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都觉得以后定能有个远大的前程。
目送着二人离去,李奕靠坐到椅子上。
他忍不住暗自思量:看来柴荣确实在高平之战中受到很大刺激,内心里已经很不信任禁军原有的班底。
所以昨天自己刚在朝会上提出关于整顿禁军的方案。
柴荣今天就雷厉风行的开始准备实施。
不过想想也是,哪个皇帝在战场上遇到被手下军队给卖掉的事,都不能容忍这种情况的发生。
对于皇帝来说,军队的战斗力很重要,但忠诚度却更重要。
否则老赵家的那位“完颜构”也不会干出一日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的事来。
转而,李奕又想到自己被任命的这份临时差遣。
名义上主管整顿禁军的是张永德和李重进。
但实际办事的却是他这个殿前点检诸军仪容使。
毕竟建议是他提的,而枢密院出的具体章程,也是以他的建议为基础完善的。
按照枢密副使魏仁浦跟李奕说的,李重进主管整顿侍卫司,张永德主管整顿殿前军。
两者互不干扰……柴荣的做法大概是出于制衡的目的,让双方都没法插手到对方的人马。
可禁军终究还是一个整体,殿前军和侍卫司肯定不能各搞各的。
李奕的这个差遣就是起到平衡两方的作用。
看上去他两边都只是协助,没有最后的拍板权。
但其中可操作的空间很大。
况且只要搞定两边的主将,李奕照样可以把事情全揽下来。
张永德倒是好说,如今他主动和李奕亲近,本身又是个舍得放权的人。
历史上,赵匡胤的殿前都虞侯,其实也只是辅助,主管整顿禁军的是张永德。
而且还有皇帝亲自把关。
终究还不是被赵大给钻了空子?
至于李重进……这厮虽然好像看自己不爽,但他现在担心受到皇帝的猜忌,应该不敢给自己使绊子。
这么一想,李奕顿时觉得大有可为。
第77章 义社兄弟(2)
傍晚时分,快要下值的时候。
马仁瑀终于出现在了内殿直的军营,他是用驴车载着父母妻儿一起来的。
这次回去接亲眷来东京,马仁瑀把他老爹老娘,还有妻子和儿子都接来了。
至于夏津老家的房产和田亩,全都留给了他哥哥一家四口人。
李奕主动迎了出来,一一招呼道:“世伯、伯母、嫂子,对了,还有承瑞。”
“昨天你们到了东京,我恰好有事不在,也没来得及给你们接风洗尘。”
马父连忙道:“奕哥儿现在有了大出息,上上下下都有重要的事要忙,可不能被咱们这一家子的小事给耽误。”
“而且托奕哥儿的福,这几年在东京照拂我家瑀哥儿,让他也跟着沾光得了天大的好处,咱们一家还不知该怎么感谢这份恩情哩。”
“世伯说得哪里的话,我和瑀哥儿亲如手足,你们也是我的长辈亲人,一家人说这些可就见外了。”
“而瑀哥儿能有现在的成就,全靠他自己搏命拼杀得来,跟我可没多大关系。”
说话间,李奕笑着将马仁瑀的儿子马承瑞抱了起来。
小家伙今年已经五岁,长得虎头虎脑的甚是可爱,乖巧懂事的喊了一声叔父。
李奕捏了捏马承瑞的小脸,玩笑道:“承瑞,你可要好好读书,别像你爹一样,只能靠上阵卖命才能混出头。”
“好好争气,以后若能当个宰相,连你爹都得要给你行礼作揖。”
“嗯嗯,我会听话读书的,大父说阿爹不听话,不让我像他一样的。”
马承瑞似懂非懂的使劲点了点小脑袋。
童言无忌顿时引得李奕哈哈一笑。
“瑀哥儿,房子看的怎么样,可找到满意的?”
听到李奕这么问,马仁瑀脸色却垮了下来,吞吞吐吐的说不出什么来。
见状,李奕顿时明白,这货肯定遇到难处了,很有可能是手里的钱不够。
李奕将马承瑞交还给他娘亲,随后拽着马仁瑀走到一旁。
低声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马仁瑀犹豫了一下,才愁眉不展道:“房子找倒是找到了,就在内城的崇信坊,离朱雀门不远,一进的宅子,带个前后院,面积不算大,不过住十几口人足够。”
李奕问道:“那你买下来了吗?”
“没有。”
“怎么?房主不肯卖?”
“倒不是不卖,只是要价有些贵了,足足要一千贯钱。”
“一千贯?”
李奕不免有些咋舌,刚才听马仁瑀所说,他看中的只是一进的宅子,面积应该不会太大。
就这样还要一千贯?
