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的愤怒和屈辱感,如同火焰灼烧着他的五脏六腑。
他感觉胸腔快要炸开,那股无处发泄的暴戾之气在体内横冲直撞。
他想立刻冲去两仪殿,质问父皇为何如此偏心!
他想冲到魏王府,将李泰那张虚伪的脸砸个粉碎!
但他不能。
他只能被困在这座华丽的东宫里,像一个囚徒,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权威被一点点侵蚀,看着自己的地位摇摇欲坠。
“父皇……您当真……如此厌恶儿臣吗?”
一股深切的悲凉,从愤怒的缝隙中渗透出来,让他几乎窒息。
他想起李逸尘的话。
“殿下要让他做选择,而不是您被动地承受所有结果。”
可如今,父皇的选择已经如此清晰明了。
他李承乾,就是那个被放弃、被牺牲的选项吗?
不!绝不!
他猛地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带来一丝尖锐的痛感,让他混乱的头脑稍微清醒了一些。
还有机会!
还有那张未打出的王牌!
东宫一力承担西州钱粮的底牌!
只要他能解决这个最核心的难题,所有今日施加于他的屈辱,所有轻视他、背叛他的人,他都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可是……那该死的“锚定物”到底是什么?
李逸尘究竟要如何凭空变出那如山如海的钱粮?
未知带来的是更深的焦虑和恐慌。
他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那个神秘而智慧的伴读身上。
可李逸尘再厉害,难道真能点石成金不成?
若是他也没有办法……那自己岂不是……
李承乾不敢再想下去。
他像一头困兽,在空旷而昏暗的大殿内来回踱步,脚步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沉重和焦躁。
每一次右脚落地时传来的刺痛,都在提醒着他身体的残缺和现实的残酷,也加剧着他内心的煎熬。
他现在只能等。
等待明日李逸尘入宫伴读的时刻。
他从未像现在这样,如此迫切地需要见到李逸尘,需要听到他的声音,需要他那看似总能化腐朽为神奇的谋划。
李承乾停下脚步,望向殿外沉沉的夜色,眼中交织着绝望、希望、愤怒和一丝疯狂的决绝。
他知道,这是一场豪赌。
赌赢了,海阔天空;
赌输了,万劫不复。
而他,已别无选择。
翌日。
殿外传来内侍小心翼翼的通传声。
“殿下,李伴读求见。”
“宣!”李承乾强按下迫不及待的情绪。
经过一夜的思考,此时李承乾尽量装作沉稳的状态。
昨天的失态不能再重新上演了。
殿门推开,李逸尘缓步而入,神色依旧是那副令人心安的平静,仿佛外界滔天的巨浪都与他无关。
他规规矩矩地行礼。
“臣,李逸尘,参见殿下。”
“免了”李承乾几步上前。
“逸尘!你之前说的锚定物,究竟是什么?快告诉孤!如今局势危殆,青雀步步紧逼,孤不能再等了!必须尽快筹措钱粮,拿下西州,否则……否则孤这东宫,迟早要易主!”
他目光灼灼,充满了急切和渴望,仿佛李逸尘口中即将说出的,是能点石成金的仙术。
然而,李逸尘并未直接回答。
他看着李承乾,脸上甚至浮现出一丝极淡的、近乎无奈的笑意,轻轻摇了摇头。
李承乾一愣,抓着李逸尘胳膊的手不由得松了松。
他看着李逸尘那副神情,脑子里电光火石般闪过一个念头,一句他几乎已经听习惯了的话——“殿下,您又错了。”
是了,自己肯定又错了。
每次自己急切地想要一个答案时,李逸尘总会先指出他的错误。
这一次,恐怕也不例外。
一种混合着挫败和明悟的情绪涌上心头,李承乾抢在李逸尘开口前,带着几分自嘲和几分试探。
“孤……孤知道,孤肯定又错了,对不对?”
