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霸道 第81节

  他盯着那寥寥炊烟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建奴也是远道而来,且他们还要在山坡上清理杂草搭帐篷,应该很累吧?”

  那肯定的。

  卢象升连连点头道:“他们在平地上搭帐篷还好点,这跑杂草丛生的山坡上去搭帐篷的确累人得很,他们今天下午能把帐篷都搭好就算是不错了。

  这会儿估计他们也就清理了一点杂草,砍了些树枝,把灶台搭起来,准备先把饭吃了再搭营帐。”

  很好!

  朱觉琢磨道:“他们累了一天,我们的车兵却是歇了两三天了,若是今天下午我们再让车兵好好休息休息,明天一大早车兵肯定精神百倍。

  建斗,你说我们明天直接硬推如何?

  今天下午我们就让骑兵守城,让车兵休息,明日一早我们让车兵寅时造饭,卯时出城布阵,而后便推着战车硬推过去。

  建奴若是集结人马去堵山谷入口甚或与车兵对阵,我们便让车兵停在一百步外用火枪瞄准射击。

  他们若是不在山脚下集结人马,而想利用山坡来阻击车兵,我们便让车兵将战车推到山脚下放火箭,到时候看他们怎么办。”

  硬推?

  卢象升闻言,细细想了想,随即郑重道:“陛下,其实我们还能想些办法让建奴更加疲惫不堪。

  比如,今晚子时许,我们便悄悄放下吊桥,让一万骑兵悄摸摸出城去,而后点起火把,猛冲个两里又退回来,收起吊桥,关上城门。

  明日一早丑时许,我们再让骑兵出去鼓臊一番,然后又退回来,收起吊桥,关上城门,这样建奴就连觉都睡不踏实了。”

  你还想让建奴更为疲敝啊?

  朱觉想了想,随即问道:“那我们的骑兵岂不是也累坏了?”

  卢象升细细解释道:“陛下,建奴这番摸样就不可能在今天攻城,他们连攻城器械都还没打造,护城河都过不了,我们在城墙上留五千骑兵驻守足够了,其他骑兵那都能轮流巡查休息,到了今晚子时,骑兵那也都有精神了。”

  嗯,有道理。

  建奴本就以为这蓟州城里总共才五千多人马,人家这会儿还一点攻城的意图都没有,甚至攻城器械都还没打造,那就证明人家不想损失宝贵的骑兵来攻城,他们留五千骑兵在这一边城墙上镇守足矣。

  朱觉闻言,缓缓点头道:“那行,你赶紧去安排,让将士们吃完饭就好好休息。”

第101章 双龙聚首一龙疾走(上)

  朱觉正和卢象升商议怎么趁建奴远来疲敝搞突袭呢,东面的山谷里竟然又传来一阵滚雷般的马蹄声。

  这帮家伙有病吗?

  骑兵来再多又如何,吓唬谁呢?

  这是攻城战,不是野外遭遇战!

  他缓缓站起身来,抬手道:“大望远镜。”

  王承恩连忙取出大望远镜双手奉上。

  他接过望远镜往东面的山谷里一扫,瞬间来了兴致。

  黄底龙纹,没有镶边,正黄旗!

  这是皇太极来了?

  他细细扫视了一番,便发现数千骑兵中间一个身穿金黄棉甲之人。

  此人必是皇太极无疑,皆因其他人都没穿金黄棉甲。

  建奴的铁甲骑兵穿的并非锁子甲,更不是铠甲,而是棉甲。

  这种棉甲内外都是棉质的,中间夹着铁片,而后以铜钉贯穿固定,防御力其实很强,这会儿的火枪子弹是打不穿的,且这种棉甲还很保暖,冬天的时候穿着棉甲那比穿着锁子甲和铠甲都舒服多了。

  皇太极跑过来干什么呢?

