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霸道 第73节

  郑芝龙是欢天喜地的带着一众兄弟跟着熊文灿去金陵城进封伯爵去了。

  这家伙是一点戒心都没有了。

  看样子熊文灿那张嘴是着实会忽悠人。

  郑芝龙被骗来京师的日子应该是不远了,皆因这家伙也只想封侯进爵,清剿起海盗来是积极得很。

  朱觉看罢熊文灿的奏报,不由得心情大好。

  海外贸易的利益就要到手了啊,有了这庞大的利益他就能开始着手解决小冰河天灾的问题了。

  他正在那里琢磨着呢,外面突然响起一声通传:“魏忠贤求见。”

  这家伙,好久都没见人影了,忙活什么去了?

  朱觉那是毫不犹豫道:“宣。”

  很快,魏忠贤便屁颠屁颠的走进来,满脸欢喜的拱手躬身道:“奴婢参见陛下。”

  这又是有什么好事?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亲切道:“忠贤,你这是遇着什么大喜事了吗?”

  那可不。

  魏忠贤依旧止不住欢喜道:“陛下,兴隆号答应赔钱了,刨去从他们阜成门大街分号抄出来的几十万两,原本他们还需要赔付四百余万两,奴婢给他们抹了个零头,四百万两,他们已经答应赔付了。

  不过,他们不敢送到京师来了,他们说只能送到居庸关,我们还得安排马车去居庸关接一下。”

  这帮家伙觉着宣府镇乃至塞外都比京畿安全是吧?

  不过,对于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来说山西边关乃至塞外还就是比京畿还安全。

  皆因他们跟建奴和北虏就是一伙的,建奴和北虏不但不会抢他们的财货,还会帮他们守护呢。

  这一回八大皇商是结结实实栽了个大跟斗,魏忠贤这块滚刀肉滚得这帮家伙是一点办法没有。

  若是他们敢不赔钱,魏忠贤这家伙估计能跑山西去抄来更多的钱。

  关键,魏忠贤手底下还是锦衣卫,万一查出了他们私通建奴的证据来,那就不是赔钱的问题了。

  魏忠贤不说将他们连根拔起,他们的生意那肯定是没原来好做了。

  是故,这帮家伙是不得不认栽。

  这下好了,又抢来四百万两,内库的银钱都差不多够扩充京师其他五个新城用了。

  不过,这帮家伙还不得不防一手。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又细细想了想,随即果断道:“这天气从居庸关把马车赶回来恐怕得一天一夜,防人之心不可无,朕让周将军率一万京营骑兵随你们的马车和缇骑去一趟吧,省得他们跟你玩幺蛾子。”

  那可太好了,这下不用担心那笔钱被人给抢回去了。

  魏忠贤连连点头道:“陛下英明。”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你这段时间忙什么去了?人影都没见。”

  呃,我这不忙着赚钱去了嘛。

  魏忠贤连忙细细解释道:“陛下,奴婢这段时间一直在天宝堂转悠呢,这天宝堂是着实赚钱,关键就是不能断货,一旦卖断了货,那就要少赚很多钱。

  是故,奴婢每天都会去转一转,看他们存货够不够,现如今这天宝堂生意是真的好,水路又被封住了,奴婢还只能想办法命人走陆路把货转运过来。”

  你对搞钱媚上的事还真是上心。

  嗯,不错。

  朱觉欣慰的点了点头,随即问道:“现在南直隶的货还能送过来吗?”

  魏忠贤连连点头道:“能啊,若是不能,天宝堂四十个分号怕是早就断货了。

  其实,这运河并未完全冰封,徐州以南的河段还是能通船的,奴婢直接让他们把货用船拉到徐州,然后命人租马车在运河沿线的城池来回运送。

  徐州离京城也就一千多里不到两千里,找十来个城池一段一段的转运还是很快的,现在南直隶那边的货天天都有马车拉过来。

  还有文龙那边,奴婢也让他用船把货送到沧州附近的海港码头,然后搭上那边送货的马车把货一起送过来。”

  你着实不错。

  这生意交给你来负责还真没找错人。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周国丈那边呢,生意如何?”

  魏忠贤细细解释道:“周国丈那边租商铺找货源费了点时间,生意那是十一月初才开始做的,这会儿那边生意也不错,不过,这陆路转运货物还行,转运真金白银还是不保险,是故周国丈那边的钱一直没往京师送。”

  对了,那边还有四五百万两的货。

  没办法,十一月份京畿就冰封了,那边赚的钱还真不好转运过来。

  若是金陵那边赚的钱也转运过来了,那扩建京师的钱就足够了。

  这个倒是不用急,现在内库还是相当充盈的,扩建京师也得等到春暖花开之后。

  朱觉闻言,微微点头道:“嗯,那就让他留在那边好生看管,等运河全解封了再用船运过来。”

第90章 魏公拜年崇祯改元(下)

  年节将近,京师也渐渐热闹起来。

  内城大街小巷那都是人流如织,不知多少平民百姓在喜气洋洋的采办年货。

  皇城里面也开始张灯结彩,准备过年了。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朱觉才刚来到玉熙宫主殿大堂,正准备批阅奏折呢,外面忽然便响起一声通传:“魏忠贤求见。”

  难道又有什么大好事?

