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霸道 第46节

  熊文灿细细解释道:“甲必丹本是东南最大的海商,其生意遍布东瀛和南洋,且西洋诸国也是从他那里进货。

  不过,微臣听闻,甲必丹在天启五年的时候便死了,其手下也分成了好几支,其中最大的一支便是其义子郑芝龙所掌控的海盗船队。

  郑芝龙此人好像不想被浙党海商豪门掌控,是故,许心素曾多次发动浙闽水师船队围剿郑芝龙的海盗船队,听闻好像还都被郑芝龙给击败了。”

  原来如此!

  浙党是想借朝廷的手来收拾不听话的郑芝龙!

第51章 总督吹牛海盗封侯(下)

  朱觉总算是搞清楚了,原来浙闽水师跟海盗郑芝龙干仗就是为了抢夺海外贸易的利益!

  难怪万历朝的时候浙闽水师都不去管属国琉球的死活,也未曾围剿过什么海盗和倭寇,这会儿却是突然间积极起来了。

  搞半天是郑芝龙这家伙不听话,想脱离浙党海商豪门的掌控去单干。

  海外贸易这么大的利益浙党自然不可能放手,所以他们想利用朝廷的力量剿灭郑芝龙。

  朕会帮你们抢夺海外贸易的利益吗?

  你们怕是在做梦!

  海外贸易的利益是朕的。

  朕还要将郑芝龙掌控在手呢,你们还想让朕帮你们剿灭郑芝龙,做梦去吧!

  至于怎么将郑芝龙掌控在手,他早就想好了,他不但要利用郑芝龙把其他海盗给灭了,还要让郑芝龙这家伙自投罗网,跑京师来当人质!

  他招来熊文灿的目的就是让这家伙去忽悠郑芝龙。

  熊文灿倒是挺会忽悠人的,不过,历史上熊文灿并未把郑芝龙忽悠来京师。

  这就等于是白忽悠了,郑芝龙灭了其他海盗之后反而成了远东海域的霸主,大明朝廷有事那都得去求这家伙帮忙,这样忽悠又什么意义呢?

  郑芝龙必须掌控在手中,这样才能把海外贸易的利益掌控在手中!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考校道:“你觉得东南之事应如何处置?”

  您不喜齐楚浙党,那自然是全力打压浙党海商豪门!

  熊文灿逮着机会表现道:“陛下,微臣听闻郑芝龙此人还是相当有节制的,他不但从未劫掠商船,也从未带人上岸劫掠过。

  他甚至还出钱出粮赈济东南沿海灾民,乃至帮沿海灾民去东番开荒种地讨生活。

  反观许心素和浙党海商豪门豢养的那几股海盗就不一样了,那帮家伙不但劫掠商船,甚至还故意上岸劫掠,制造混乱,以期让朝廷出兵去剿灭郑芝龙。

  微臣还听闻浙党海商豪门原本掌控海外贸易之时每年最少获利上千万两,却未曾给朝廷上缴哪怕一文钱商赋。

  他们为了私利如此作为,微臣以为应予以严惩,以儆效尤。

  陛下,微臣建议招安郑芝龙,剿灭其他海盗,打击浙党海商豪门,征收商赋以充盈内库,您觉着怎么样?”

  这家伙的确挺会吹。

  估计这家伙为了面圣还做了不少功课。

  你知道朕缺钱是吧,你想给朕搞钱来邀宠是吧?

  很好!

  不过,你搞错了一点,朕不是要海外贸易那点商赋,朕是要掌控海外贸易。

  朱觉谆谆诱导道:“你的建议很不错,不过,你忽略了一点,那就是郑芝龙到底怎么处置。

  我们可以招安郑芝龙,也可以利用郑芝龙剿灭其他海盗,打击浙党海商豪门,然后呢,没有然后了吗?

  你有没有考虑过,郑芝龙剿灭了其他海盗之后我们怎么处置?”

  这个我的确未曾考虑过。

  郑芝龙剿灭其他海盗之后那就一家独大了,浙闽水师又拉胯得很,根本不是其对手,这么一股海盗如何掌控?

  熊文灿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道:“陛下,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郑芝龙剿灭其他海盗之后我们便将其引上岸,斩首示众,以绝后患,您觉得怎么样?”

  朕觉得不怎么样。

  果然,你也就吹牛厉害,论谋略你还不行。

  朱觉微微摇头道:“你不知道嘉靖朝斩了汪直的后果吗?郑芝龙就没有兄弟子侄吗?你能把他们全引上岸吗?”

  呃,这个,郑芝龙兄弟好像很多,且海盗头子是不可能带着所以亲人和亲信上岸的,他们一个都不会带!

  汪直就没带一个亲人和亲信上岸,这厮被斩之后其亲人和亲信那都打着为其报仇的旗号疯狂上岸烧杀抢掠啊,东南沿海因此乱成了一锅粥!

  看样子我说错话了,陛下并不想弄死郑芝龙。

  怎么办?

  熊文灿急急想了想,这才小心道:“陛下,要不我们给郑芝龙封个官,让他听从朝廷号令行事。”

  你想得过于简单了。

  那家伙可是海盗头子,给他封个官他就会听话吗?

  朱觉微微摇了摇头,随即细细教导道:“我们是要给他封官,不过,光是封官还不够,他就是个海盗头子,给他封了官他也不会听朝廷的,我们还得根据军功不断给他进爵。

  比如,他剿灭一股海盗,我们就给他封三品昭勇将军,再剿灭一股,我们就给他封二品骠骑将军,再剿灭一股股,我们就给他进封右都督,再剿灭一股,我们给他进封左都督,再剿灭一股我们给他进封伯爵,全剿灭了我们给他进封侯爵。”

  啊?