李逸尘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随即点了点头,坦然承认。
“殿下能自省,便是进步。是的,殿下又错了。”
他引着李承乾回到坐席前坐下,不急不缓地说道:“殿下,此刻我们的重心,根本就不在西州黜陟使那个人选之上,更不在于立刻去寻找那锚定物。”
“不在西州?”
李承乾有点小懵了,他感觉自己完全跟不上李逸尘的思路。
“可西州是孤培养势力、积累实力的关键啊!如今被青雀横插一手,难道我们就此放弃不成?”
“且此事不成,孤将当众出丑,脸面荡然无存!”
李逸尘缓缓开口。
“非是放弃,而是时机未至,且当前有远比西州更重要、更紧迫的事情需要殿下去做。”
李逸尘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此事若不做,殿下即便拿到了西州,将来也会处处受制,甚至可能为他人作嫁衣。”
“何事如此紧要?”李承乾追问。
第92章 报复
李逸尘看着他,一字一顿地说道:“报复。”
“报……报复?”
李承乾彻底愣住了,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逸尘,你……你说什么?报复?报复谁?”
“自然是报复那些在朝堂之上,公然反对殿下,致使殿下举荐被搁置的朝臣。”
李逸尘的语气平静得像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
李承乾张了张嘴,一股荒谬感油然而生。
他当然想过报复,在朝堂上受尽屈辱的那一刻,他恨不得将那些反对他的人全都……
但那只是愤怒之下转瞬即逝的念头。
冷静下来后,他比谁都清楚,自己根本没有报复的资本和能力。
他苦笑一声,声音里充满了无力。
“逸尘,你莫不是在与孤说笑?报复?孤拿什么去报复?”
“李積是兵部尚书,军方砥柱。”
“舅父是司徒,国之元勋。”
“房玄龄是群臣之首,深得父皇信任……还有那些言官,他们手握风闻奏事之权!”
“孤一个失势的太子,连举荐一个李素立都被轻易驳回,如何去报复他们?”
他越说越觉得气短,一种深沉的无力感再次攫住了他。
“下诏申斥?孤一个太子,没有这个权力!”
“《礼》云:‘父之臣,子当敬之。’孤是储君,也无权公然申斥父皇的重臣,那不符合礼法,只会引来更猛烈的攻击和父皇的震怒!”
他摊开手,脸上满是苦涩和无奈。
“孤倒是真想报复,可孤没有这个实力啊!若是动用阴谋手段去报复,且不说能否成功,一旦被察觉,他们转而全力支持青雀,行废立之事,对他们来说,也并非难事!”
“到那时,孤才是真的万劫不复!”
李承乾将自己的顾虑和盘托出,他觉得自己已经看到了这条路的尽头必然是悬崖。
李逸尘安静地听完。
他看着李承乾因激动和无力而微微涨红的脸。
他的思绪却飞速流转,穿越千年的历史尘埃,审视着那位高踞龙椅的帝王,内心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这位千古明君,在对外战争、国家治理上英明神武,堪称典范。
偏偏在对待自己儿子,尤其是继承人的问题上,却屡屡展现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昏聩。
李世民亲手点燃了李泰的野心,将李承乾逼入恐惧和绝望的角落。
他是从玄武门的血泊中杀出来的,应该最清楚皇位继承权模糊不清会带来何等惨烈的后果。
更荒谬的是,在李承乾谋反事败后,李世民差点相信了李泰那番“杀子传弟”的鬼话。
这种违背人性常伦、毫无可信度的承诺,居然能打动精明的李世民。
李逸尘只觉得,李世民或许是历史上最悲剧的帝王之一。
他亲手打下了锦绣江山,开创了盛世根基,却亲手废黜了嫡长子承乾,又因群臣反对和李泰的野心暴露,不得不废黜了溺爱的魏王李泰。
最终,为了保全其他儿子的性命,他选择了性格相对温和的晋王李治作为继承人。
然而,命运给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他绝不会想到,这个看似稳妥的选择,最终导致了他心爱的小才人武媚,变成了儿媳妇,继而成为皇后、天后,最后登基为帝,改唐为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