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霸道 第30节

  田弘遇这厮倒是懂得钻研,这种人一般脑子活,应该是个可用之才。

  关键这厮还是天津三卫的,那边的屯卫军户还种过红薯。

  一念及此,朱觉抬头朗声道:“田氏秀英。”

  他话音刚落,一个身形纤细,凹凸有致的小美人便上前一步出列,委身道:“参见陛下。”

  这小美人着实别有一番风味,长相都快赶上周氏了,难怪能在上千秀女中排第一。

  朱觉微微点头道:“嗯,不错,送入后宫,稍后册封。”

  魏忠贤闻言,连忙命一旁的太监带着田氏去后宫住下。

  朱觉又低下头来看向名册。

  第一页第二名,袁氏巧心,京师附廓大兴县人,葵丑年生,匠籍,父袁祐,木匠。

  这个也不错啊,王徵造蒸汽轮船正需要个木匠来打下手。

  一念及此,朱觉又抬头朗声道:“袁氏巧心。”

  他话音刚落,一个身形丰满,长相秀丽的小美人便上前一步出列,委身道:“参见陛下。”

  这小美人长得也挺不错,跟田氏差不多。

  看样子这秀女不是胡乱排的,长的越漂亮肯定就排得越靠前,如若不然,这一千秀女一个个看完,他这当皇帝的恐怕眼都要看花了。

  这也是个问题。

  他这才看了两个呢,就花费了不少时间,若是一千个看完,一上午怕都不够。

  话说,他为什么要一个个看呢?

  他又不是真在挑嫔妃,他是在挑外戚,且这外戚还得用一用,培养一下,才知道能不能委以重任。

  也就是说,他纯粹是在浪费时间。

  他低头一看名册,上面还都是农户、匠户、商户、军户,对他来说还都有用。

  这会儿他也看不出来谁是可用之才。

  他再抬头一看第一排剩下的八个秀女,长得还都不错,压根就不是下不去手那种。

  或许他是被后世那些戏里的秀女给吓到了,那都是随便出点钱请的群演,长相着实不敢恭维。

  这些秀女就不一样了,她们可是经过八轮筛选层层选拔上来的,莫说长得丑了,但凡有点瑕疵那都被淘汰了。

  那还有什么好选的呢?

  他想了想,干脆道:“魏公公,田氏和袁氏先按嫔来安排饮食起居,剩下这八个按才人安排饮食起居,第十一位到第二十位按选侍安排饮食起居。”

  呃,你胃口这么大的吗?

  这选秀可不是只能选一回,你若是喜欢我能年年给你选啊。

  魏忠贤愣了一愣,这才连连拱手道:“奴婢遵旨。”

  朱觉又细细交待道:“你命人将田氏和袁氏的家人接来养心殿住,所有才人、选侍的家人都接来皇城,朕给他们安排地方住,还有这些秀女的家人,但凡愿意来皇城干活的,都接过来,朕同样给他们安排地方住。”

  啊?

  这可是上千秀女,他们的家人最少四五千啊。

  你这是想干嘛?

  魏忠贤又愣了一愣,这才连连拱手道:“奴婢遵旨。”

  他就这点好,能揣摩当皇帝的喜好,不该问的他就不问。

  小皇帝霸道的性子他可是体会过了,但凡小皇帝决定的事,他提出异议就会挨批!

  这种蠢事他自然不会做。

第31章 群贤毕至内廷伊始

  这世事有时候还就是凑巧。

  魏忠贤才刚把秀女选完,宋应星和宋应昇兄弟便到了。

  次日上午巳时许,艳阳高挂,秋高气爽,朱觉又来到了太液池旁的田地边。

  这次他倒不是来看地里的红薯来了,他是准备帮徐光启建造个好东西。

  他直接命刘若愚招来了数十个泥瓦匠在徐光启开的田地旁一顿刨,很快便刨出个里许方圆的圈!

  徐光启见状,那都忍不住凑上来问道:“陛下,您这是挖水渠吗?”

  哪有人把水渠挖成个圈的?

  这话他倒是没说。

  朱觉微微摇头道:“不是,朕是让他们挖一圈墙基。”

  呃,墙基?

  您跑田地旁盖房子干嘛?

  这么大一圈,怕是建座宫殿都够了。

  问题,田地旁一般没人盖房子啊,更别说是宫殿了。

  皆因田地旁蚊虫多,且施肥的时候那味道飘屋子里半天都散不掉。

  这皇城里难道没地方盖宫殿了吗?

  徐光启闻言,不由满脸不解之色。

  朱觉见状,颇有些得意道:“子先,你没见过温室吧?”

  温室?

  莫说是见过了,我听都未曾听说过。

  徐光启颇有些好奇道:“陛下,请恕微臣孤陋寡闻,这温室是何物?”