要知道,如今还是在五代末期,经济的繁荣程度远比不上大宋,这个时期铜钱的购买力还算坚挺。
一千贯铜钱对于普通人家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李奕沉吟道:“确实不便宜,不过内城本就寸土寸金,又是独立的宅院,房子加地产一起要这些钱,也在情理之中。”
他又想起了自己在正阳坊的宅子,既是前后三进的大房产,又是位于比较好的内城中间地段。
马仁瑀看的宅院靠近朱雀门,在内城中不算地段太好,就这都要一千贯钱。
那自己的那座宅子,岂不是要近万贯了?
这时,马仁瑀又道:“问了好几家牙行,内城中如今要卖的宅子,只有今天看中的这座是最便宜的。”
“这宅子的主人据说是致仕的左司郎,准备要回蔡州老家颐养天年,急着出售房产,还便宜了不少,不然起码也要一千两百贯呢。”
“这么说是没有降价的余地了。”李奕微微皱眉,“瑀哥儿,你现在手里有多少余钱,还差多少?”
马仁瑀闻言挠着头,有些不好意思道:“还剩五六百贯吧……”
“什么?”
李奕一愣,惊诧道:“这两三个月来,林林总总的赏赐和俸禄,到你手里的少说也有八九百贯,钱都哪去了?”
“花,花掉了……”
“回来才不过半个月,你花什么能花掉三四百贯?”
李奕难免有些恨铁不成钢。
其实回来后他花的钱比马仁瑀多得多,但都是用来干正事的。
可这货一件正事没办成,钱都快花掉了一半,真就是五代武夫们醉生梦死的做派呗?
“算了,等回去看看我手里还剩多少钱,你那边缺多少我来给你补上。”
马仁瑀当即摇头道:“我怎么能让奕哥儿你出钱……”
还没说完,便被李奕打断道:“你别废话,就当是我借给你的!”
说着,他又补充道,“咱们兄弟之间就别说这些见外的话,你是要把父母妻儿接来享福的,现在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怎么能行?”
事实上,李奕并不介意马仁瑀一家都住在自己的宅子里。
那么大的宅院多住几口人根本没什么问题。
但李奕心里也清楚,两人相处这么些年来,马仁瑀看似大大咧咧,但也有属于他的自尊心。
平日里李奕可以骂他损他,这都是兄弟间的亲密表现,换做其他人,李奕也只会表面客客气气的。
对此马仁瑀自然不会放在心里。
但在父母妻儿面前,以马仁瑀如今的身份地位,早已是家里的顶梁柱。
大老远把家人接来东京享福,却连一处看中的宅院都买不起。
马仁瑀心里是什么滋味可想而知。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父母妻儿一到东京,他就急着要购置房产。
哪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想在家人面前展现自己的能力?
听到李奕的话,马仁瑀叹了一口气,接着又郑重道:
“奕哥儿说得对,从小到大咱们都亲如兄弟,有什么好事你都不会忘记我,刚才那句话是我说的没道理,奕哥儿你别放在心上。”
李奕摇头道:“别他娘婆婆妈妈的,现在你有事我帮忙,以后我要有什么事,你难道就不帮我吗?”
马仁瑀回道:“那还不是奕哥儿你一句话的事?不管你要干什么,我他娘的第一个冲在前面!”
“哈哈,这才对嘛!”李奕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不定等哪天我落魄到没衣服穿,还需要瑀哥儿你去帮我借一件来呢。”
对于李奕这句听上去像是开玩笑的话。
马仁瑀虽然不明所以,但他没有过多废话,当即拍着胸脯道:“什么样的衣服奕哥儿你穿不得?若是有人不给你穿,我他娘的肯定帮你去抢来!”
这货什么浑话都说得出来。
不过李奕很爱听!
有些事现在去说虽为时尚早,但私下想想偷着乐又不犯法。
第78章 义社兄弟(3)
正阳坊。
李奕的宅院前厅里灯火通明。
一道道美味佳肴被送到了餐桌上。
李奕坐在主位,扫视一圈,在座的其余六人,分别是马仁瑀、赵彦武、夏仁诲和许匡荣,以及张建功和李汉超。
马仁瑀四人是跟他一起从夏津老家出来的,算得上是绝对的铁杆,都是从小一起厮混长大的。
而张建功则是他当初刚进内殿直时的上司,两人的关系也算熟稔,现在又是他的亲兵卫队大队长。
至于李汉超……此人是能被载入史册的人物,自从跟了自己之后,表现出的能力也证明了这一点。
目前来说,这帮人是李奕如今最核心的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