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霸道 第53节

  那旗号统一的黑底白字竖旗,斗大的字大老远就能看见。

  什么钦差奉旨办案。

  什么阻扰者杀无赦。

  什么反抗者杀无赦。

  什么包庇者杀无赦。

  什么通风者杀无赦。

  什么报信者杀无赦。

  锦衣卫缇骑的背上都不知道插了多少,那真个是蹄声如雷,黑旗如林,杀气腾腾,吓死个人。

  九千岁魏公公那可是凶名在外,没人怀疑他敢不敢杀。

  这厮杀的人多了去了,先帝在日那是但凡得罪他的杀,但凡招惹他的杀,但凡他想杀的那也杀,谁会怀疑他不敢杀人?

  京师到大同府的官道上顿时鸡飞狗跳,缇骑所过之处,路人都被吓得如同遇着猛兽一般,拼命往路两边窜,哪怕路边是山,那都拼了命的往上窜。

  阻扰者杀无赦啊,谁知道挡了他们的路会不会被一刀给剁了!

  这厮还玩了手隔绝消息,京师到大同府的驿站他都派去了一队缇骑,那背上就插着通风者杀无赦,报信者杀无赦。

  驿站的驿卒那都吓得不敢出门了,生怕出门就被一刀剁了!

  这一下莫说是通风报信了,大同府到京师的公文那都要经过严查才能往来传递,代藩宗室那都不知道这厮带着大队人马杀过去了。

  魏忠贤正带着上万人马气势汹汹杀奔代藩之时,朱觉却是带着两百余骑不慌不忙的来到了东城北面的城墙修建之处。

  这会儿稻麦都快收割完了,京营屯卫青壮那都来了二十多万了,那四十余里长的城墙所在之处密密麻麻的全是人,那城墙两边的砖窑那也是密密麻麻排了两排,那整齐的烟柱是直冲天际,好不壮观。

  他细细看了看城墙修建进度,脸上那也不由得露出一丝喜色。

  这边的城墙因为事先有几万农户和军户把墙基给挖好了,后面来的青壮那只管往上建就行了,这才几天时间,城墙竟然就已经修筑到半人高左右了。

  半人高就是三尺左右,而一丈才十尺,也就是说,这边的城墙不用一个月就能修建起来!

  他颇有些欣慰道:“田国丈,不错,这些屯卫青壮干活都挺麻利的。”

  那可不。

  田弘遇连忙谦虚道:“他们很多其实都干过这个,因为一般的县城和一般的卫城城墙大多就是丈许高,他们干起来那是轻车熟路,再加上陛下给的伙食好,他们都吃得饱饱的,干活自然麻利得很。”

  嗯,不错。

  这次修建城墙的速度的确比金陵城修建城墙的速度快多了。

  金陵城那边城墙之所以建得慢,其实是受很多因素影响,建得太高是一个因素,那边水太多,不好挖墙基,也是个因素,那边本来挖下去一点就会渗水,还因为城墙高要挖比这边深得多的地基,那修建速度自然比这边慢得多。

  还有就是人为因素,金陵城的城墙那都是征召匠户和农户青壮服劳役,没有工钱的,吃的那都得自备,谁给你拼命干活!

  前世他就看过一个搞笑的小视频,有个搬砖的被工头骂了,故意磨洋工,那家伙是推着手推车跑卸砖的地方整整齐齐把砖码上推车,然后推到用砖的地方,又整整齐齐码放到地上,然后又整整齐齐码上车,又推到卸砖的地方,整整齐齐码地上,然后又整整齐齐码上车,来来回回的,看似在卖力干活,其实一天什么都没干!

  这就是人为因素,他给人吃好吃饱还给工钱,还有京营将校在一旁连带选人加监工,这些京营屯卫青壮自然拼命的干。

  他细细想了想,又问道:“你觉得这边的城墙一个月内能完工吗?”

  这个完工可没这么快。

  田弘遇琢磨道:“陛下,若是说城墙主体,一个月内绝对是能建好的,但是,城门、城门楼、箭垛和女墙都是细活,城墙主体建好之后最少还得再花个把月时间。”

  还有细活是吧?

  朱觉琢磨道:“这四十余里的城墙也就是六千余丈长,上面哪怕站满人那最多也就能站十来万人吧,这细活应该十来万人就够了吧?”

  这细活可用不到十来万人。

  田弘遇连连摇头道:“陛下,城墙上站满人没法干活啊,这干细活无需太多的人,城墙下面有两三万人搬运材料,城墙上面有两三万人修葺就差不多了。”

  很好,只需要五六万人是吧?

