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第2节

第2章 天家无父子

  疯了!

  彻头彻尾的疯了!

  李承乾感觉自己的血液都在倒流,浑身战栗。

  这些问题,每一个都像一把烧红的匕首,直接捅向龙椅上的父皇的心,而且用的是父皇自己推崇的圣人之言作为柄!

  这已经不是辩论,这是刨根!

  是要把那看似光辉伟岸的根基下的泥土全都翻出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这种大逆不道的疯狂,这种赤裸裸的挑衅,却像是滔天洪水,灌入李承乾干渴而叛逆的心田。

  他太需要这种力量了!

  这种敢于质疑一切,甚至质疑最高权威的力量!

  “哈哈哈!好!问得好!孤倒是想看看那老匹夫的嘴脸!”

  李承乾猛地爆发出一阵狂笑,他用力拍着案几。

  “就该这么问他!让他哑口无言!让他浑身发抖!让他知道孤不是好惹的!哈哈哈!”

  他笑得喘不过气,眼睛通红地盯着李逸尘,像看一个稀世珍宝。

  “你好大的胆子!所有人都滚了,你为何不滚?还敢说这些?”

  李逸尘嘿嘿一笑,那笑容里充满了近乎癫狂的坦然。

  “臣的话,才说了一半。”

  “一半?”李承乾的兴趣达到了顶峰。

  “还有更诛心的?快说!”

  李逸尘凑近,声音压得更低,却更清晰。

  “殿下,若陛下因张玄素告状而斥责您。您不必害怕。您就跪下,不是认错,而是请教!以储君的身份去请教!”

  “请教?请教什么?”

  “您就说近日读《尚书》《论语》,心中困惑至极!昔日舜帝之父瞽叟欲杀舜,舜虽孝,却选择逃避保全性命,这是否说明,孝道之上,尚有保全自身以图将来之大义?”

  “若当年废太子李建成与齐王并非欲害陛下,而是陛下误会了呢?陛下是否也该如舜帝一般,先行避让,以全孝悌之名?”

  “若陛下当时选择避让,今日之大唐,会是何等光景?请陛下为您解惑!”

  李承乾倒吸一口凉气,浑身汗毛倒竖。

  这……这简直是把父皇架在道德的火山口上烤!

  用父皇自己的行为,去反问他行为的合理性!

  用圣人关于“孝”的最高标准,去质疑他皇位来源的合法性!

  这已经不是求教,这是拿刀子在捅心窝子!

  还逼着父皇自己解释为什么挨捅得不冤!

  “你……你这是要让孤去死……”

  李承乾的声音都变了调,但眼睛里燃烧的火焰却出卖了他的极度兴奋。

  “不!殿下!”李逸尘目光灼灼。

  “陛下若回答您,无论答案为何,都意味着他认可了这种质疑的合理性!他日后还如何用同样的标准来毫无瑕疵地要求您?”

  “他若斥责您,便是斥责了他自己行为的逻辑!他若解答您,便是亲手撕开了那层绝对正确的光环!从此,您在他面前,便不再是只能被动接受训斥的儿子,而是一个可以平等探讨这些终极问题的储君!”

  “这,才是真正的力量!”

  李承乾死死盯着李逸尘。

  他被这疯狂到极致的计划彻底震撼了。

  这不再是简单的胡闹,这是一场针对最高权威的“诛心之论”!

  用对方制定的规则,去轰炸对方的堡垒!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宦官急促的声音。

  “殿下!陛下召见!请殿下即刻前往两仪殿!”

  张玄素的状,告到了。

  李承乾脸上的狂喜瞬间收敛,被一丝本能畏惧取代,但他看向李逸尘的眼神,已经完全不同。

  他挣扎着站起来,李逸尘上前搀扶。

  李承乾抓着李逸尘的胳膊,低声道:“若父皇不吃这一套呢?”

