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舰队也反应过来了,立刻着重打击日军轻巡,你能击穿我,我也一样能够击穿你,不就是轻巡么,你那点装甲防护在一百毫米高炮面前一样还是裸奔。
双方大批舰队云集镇江城水域,狭窄的战场让水面战斗变成了大航海时代龙虾兵排队枪毙一样,双方都没有机动环境,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组成战列队形,原地对轰,这无疑于是极大削弱了日军的优势。
因为他们老练的海战技术在这种环境下根本发挥不出来,换成公海飚船的话,日军舰队有信心彻底玩死这群业余的对手,哪怕你性能比我强,我也可以依靠高超的海战技术战胜你。
海战可不是光比舰艇性能就行了,还得比阵型、比战术、比炮术。
但现在就是这么无奈,狭窄的江面环境给了国军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机会,双方都是摆开阵型不用任何花里胡哨的技战术,直接就是排队枪毙,比的就是谁更扛得住,谁更打得多!
战斗持续数小时之后,日军承受不了了,率先开始撤退,国军实在是太能抗了,完全就是不在乎损失的打法,每一艘军舰都是死战不退,把军舰当成了一次性筷子在使用,只要是扛不住了,国军的驱逐舰立马靠岸搁浅,水兵直接在岸上镇江城友军接应下脱离战斗。
搁浅的军舰老子不要了,反正后方源源不断负责补充,只要人还在,军舰大把有的是!
日军可就承受不了这样的无脑互换,战沉了四艘驱逐舰以及七艘炮艇还有一艘天龙号轻巡之后,他们抗不住撤退了,日军第三舰队主力几乎损失殆尽了。
国军也战沉两艘驱逐舰,搁浅了三艘,一共损失五艘军舰,好在人员伤亡控制在了六百多人,还能够接受。
101.名不正则言不顺
新年初八,南京战场上捷报频传,地面战斗多次重创日军,前后歼敌两万余人,水面战斗击沉日军十余艘舰艇,空中击落日军战机数十架。董建昌之名威震华夏,一如当初关二爷水淹七军一般,成为了整个中国大地上家喻户晓的抗日名将,南京战区也成为了中华民族抗战卫国响当当的招牌,举国士气还有凝聚力都被南京鼓舞了。
从政治角度和全局角度来看,之前董建昌的几次鲁莽反击都是非常有效果的,不管军事意义如何,但对于鼓舞全国时期,提振全局军心来说,那都是好处非常多的。
截至大年初八,南京战区〈不含淞沪会战数据)累计已经歼灭了日寇十一点四万人,击沉敌舰艇四十五艘,其中吨位超过一千吨的舰艇十五艘,连日军旗舰出云号都被击沉了。
摧毁日军坦克三百七十七辆,摧毁火炮一千零五十门,击落敌机四百五十架.…......这份战绩拿出来已经是举国之最了,堪称甲午以来从未有过的辉煌战绩。
但国军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不含淞沪会战数据〉国军前后阵亡八万七千五百多人,负伤十二万人次,损失军舰四十一艘,坦克六百八十八辆,火炮八百七十五门,飞机一千五百九十架(含误操作坠毁数据)。
老董借到手还没捂热乎的大借款又一次花的差不多了,为了提振军心士气,打出自己的威望,重建昌算定倾豕汤广了o
中日双方在南京这里都可谓是耗尽了力气,现在进入了僵持阶段,谁都奈何不了对方了,董建昌开始从全局角度考虑问题,准备拉拢其他战区一块围攻日本人,而日军也在国际上到处贷款求援,继续武装军队派往南京参战。
双方现在都开始冷静下来没有继续对攻,而是选择暂时休兵罢战,调整自己的战略态势了。
抽出功夫之后,老董也是找时间和家人一块吃饭过一个晚年了,之前哪怕就是除夕夜,老董都是待在作战厅指挥作战,根本没有功夫和家人一块吃团年饭,现在有时间了,那就还是得补回来的。
反正老董和杨家人都住在总统府熙园,一个地方没多远,走几步路的事情而已。
提前打过招呼之后,杨立华也放下了手头慰问难民以及妇女儿童的工作,返回了总统府,提前等着老董回来吃饭.“总算是得闲了,回来一趟不容易呐!”
