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宁有种 第99节

  当然对于后蜀来说,成功击退后周的入侵,保住了秦、凤等四州,已经足够,没必要冒风险干蠢事。

  毕竟后蜀也没能力趁机反攻后周,靠着地利优势蜀军还能跟周军碰一碰,但若是东出要跟后周玩命的话,那简直就是自找死路。

  “这不对吧……历史上也没这一出啊?”

  李奕平日里也在关注着攻蜀的情况。

  前段时间战事进展神速,一副高歌猛进的态势,他还暗中寻思着,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出现,都已经影响到了攻蜀的事情。

  或许后周能一鼓作气的拿下秦、凤四州,不会再像历史上那样出现波折?

  为此他还有些不爽……靠这一战捞功劳的打算泡汤了!

  然而随着攻蜀战事的进展,李奕突然惊讶的发现,历史轨迹确实有了改变,但明显是往坏的方向跑偏。

  历史上后周军队确实在威武城下打了败仗。

  可最终还是稳住了战局,并且经过两个多月的僵持,在黄花谷大败后蜀军队,之后更是单方面的碾压。

  但现如今呢?

  你告诉我后周军队退守大散关,直接回到了开战前的局面,等于前面一个月白打了?

  李奕觉得很离谱,他忍不住去找张永德询问:“张兄,攻蜀之事难道要暂时搁置?”

  张永德才刚从内廷回来,眉头紧皱很是发愁,闻言叹气道:“为兄也摸不清陛下的意思……不过陛下这几天脾气很不好,昨日还仗毙了一名女使,你我最近还是谨言慎行些吧。”

  眼见张永德都已经这么说了,李奕也不好再多问。

  不过他觉得柴荣不可能就这么轻易的放弃……拿下秦、凤等四州后才能开展后续的战事,胸怀大志的周世宗难道愿意只当个割据一方的皇帝?

  这时却又听张永德轻笑道:“贤弟你婚娶在即,这些烦心事你暂时就不要多管了,娶妻才是你现在的头等大事!”

  听到这话,李奕暗叹:对啊,我还要结婚呢……真特么操蛋!

第111章 迎亲(4K)

  四月下旬。

  李奕暂时放下了对攻蜀的关注……因为他要准备前往大名府迎亲。

  婚期虽说定在了五月初八,但往返大名府四五百里路,少说也要留足半个月的时间。

  毕竟是为了迎亲的,而不只是单纯赶路,就算想快也快不起来。

  李奕经过了一番筹备,带着车马随从离开东京,浩浩荡荡的前往大名府……这已经是一年内跑的第三趟,距离上次河北之行才刚三个月。

  由于迎娶的对象是魏王女儿,又是皇帝亲自赐婚,再加上李奕如今身份地位很高。

  为了彰显排场,随行的扈从接近两百人,其中担任护卫的亲兵就有一百多,旌幢、牌锣等礼仪用具一应俱全。

  或许是因为这个时代的武将们,大多都加兼荣衔的缘故,比如什么刺史、团练使一类的,所以领取的礼器行头十分混乱繁杂。

  既有文官用的,也有武将用的,根本不讲究礼仪的严密,看上去简直不伦不类。

  不过在五代乱世的背景下,皇帝们都是武夫出身,又连年不停的打仗,纠结这些形式上的玩意,似乎也没什么意义……只要该有的配置齐全就行,管它这个那个的。

  此行有繁琐的礼节和过场,李奕根本摸不清任何头绪,而且他家里也没人懂这些规矩。

  好在皇后符氏还算善解人意,特意派了礼部的官吏协助……毕竟是自家妹妹的婚事,又是她亲自做媒安排的,做姐姐的肯定颇为上心。

  但不管怎么样,倒是替李奕省了不少麻烦。

  不然全靠他自己搁那瞎琢磨,劳心费神还是小问题,搞不好最后还要闹出笑话。

  一路紧赶慢赶,迎亲的队伍终于在五天后抵达了魏州城。

  李奕一行人并没有直接前往魏王府,而是准备先在魏州城外的驿馆暂歇。

  魏王地位尊崇,娶他的女儿,并非上门接走就行,按照礼部的那官员所说,起码还要在魏州折腾两天,然后才能动身返回东京。

  娶个老婆确实很耗精力,就算后世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数百公里开车一天就能往返,打个电话就能安排好很多事,但结婚的筹备工作依旧麻烦。

