做的太粗糙,很容易留下话柄的。
然而另一头的民间征召那就不一样了,国情局特工和国防动员司征兵站的军官联合出动,那都不是堵门了,直接就是把房子围住,下水道都有人盯着,然后才是进门拿人!
“这里是李有福家么?”
“不是,你们找错人了,军爷!”
“还敢撒谎?我们早就查明白了,李有福就在这里,逃避军役,不思报国! ”
家中老母亲一脸的苦涩,眼中泪水汪汪往下落着:“军爷开恩呐,我家四个儿子,老大被拉走服徭役去了蒙古修长城......”
征兵官愤怒的纠正道:“什么叫服徭役?那是去工地上班,有工资的,而且不是修长城,是修铁路!”
老母亲点头:“可老二因为地上吐了一口痰,就被警察抓走送到日本戍边了.....”
征兵官继续纠正道:“什么叫戍边?那是叫感化改造,随地吐痰是很不文明的行为!”
老母亲无奈,继续说道:“老四被人欺负不识字,骗着签了移民合同,送到火车上就立马拉到西北流放了.........."
征兵官绷不住了:“什么叫流放,那是叫自愿移民!再敢诋毁伟大慈父,我必将严惩不贷!”
“妇道人家,什么都不懂,你家男人呢?让他带着儿子出来!”
老母亲彻底哭出声了:“我家男人都四十九了,也被军队拉到前线打仗去了呐~”
“军爷,我就剩下这最后一个儿子了,你放过我们家一马吧,他才二十岁,还没有婆娘呐,老婆子我跟你们走,我会煮饭,我去顶替儿子去打仗!我给你们军爷烧饭!”
征兵官板着脸:“胡闹,你家四个儿子,又不是全都参军了,放心,打完仗就让你儿子回家,前线工资多高呐,这是去发财呢!”
老母亲无奈道:“军爷,九死一生的事情,钱再多也比不上我这身边最后一个儿子呐!”
征兵官严厉驳斥道:“还敢造谣,国防部科学统计,截至目前为止,国防军从一九三七年一直到现在,每年伤亡率最高的时候也就是百分之十二,去年更是只有百分之五点七,哪来的九死一生,分明就是九点五生,零点五死!
我已经查过了,你们家还有三个闺女,这都是什么年代了,还在这重男轻女,女儿一样也是陪伴,少啰嗦了!”
征兵官还在应付老妇人,但已经进门的士兵却直接抓到了藏在厕所里面的李有福,征兵官也懒得废话了,大手一挥,就领着人转身而去,徒留老妇人捂住的跪在了地上哭天喊地,她还没嫁出去的两个女儿则是守在一旁不断安慰着。
大时代之下,所有人身处洪流之中,没人可以独善其身,只能够被历史的潮流裹挟着向前而去。
535.工农春天
“卖报,卖报!西线战场亚德林大捷!南京中央总理府宣布国产制造业扶助措施续期!”
“来份报纸,不用找了!”
扔了一块钱,杜有德拿着刚到手的报纸,开始认真的看了起来,看了几分钟之后,杜有德三两口干掉了盘子里面的肠粉,起身招呼司机开车回家了。
回到家中之后,杜有德发现自己的父亲杜康达已经起床在看电视上的早间新闻了,而且看得还是南京台的中央新闻。
两父子的风格是有些截然不同的,老杜喜欢高屋建瓯,站在高处获取自己想要的,而儿子杜有德则是喜欢在低处透过细节去分析出自己想要的。
杜有德明明是年轻一代,但却每天喜欢出门在市井之间吃早餐,听各种小道消息,还喜欢看报纸。
父亲杜康达是老一代人,但却接受新事物异常的快速,他不喜欢带着老花镜看报纸,而是喜欢看电视上的新闻获取信息,也不喜欢去市井之间打听,而是回去达官贵人的晚宴晚上去获取信息,毕竟他可是广州市选区的中央议员之一。
此刻电视之中,彩色的画面上,中央商业部部长正坐在台上对着稿子讲话。
“........值此关键时刻,中央决定规范地方税收制度,提供制造业补贴,优先采购国有产能..........此举意在振兴国家工业,提高国家经济高速稳定发展.........”
杜有德轻轻的走到了父亲身后:“爹,您也在看新闻呢,我刚从报纸上看到了,南京中央要对本土制造业优惠政策进行续期,这可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呐!”
杜康达点了点头:“算是好消息吧,但你也只是看到了表层而已,南京没有这么好心的,正是战争关头,军费支出堪称天文数字,这个时候扶持我们本土制造业发展,也是南京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杜有德坐在了父亲身边,好奇问道:“这是什么意思?我反复确认过了,南京中枢的确在大幅度提高本土制造业订单量,我们的纺织厂还有机械厂订单都是节节攀升的。
以往军队的订单都是嫌弃我们本土制造的产能质量不如进口货,—直都是拿仁瓜俩枣糊弄我们,现在可真是下本钱了呢,这总不是骗人的吧?”