一进门之后,董建昌扯开大嗓门嚷嚷着,身后的杨立仁立刻接过了董建昌脱下来的外套和军帽。“别这么客气,又不是在作战厅,现在回家了,一家人哪来这么多恭维,交给下人去做就行了。”
董建昌没有让杨立仁多动手,而是把衣服帽子交给了仆人打理:“说过多少次了,一家人,别太生分了,老爷子可在呢,你是他儿子,我只是女婿,自然一点!”
“明白了,那老董先请!“杨立仁也是聪明人,一点就透。
“哈哈,这才像样!走,一起! "董建昌哈哈一笑,显得很开心,在外面他可以摆谱,可回了家面对老婆,老丈人,董建昌可就不敢继续摆谱了。杨廷鹤坐在客厅里面正在听录音机播放昆剧,听得很是认真。
看到儿子杨立仁和董建昌进门了,杨廷鹤立刻挥手热情道:“快坐,秋秋,给你大哥还有姐夫去倒茶!”“不必客气,一家人嘛,我自己来!来”
董建昌走到了酒柜旁边,拿出了雷彪送的两瓶长城干红解百纳,这是雷彪在淘宝网购的,一箱子足足六瓶只要一百四十块钱,拿来送礼可谓是又唬人又实惠,不止是董建昌送了,北边延安也送了好几箱。
雷彪送的时候那可是声称这玩意儿是价格堪比黄金,2012年产的酒,硬生生被他说成了1812年产的,老董收到这份礼之后也是非常重视,一直收藏着舍不得拿出来。
“今天不喝茶了,尝尝雷老板送过来的百年老酒,平日里我一个人都舍不得喝呢!老法那群德国人馋了好几次,想让我拆一瓶,我都没答应,老爷子,今天咱们尝尝鲜!”
董建昌拆开了一瓶解百纳干红,还特地找来了水晶杯倒出来醒酒,这也是雷彪提醒过的,这玩意儿高端酒,倒出来一定要醒醒。杨立仁在一旁也是称赞道:“爹呀,这可是老董特地托人从国外带回来的,好酒呐!”
杨廷鹤看着酒瓶瓶身上一串的简体汉字,也是有些迷糊,但后辈这么说了,他也就这么当真了。
三个男人坐在沙发上等了几分钟,酒醒的差不多了之后,也都是举起水晶杯干了一杯,感受着口腔中那股廉价劣质的酸涩味道,杨廷鹤几颗老牙都快扛不住了,皱着眉头违心的赞道:“好酒!口感绵长醇厚,不愧是国外的红酒呐!”
杨立仁也是笑容僵硬:“嗯,百年老酒,就是劲儿大了些!”
董建昌看着酒杯,满肚子的疑问,感觉像是被雷彪坑了,但却又没有证据。
“老董呐,看你眉头紧锁的,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事儿了?“杨廷鹤放下酒杯,乐呵呵的问着。
董建昌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一旁的杨立仁就自行补充了:“爹呐,最近南京战区也算是战果丰厚,董司令的为名远播国内外。
不过嘛,问题也有一些,那就是卫戍司令部要求外围战区友邻部队配合作战的事情,迟迟无法推进,第二战区的阎锡山、第四战区的何应钦,还有第五战区的李宗仁,一个个都是只拿钱不办事。
前前后后我们花出去的五百多万大洋,给出去了二十多万支步枪(春天、莫辛纳干、毛瑟K98),东西他们都拿了,可组建援军响应南京战场的事情,却是迟迟无法兑现。
还有南方各省,除了湖南是董长官老家鼎力支持之外,江西、云贵川、两广、都是态度暧昧,表示发壮丁过来没问题,派遣军队也可以,唯独地方财政还有民政事务就是无法配合南京!我们出钱都不行,着实让人恼怒!”
