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霸道 第18节

  兵部主事钱元悫请辞。

  工部主事陆澄源请辞!

  这帮家伙竟然都想跑!

  他能让着几个上疏弹劾魏忠贤的跑了吗?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朗声道:“传魏忠贤前来觐见。”

  很快,魏忠贤便屁颠屁颠的跑过来,恭敬的拱手躬身道:“奴婢参见陛下。”

  你倒是会做人。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威严道:“怎么样,三天之内凑齐一百万两银子和一百万石粮食有没有问题?”

  这可是关乎到我的身家性命,哪能有问题啊?

  魏忠贤连忙道:“陛下,一百万两银子今日应该就能全部入内库,粮食奴婢正想办法凑,明日应能凑齐。”

  你这厮也捞了不少,是该放点血了。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将三份奏折全交给王承恩。

  这意思就是让王承恩念与这厮听。

  魏忠贤一看那三份奏折,那都不由吓得一哆嗦。

  这又是谁弹劾我啊?

  没想到,王承恩念的竟然是史躬盛、钱元悫和陆澄源请辞的奏折!

  这三份奏折涂文辅早念与他听过了。

  他还在琢磨要不要跟小皇帝说说这事呢。

  小皇帝这是什么意思?

  朱觉待王承恩念完了,这才面无表情道:“你是想放过这三人吗?”

  呃,不是我想放过这三人啊。

  魏忠贤连忙解释道:“陛下,奴婢已经让田尔耕去查了,但田尔耕说动了这三人会有大麻烦。”

  果然,锦衣卫有问题!

  田尔耕与冯铨私交甚笃!

  他本就有点奇怪,锦衣卫缴赃怎会拖拖拉拉的。

  现如今看来,问题就出在田尔耕身上。

  朱觉不动声色道:“这三人有何古怪,动了为何会有大麻烦?”

  魏忠贤细细解释道:“陛下,田尔耕已经查过了,这三人皆未贪赃枉法,且史躬盛出了名的铁面无私,钱元悫出了名的一身正气,陆澄原更是出自平湖陆氏,动了那不得了啊。”

  平湖陆氏?

  浙党?

  朱觉又问道:“平湖陆氏动了为何不得了?”

  这家伙着实有点吓人。

  魏忠贤回想道:“田尔耕说,平湖陆氏源自东吴陆逊,现有七支,光陆澄原这一支自弘治朝至今便出了八个进士,其叔祖便是万历朝吏部尚书陆光祖,还有,嘉靖朝的陆炳陆太保就出自平湖陆氏另一支。”

  哦,来头着实不小。

  那又如何?

  朱觉冷冷的道:“你觉着陆澄原的来头大还是李承恩的来头大,当初你让田尔耕动李承恩的时候他跟你说过这话吗?”

  那自然是李承恩的来头大!

  大明谁的来头能比皇室宗亲大啊?

  魏忠贤眼珠子一转,恍然道:“陛下,您的意思,田尔耕阳奉阴违?”

  你还是有点脑子的。

  朱觉微微点头道:“嗯,田尔耕不能用了,换个人吧,你来举荐,这次你得换个绝对听话的,如若不然,锦衣卫还会跟你玩阳奉阴违。”

  啊?

  田尔耕都不能用了!

  我还能用谁?

  谁人会绝对听我话?

  魏忠贤眼珠子乱转了一阵,这才小心道:“陛下,您觉得良卿如何?”

  你是真会恶心人。

  行吧,就让你那侄儿恶心东林和齐楚浙党去吧。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果断道:“若愚,拟旨,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革职查办,着宁国公魏良卿掌印锦衣卫。”

  魏忠贤那是拿着圣旨屁颠屁颠的去了,王承恩和刘若愚却是看着这厮的背影满脸的不解之色。

  他们着实想不明白,田尔耕既然有问题,为何不换个自己人上去呢?

  陛下都将京营、禁军和东厂的掌控权收回了,为何还要让魏忠贤掌控着锦衣卫呢?

  朱觉见状,淡淡的道:“你们觉得锦衣卫还有什么用吗?”

  锦衣卫的确是没用了。

  京师三卫就属锦衣卫最废。

  东厂的番子其实也是从锦衣卫里挑选出来的。

  京营和禁军操练一番好歹还能有点战力,锦衣卫除了欺负老百姓乃至朝堂官员就没其他能耐了。

  历史上大明朝灭亡的时候京营和禁军好歹还有点战绩,甚至还出了几个将领,锦衣卫和东厂那就如同消失了一般,根本没起到一点作用。

  现如今他连京营和禁军都未曾培养起来了,锦衣卫这等废柴那自然要放在最后来,

  他之所以还让魏忠贤掌控锦衣卫,其实是废物利用,顺带给魏忠贤递刀子,这厮若是锦衣卫都没了,又如何收拾东林和齐楚浙党呢?

第17章 绝户之计凶残至极

  内阁首辅顾秉谦都被吓得乞骸骨归了!

