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能够料到国军在深陷俄国战场还未获得决定性胜利之前,他们就敢开辟南欧战线大肆入侵巴尔干半岛,并且还从黑海西岸进入乌克兰境内。
柏林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连希特勒都惊呼中国人疯了,这么打完全就是不科学的,德国人综合计算过国军的总和补给能力,得出的结果就是,他们现在能够维持俄国战场的消耗就已经是奇迹了,那里还有余力开辟南欧战场?
别忘了国军当前的后勤体系都是德国人帮助下建立起来,国军的运力极限在哪里,后勤难度有多高,德国人都是门清的,苏伊士运河争夺异常激烈,双方海陆空三军隔着苏伊士运河,投入重兵进行着你死我活的争夺。
德国人弄不清楚,国军哪里来的底气,在没有打通苏伊士运河之前就敢开辟新战线的。
“六连已抵达国境线,未遭遇苏军抵抗,情况正常!”
“收到,请继续前进,保持警惕,空军会为你们提供战场掩护和侦查,注意保持通讯畅通!”
“收到!”
站在卡车边上,罗延康中尉放下了话筒还给通讯兵:“命令各排注意警戒周边,继续保持前进状态,通知装甲兵兄弟们,让他们保持前锋状态轮换。”
“是,长官!”
“登车,继续前进!”罗延康中尉爬上了卡车副驾驶坐下来。
周围撒尿以及警戒的士兵纷纷收起了家伙,转身爬上了卡车车厢,车队继续保持着行军队形前进。
打前锋的装甲兵驾驶着重型坦克径直越过了国境线,撞断界碑之后,继续向前滚滚而去。
地面上—列列军队从长达上百公里的边境线上进入了乌克兰地区,沿着黑海沿岸向前。
车厢内一队队士兵们都是脸色淡漠,看向车尾厢外平原旷野,看着轮胎和履带在黑土地上卷起阵阵烟尘。
罗延康中尉一身夏秋季虎纹迷彩野战服,作训帽插在了肩章下面,钢盔放在了腿上,腿边一支四零式突击步枪靠着车着门放着,枪口朝上,保险已经关上了,子弹也没有上膛。
正在开车的营部运输排排长康火镰少尉,看着脸上带着些许紧张的长官,拿下了嘴上叼着的烟,递给了罗延康:“罗连长第一次上战场吧?”
“抱歉,我不抽烟的。”罗延康摇头婉拒。
康火镰继续送了送烟:“战场上不学会抽烟的人是活不长的,别看烟盒上面写着吸烟有害健康,但实际上却有利于作战,香烟能够消除紧张,帮人放松冷静。
试试吧,战场上没有人会死于抽烟的,只会死于子弹和炮弹,趁还活着,什么都得试―试嘛。”
罗延康没有继续拒绝了,接过康火镰手中抽了一半的烟,送到嘴上抽了两口,很快就咳嗽起来了。
“哈哈,罗连长慢点吸,第一次都这样,习惯就好。”康火镰一边开着车一边说道:“打仗这种事儿,三分靠实力,七分靠运气,看开点,看淡些,比什么都强。”
罗延康中尉继续抽着烟,这玩意以前他没钱抽,要养家糊口,而且老校长也最反感抽烟,所以就一直没学会,现在初次尝试也感觉很不错,至少人轻松了不少,脑子都是冷静了三分。
“战争还真是一件改变人的事情,以前我从来没想过自己到这种异国他乡,你们应该打过不少仗吧?”
康火镰回答道:“我是运输排的,很少开枪,一般都是拉着人到处跑,有时候拉着一整车人出去,过几天接他们的时候就只剩下半车了,有的时候甚至还会拉走整车的尸体,有敌人的,也有自己人的。
他们很多都是年轻小伙子,不少人甚至连婚都没结,战场上不要问别人打过多少仗,很少有人愿意记起那些已经过去的回忆。”
罗延康收回了目光看向窗外:“抱歉,我不该这么问的。”
康火镰笑道:“你就是太客气了,问这种问题并不是冒犯,别人也不会拒绝回答连长的问题,但答案你肯定不愿意知道的、
我只能说,以往我们每一次打仗都要死人,死很多的人,不要想着从过去的事情找到答案,因为每一场战斗都是新的开始,没有人能够保证任何事情。”
罗延康喃喃道:“是呀,这就是刻舟求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场,我只是感觉有些煎熬,来到欧洲都已经两个多月了,我却还是没有开过一枪,也没有见到过一个敌人,更没有经历过哪怕一场战斗。
我并不是期望战斗,只是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毕竟和你们比起来我就是一只雏鸟,只是军衔更高一些而已。
可有些事情,不是可以逃避的,始终还是要去面对的呐。”
康火镰重新点上了一支烟:“大家都是这样,刚到战场的慌得不行,不知道该怎么做,更不知道该怎么杀敌,没人记得起自己第一次从战场活下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总之就是莫名其妙的熬过来。
慢慢的就越来越熟悉了,然后就是看淡看开了,不去期待,也不会拒绝。
战争嘛,那些个熟人们都说过,一直都是等待,在行军中等待,在吃饭中等待,在睡觉中等待,然后就是突如其来的战斗,活下来了那就继续等待,死去了,那就魂归故里呗。”
罗延康听到这话也是笑了:“哈哈,说得对,就是等待!”