“这肯定是重庆那边在捣鬼使坏,都这个局势了,他们还是净想着算计自己人呐!”杨立仁说完怒其不争地拍了拍沙发真皮扶手,脸上全都是一股悲愤之情。
董建昌也是掏心窝说出了心里话,对着杨老爷子埋怨道:“都是为国做事,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总是谁干的越多,就受的委屈越大?“杨廷鹤老爷子一听就明白怎么回事儿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不是说说而已。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里面说过多少次的东西,你们也该明白了。”
杨老爷子拄着手杖,清了清嗓子:“老董,你现在是什么职务?你也只是一个第三战区司令官而已,你上头还有军事委员会,还有国防部,还有民国中央政府。
你让人家怎么配合你,有些话人家不方便说出来,不配合就已经很给面子,其实他们心里头都在骂人,你老董想让别人推你,你自己也得拿出态度来,否则旁人看不清楚,哪里敢下注?
古往今来,因为政治站队错误,而身死族灭的事情还少么?”董建昌问道:“您的意思是?”
杨廷鹤朗声道:“你得自己打起招牌来了,人家想帮你也得有一个名义吧?想投靠你,那也得有一个身份,你是战区司令长官,别人就不是了?大家都是,你凭什么指挥人家?光靠钱和枪杆子还不够,中国人还得讲究礼和理!”
“古往今来那都是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你见过谁去投靠总兵官巡抚的?”“老董你心里想的是不是众望所归,等别人投过来,最后差不多自己再上去?”
杨廷鹤微微摇头."这搞法就是彻底弄反了,你得自己先上去,让后别人才会投过来,前者是把风险给了别人,万一你成不了事,到时候你退一步海阔天空了,还有一条生路,可这些人跟着你了,他们怎么办?
只有你先站出来,自己把退路断了,别人看到老董的魄力和决心,自然就会跟过来了。
相当老大,就得有担当,不能总想着占便宜,你留了一条退路,你手下的人就会留十条退路!”
102.众将士可是害苦我了呀!
杨廷鹤两个字就让董建昌茅塞顿开了,礼和理!
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这个礼字那可就有太多讲究了,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礼,更不是生活中的礼,而是政治上的礼!六部制度形成上千年以来,礼部一直都是六部前列的部门,政治地位非常重,为什么?难道因为礼部的人都很讲礼貌么?当然不是!人们生活中最长接触的礼一般都是接人待物的一些礼节礼貌,什么谢谢、不客气、非常麻烦,那都是最浅表的礼。
真实意义上的中华礼仪,那是代表权利的,祭祀之礼、制度等级之礼,君王可以九鼎八簋,诸侯可以多少鼎簋,士大夫又是多少,这才叫礼。中华礼仪之邦不是说让你对别人有多么客气友好,而是盯着别人讲不讲礼,中华礼仪的内核简而言之就是不容僭越,我是老大,按照礼仪只有我才可以九鼎八簋,其余人谁敢这么玩那就是不讲礼了,分分钟搞死你!
而另一个理字就是代表道理了,或者说是规矩了,从来没有下头人推着上头造反的,一直都是上头人有野心,下面人感觉能行,你不留退路的去干了,下面人才会放心跟着你,否则你藏着掖着,指望下面人推着你去,那就是既当婊子又立牌坊了,这叫无理!
有些东西听着就是虚的,一文不值,可当到了时候,那这些东西又会变得重若千斤,政治就是这么奇妙,往往一个名义就可以改变很多东西。董建昌想通了,难怪那些孙子一个个畏首畏尾的,原来是害怕我老董给自己留了退路,现在老董虽然公然开始挑战老蒋了,但是却并没有撕破脸,依然还是国民中央政府框架下面的战区司令官,哪怕兵强马壮,哪怕威望十足,但也还是一个司令官而已,上面比他大的多了去了。
我们也是一方诸侯,投靠你没名分呐,而且万一将来你觉得搞不过了,不搞了,翻过来继续踏踏实实当司令长官,我们怎么办?
“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呐! "董建昌拍案而起:"老爷子你说的不错,就是这道理,我明白了!明天我就让下面人挑选良辰吉日,找个日子宣布就任民国大总统!”