  您给个海盗头子进封侯爵!

  熊文灿愣了一愣,还是有些不解道:“陛下,微臣愚钝,我们给他进封了侯爵他就会听朝廷的吗?”

  朕还没说完呢。

  朱觉细细解释道:“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你得将其骗来京师,到时候朕会给他在京师建一座侯府,他住进去就别想再离开京师了。

  我们要将其拿捏在手当质子,这样他手下人马才会老老实实听话,你知道吗?”

  呃,您让我把郑芝龙骗到京师来!

  熊文灿细细想了想,还是有些为难道:“陛下恕罪,海盗头子想骗上岸都难啊,把郑芝龙骗来京城恐怕是不大可能的。”

  朕自然知道要把个海盗头子骗来京师没这么简单。

  法子朕都给你想好了。

  朱觉提点道:“循序渐进你知道吗?”

  这个我知道。

  熊文灿不假思索道:“循序渐进出自《论语集注》,朱子教导,读书应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先读什么,后读什么,都要有规划,读懂了浅显的,再去读深奥的,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谁跟你说读书了。

  朱觉想了想,干脆问道:“郑芝龙剿灭一股海盗之后,你若是在其老家为其大摆宴席庆功,并加封他三品昭勇将军,你觉得他会不会去?”

  他肯定会去啊。

  熊文灿连连点头道:“这是光宗耀祖之事,他肯定想回老家显摆一下,且他手底下亲信大多出自泉州府,在泉州府他就是地头蛇,他压根就不怕微臣收拾他,他不收拾微臣就算是不错了。”

  这不就行了吗?

  朱觉继续教导道:“朕说的循序渐进是逐步将郑芝龙骗到京师来,你可以骗他说,三品昭勇将军可以在他老家进封,进封二品骠骑将军就得去泉州府城,进封右都督和左都督就得去福州城。

  这些地方他肯定都敢去,你每次都给他办隆重点,把当地所有官员都招去观礼,给他敬酒,让他觉得倍有面子,这样他的戒心就会慢慢变小。

  到时候要进封伯爵的时候你就跟他说得去金陵城才行,朕会给他安排得风风光光,让他飘到天上去,最终进封侯爵的时候你跟他说必须来京师,他就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了。”

  哦,原来是这么循序渐进的。

  熊文灿闻言,连连点头道:“陛下英明,微臣明白了,微臣定把郑芝龙骗来京师。”

  嗯,朕相信你。

  其实郑芝龙的戒心并不是很大,清廷都能将其骗来京师就是明证,只要循序渐进,将其骗来京师肯定是没问题的。

第52章 惩治内奸需用忠贤(上)

  朱觉教导完熊文灿那都快到午时了。

  他正考虑是在坤宁宫用膳呢还是去东城跟匠户一起吃呢,宋应星忽然捧着个铜圆筒疾步而来,献宝似得躬身道:“陛下,望远镜做好了。”

  朕几日未去你们那边,你竟然把望远镜都做出来了!

  朱觉立马起身接过望远镜,举起来往大门外一瞄。

  玉熙宫主殿是有基座的,比南面的蚕池高多了,视野本还算可以,不过再往南就是太液池边密密麻麻的树林了,那些树可是比玉熙宫还要高,他也就能看到点树梢而已。

  这视线受阻,根本就看不了多远。

  他大致调了调焦距,便能看清树梢上的叶子了,这清晰度倒是不错。

  这望远镜对于他们来说其实就没多大难度。

  徐光启都见过实物,还拿手里把玩过,镜筒做成什么样乃至望远镜的结构那都不用他细细解释。

  关键还就是这镜片的材质,开始他们做出来的玻璃还不行,有杂质,有气孔,根本就不能用来做镜片。

  至于打磨光滑的问题那就不用考虑,经验丰富的匠户那都能把铜棒打磨的光滑如镜,打磨镜片自然不成问题。

  镜片材质的问题解决了,望远镜自然就做出来了。

  朱觉细细看了一阵,随即问道:“这望远镜能看多远?”

  这个怎么说呢?

  宋应星想了想,随即解释道:“陛下,这望远镜大致能看两三里远,不过也就两里之内能看得很清楚,超过两里就越来越模糊了。”

  这两三里的视距还不够。

  现如今西洋产的加农炮射程都能达到五六里了,两三里的视距那都看不见人家就得挨揍。

  不过,这视距用于指挥冷兵器作战又或者火枪手射击倒是勉强够了。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你知道怎么增加望远镜的视距吗?”

  我才刚做出个样品来啊,那些我都还没考虑呢。

  宋应星微微摇头道:“陛下,这个微臣还得慢慢去试。”

  嗯,这个的确得不断地试,不过,试的方向得搞对。

  朱觉回想了一下,随即指导道:“这增加望远镜的视距大抵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增加镜片的凹凸程度,还有就是把望远镜做大做长,你可以先在这两个方向试一试。”

  哦,原来是这么试的。

  宋应星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了。”

  朱觉又问道:“这种望远镜产量如何,一天能做几个?”

  呃,一天做几个?

  宋应星小心道:“陛下,这镜筒倒是好办,一般铜匠都会打造,多招点铜匠来,一天打造十套都没问题,关键就是这个镜片,打磨起来太费时间了。

  我们总共也就招来了几个打磨铜镜的老师傅,他们还要打磨蒸汽机零件,这镜片微臣也就能抽出一个老师傅来打磨,两块镜片这老师傅都花了差不多两天时间。”

首节 上一节 46/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