  朱觉闻言,果断道:“那通惠河北岸的城墙先别建了,我们先修建通州城南面的城墙,通州城南北向的城墙本来就有五六里长,而京师南城的南北也就六里多一点长。

  我们只需把通州城的城墙向南稍微延伸个里许,然后就可以往京师南城方向修了,那长度就跟通惠河北岸的城墙长度差不多。”

  他原本是想着东城能在今年修建完就差不多了,所以他才会规划通惠河北岸的城墙,皆因通惠河北岸的城墙若是不修建起来,东城南面就等于没有任何防护,东面和北面的城墙建了也跟没建差不多。

  现在看来,今年不但能把东城修建完,就连通州城南面的城墙都能修建好,甚至通州城里的厂房都能修建一部分。

  这样一来,通惠河北岸的城墙就显得有点多余了,因为通州城南面的城墙修建好之后通惠河等于就是京师内河了,中间修建一道城墙反而碍事。

  田弘遇闻言,却是小心道:“陛下,今年修建通州城南面的城墙是没多大问题,问题就是那边的地我们还没收啊,魏公公这会儿又去代藩了,谁去收地呢?”

  这魏忠贤用处还真多啊,现在缺了这厮好像都不行了。

  朱觉琢磨道:“他们是纯骑兵队伍,赶到代藩也就需要三天,回来也就需要三天,代藩劫粮的宗室估计也就几十个,分开来抄也就几天的事。

  魏忠贤应该十天半个月就能回来了,到时候再让他去收通州南面的地还来得及。”

  田弘遇闻言,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了。”

  魏忠贤真的十天半个月就能赶回来吗?

  他第六天就命人八百里加急传消息回来了。

  这天下午酉时许,朱觉才刚赶回乾清宫宫不久,正陪着张皇后和王妃张氏用膳呢,方正化突然疾步而入,捧着份奏折躬身道:“陛下,魏公公八百里加急奏报。”

  这厮还让人写了奏折?

  朱觉接过奏折一看,那都不由得一愣。

  魏忠贤说代藩宗室参与劫粮的太多了,他赶到第一天就审出来上百个,第二天又牵连出来好几百!

  且这帮家伙都有钱的很,这第一天逮到的上百个都还没抄完呢,就抄出价值上百万两的真金白银来了。

  魏忠贤还问,是就地征用大同镇的粮车马上把抄来的金银往回送,还是把锦衣卫的马车都调过去,等全抄完了再一起带回来。

  这厮这么疯狂的抄家不会出事吧?

  代藩劫粮的宗室都这么有钱,那就证明他的猜测没错,那帮家伙就是受人唆使去劫粮的,并非穷得没饭吃。

  蒲州三大豪族或者说八大皇商玩这阴谋诡计难道就没后手吗?

  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能让魏忠贤分兵来押送金银回京。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你命人去代藩传朕口谕,抄出来的金银让魏忠贤全抄完了再一起带回来,这样安全一点,锦衣卫的马车就不用调过去了,直接征召大同镇的粮车吧。”

  方正化连忙拱手躬身告退。

第62章 疯了忠贤到处抢钱(下)

  魏忠贤在代藩疯狂抓捕藩王宗室,且还不管不顾,把藩王宗室的家都抄了!

  这种事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就算他把驿路掌控在手也没用。

  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本就有自己的通信途径,且他们还是有预谋的挑起代藩宗室劫粮,魏忠贤想封锁消息自然没那么容易,人家通过自己的通信途径传递消息也就是比驿站八百里加急慢点而已。

  没过两天,京师朝堂便炸锅了。

  魏忠贤都抓了几百代藩宗室了啊,而且正在疯狂抄家!

  这厮太张狂了,人家劫粮你抓了就抓了,还去抄家,这摆明了就是通过抢藩王宗室的钱来无耻媚上啊。

  藩王宗室的家都抄,大明还没出过如此张狂之人。

  很快,弹劾奏折便如同雪片般的飞向皇宫,那些被打得躺床上起不来的言官都强撑着坐床上把奏折写了,疯狂弹劾魏忠贤。

  这天一早辰时许,朱觉走进玉熙宫主殿大堂一看,那奏折又比平日里厚了许多。

  他再打开那些弹劾奏折一扫,不由冷笑连连。

  韩爌还给那些奏折写了票拟,大致意思就是,兹事体大,藩王宜安抚不宜弹压,更不能抄藩王宗室的家,如此欺压藩王,恐天下动荡。

  这意思魏忠贤太张狂了,这么抄下去恐怕会引得藩王不满,甚至演变成藩王靖难。

  或许,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就是想引得藩王靖难,因这世上很多人心里在想什么那就会说别人想干什么,其实别人就没想,是他们自己在想。