  更别说如今的这个时代……好在符二娘值得李奕这么折腾,付出再大的代价都不怕,只要获取的回报足够丰厚就行。

  ……

  魏王府邸。

  此时张灯结彩一片喜庆,院落各处门拱挂绸搭花,侍女小厮们来回穿梭忙碌。

  符家的亲眷一起聚在内宅里商议送亲的安排。

  不过说是商议,实则都由符彦卿说了算,他的发妻、符氏二女的生母张氏早逝,续弦的夫人杨氏又没话语权。

  符彦卿坐在上首,扫了一眼下面的家眷。

  他的长子符昭信是唯一成年的儿子,已经成家且育有子嗣,儿媳王氏带着幼女坐在长子身边。

  而次子符昭愿和幼子符昭寿,则有模有样的端坐着,但眼珠子却在那骨碌碌的转,明显已经心不在焉,大概惦记外面热闹想去玩耍。

  除此之外,还有坐在符彦卿身边的续弦杨氏。

  符彦卿轻咳一声,这才开口道:“大郎,这次二妹出嫁,你去东京送亲的时候,替为父去参见官家和皇后,顺便把大名府今年春的赋税解交朝廷,省得之后还要再跑一趟。”

  符昭信忙道:“是,父亲。”

  各地节度使通常兼任支度、营田使等,集地方军、民、财、政大权于一身,需要定期派人押解赋税送往国库。

  虽说晚唐五代以来,地方藩镇割据,很多时候朝廷根本收不上来钱。

  但今时不同往日,从后晋时期开始到现在,中央禁军的实力逐渐碾压地方藩镇,各地节度使们自然只能乖乖听话。

  而且符彦卿作为皇帝的老丈人,更是要在这些事上做表率。

  交代了一句公事,符彦卿便把话题转回到婚事上:

  “奕哥儿上次送来的聘礼那般丰厚,咱们家在嫁妆上也不能小气……除了之前说的那些金银财货,把开封城郊先帝赏赐的那一千亩庄田地契也给加进去。”

  说罢符彦卿犹豫片刻,又道,“对了还有,东京城内的那座宅子……大郎送亲时把钥匙带着,到了东京交给你二妹,反正家里人暂时也住不上。”

  他本来想说把房契捎上,但话到一半却又改口,只说把钥匙交给符二娘,意思是可以借住而非送她。

  那座宅邸是后汉时开封府尹刘铢的住所,刘铢被郭威诛杀之后,转头赏赐给了符彦卿。

  单以地段和价值来论,绝对属于顶级豪宅,轻轻松松能卖个几万贯。

  当然符彦卿也并非只是因为舍不得,主要是那宅子具有一定象征意义,他也不敢就随便乱送人。

  再者说,若是以后他到东京养老,肯定也需要住的地方……

  “孩儿知道了。”听了自己父亲的交代,符昭信再次应了一声。

  这时坐在符彦卿旁边的杨氏轻笑道:“阿郎平日里嘴上唠叨二娘,但心里最疼的却是她。”

  符彦卿捋了捋胡须,淡淡道:“老夫也就两个嫡女,大妹太过有主见,也轮不到我操心。反倒是二妹,看似胡闹的很,实则性子却很弱。老夫这个当父亲的,自然是要给她撑腰的,怎么能在嫁妆上丢脸?”

  他这话倒是真心,人越老越思旧,符彦卿本就和发妻感情深厚,虽然对方已经亡故十余年,但留下的这一儿二女,在他心里的分量是很重的。

  至于庶子和庶女……自然是要差上一筹。

  符昭信的妻子王氏讨好似的接话道:“舅给二妹准备了这么些陪嫁,往后二妹嫁过去也有底气,还有舅在后面撑腰,那奕哥儿肯定不敢欺负二妹的。”

  就在这时,符六妹突然蹦蹦跳跳的进了门。

  符彦卿见状眉头微皱:“一天到晚还跟个三岁孩童般没个正形,成何体统?”

  符六妹顿时吓一跳,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杨氏连忙打圆场问道:“六娘,不是让你去陪着二娘吗?怎么过来这边了?”

