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仁瑀可不是心慈手软之辈,立马抄起弓箭抬手就射,一箭便射中一人的后心。
“啊”的一声,那人当即扑倒在地,虽没有当场毙命,但看样子也活不成了。
与此同时,马仁瑀身后的骑兵们也都追着那些逃跑的人一顿砍杀。
李奕勒马驻立在村口,没有上前帮忙的意思。
这群乱兵总共不过四五十人,不少人连盔甲都不齐全,若这样马仁瑀还搞不定。
他脖子上长得那玩意也就没必要留着吃饭了。
很快,在被砍翻十几个人后,那群乱兵终于吓得全都跪地求饶。
他们想要在这么多骑兵面前逃跑,简直就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
“啊呸!一群怂货!”
马仁瑀唾了一口,把那些乱兵都驱赶到了李奕面前。
扫视了他们一眼,李奕开口问道,“你们是哪部人马?主将是谁?”
乱兵们本就吓得不轻,全都低着脑袋浑身发抖,没人敢开口回答。
马仁瑀骂道:“李都使问你们话呢!都他娘的聋了?”
这时,其中一人结结巴巴道:“我,我们是,是卫王麾下的,贝州步卒……”
卫王符彦卿?
李奕有些意外,符彦卿刚攻下北汉的岚、宪二州没多久。
他手下的人马怎么会出现在百里之外的石州附近?
“卫王远在岚、宪二州,你们为何出现在此?”李奕微微皱眉道,“莫不是尔等做了逃兵?”
谁知他只是随口这么一说,那回话的人却脸色大变。
对方猛地跪倒在地,求饶道:“都使大人饶命啊!我等并非想做逃兵……”
草!还真特么是逃兵?
李奕已经懒得再问了,既是逃兵,又抢掠百姓,哪一样都该死。
何况两样都占齐了!
“都砍了!”
吩咐了一声,李奕直接拍马进入村子,没去管身后的哀嚎求饶声。
也不知道怎么的,自从高平一场大战过后,李奕发现自己似乎变得冷血不少。
几十个人说砍就砍,没有太大心理负担。
换做以前,他或许还会犹豫许久。
难道是因为经历了战争的洗礼?
亦或者权力地位的提升真能改变一个人的心态?
但不管怎么说。
战场确实是一个能让人快速成长的地方……
李奕转了一圈,发现这是个很穷苦的村落,房屋大多都很破败,只有二十几户人家。
现在又被纵火焚烧,不少地方都一片狼藉。
除了被乱兵砍杀的村民尸体,还有十几名幸存的老弱妇孺。
他们惊恐的窝在一起,不敢抬头……或许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一批更凶恶的强盗,干掉了前面的一群强盗。
百姓对武夫们的恐惧,那是刻在骨子里的。
近百年的军阀混战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疤。
“呜呜呜……”
这时,村尾的某间茅草屋内传来一阵哭泣。
李奕循声找了过去。
等他下马走进屋内,却发现一个老妇人仰躺着,身下的地面一片殷红。
而一名面黄肌瘦的少女……李奕也不确定对方多大年纪,体格相当于十岁左右的孩子,应该是长期营养不良导致的,实际岁数或许要更大。
少女跪在老妇人旁边抽泣着,见到李奕闯进来,吓得使劲往后缩了一下。
可惜她的后面是泥巴墙,没地方让她躲。
李奕走到近前略微扫了一眼,老妇人已经是出气多进气少了。
他摇了摇头,刚想开口问那少女。
这时,老妇人突然缓缓抬手伸向李奕:“军,军爷……”
或许是回光返照吧,重伤濒死竟然还能开口。
李奕犹豫了一下,随即蹲到地上,握住了老妇人的手:“还有什么遗愿,我力所能及的,尽量帮你了结。”
“军,军爷…我这孙女可怜啊…爹死了…娘…也跑了…求…军爷…收留…洗衣打杂…”
听着老妇人断断续续的话,李奕大致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他瞥了一眼满脸泪痕的少女,对方迎上他的目光,怯弱的低下了脑袋。
想了一下,李奕便答应下来:“好,我会带着她回开封,有我一口吃的,绝对不消饿着她。”
反正李奕现在升官发财了,多养几个人也绰绰有余。
听到了想要的回答,老妇人似乎死也瞑目了,渐渐地没了气息。
“阿婆——”
少女悲呼一声,扑到老妇人身上,嚎哭起来。
李奕摆了摆手,示意跟进来的亲兵都退出去,随后他自己也走了出去。
“跟马都虞侯说一声,让他把那些乱兵,还有村民的尸首,都给就地焚烧了。”
李奕交代亲兵去通知马仁瑀把尸体处理掉。
然后,他又去找那些幸存的老弱妇孺,打听了老妇人一家的情况。
原来那少女姓陈,小名鸦儿,平日村里都喊她陈家小娘。
听到鸦儿这两个字。
李奕倒是想起另一个叫“李鸦儿”的大人物——李克用。
据说陈小娘出生时,有一只乌鸦落在门口,她爹觉得这是吉兆,便把她小名叫做鸦儿。
令人意外的是,陈小娘今年竟然已经十三岁了……体格样貌上确实看不出来。
“李都使,听说你要带个小娘回家?”