  魏忠贤又把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给撸了,直接换上自己的侄子宁国公魏良卿。

  这一下朝堂之上又开始人心惶惶了,齐楚浙党更是心里直打鼓。

  他们都处心积虑换了个皇帝了,且把魏忠贤谋逆一事都捅上去了,这新科小皇帝为何还如同天启一般宠信魏忠贤呢?

  朱觉自然不是宠信魏忠贤。

  他只是没闲工夫去管外廷那帮魑魅魍魉而已。

  这也是他前世得来的经验教训,不要把时间耗费在无用之人身上,那纯属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资源。

  外廷那帮魑魅魍魉他都没打算用,他也懒得浪费时间去跟那帮魑魅魍魉勾心斗角,让魏忠贤这个阴险歹毒的小人去收拾就行了。

  崇祯或者说朱由检就是没看透这一点,硬要去跟外廷那帮魑魅魍魉斗,结果,斗了十七年,把大明给斗没了,把自己也给斗死了。

  他自从吃了回惨痛的教训之后便从未再在无用之人身上浪费时间了,有这时间还不如用来培养有用之人。

  魏忠贤刚一离开,他又命人将卢象升和孙传庭招了过来。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郑重道:“伯雅,钱粮明日便能凑齐,你该去辽东了。”

  这么快!

  钱粮凑齐了本是好事,问题这钱粮得拉到辽东去啊。

  孙传庭闻言,小心道:“陛下,微臣斗胆,现如今微臣手下并无一兵一卒,如此多的钱粮根本无法转运,若是从辽东镇调人马和粮车过来,那最少也得十天左右。”

  朕招你们过来那就是为了此事。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建斗,京营马上征召一万精壮有没有问题,原本京畿足有十多万人马,配备的粮车应该不少吧,这个你有没有查过?”

  这个怎么说呢?

  卢象升细细想了想,这才小心道:“陛下,京营屯卫足有四十余万户,征召一万精壮出来应该没有问题,问题就是,这一两天时间恐怕很难招齐。

  且他们根本就未曾经过操练,兵部武库里也就有普通的刀枪剑戟,甚至长弓和箭矢都没有,这么装备出来的人马根本就没什么战力啊。

  至于京畿的粮车,按戚继光《练兵实纪·辎重营解》,每一万人马就要配一个辎重营,一个辎重营要配八十辆粮车。

  若是按这个数量来计,原本京畿人马十六万余,粮车应在千辆以上,不过,现如今还剩下多少就不清楚了。”

  唉,现如今的大明真是百废待兴啊。

  朱觉缓缓点了点头,随即果断道:“朕先从内库给你拨付五万两,你行文京营各卫所,但凡前来应征的精壮管饱,选上的赏银一两,还有将校,你也选拔一批有真才实学的,选上的赏银五两。

  这样一两天征召齐人马应该没问题,至于装备朕给你想办法慢慢配齐,正好魏忠贤打造了一万副铁甲,禁军就不用上战场拼命,穿着也是浪费了,这一万副铁甲先给京营将士配上。

  粮车你能调集多少就调集多少吧,这一百万石粮食那肯定不是一趟能拉过去的,你先帮伯雅把饷银和部分粮食拉过去,稳定辽东军心。

  这转运一趟粮食最少也得个把月,正好京畿还需秋收,你帮伯雅把饷银和部分粮食送到之后就可以将后续转运粮食之事交与辽东将士,而后回来召集更多人马操练。”

  啊?

  这选上的还给赏钱!

  京营屯卫怕是会发了疯一般往京师窜。

  还有,您连禁军的铁甲都扒了给京营将士!

  这铁甲穿上那就等于多了条命啊,这一万京营将士只要穿上铁甲那战力便能瞬间飙升,一万普通边军都不一定干得过,若是再好好操练一番,一万建奴都不一定干得过啊。

  伯雅说的果然没错,当今天子着实有明君之姿。

  大明之幸,大明之幸啊!

  卢象升满脸钦佩道:“陛下英明,微臣明白了。”

  对了,还有战马。

  朱觉想了想,又问道:“京营还剩下多少战马?”

  这个可不好说。

  卢象升细细解释道:“陛下,原本边军将士骑步配比大致是三七开,万历初的时候戚继光操练了人马十六万余,战马那也配备了四万八千多匹。

  现如今京营各卫包括蓟州镇剩下的战马都不到半数了,且大半是老马,只能用来拉车,真正能骑乘的战马恐怕都不足万数。”

  这没有战马可不行,京畿防线还得有足够的骑兵来守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现如今上那找战马去呢?

  西北马上就要起义军遍地了,反正这几年也不会调集大军去围剿,那些战马与其留给起义军还不如调来给京营将士用呢。

  朱觉琢磨道:“山西陕西的边镇战马应该不少,朕让他们把能用的都调集过来,到时候你最少得操练出三万骑兵来才行。”

  啊?

  山西陕西的战马全调集过来!

首节 上一节 18/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