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太难搞了啊。
宋应星琢磨道:“陛下,最多再有一个月时间,微臣一定能研制出来。”
那这机器厂就必须建了。
还有一个,就建玻璃厂,这会儿也就玻璃赚钱,且望远镜他们还得多造才行。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郑重道:“袁国丈,那就把能召集的人手都召集过来,先建蒸汽机厂、机器厂和玻璃厂,其他的以后再说。”
袁祐点了点头,又问道:“陛下,那这三个厂建在哪里呢?”
这个朕就不去细看了。
朱觉琢磨道:“地方你挑吧,这里面的民宅也不用全拆了,那些上好的民宅可以让匠户直接搬进来住,以后那些需要保守秘密的匠户都必须搬进通州城来住。
你就选那些建得乱七八糟的民宅先拆了,清空三个厂区就差不多了。”
袁祐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朱觉又遥望了一番通州西面的石桥和对面的城墙,随即问道:“你们觉着这河口建一座与对面城墙等高等宽的拱桥有没有问题。”
您想在这里造桥?
众人闻言,那都不由得看向毕懋康。
皆因毕懋康曾出任外廷工部侍郎,造桥这块他最在行。
毕懋康看了看通惠河口,又遥望了一番远处的石桥,随即郑重道:“陛下,那边的八里桥也就十多丈长还不到二十丈,建造起来倒是比较容易。
这边河口的宽度怕是有三十余丈,且为了过大船,桥拱跨度最少得五丈以上,修建起来有点难度。
至于高度倒是没什么,这里水面到对面城墙的顶面还不到三丈,金陵外秦淮河上的桥为了过帆船那桥面离水面最少有三四丈高。”
这桥必须得建,皆因新京师建成之后这里就是唯一的缺口,必须连通两边城墙以为防御。
朱觉想了想,随即果断道:“这桥再难建都得建,你觉着最快的速度多就能建好?人手和材料你都不用考虑,朕保证管够。”
这造桥不能图快啊。
毕懋康估摸道:“陛下,这么长的桥微臣估计最少得三年才能建好。”
三年?
朱觉微微摇头道:“三年太长,多招点人能不能在一年之内建好?”
这不是人多人少的问题啊。
毕懋康细细解释道:“陛下,这个不是人手的问题,这桥也就三十余丈,哪怕每一丈站百人那也就能站三千来号人,更何况每一丈还挤不下百人。
修建这种长桥最麻烦的就是桥墩,陛下若是想将桥面建得跟对面城墙顶面平齐,那桥墩的基础最少得挖下去一丈深,这水底下挖桥基太麻烦了,哪怕我们就修建五个大桥墩,那最少也得两年时间才能建好。
至于上面,只要桥墩出水,那就快了,一年时间足矣。”
这会儿没有专业的设备,在水下挖基础着实很麻烦,且河底下大多是泥沙,挖开了又会有新的泥沙冲过来。
后世在泥地里修建高楼有个办法,那就是砸下去一排一排的钢立柱基础。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孟侯,你说我们铸些丈许长大腿粗的钢柱砸河底下当桥墩的基础能不能行?”
钢柱做基础?
毕懋康琢磨道:“这个办法应该行,我们可以在钢柱之间填埋点带孔的石材,填平了桥墩就能建上来了,不过,陛下,丈许长大腿粗的钢柱子最少上千斤啊,五个桥墩怕是得上百根这样的立柱,这就是上十万斤的钢材了。”
朕的目标是一天产上十万斤钢材!
这点钢材算什么?
朱觉毫不犹豫道:“钢材你不用管,你只管建桥,最好明年能建好,有没有问题?”
基础的问题解决了,那自然没问题了。
毕懋康缓缓点头道:“陛下,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那就开干。
炼钢炉炼出来的钢材正好还要测试改进,测试不合格的钢材用来铸钢柱足矣,再差的钢材铸到大腿粗那也不可能断了。
朱觉正在紧锣密鼓的修建京师新城呢,洪承畴貌似也在紧锣密鼓的集结人马围剿反贼。
这厮着实诡异得很。
没过几天,这厮竟然又上奏报了。
这日上午巳时许,朱觉刚批阅完奏折,正准备去通州城看毕懋康他们下地桩呢,方正化忽然捧着份奏折疾步而入,躬身道:“陛下,山西捷报。”
山西捷报!
这才几天?
朱觉接过奏折打开来一看,那都有些莫名其妙。
洪承畴奏报,他已然率大军夺回河曲县城,且斩获贼首四百余,俘虏贼寇上千,贼酋王嘉胤已率贼寇三万余逃入吕梁山中,往南疾走而去。
这厮怎么夺回河曲县城的,攻城哪有这么容易?
两万人马去攻打三四万人马驻守的县城,几天时间就拿下了!
这也太诡异了。
难道是高迎祥或张献忠等故意弃城而逃?
这河曲县城丢的时候那也是丢的莫名其妙,这会儿竟然又莫名其妙夺回来了!
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这是在给洪承畴送军功吗?
王嘉胤率军往南逃了,这是要去河南收拾藩王吗?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冷笑一声,直接撇下奏折没管了。
他就不用管这些,洪承畴就是个背黑锅的,军功再多又如何,哪怕东林和齐楚浙党给洪承畴请擢山西河南两省总督那都没什么,一旦藩王罹难,看这帮家伙能怎么办。
第70章 莫名败走离奇授首(下)
洪承畴貌似是个领兵打仗的奇才。
这厮率两万边军追得三万多反贼那是到处乱窜啊。
且这厮还天天都有斩获,今天三四百,明天四五百,累积起来那军功是越来越多。
内阁还给附上票拟,请给这厮发军功奖励。
朱觉每每看到这种票拟那都是嗤之以鼻。
这厮杀跑都跑不动的饥民还显得能耐的不行了,还五十两一个贼寇首级!