杜康达笑了笑:“哼,这也是迫不得已罢了,真以为南京那群大佬喜欢我们本土造?是喜欢我们贵,还是喜欢我们质量差?
不过就是南京供销集团出问题罢了,八月初以来,南京供销社集团忽然之间出货量暴跌,似乎是他们背后的进口渠道出现了问题。
进口货渠道出问题了,南京没办法这才从本土制造业找补回来,缺失的进口渠道市场被我们本土制造业给占领了。
南京美其名曰这是优惠政策,是扶持,但实际上就是他们的没有进口货了,只能够先用国产货顶着!”
“还是这么一回事儿呐?原来如此!”杜有德恍然大悟,但也补充道:“可这也是好事儿呐,只要有市场,没了南京供销集团那群买办卖国贼搅和,国内的生意迟早都是我们的! ”
杜康达道:“哪有这么简单,南京供销集团那边的问题,应该就是短暂性调整而已,最多两年就会卷土重来。
而且南京的这份蛋糕可不好吃呐,你没看到新闻里面提到了规范地方税收制度么?你该不会以为这是南京要给我们减免税赋了吧?
这次我们赚了,南京立马就要举刀子了,以往我们偷税漏税都是为了生存和利润,南京看在进口货太多的份上,打了马虎眼。
可这一次规范税收制度,那就是实打实要下刀子了,该交多少全都得送上去,不然中枢拿什么去打仗?”
“啊?原来在这等着我们呢?”杜有德一脸的失望:“那我们该怎么办?”
杜康达敲响了拐杖:“还能怎么办,赚了这么多钱当然是交税咯,赶紧去通知财务清账,把该交的税全都补上去,不要被人拿住把柄了!”
杜有德一脸肉疼:“那可不是一笔小钱呐,要不我扛着,顶多就是坐牢.......”
杜康达骂道:“蠢货,这年头你还想坐牢?逃税漏税,分分钟把你送到西线去当敢死队!”
自从雷老板转职运输大队长之后,联邦本土的制造业终于迎来了春天,东大进口渠道断了之后,南京供销集团对市场上的供货量锐减。
大量的市场都被空出来,让本土制造业迅速占领了,绝大部分人都不明白这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儿,可总归还是好事儿。
、南京那群大买办总算是良心发现了,知道这么继续搞下去本土制造业永无出头之日,也明白不能竭泽而渔的道理了。
实际上南京根本没有这么想,战争关头,怎么获取更多的军费才是硬道理,南京进口渠道中断,这也只是被逼无奈而已,实在是雷老板不会分身术呐。
两个多月以来,联邦本土制造业终于尝到了独占鳌头的滋味,原来没有了进口货的竞争之后,是这么的爽,简直就是上梁不正下梁爽歪歪呐!
以往在中原内地市场,那全都是进口货的天下,国产货只能够是远赴关外,去偏远市场,甚至是远赴重洋跟着前线军队去欧洲寻找生存下去的机会。
农业领域上,因为劳动力人口的匮乏,联邦本土的农业也不是以往那样的恶性竞争了,而是开始转型向经济作物实用作物大力发展,联邦不缺粮食,反而因为粮食过剩发过愁。
去年联邦粮食总产量,包含谷物、豆类、玉米土豆等等各种农作物在内,总产量突破了十八亿吨,这个数字实在是太恐怖了,东大没法消化,联邦自己也消化不了,市场上无论是东大还是联邦,全都是粮食价格暴跌。
战争期间,国内粮食暴跌,这也是一桩奇景了,可这就是魔幻的现实。
时间进入今年之后,联邦开始大量抽调农业人口进入军工业以及军队,中原关内除了华北平原还在维持粮食生产之外,其余地方全都勒令退耕还林。
内地所有的山区土地都被退耕,洞庭湖、太湖、鄱阳湖等等各处湖区都被严令禁止开垦,已有耕地全部废弃,水网生态地区都被列入禁止开垦红线以内。
甚至已经开始北大荒垦殖行动,也被紧急叫停了,人都被抽调去参军打仗了。
以往数年,联邦中枢大佬们都被以往的饥荒灾难弄得有应激症了,农业改革一开始,上上下下就是奔着粮食而去的,这些年一直都是玩命的种粮食。
直到国内粮价跌到了农民快造反,出口粮食逼到东大都要反倾销,手上的粮食修仓库都装不下了,大佬们才明白,粮食并不是越多越好的。
现在反应过来了之后,联邦的农业计划也从照抄东大政策,开始转向自主特色发展了,不再是执着于主粮安全了,而是开始谋求更高的经济效益。
东大那头多少人口呐,土地尤其是耕地资源才那么一点点,而联邦这里人口才这么五亿不到,耕地面积却是多的难以计数,根本不会再出现饿死人的情况,只会发愁粮食太多而让农业体系崩溃。
今年一九四一年中原大旱开始了,中原地区各省出现了旱情,农垦兵团申请中央救灾抗旱,但中央压根不管旱情灾情直接把中原地区农垦兵团撤编,就地精简人员改编成了两个集团军开赴前线去了。