真实的战争不是每天都在开枪交火的,人不是机器,战争也不是军棋,正儿八经的战斗只是战争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士兵们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行军、吃饭、睡觉,有时候你可能需要行军一整个月,吃上百顿饭,不断的在前进却不知道目的究竟在哪里,一直到突然某一天命令下来了,枪声响起了,然后就是战斗突如其来降临了。
听着很无聊,但这就是真实的战争,绝大部分时间都被消耗在了等待和漫长的煎熬之中,一支精锐的军队就是尽量把吃饭睡觉行军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做到滴水不漏,这些小事情看上去与战斗无关,但却往往直接关系战争的胜负。
影视剧和小说里面描述的战争,似乎就是没完没了的开枪、炮击、轰炸,空战、海战、陆战,那么描述是因为要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实际上的战争是一件对当事人很无聊的事情。
车队还在继续行驶着,突入乌克兰大地之后,入眼之处全都是一望无尽的大平原还有低矮的森林和灌木丛。
天空之中三五成群的战机—批批从车队头顶掠过,朝向远方而去,兵马未动空袭先行,在步兵们看不到的遥远地方,一架架战机正在空袭着苏军,清扫地面部队行进路上的一切障碍。
地面车队向前行驶十几公里之后,就进入了一片金灿灿的麦田原野,数十辆坦克车从地平线出现,履带碾压在麦地之中留下了一道道狰狞的轨迹,后方的坦克沿着轨迹继续跟上。
坦克炮塔上坐着三五成群搭便车的步兵们,这些打前锋的步兵端着突击步枪坐在行驶的坦克上,任由坦克如何颠簸,他们都是坐得稳稳当当的。
迷龙和几个老兵坐在一辆豹式中坦的炮塔两侧,神态警惕的看向麦田原野,他们是整个师的前锋侦查部队,必须要确保沿途行军的安全以及预警。
田野间的道路上,一辆矮瘦的托马拖拽着沉重的马车,马车上坐满了平民,似乎一家人,农夫驾驶着马车,后面车厢上还坐着农夫的妻子和三个孩子,马车后面还跟随着好几个乌克兰农民和他们的妻子,这群人似乎是准备劳作收获成熟的麦子吧。
当听到了坦克引擎的咆哮声之后,农夫们都愣住了,战战兢兢的停在原地不敢动弹,孩子们也躲进了母亲的怀抱,拖拽车厢的托马也是四腿颤颤在原地发出不安的鸣叫。
但路两边的坦克全都是高速行驶擦肩而过,对这些农夫毫不在意,这群手上只有镰刀农民一看就是毫无威胁的。
豹式中坦路过马车边上的时候,迷龙甩出了一包压缩饼干还有些许糖果扔进了马车厢里面,后面的坦克上搭载的步兵也都是扔了一些琐碎物件,跟随农夫一块出来的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捡着东西。
而那些农夫则是跟抽疯—样将农具扔到了天上,开始了欢呼,似乎欢迎这些侵略者的到来一般。
“这些人有毛病么?我们这都开着坦克闯进来了,怎么他们还笑呢?”
“不知道,或许是故意装出来的吧,怕我们拿机枪突突他们呗。
“也许是认错了,把我们认成了俄军。”
“你长得像俄军么?坦克上面刷的青天白日徽和俄国人的镰刀锤头徽章还分不清楚?”