  这家伙竟然肆无忌惮的打马来到城墙跟前两里许,这才勒住战马,抬手眺望起蓟州城来。

  朱觉见状,立马用望远镜对准这家伙,细细调了调焦距,刚这家伙在打马狂奔他还不好调焦距呢,现在停住了就能看个一清二楚了。

  这家伙看上去也就三十来岁,脸色红润,双目有神,身形还有那么一点魁梧,属于比较强壮那种。

  他再一看这家伙的表情,不由撇了撇嘴。

  皆因这家伙看上去自信得很,简直可以说是迷之自信,好像雄伟的蓟州城压根就不算什么,随随便便就能拿下来一般。

  你哪里来的自信?

  若不是那些通敌卖国之贼帮你,你能轻易拿下遵化城?

  你以为蓟州城也如同遵化城一般能这么轻易的拿下来吗?

  朕明日一早就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明军精锐。

  一念及此,他不由得冷哼道:“建斗,你看皇太极这家伙的表情,就如同蓟州城抬手就能拿下来一般。”

  呃,这是双龙聚首了!

  卢象升举着望远镜细细看了看,这才小心道:“这贼酋或许以为城中的奸细还能如同遵化城里的奸细一般助他破城吧。”

  这贼酋说得好。

  朱觉缓缓点头道:“嗯,今晚你让遇吉好好提防着,奸细敢窜出来捣乱,杀无赦。”

  卢象升连忙点头道:“微臣明白。”

  朱觉又举起望远镜来一扫,皇太极貌似已经看差不多了,这家伙已然打马掉头去一里外的山脚下了。

  他立马将望远镜递给卢象升,冷冷的道:“记住这家伙宿营的位置,今晚就让骑兵往他那里鼓臊,让他睡不成觉。”

  好嘛,果然二龙不能相见。

  卢象升连忙接过望远镜细看起来。

  皇太极着实没想到,他也就打马到蓟州城东门外看了一眼便被人惦记上了。

  他是自信得很,皆因他们都跟山右晋商接上头了,昌宝之地离山右晋商的老巢也就两三百里,打马一日可至,人家给他们送情报简直不要太方便。

  现如今他们跟明军打仗太简单了,那简直就如同开了挂一般,不但防线布局和兵力部署一清二楚,山右晋商甚至就连奸细都给他们安排好了。

  他之所以命骑兵先行赶过来,那倒不是光为了吓唬明军,他主要是为了让城里的奸细知道他们来了,让人家赶紧准备,同时,骑兵那也能砍伐树木,为步卒先行准备攻城器械。

  这一招他们在遵化就试过了,挺不错的,步卒一晚上就拿下了遵化城,这样能给他们节省不少时间。

  他之所以这么急着拿下蓟州,其实就是为了防大明小皇帝调集援军前来增援。

  若是这城高壕深的蓟州城里多出几万明军来,哪怕城内有奸细他们也很难拿下来。

  他之所以没有去城池只有一丈高的三屯营,那倒不是因为山右晋商没有给他们在三屯营安排奸细。

  三屯营那边也有山右晋商安排的奸细,关键那边本就有一万多守军,且那边离山海关也就两百余里。

  蓟辽总督王之臣就在山海关呢,若是那厮收到消息立马调集关宁铁骑前往三屯营支援,那最多也就需要两天时间。

  而他们的步卒从遵化赶到三屯营也需要两天时间,到时候辽东的增援很有可能已经到了,山右晋商在三屯营安排的那点奸细就没多大用了。

  若是他们不能在几天之内拿下三屯营,那可就麻烦大了,辽东步卒精锐一到,那兵力跟他们都有得一拼了。

  他们在这大明京畿跟人家拼得越久就越吃亏,皆因他们的人马会越拼越少,而明军的人马则会越拼越多。

  也就是说,这场仗他们唯有速战速决,他们唯有在其他边镇援军赶来之前杀到大明京师才能占着便宜。

  是故,他选择了赶紧来拿下蓟州城。

  他很清楚,蓟州城里守军才五千多,且蓟州城背后是大明京师,而大明京师总共才一万京营骑兵可以调动。

  大明小皇帝听闻他都杀到遵化了,还敢把一万京营骑兵调来蓟州城增援吗?