若是这么算,三万多饥民杀干净那就得奖励一百五十多万两,更何况,发展到后面农民军那都是数以十万计的,他哪里来这么多钱发军功奖励?
洪承畴这厮若是有能耐,杀建奴去啊,杀一个奖励一百两那都不是问题,这会儿建奴所有青壮全算上都不到十万呢,全杀光了都不到一千万两。
若是一千万两就能解决建奴,那就赚大发了,历史上崇祯那可是花了不知多少个一千万两都没把建奴怎么样。
问题,洪承畴就不会去杀建奴,这厮还想利用杀饥民显出能耐来,然后集结边军精锐去给建奴送人头呢。
这种绳营狗苟之徒他自然是不会给发军功奖励的,每次他都直接批示,没钱!
他要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这会儿光是集结起来修建城墙的京营青壮都快四十万了,还有十多万匠户连带家眷,还有十多万农户连带家眷,还有蓟州镇十几万修筑防线的军民,光是工钱都快要上百万两一个月了,还有每个月的伙食费那都已经上百万两了。
不过,这钱倒是花得挺值,东城的几处厂房那都已经建好了,东城的城墙也完工了,通州城南面的城墙那也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往上长呢。
更为可喜的是,毕懋康把武刚车都打造出来了,而且一批就是一百辆。
这天上午巳时许,朱觉才刚批阅完奏折,便有些迫不及待的带着毕懋康和卢象升等来到了战车厂。
此时,战车厂的厂房外面那都停满了一排排的武刚车,那家伙,通体都是黝黑黝黑的,前面的尺许尖刺那是密密麻麻,直冒寒光。
骑兵若是撞上面,那非被扎成筛子不可。
这武刚车着实是骑兵的克星,骑兵遇着这种长满尖刺的战车那肯定是不敢往上撞的,且这么大的车体,骑兵是挑也挑不起,推也推不动,只能在前面吃枪子。
朱觉看着这小客车般大小的战车,猛然间意识到一个问题。
他想了想,随即问道:“孟侯,这一辆武刚车得几匹马来拉,若是作战的时候,又要多少人来推动?”
这个自汉朝起便有标配了。
毕懋康不假思索道:“陛下,这车需得双马来拉,若是作战,每边得配备十名将士来推,还有外面看管马匹的,递送武器弹药的,里面用弩箭和火枪射击的,用长矛穿刺的,还有指挥作战的,一辆武刚车加起来总共得配三十人。”
这一辆武刚车得二十号人来推!
朱觉颇有些不解道:“这车本身有多重?”
毕懋康还是不假思索道:“这车自重两千斤左右。”
不对啊,后世的推车上放个一千斤的货最多四个人就能推动啊,按理来说,这两千斤重的战车八个人足以推动了,十个壮汉那都能推得跑起来了。
推车最大的阻力在哪里?
朱觉走到一辆武刚车跟前细细一看,明白了。
推车最大的阻力在车轮轴和车厢的结合部位。
武刚车的车轮轴和轴座那都是用钢铁打造的,而连接部位就加了个铜套。
这是硬磨,阻力自然大,越重阻力就越大。
朱觉立马指着那铜套道:“孟侯,这样连接不行,你得换个东西,这东西是两个钢圈加上一圈小圆柱钢组成的,钢圈一大一小,大的嵌进这座子里不动,小的箍住车轮轴不动,推动的时候只有两者之间的小圆柱滚动,对了,小圆柱两侧还得用卡环定位,使其均匀的分布在两个钢圈中间。”
这东西如果打造出来,那估计一匹马都能拉着武刚车跑!
毕懋康闻言,不由兴奋的点头道:“微臣明白了,微臣这就命人打造。”
你以为这轴承这么容易打造吗?
朱觉微微摇头道:“你先别忙,这轴承的尺寸那都得严丝合缝才行,但凡尺寸有点不对,要么卡住动不了,要么很快就磨坏了,你还是等长庚把车床研究出来再做吧,手工打造太费时费力了。”
呃,还得等车床啊?
毕懋康闻言,小心道:“陛下,那微臣先命他们打造个样品出来行不行?”
这个自然没问题。
朱觉微微点头道:“嗯,那就先打造个样品吧,正好,改装轴承之后这轴承座也得重做,这个也得根据轴承大小来改。”
毕懋康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陛下,那其他地方呢,还需要改吗?”
这都是用了上千年的东西了,该改的估计都改好了。
朱觉微微摇头道:“其他地方就不用改了,你可以让他们先打造零件,轴承出来再组装就行了,对了,这样的武刚车一个月能打造多少辆?”
毕懋康琢磨道:“现在我们是一批造一百辆,大概需要十天左右,一个月大概能造三百辆。”
这武刚车若是改装轴承之后每一辆配二十人就足够了,京营五万步卒全部变成车兵需两千五百辆武刚车,一个月打造三百辆那也就是八九个月的事情,产量倒是不用再提升了。
问题就是战马。
宣府镇和大同镇的战马哪怕是用人抬都该抬过来了,为什么现在还没到呢?
想到这里,朱觉不由看向西面宣府镇方向。
此时还正好有一骑快骑自西面狂奔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