马仁瑀忙活完后过来找李奕,一开口就让人有锤他的冲动。
李奕没有理这货,转身去找陈小娘……既然答应下来的事,他并不想失信于人。
马仁瑀连忙跟了上去,可等他看到陈小娘之后,却把李奕拉到一边,低声道:“奕哥儿,你真要把这丫头带回东京?”
“她这瘦不拉几又脏兮兮的……十足的丑丫头!”
“与美丑何干?”李奕觉得莫名其妙,“我又不是带她回去当摆设,要那么好看作甚……”
“你真不是想着让她暖床的?”
“滚蛋!”
李奕是真的怒了,自己出于一片善心,答应将死之人的遗愿。
怎么到了马仁瑀嘴里竟变成这般腌臜的事情?
再说……
我还没饥不择食到这种程度!
第23章 晋阳大战
战场上的形势转瞬即变。
后周军前期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拿下了北汉全境,等到把隆州城也给攻破后。
晋阳已经沦为了一座孤城。
但攻打晋阳城很不顺利,战事焦灼了近一个月,后周军依旧毫无进展。
在此期间,各路大军的后勤保障开始捉襟见肘。
柴荣命右仆射李谷取代符彦卿,判太原行府事。
急调隰、慈、绛、泽、晋、潞、邢、赵、镇、定等临近河东的州县民夫运粮支援前线。
随后,柴荣以河中节度使刘词为随驾都部署,以鄜州节度使白重赞为随驾副部署。
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率领殿前军诸部兵马护卫皇帝车驾。
柴荣准备亲自前往晋阳督战。
作为内殿直的主将,李奕自然也要随驾。
他前几天结束巡视的任务,回到潞州复命,向皇帝禀报了自己的成果。
在半个月的时间内,李奕带人砍了几百个袭扰百姓的军卒。
大概是由于前线的粮草紧张,很多地方藩镇的兵马,得不到足够的补给。
而那些人又在地方上跋扈惯了,索性就自力更生,开始大肆抢掠北汉境内的百姓。
继而演变成杀人屠村的暴行。
除了地方藩镇的兵马,还有少部分禁军的人参与。
甚至有些人被抓住还狡辩称:“伪汉的人不是大周的百姓,杀他们的人、抢他们的粮食没什么大不了。”
李奕可不跟他们废话,一旦抓到全部就地砍了,倒是震慑住了不少人,抢掠百姓的事暂时平息下来。
得知这些情况,柴荣十分生气,他再三严令不得侵扰百姓。
可这些人却把他这个皇帝的话当放屁。
柴荣当即下令处置了某些约束部下不力的将领。
……
“奕哥儿,你真要把那陈小娘带回开封?”在前往晋阳的路上,马仁瑀还在纠结这个问题。
先前他们在村子里处死那群贝州兵卒后。
李奕看那些幸存的老弱妇孺挺可怜,便让他们跟着返程的运粮队伍去潞州。
当时,他让陈小娘也跟着她们一起,谁知小娘却抓着李奕的盔甲不松手,好似生怕李奕把她抛弃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