  这家伙没有讨喜的大好事貌似就不会主动跑过来打搅他。

  问题,这兴隆号赔的钱都入内库了,逢年过节的他也没有让这家伙去逮贪官污吏缴赃,还能有什么大好事呢?

  朱觉愣了一愣,这才朗声道:“宣。”

  魏忠贤竟然抱着个跟他差不多高的紫檀木盒子进来了,那盒子上还扎着大红绸呢,貌似讨喜得很。

  这家伙那也是满脸喜气的躬身道:“奴婢参见陛下,奴婢给陛下拜个早年,恭祝陛下福寿安康。”

  拜年?

  好遥远的回忆啊。

  他当总裁的时候也有下属提前来拜年,不过,那都是来跟他商议提前发年终奖的事。

  或许,他是该给内廷官员提前发点奖励了。

  这几个月内廷官员可都忙坏了,且也做出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他是该给人家发点年终奖让人家过个好年了。

  朱觉想了想,随即满脸亲切的点头道:“嗯,新年好,新年好,忠贤,你这拿的什么啊?”

  我正是因为收到了这东西才来讨喜的啊。

  魏忠贤连忙献宝道:“陛下,这是文龙今年寻得的野山参里面最大的一颗,足有九两九钱,奴婢特意拿来恭贺新年。”

  这原来是颗野山参!

  现如今这东西可是炒上天了,一两一颗的都能卖出上千两来,八两一颗的那都是上万两了,这么一颗九两九的最少也得几万两,关键这么大的参王轻易还寻不到,想买那都没有货。

  这家伙真是有心了。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抬手道:“承恩,替朕收下,若愚,开张内库取钱的票据,赏忠贤白银八千两,用个红包装上。”

  这还有红包啊。

  魏忠贤连忙将硕大的檀木盒子交给王承恩,连连拱手道:“多谢陛下恩典。”

  朱觉见刘若愚写好了票据,王承恩也盖上了大印,包上了红包,这才拿起来递上去郑重道:“忠贤,今年干得不错,来年继续。”

  哎呀,这话我最爱听。

  你还继续用我就好。

  魏忠贤连忙躬身双手接过红包,欢喜道:“多谢陛下恩典,奴婢定尽心竭力为陛下效劳。”

  行了,差不多了。

  朱觉挥了挥手,又对刘若愚道:“若愚,多开点票据,多包点红包,都是八千两,先来二十个。”

  他以为魏忠贤会告退呢。

  没想到,魏忠贤竟还拱手小心道:“陛下,这野山参大补,不敢多吃,每日一钱为好,且辅以麦冬一钱泡水喝最佳,能大补气血,延年益寿,奴婢就是这么吃的。”

  嗯,你着实有心了。

  正好,年节到了大小衙门也该修年假了,每天也没什么奏折了,可以大补一番,好好造造娃。

  朱觉微微点头道:“嗯,朕也试试。”

  魏忠贤闻言,这才连忙拱手躬身告退。

  朱觉见刘若愚和王承恩把红包都包好了,又给他们一人发了一个,再令方正化将红包送去给内廷所有官员,这才拿起奏折批阅起来。

  没想到,这第一份奏折还是件相当重要之事。

  此事就是改元,也就是改年号。

  礼部尚书何如宠上奏,年节将近,宜隆重祭祀,昭告天下,戊辰年正月初一改元崇祯。

  内阁也附上了票拟,建议擢礼部于太庙、社稷坛、山川坛、天坛为天子设祭,以示隆重。

  这改年号在这年头可是相当之重要,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让全天下所有子民乃至属国子民都知道新皇登基,继嗣正统,以正皇权。

  是故,自汉武帝建元以来,没有哪个皇帝登基之后不改元的。

  还有就是一点,年号是天干地支纪年的重要补充。

  天干地支纪年也就是根据天干和地支的六十个组合排列来确定年份,也就是俗称的六十年一甲子。

  问题就是,再六十年又是一甲子,再六十年还是一甲子,若是甲子纪年前面没有年号来区分,那就有点不好区分了。

  比如,现如今这一年按天干地支纪年就是丁卯年,上一个丁卯年也就是六十年以前,若是前面没有年号区分,那都是丁卯年,加上这个丁卯年,大明朝那都有五个丁卯年了。

  若是没有年号区分,那这五个丁卯年都是大明丁卯年,谁分得清?

  是故,改年号也是天干地支纪年的重要补充,比如,加上天启丁卯,那就知道这个丁卯年是天启七年,上一个甲子,隆庆丁卯,那就是隆庆元年。

  又比如,申时行和文震孟都是壬戌科状元,若是没有年号区分,那就乱套了,一个壬戌科怎么会有好几个状元呢?

  若是加上年号那就很清楚了,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状元是申时行,天启二年壬戌科状元是文震孟。

  总之,改元对于一个王朝和一个皇帝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大事,要祭告先祖,要祭祀天地。

  且改元前一年除夕之前必须昭告天下。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

  比如,泰昌一月而亡,还没来得及昭告天下改元呢。

  天启继位登基之后那也要改元,这事就把很多人都给整头疼了。

  最终也不知商议了多久才定下来,万历庚申年一月至八月算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到十二月算泰昌元年,而后的辛酉年则算天启元年。

  上一次改元估计就把他便宜皇兄天启给改郁闷了。

首节 上一节 73/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