  这温室可是个好东西啊。

  朱觉细细解释道:“温室就是个大房子,关上门窗之后外面的冷风和冰雪就进不来了,若是我们在里面烧上炉子乃至锅炉,那冬天的时候里面也能温暖如春。

  你不是说红薯不耐寒吗,这红薯种温室里面就没问题了,冬天也不会冻坏,这样一来,明年开春之前你就能试种一批红薯出来了。”

  温室原来是用来种东西的。

  不过,里面光是温暖如春还不行啊。

  徐光启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提醒道:“陛下,微臣斗胆,种植作物光温暖如春还不行,作物除了需要浇水施肥还需要光照,若是没有光照,作物是没法正常生长的。”

  这个朕自然知道。

  朱觉微微点头道:“这个没问题,我们可以在墙上乃至屋顶上多开些窗户。”

  窗户?

  徐光启还是小心提醒道:“陛下,窗户若是要透光那就只能蒙薄纸或纱布,薄纸打湿了乃至风大点都会破啊,纱布又漏风,这样恐怕不行吧?”

  薄纸和纱布自然不行。

  朱觉微微摇头道:“这温室的窗户自然不能蒙薄纸和纱布,温室的窗户得装名曰玻璃的东西才行,玻璃就是类似水晶的东西,透明且坚硬,不会漏风也不惧风霜雨雪。”

  玻璃?

  徐光启闻言,不由吃惊道:“陛下,您说的是西洋望远镜里装的那种玻璃吗?”

  朕倒是忘了,欧陆列强早把望远镜造出来了,你接触过他们的人,见过望远镜很正常。

  这下就不用解释了。

  朱觉微微点头道:“对,你说的没错,就是望远镜里装的那种玻璃。”

  啊?

  徐光启闻言,不由目瞪口呆道:“陛下,那玻璃很贵啊,望远镜除了镜筒就是玻璃了,镜筒虽然是铜的,但也值不了几个钱,也就里面的玻璃值钱,微臣问过价,望远镜最少得上千两银子一个啊,微臣压根就买不起。”

  那是物以稀为贵,而且欧陆殖民强盗就喜欢坐地起价,那帮家伙可是黑心得很,他们有的东西你若是没有,他们能贵死你!

  朱觉缓缓摇头道:“玻璃的成本其实很低,压根就不值几个钱,等长庚和元九兄弟过来了朕就让他们造,到时候你就知道玻璃成本有多低了。”

  宋应星和宋应昇兄弟会造玻璃?

  徐光启闻言,不由得满脸诧异之色。

  世事就是这么凑巧,说曹操,曹操就到。

  他们正说着呢,方正化忽而疾步而来,拱手躬身道:“陛下,宋应星和宋应昇来了。”

  太好了,内廷官员终于到齐了,可以开张了。

  朱觉微微点头道:“嗯,命人领他们过来。”

  很快,宋应星和宋应昇兄弟便联袂而至,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这两兄弟年纪倒是不太大,宋应星也就四十来岁,宋应昇估计还不到五十。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瓷釉用什么烧制的你们知道吧?”

  这个宋应星和宋应昇兄弟倒是知道,他们都是江西人啊,景德镇离他们老家也就两百多里地,他们那边不知有多少烧制瓷器的民窑。

  且他们还就喜欢琢磨这些东西,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可是号称百科全书,他们自己老家特产的东西他们能不知道吗?

  宋应星还谦让了一下,宋应昇连忙点头道:“陛下,微臣知道,瓷釉主料是石英、长石和黏土,辅料是石灰石和滑石,还有铜矿石、铁矿石、锆英砂等用来着色的辅剂。”

  着色剂就不用了,朕要的是透明玻璃。

  朱觉很是干脆道:“若是以石英、长石和黏土辅以石灰石和滑石烧制,烧出来的是不是如同水晶般透明的瓷釉。”

  这种烧制方法倒也有。

  宋应昇连连点头道:“是的,陛下,那些便宜的不需要着色的瓷器上的瓷釉就是用这些简单的配料烧制出来的,这个我们那边称为清釉,清水的清。”

  清釉应该就跟玻璃差不多了。

  朱觉果断道:“那就烧制点清釉出来试试看,没问题吧?”

  呃,光烧制清釉?

  宋应昇小心道:“陛下,瓷釉都是附着在瓷坯上烧制的,而且不能附太多,附太多烧制的时候就会跟水一样往下流。”

  这个简单啊。

  朱觉琢磨道:“那你们造个瓷器锅啊,锅上开个口,口子上接个瓷器槽,清釉烧融了就让其跟铁水一样流出来,流进专门的模具里冷却,模具很简单,就是一分厚的板状就行,长宽你们看着办,先烧点样品出来看看,没问题了吧?”

  这么烧?

  宋应昇缓缓点头道:“陛下,应该没问题。”

  没问题了就好。

  朱觉微微点头道:“那你们先去养心殿住下,用完午膳我们开个内廷朝会。”

  内廷朝会?

  宋应星和宋应昇皆是愣了一愣,这才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

首节 上一节 30/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