南京听到中原闹旱灾,第一时间不是救灾,而是很高兴的裁人了,这事儿老董早就知道了,他一九三九年就清楚中原地区会又一场规模巨大程度极其严重的旱灾,甚至有可能导致数百万人饿死。
当时董建昌还亲自指示农业部一定要做好中原地区抗旱工作,可现在压根就是不鸟,随你旱情怎么发展,最好真的把中原大地的老百姓全都逼得背井离乡才好,都变成了流民,那才好征兵征徭役呐。
中原大地老百姓也是硬气,旱灾来了硬生生抗住,没有丝毫抱怨政府的言论,甚至中央提出要“以工代赈”,也被地方政府和老百姓严词拒绝了,表示要自力更生。
总而言之就是,联邦现在农业政策,在天灾和改型的调整下,产量终于是降下来了,市场上的农产品价格虽然没有重回三七年之前的正常区间,可好歹也也没有那么离谱了,至少能够维持了。
之前联邦最大的农业生产集团农垦兵团,掌握了全国百分之七十五的土地,但却是连年亏损的状态,有时候只能是赚回来农药化肥钱,人工费用全靠中央补贴呢!
今年到了现在秋季之后,农垦兵团经过了连续裁员改编军队之后,剩下的人员还有土地,终于维持住了收支平衡,地方上农民伯伯看着农产品价格,也是终于露出了笑脸。
当然了,有人高兴了,就肯定有人伤心,没有了雷老板这个中间人维系之后,东大对联邦的出口进入了寒冬期,出口量暴跌骤降。
过了好几年的爽日子,忽然之间被断了渠道,这就跟毒瘾犯了一样难受,东大那头的经济立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没有了这么大的一个口出口市场,东大那头比遭遇经济危机都还难受。
实体制造业没有了这么巨大,且利润这么丰厚的市场,顿时一片哀嚎,虽然官方反复强调这只是暂时性的技术调整,马上就会恢复了,但市场的表现却始终是愈发萎靡。
幸亏最要紧的债券市场没有崩掉,特别国债债券,还有南方出口集团企业债券,都还是维持了准时的本息兑付,没有出现波动。
烈火烹油发展了这么几年,加上俄乌战争影响,东大这几年可谓是赚得不要不要的,日子过得务必舒坦,但好日子过久了,大家就会以为这是常态,这种日子会永远持续下去。
然而现实不管是什么事务,又开始就会有结束,先是俄乌战争停战了,然后就是东大制造业出口暴跌,南方出口集团给出去的订单量还不足之前的百分之三十。
忽然之间,形势转瞬即下这是让东大市场难以接受的,企业、民众、官方都在不满,但也是因为前几年赚的足够多,老底子够厚,现在还能够维持得住,所以时态基本面还没有失控。
面对这样的局势,南方派领袖齐老当然是压力最大的,但奇特的却是,齐老本人就跟老年痴呆症犯了似的,对外加变化毫无反应,没有给出任何的改善性措施,完全就是一副任其自生自灭,破罐子破摔的状态。
这是很多人都懵逼的情形,尤其是南方派的支持者们,这些人习惯了大中央集权体制,有什么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指望上头能够给出什么拯救举措。
可齐老的毫无反应,这就让大家摸不着头脑了,北方帝都不少人弹冠相庆,终于把这个老不死的熬成了痴呆,只要是齐老倒下了,南方的蛋糕终究还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一切还是会重新回到正轨,大家接着奏乐接着舞。
北方帝都之所以不着急,一方面是因为南方派势力很强,另一方面就是因为齐老年纪太高了资历太厚了,这老家伙没法直接对付,但熬死对方还是没有问题的。
新时代的新变化,有人迎来了春天,但有人却迎来了寒冬,两个世界两种景象,没人知道波诡云谲的局势下面,到底在酝酿着什么。
536.兵进乌克兰
1941年10月15日,欧洲,罗马尼亚与乌克兰边境。
一列列军队正跨过边境线从罗马尼亚境内进入乌克兰,已经结束了休整假期的117师作为前锋部队第一波攻入乌克兰境内。
中欧军群已经开始行动,开辟了新的战线对欧洲继续进行侵犯,三个集团军在物资充沛兵力还算是充足的前提下,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驻守在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境内的盟军节节败退,没有制空权的前提下,就算是德国人也没法挡住三个齐装满员士气旺盛的国军集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