杨廷鹤听完以手扶额,叹了口气骂道:“你怎么不干脆学袁世凯,登基称帝算了?哪有这么直接的?”
"人家司马昭都还明白先走流程呐,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加九锡,封王,最后才是禅让,得一步一步来!节凑可以快点,毕竟是抗战关头,但程序不能少,哪有直接就开始跳到禅让的?中间程序呢?”
董建昌道歉道:"老爷子说的是,我老董心急了,实在是国难当头呀,我不得不急!这样吧,我先另立中央扶持一个傀儡怎么样?"
杨廷鹤指了指老董:"你看你又急了了,这么着急进步干什么?另立傀儡就是画蛇添足,节外生枝,你找个由头成立一个新的委员会,先自立一个军事主官的名义,搞定枪杆子,这才是正事。
第一步∶开府建牙,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大司马录尚书事、相国总百揆。第二步∶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第三步∶封王,加九锡。最后一步才是禅让禅!”
“非要老爷子我掰开了揉碎了你才懂么?有时间多看看史书!”
董建昌越听越有味道,感觉这才是阳关大道呐,他老董草莽微末出身,这些年纵横军旅,的确是读书读少了。董建昌琢磨道:“立仁,你记一下,我决定做出如下命令!”
杨立仁立刻摸出了小本本,拿起笔就开始准备写了。
“国事艰难,日寇猖獗,举国生灵涂炭,人民亦是面临危亡,值此关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董某不才,亦是身负重任,连番酣战日寇,小有成绩,但仍旧任重道远!”
"中央政府西迁重庆,山高路远,居庙堂之高不知江湖之远,无法准确及时获知战场具体情况,更加不利于抗战全面战事之指挥,蒋委员长一人身兼数职,既要操心民政,又要担忧军政,建昌担忧委员长身体无法负担,有心分忧!
董某决议,改军制,现如今国难当头,日军兵临城下,国民革命军已经不符其实,革谁的命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卫国抗战,所以现今董某改国民革命军为中华民国国防军,寓意保家卫国一致抗日!
另,为方便统一指挥,调动全国军力一致抗日,团结举国力量,董某决议,成立抗战救国委员会,统筹前线战事,董某不才,德薄才疏,幸得麾下数十万将士推举,不得不继任抗战救国委员会委员长一职,诚惶诚恐....."
董建昌洋洋洒洒一大堆,先是把自己说成了白莲花,然后就是强调自己迫于无奈,迫于抗战危难局势,不得已改军制成立国防军,建立抗战救国委员会,又迫于麾下几十万将士的呼吁支持,不得不担任委员长一职,这也是帮中央政府分忧。
杨廷鹤在一旁听得频频点头,脸上满意之色溢于言表:“不错,够假,够虚伪!这才是政治家该有的风格。”
董建昌看到杨立仁记完了之后,吩咐道:待会你找几个文人,将我的话润色一下,等我这边搞定了,你立马安排人将我的话全国通电广播。"“另外去部队找些聪明人,来一场劝进,一定要真,最好找那些会哭的过来,到时候一定要弄得像模像样的,明白么?
杨立仁重重点了点头,心中也是激动不已,这种事情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操作的,哪怕心腹都不够,必须得是死党才行
董建昌把这活儿交给了
他,还是当着杨老爷子的面,那就说明老董彻底把他当成了死党了。
杨立仁也没有辜负老董期望,饭都没吃一口呢,转身就出去摇人了,这事儿要是办好了,往后别说杨立仁自己了,就算是他儿子他孙子,往后至少七八代人都不愁没饭吃了!
董建昌看着杨立仁远去的背影,满意的点了点头。
然后又看了看杨廷鹤老爷子,更是满意无比,这样一位久经世事充满智慧还能够看破时代迷雾的智者,董建昌感觉自己捡到宝了。军事上有法肯豪森,政治上又杨老爷子,自己无虑也!大事可成呐!