  还没等符六妹回答,符二娘的声音便在她后面响起:“六妹是和我一起过来的。”

  说话间,符二娘走了进来,眼睛中带着几分伤感。

  本来聘礼送来的那天,她心里隐隐还盼着快点嫁过去,但等真到了这一天,她突然又有些伤春悲秋起来。

  想到将要离家远行,前往一个不熟悉的地方,一切都是陌生未知的,以后父亲家人也不在身边,符二娘几乎都快要落泪。

  但她毕竟岁数这么大了,不好意思在家人面前哭,只能强忍着泪水道:“女儿以前不懂事,总是忤逆父亲,还做些惹人笑话的事,希望父亲不要责怪女儿。”

  符彦卿难得见到女儿这般模样,心里其实也有点不好受,但他作为乱世中杀出来的武夫,自然不会表现的婆婆妈妈。

  他轻咳一声道:“你能知道就好,嫁人后该要收收性子了,不要再像以前似的那般贪玩。”

  “阿郎,你没事又说这些作甚?”

  杨氏白了符彦卿一眼,笑着对符二娘安慰道,“皇后也是给二娘你寻了个良配,那奕哥儿是禁军的大将,年纪轻轻就已经位高权重,二娘嫁过去也不算委屈了你。”

  说着她犹豫了一下,又小声道,“别怪姨娘多嘴,那奕哥儿的父母兄长都已不在,听说他把舅舅接到身边赡养,可毕竟和爹娘差得远。”

  “说句不好听的,二妹去了那李家,只要顾好自己夫君,谁还能管得着你?”

  杨氏这么一番安慰下来,符二娘的心情确实好受许多,这年头女子出嫁前,很多都没见过未来夫君长什么样,更别说了解对方的脾性了。

  好在她不仅见过李奕两次,而且相貌性格都挺合她心意……想到上次离别时的情景,符二娘不免感觉脸红燥热,伤感的情绪立马被冲散不少。

  然而一旁的符六妹却突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符二娘回过神来,哭笑不得道:“六妹,你这是怎么了?我都没哭,你哭什么呀?”

  却听符六妹抽泣道:“二姐要是嫁人了,就没人陪我玩啦……剩我一个孤零零的在家里……爹爹以后肯定就只会骂我一个人……呜呜。”

  符二娘没好气道:“我看你不是怕没人陪你玩,分明是怕爹爹再骂你的时候,没人帮你说好话了吧?”

  “才,才不是呢……”

  符六妹抹了一把眼泪,委屈道,“我真的舍不得阿姐……哼,阿姐去东京了,有姐夫给你做好多好玩的,还有皇后大姐也可以陪你玩。”

  说罢她便抱住符二娘的腰,央求道,“阿姐,我要去东京送亲,你就让我也一起去嘛……好不好?”

  “胡闹!”

  坐在上首的符彦卿呵斥道:“你姐姐是去嫁人,你跟着送什么亲?好好在家里待着学女红,这两年也帮你寻户人家嫁了,省的在家里惹我生气……”

  有符六妹耍了这么一通宝,伤感的气氛被冲淡不少,一家人坐着叙了会儿话。

  没一会儿,有管事的在门外通报,说是迎亲队伍已经快到魏州城。

  符彦卿当即吩咐长子道:“大郎,你马上带人出城去迎。”

  ……

  在魏州城逗留了两天,李奕总算把符二娘从魏王府接走。

  说实话,离开的时候他还有些晕头转向的,从头到尾也没见到符二娘的面,只是按部就班的依照流程,在驿馆和魏王府之间来回跑了几趟。

  就像是个机器人一样任凭摆布,礼部的官吏教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直到走的那天他总算松了口气。

  李奕觉得这婚还是结一次就够了……因为真特么太遭罪了。

  相比于来的时候,回程的速度更慢,随行的人员、车马更是翻了一倍……多了运送嫁妆的车辆、送亲的符家人员,以及符昭信押解赋税的人马。

  李奕原本见到送亲的规模,还吓了一大跳,特别是他一开始还不知道那些大车拉的财货里,大半都是解交朝廷的赋税。

  他还为此感叹:自己送的聘礼就已经算是很丰厚,没想到魏王给的嫁妆更是远超想象。

  不愧是地位尊崇的魏王,家底还真尼玛厚实!

  然而在途中李奕跟符昭信闲谈时,得知他还要顺路把大名府的赋税上缴朝廷,李奕这才知道是自己想多了。

  不过纵然如此,魏王给的嫁妆也称得上大手笔,加上开封城郊的那一千亩庄田,总价值比李奕送的聘礼只多不少。

首节 上一节 99/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