士兵们很疑惑这些乌克兰农民的态度,不明白怎么随便给点糖果饼干,这群人就会欢迎侵略者了,真不知道苏联的爱国主义教育怎么弄的。
一直到入夜时分,242团主力部队开进到了俄国边境城镇伊兹梅尔地区,在这里停下来准备过夜了,这里也是遭受过了国军的炮击还有空袭,虽然强度不大,但城镇大半建筑物也都是毁于战火了,大街小巷全都是流离失所的乌克兰人。
国军进驻之后没有遭受任何抵抗,这里原本驻守的苏军早就在年初被抽调走了,剩下来的民兵武装面对着坦克装甲车很果断的放下武器投降了。
“滚远点,扔掉武器回家,我们没有精力处理你们!”
“可是,我们的家都被炸掉了,军官先生,你俘虏了我们,带我们去一个能吃饭能睡觉的地方吧!”
“王八盖子滴,老子都还没有找到地方睡觉呢,别来烦我们!”邓宝一把推开了翻译官,举起枪想要逼散这些乌克兰民兵。
国军对于这些半民半兵战斗力连游击队都不如的敌对武装兴趣缺缺,甚至连俘虏都感觉麻烦,通常都是收缴武器之后就地解散,打头阵的部队可没有多余的精力还有物资来处理战俘的。
翻译官转译了邓宝的话,但乌克兰人依旧不为所动,没有吃的,也没有睡觉的地方,很快就要入冬了,寒冷的乌克兰冬天,如果没有庇护所和燃料食物,没有人可以在冬季的乌克兰原野流浪的。
邓宝面前这四百多号民兵宁可进战俘营,也不愿意流离失所去逃荒呐。
“邓连副怎么回事儿?”罗延康赶了过来,看着面前这一大群刚放下武器的乌克兰壮丁问道。
邓宝回答道:“他们要进战俘营,这群人就是想找个地方混吃混喝,实在是可恶,四百多个民兵,有一半都是混子,里面还有六十多岁的老头,摆明就是我们炸了他们的房子,想要让我安排生活!
连长,我们没有卡车运输战俘,这里离最近的战俘营都有七百多公里,往哪送呀?要不挖个坑,全宰了算了,只要埋干净,不会有证据的。”
“我知道了,让我来处理吧。动不动就杀人,有这个必要么?”
罗延康教师出身,性格温和,没有到动不动杀人解决问题那么极端:“所有人听着,我们是中华联邦共和国国防军,你们已经被击败了,请听从命令,立刻解散,这是命令!”
乌克兰人一脸破罐子破摔:“没有食物,没有房子,更没有燃料,马上就快要冬天了,我们能去哪?”
罗延康懵逼了:“城镇外那么多的麦田,难道不是你们的食物么?麦草难道不是燃料么?房子难道不能够重建么?”
“别以为我们是外国人,就不认识麦田了!不要试图欺骗我们,不然下场很严重的!”
乌克兰人听完之后也是懵逼了:“土地是我们的,但麦子却是苏维埃的,秸杆也是国家,城镇是我们的,但房子都是国家的,我们无权收割麦子,而且修好了房子也不是我们的呐!”
苏联国有体制下,尤其农村实施的都是集体制度和供给制,老百姓没有权利处置任何共有财产的。
537.历史的轮回与宿命
“收麦子还要批准??”
“只要批准他们自己可以收麦子,乌克兰人就帮我们作战??”
张子康中校接到了下属的汇报之后满头的雾水,搞不清楚乌克兰这到底是个怎样神奇的地方。
这地方竟然比俄国其他地方都还更离谱,之前在伏尔加河流域作战的时候,那里的农民可没有什么收粮批准的说法,国军打过来,官员跑了,地里面只要是值钱的东西立刻都被农民弄光了。
但在乌克兰这里似乎情况又有些不一样了,这里似乎更加严格一些,乌克兰人对于苏联的向心力也和其它加盟国不一样一些,这里的人们似乎对苏联这个大家庭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乌克兰并不是一开始就在苏俄治下的,想要了解乌克兰与苏联的关系,那就必须捋明白,苏俄与苏联的区别。
在很多人印象中,苏联是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的,这个说法就是错误的,十月革命之后建立的是苏俄政权,而不是苏联,苏俄与苏联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千万不要混为一谈。
而乌克兰也不是一开始就是苏联加盟国的,而是之后才被迫加入进去的,加入苏联对于乌克兰人来说就是一个无奈之举。
沙俄时期,乌克兰就被俄国统治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沙俄帝国解体,原先被沙俄征服的国家以及民族全都趁机分家,如波兰、芬兰宣布脱离俄国独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小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而乌克兰也在这一时期建立了自己的民族政权。
是不是听着和苏联解体差不多的情况?事实就是如此,没有人会服俄国人的统治,就连同样民族的斯拉夫人也受不了俄国人的统治,对于乌克兰人而言,沙俄与苏俄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无论是帝国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是差不多的那一套。