  韩爌这票拟还有撇清关系的意思,这厮是在暗示,别怪我没提醒你啊,到时候藩王真起兵靖难和我可没关系,这都是魏忠贤造成的。

  这帮家伙想得倒是美,先让代藩宗室劫朝廷税粮,然后让他这个当皇帝的派人去处理。

  他派人去处理就必定要抓住那些劫粮的代藩宗室,到时候这帮家伙再暗中挑拨一番,乃至如同万历朝楚藩劫贡一般,把个钦差巡抚再打死,那事情就闹得不可收拾了。

  楚藩劫贡那就是浙党为了扶假楚王朱华奎上位而暗中挑起的,这次代藩劫粮估计就是晋党为了挑动藩王靖难而暗中挑起的。

  这帮家伙算盘倒是打得啪啪响,不过,这帮家伙算漏了一点,现如今的藩王早就没当初洪武永乐朝那尿性了,若是现如今的藩王还有洪武永乐朝那尿性,历史上的大明就不会亡。

  现如今的藩王就是一帮只知穷奢极欲的废物而已!

  这帮废物还有种起兵靖难?

  他们不被魏忠贤吓得尿裤子就算是不错了。

  朱觉冷笑了一阵,随即撕下韩爌的票拟,递给刘若愚,随即冷冷的道:“给上面批一句,劫粮的宗室才抄了百来人就抄出上百万两的真金白银来了,他们明明富得流油,却还聚众去劫朝廷税粮,这是为何,你给朕解惑。”

  他这就是维护魏忠贤的意思了,但他就不明说,他让韩爌来解惑。

  韩爌如何解惑?

  此事摆明了说那就是有人想挑动藩王靖难造反啊!

  韩爌心中有鬼,不敢真解释,只能含糊其辞,弹劾魏忠贤一事也就这么不了了之。

  魏忠贤一看无人来管,那更癫狂了。

  朱觉着实是没空去管魏忠贤,这会儿东城的修建正如火如荼呢。

  那北面的城墙都征召了三十多万屯卫青壮在修建了,南面的厂房也眼看着就要完工了。

  还有生铁、煤炭、石英、长石、黏土等材料正不断通过漕船在往过运,还有匠户、农户和屯卫军户的宅院也要开始修建了。

  他一天是忙得脚步贴地,每天匆匆处理完奏折那就得赶紧往东城赶。

  这天上午巳时许,他才刚处理完奏折,正准备去东城呢,卢象升竟然疾步而来,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朱觉忍不住问道:“建斗,蓟州镇防线修建得如何了,你怎么跑回来了?”

  我这不是有事来请旨嘛。

  卢象升连忙掏出怀里的地图在书桌上摊开来,随即细细解释道:“陛下,您看,这里就是蓟州镇的核心区域。

  这东面有滦河主干,还有迁安、卢龙、滦州等城池,这些城池之间的距离还都只有几十里,我们只需修建点烽火台将这些城池连成一串就没多大问题了。

  蓟州镇现在最大的问题还就在遵化城附近,因为遵化城在沙河北岸,且遵化城以北的边墙年久失修,缺口很多,建奴最有可能从这一线的边墙杀进来。

  不过,还好,遵化城所在的地方是一处山间盆地,且有沙河、黎河、果河三条河流以为防线,遵化城南面的山地还有东胜右卫和忠义中卫堵口,建奴根本就不可能突破这片山地。

  现如今最关键的还就是这片盆地东西两面的出口,这西面的出口就是直抵京师的,不过有蓟州城扼住整个出口,且蓟州城的城墙足有三丈高,我们只要派驻上万人马,再加上京师这边不断支援,建奴攻陷蓟州城的可能性不大。

  东面就不一样了,这里只有个三屯营,勉强算是座卫城,但这卫城并未将出口全堵住,建奴想要冲过去很容易,想要围困三屯营也没一点问题。

  微臣以为,遵化城孤悬在外,且四周皆是盆地平原,现如今我们还不能冒险在平原上与建奴对阵,是故,建奴只要杀过来,遵化城必定会被围困。

  这个我们暂时还没办法。

  微臣觉着,我们唯有将城里的平民百姓全部迁徙到三屯营,把三屯营扩建成一座大点的城池,将东面的出口全堵住,遵化城则只留边军屯卫在城中守卫。

  这样一来,我们只需在城中囤积十来万石的粮食,那遵化城被围困一年都没事,而建奴就算从北面的边墙缺口杀进来,那也只能在遵化城所在的这片盆地里乱窜,根本就出不来。”

  朱觉细细看了看地图,随即微微点头道:“嗯,不错,这道防线只要修建起来,建奴就算杀进来也只能在这一片小盆地里吃瘪,那就扩建三屯营,将遵化城的平民百姓全部迁徙过去。”

首节 上一节 53/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