杨立仁办事也是非常痛快,正月初十,这才两天都不到,董建昌正心不在焉开军事例会的时候,寻思下面人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刚心里念叨完了,会议上立刻就有人跑出来劝进了,第一个站出来的就是心腹嫡系新建第一集团军军长汤勇中将,扬言国民革命军这个称呼太不合时宜了,现在都抗日了,还搞什么革命,先打日本人卫国要紧,建议董建昌改军制为国防军,打完日本人再来革命也不迟嘛。
台上发言讲解战场形势的法肯豪森被打断了进程,一脸懵逼,不知道咋回事儿。
台下陆续又有将领站出来纷纷表示赞同,这关头了,还革什么命,先保家卫国再说,国防军就挺不错的,照样还是国军嘛!杨立仁也站出来提议成立抗战救国委员会,请董长官担任委员长职务。
董建昌"面露难色"站起身来"呵斥"众将,而后眼含热泪对着西面重庆强调,那里才是中央,自己无权改制组建委员会。众将相继苦劝,第四军军长欧震更是痛哭保住了老董的大腿,直接跪下祈求老董答应。
其余将领也都是感慨生灵涂炭,祖国危亡,请老董务必改军制彰显抗日救国决心!
董建昌死活不答应,下面将领居然全都弯腰鞠躬,请求董建昌答应,扬言不答应就不起来了。老董偏过头,一脸的不愿,心中感慨立仁办事靠谱!
最无辜的法肯豪森还有一群德国人面面相觑,搞不懂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也还是看到都鞠躬了,他们也弯腰算了,不能太特别,反正又不是弯膝盖!
三请三辞之后,董建昌无奈的答应了将领们的请求,但却还是表态,这个委员长自己坚决不当,不能僭越!
杨立仁将早就准备好的元帅军服大衣拿了出来,军服领账上的军衔就是熠熠生辉的纯金青天白日徽,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元帅军衔。其他将领见状也是立刻上前,一块捧着元帅军服,给老董披了上去:“将军呐,这倒春寒冷得很,添件衣服吧!”
董建昌一脸被逼出来的无奈,喊道:“众将士可是害苦我了呀!”
下面将领演得更厉害了。
“董长官不出,苍生奈何?”
“总座,为了四亿百姓,为了中华民国,还请就任!”
“生灵涂炭,家国破碎,唯有董长官能够重整山河,还请以天下为重!”法肯豪森也学着拱手道:“俺也一样!”
“您看看,连洋人都支持了,您还等什么?没有您的带领,我们如何取得胜利?““董长官,您就是我们的太阳呐!”
董建昌一脸的迫于无奈,紧了紧肩上的元帅军服,闭了眼睛,眼眶流下―滴热泪:“也罢,为了民族,为了国家!董某暂居此位!
日后若是蒋委员长重归南京,我必将退位让贤,若是还有贤能比我更适合此位,我也会让出位置,绝不贪恋!"
“董长官英明!”
“董长官高见!”
103.不好啦,老董要搞新和联胜了!
“民国三十七年正月初十戊寅年,原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南京城防卫戍最高长官,民国陆军上将,现任中华民国国防军总司令,抗战救国委员会委员长,董建昌顿首,通电!
鄙人董建昌,顿首顿首,死罪死罪。吾闻天生蒸人,树之以君,所以对越天地,司牧黎元。知天地不可以乏飨,故屈其身以奉之;知黎元不可以无主,故不得已而临之。社稷时难,则戚藩定其倾;郊庙或替,则宗哲纂其祀。所以弘振遐风,式固万世,三五以降,靡不由之。
伏惟先总理孙中山肇基景命,仁人志士慷慨赴死遂造民国,三民主义光辉遍洒华夏大地,神州一片清朗,共和国体自此初成!自清末以来,艰祸繁兴,甲午之际,氛厉弥昏,宸极失御,登遐丑裔,国家之危,有若缀旒。
赖先后之德,祖宗之灵,将士用命,旧物克甄,诞授钦明,服膺聪哲,玉质幼彰,金声夙振,冢宰摄其纲,百辟辅其治,四海想中兴之美。
感时局之无奈,生民之艰难,国势之危亡,董某,三尺微命,一介草莽,幸得麾下数十万将士拥戴,诚惶诚恐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