当时沙俄解体之后的主体部分被苏俄继承了,所谓的苏俄,可以大致理解为苏维埃化的俄国,你把它理解为苏联解体之后的俄罗斯就可以了,从一战到冷战,从沙俄到苏联,这就是一个轮回而已。
沙俄解体之后乌克兰终于摆脱俄国几百年的剥削和压迫,迎来了独立建国的曙光,乌克兰内部立刻也出现了社会民主工党、社会党以及其他社会团体,这些党派组建成立了中央拉达。
起初,中央拉达只是乌克兰各政治势力组成的协调委员会,是一个临时机构,后来随着农民、工人和士兵等纷纷向中央拉达派出代表,中央拉达逐渐发展成为乌克兰的议会。
随后中央拉达宣布乌克兰自治,毫无疑问,中央拉达是乌克兰民意的产物,它获得了乌克兰社会各界的支持,乌克兰人对中央拉达给予了厚望,以为当家作主的日子就要来了。
但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的,因为沙俄没了,苏俄又来了,而且还是打着消灭剥削与压迫压,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而来的。
乌克兰人能接受与苏俄再续前缘共同建立苏联的结局么?显然是不可能的嘛,沙俄没了,乌克兰已经不遭受剥削压迫了,但如果继续跟着苏俄混,那不还是老样子么?
但很可惜,当时的乌克兰中央拉达的抵抗行动还是失败了,因为他们自身的矛盾也很严重,没法团结一致抵抗苏俄。
中央拉达里面既有地主又有农民,这两个利益对立的群体,农民要重新分配土地,地主不愿分土地,双方达不成共识。
另一方面,一战还在继续,大量乌克兰籍士兵还在前线作战,虽然他们已经万分厌战,但乌克兰中央拉达要与俄国临时政府保持一致,继续保持战争立场。
要土地没土地,要和平没和平,弄半天还是啥都没有,乌克兰中央拉达自然支持率大跌。
除此之外,乌克兰中央拉达还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俄国临时政府和苏俄一个鸟样,同样不愿给予乌克兰独立建国权利。
沙俄帝国崩溃后,俄国成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临时政府,临时政府以沙俄继承人自居,不愿意乌克兰脱离俄罗斯单飞,他们出台了一份《临时条例》,想要限制乌克兰的自治权利。
俄国人可以允许波兰独立,可以允许芬兰独立,可以允许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就是不能容忍乌克兰独立,这是不是跟下个世纪北约东扩俄乌战争差不多的模样?所有国家都可以加入北约,但唯独乌克兰不行。
俄乌战争的导火索其实早在十月革命之后就埋下来了的,没别的原因,就是这块地太重要了。
如果不能掌握乌克兰,那俄罗斯就不是一个虚壮的大国而已,没有乌克兰,俄罗斯对西欧的战略前沿就要向后萎缩上千公里。
乌克兰人口众多,沃野千里,资源丰富,加之拥有黑海战略出海口,俄罗斯无法想象失去乌克兰后的样子,这就像是中国的东三省一样。
俄国临时政府和苏俄政府这对死敌在对乌克兰问题上罕见的默契,但乌克兰肯定是不买俄国人的账,他们发表声明说:谁也不能限制民族自决权。还打算召开立宪会议来解决俄乌关系。
临时政府在的时候乌克兰没敢建国,列宁推翻临时政府建立苏俄之后,乌克兰就彻底建国了独立了。
虽然建国了,但此时乌克兰还比较克制,它没有脱离俄国而独立,而是要和俄国组成民主、平等的民族联邦。
但是用脚趾头想一想,苏俄会允许乌克兰建国并和它平起平坐吗?俄国人的脑子里面根本没有平等的概念,他们的思维方式很简单,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
更关键的还是,乌克兰中央拉达走的是资产阶级议会建国的道路,苏俄搞的是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建政,双方三观不同,利益不同。
具体而言,双方在两个方面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随后俄国人行动起来了,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乌克兰东部工业地区成立了苏维埃革命委员会。乌克兰苏维埃是乌克兰人,却听苏俄的,还获得了苏俄的支援,苏俄宣布承认乌克兰苏维埃政府是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真正政府。
瞧瞧,是不是有感觉到了一阵莫名的熟悉感??﹖是不是又有一种转世轮回的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