  李逸尘目光沉静,唇角却勾起一抹近乎悲凉的弧度。

  “殿下,若陛下震怒,您便垂下头,恭敬地听。他说什么,您便应什么,但心里要记住——这不是父子训话,而是君臣奏对。”

  “天家无父子,这朝堂本就是不见血的战场。他要的是太子,不是一个儿子。您跪的不是父亲,是皇帝。”

  他稍稍压低声音,却字字清晰。

  “您不必争辩,不必反驳。只需在他训斥的间隙,用一种极为诚恳、甚至带着一丝迷茫的语气,轻声说上一句,说自己愚钝,只是常读史书,见贤君临事,往往从容不迫,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敢问陛下,若殿下日后遇此境地,是该效仿舜帝之孝,还是该秉持陛下之决断?您……只是想求一个不易之道。’”

  “就这么问。不问对错,只求解惑。将您的问题包装成一种对圣王之道过于执拗、甚至显得有些愚蠢的探求。”

  “陛下若解答,便是默认了您有思考这些问题的资格;陛下若更怒……”

  李逸尘轻轻吸了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那便证明,他不需要一个会思考的储君,只需要一个听话的儿子。”

  “殿下,您要让他做选择,而不是您被动地承受所有结果。这不是顶撞,这是策略。”

  “还有就是殿下必须要求陛下称呼您为太子,不要用别的称呼,就算叫逆子也不行!”

  李逸尘的话很坚决。

  李承乾瞳孔收缩,呼吸急促。

  这极度癫狂的计划,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魅力。

  “好!好!”他连说两个好字,“李逸尘,你留在这里。等孤回来。”

  李承乾的眼中有了一丝决绝。

  “是,殿下。”

  李承乾一瘸一拐地走向殿门。

  李逸尘站在原地。

  听着脚步声远去。

  殿内重归寂静。

  他缓缓直起身,后背冰凉。

  他跪坐回席上,手指微颤。

  赌注已经压下,这一次,矛头直指李世民。

  接下来,只有等待。

  两仪殿内,空气沉重。

  李世民坐在御案后,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目光直视殿门。

  张玄素站在下方,身体伏得很低。

  一阵脚步声传来,李承乾走进大殿。

  他的右脚移动不便,速度很慢。

  他走到御案前跪下,额头接触地面。

  “儿臣参见父皇。”李承乾的声音从地面传来。

  李世民没有立刻说话,他的手指敲击着御案,声音一下一下,敲在所有人的心跳上。

  “抬起头来。”李世民的声音平稳,没有波动。

第3章 请陛下称臣太子

  李承乾抬起头,眼睛看向李世民,然后又移开。

  他看到站在一旁的张玄素,嘴角绷紧。

  “知道为何唤你来?”李世民问。

  “儿臣不知。”李承乾回答。

  李世民的手指停止敲击,身体前倾,影子笼罩着李承乾。

  “张卿,”李世民开口,声音不高却穿透大殿,“你来说,告诉朕,东宫发生了何事。”

  张玄素的身体抖动一下,没有抬头,声音从地面升起,带着哽咽。

  “陛下……老臣……老臣无能……老臣愧对陛下信任……老臣……无法再胜任教导太子之责……请陛下准许老臣……乞骸骨归乡……”

  李世民的眼睛眯起:“原因。”

  张玄素吸了一口气,肩膀耸动。

  “老臣……今日于东宫讲授《孝经》,谈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老臣……老臣只是劝谏殿下当爱惜己身,勿要因戏耍伤及患处……”

  他的头抬起一点,眼睛快速扫过李承乾,又立刻低下。

  “殿下……殿下却言……说老臣迂腐”

  张玄素再次伏低。

  “老臣非是因殿下斥责而心寒,实是深感自己才疏学浅,德行不足,无法引导殿下明晓事理……老臣之过,老臣之罪……请陛下另择贤能……”

  话语落下,大殿更静。

  李世民的目光转到李承乾脸上,那目光像冰。

  “逆子,”李世民吐出两个字,“看你干的好事。”

  李承乾的身体抖了一下,想起李逸尘的话,手指抠住地面。

  他感到怒火在烧,但另一种情绪也在升起。

  他吸了一口气,抬起眼看向李世民。

  “陛下,”李承乾开口,声音有些哑,但他努力稳住,“请称臣……太子。”

  一瞬间,大殿仿佛凝固。

  张玄素猛地看向李承乾,脸上是全然的惊骇,他甚至忘了礼仪,直直看向李承乾,仿佛不认识他。

首节 上一节 2/1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