  若是调来一万京营骑兵还没守住蓟州城,那大明京师就等于没什么防御力了,不说内城被攻破,那北面还在修建的外城肯定会被他们拆得七零八落。

  这情况换做是他那都要犹豫一下。

  他之所以跑到东门外看一看,那也是想看大明小皇帝派援军来了没有。

  结果,这一看他更自信了。

  皆因蓟州城东面的城墙上并没有密密麻麻布满明军将士。

  看那数量大致也就是四五千的样子。

  是故,他判断大明小皇帝还没有派援军过来。

  他觉着自己先攻打蓟州城的策略没有任何问题。

  这策略既然没问题,那就得赶紧造攻城器械了。

  步卒可是明天下午就能赶过来了,明天晚上他们就要攻城了,若是没有攻城器械,怎么爬上三丈多高的城墙?

  于是乎,他跑回去直接下令,命八旗骑兵赶紧将营帐搭建好,而后便砍树伐木,打造攻城器械,一刻都不要停歇。

  他之所以判断失误,那就是因为朱觉从一开始征召京营将士的时候就在严密封锁消息。

  大明朝堂之上那些官员能看到的也就是驻扎在城南大校场的一万京营骑兵,至于驻扎在城东大校场的五万人马,那是从集结操练开始就没有出去过,谁能看得到?

  甚至,城东大校场他都让卢象升严密封锁了,闲杂人等就连大门都进不去,再加上魏忠贤还在外围不停的蹲守盘查奸细,大明朝堂那些内奸估计就连城东有个大校场都不知道。

  皇太极判断失误,这一下可是把八旗骑兵给累惨了。

  他们匆匆搭建好营帐便连忙砍树伐木,制作云梯,一直干到太阳都下山了,手脚都发软了,这才停下来造饭。

  蓟州城的城头上,朱觉看着那漫山遍野星星点点的篝火,不由得冷笑连连。

  有时候借助内奸作弊那也是有弊端的,若是内奸没有把重要情报及时送到,又或者送去的情报本就是错的,那反而会因此吃大亏。

  看样子皇太极是压根就不知道援军已经到了。

  这下他定要让皇太极吃个大亏!

第102章 双龙聚首一龙疾走(下)

  是夜,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

  蓟州城东面的城墙上还点起了一排火把,好像生怕被人趁夜偷袭一般。

  皇太极远远看到城墙上那一排整齐的火光也并未怎么在意,毕竟,黑灯瞎火的晚上的确有可能被人偷偷爬上城墙还不知道,点火把防偷袭很正常。

  不过,接下来就有点不正常了。

  半夜子时许,累到手脚发软的八旗骑兵正在沉睡之时,蓟州城东门突然悄声无息的打开了,那吊桥也随之缓缓放下来。

  紧接着,周遇吉便带着一万骑兵牵着战马出了城,借着城墙上的火光有条不紊的排好阵型。

  卢象升之所以命人在东面城墙上点了一排火把插着,那压根就不是为了防建奴偷袭,他是想借着火光集结骑兵去骚扰建奴!

  周遇吉集结好骑兵之后便毫不犹豫的下令道:“点火把。”

  “哗”的一下,上万火把顿时齐齐点燃,夜空都仿佛突然间放亮了一般。

  紧接着,周遇吉便将手中的火把往前一挥,暴喝道:“杀啊!”

  “杀啊啊啊啊!”

  上万骑兵齐声大吼,那声音简直惊天动地,滚雷般的马蹄声随之响起,大地那是真的颤抖起来了。

  这寂静的夜里突然间整出这么大的响动来,哪怕是十几里外那都要被吓一跳啊,更何况皇太极宿营的位置离蓟州城也就三里多。

  皇太极被吓得直接从地铺上蹦起来,披着棉甲就往帐篷外面窜。

首节 上一节 81/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