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风不了解其难度,茫然地看着顾骜,试图让大佬“主持公道”。
顾骜也是暗暗好笑:外行看热闹,自然不体谅专业人士的辛苦。
次这个机位跟拍,在不借助进口器材的情况下,其实放眼全国,估计也顾常卫一个人拍得出来——人家毕竟是后世天字第一号的摄影师,天赋异禀,天生那手感特别稳,相当于是“人机合一”的境界。
即便如此,最后的拍摄效果也微微有些抖,不过不影响观看体验,反而给了观众一种“凌厉”的感觉。
顾骜把这里面的原理大致解释了一下,马风才很羞愧的样子,收回了自己的需求:“原来野外跟拍这么难的……我没学过摄影,老张老顾,你们别见怪。”
顾常卫商业互吹地笑笑:“没事儿,其实你非要野外跟拍丝毫不抖的拉风效果,也不是不可能啊。你们不是跟港商有关系么,我听说好莱坞那边,三四年前有一种叫‘斯坦迪康’的设备了。
这两年又有所发展,有大型装在车防抖的,也有背心一样穿在摄影师身的。我看圈子里的前沿动态,好像香江邵氏斥巨资买了一套车载的,还在香江的报纸吹嘘过,我们导师跟咱说过这新闻。”
“斯坦迪康”,也是英语steady-ca音译,cacara的缩写。所以意译是“相机稳定器”,顾名思义是一种机械防抖设备。
几十年后,哪怕是手机这样的小玩意儿,都会有“光学防抖”的设计,具体是在摄像头旁边弄一些运动补偿器,然后与手机本身的g-sensor(重力加速度传感器)联控,进行闭环反馈补偿控制,甚至靠图形软件计算补偿。
但是在70年代,斯坦迪康还没有任何软件补偿,都是些巨大的纯机械补偿设备、加简单的芯片和控制电路。因为这东西1973年才在好莱坞的实验室里测试出来,75年左右刚刚在好莱坞试商用。
一开始都是车载的大型设备,77年好莱坞才出现了第一套背心式的,也是可以由摄影师穿在身。
历史这种“玩物丧志”的东西,整个80年代都没有进入国,一直到92年进一步开放后,才有进口。
国人想体验“国人首次用斯坦迪康拍野外运动机位”的效果,可以回去看94版《三国演义》。第30集“舌战群儒”,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那些“从赵云视角往后看、看着曹军战将纷纷从两侧往后落马”的镜头,算当时斯坦迪康应用的最高技术写照了。
马风并不是很懂行,他跟沪江制片厂的徐凌厮混了那么久,都没听说过“斯坦迪康”这个名词,如今听顾常卫说,美国那边都才出现了两年,顿时心疼起自己的钱包来。
“这东西……应该很贵吧?”他都不敢大声问。
“刚出来的新东西,肯定贵了。听说好莱坞那边精度最高的款式,至少十几万美金一台。”顾常卫倒也敢开口,毕竟他只是当摆摆龙门阵,扯扯西洋镜,并不觉得有人会打算买。
“嘶……”马风倒抽了一口凉气,连忙歇了念头。
十几万美金,新技术刚诞生的时候,要价还真是黑呐。这点钱,都够顾哥再引进两部曰本片在内地的版权了吧,居然只拿去买一件给摄影师防抖的辅助设备?
咱还是宁可继续固定机位拍摄吧,不追求机位的野战跟拍了……
然而,在当事人都歇了念头的时候,本来置身事外的顾骜却开口了:
“这种东西,其实也能国产化吧?芯片和控制电路应该没什么难度,关键是惯性传感器,或者说重力加速度传感器的灵敏度、还有响应反馈速度问题。精度越高、反馈计算越快,防抖效果越好。”
顾骜后世作为码农,跟智能手机软件打交道不要太多,这里面的原理自然是触类旁通。
“传感器啊……好像很高端的样子。美国人能卖那么贵,是不是因为这种传感器只有他们才能造?”马风不懂技术,只能虚心捧哏。
顾骜内心盘点了一下,自言自语地分析:“也不是,所谓的加速度传感器,核心只是陀螺仪,不追求精度的话,国内能生产的多了去了——嗯,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应该是海军导弹研究所的。
反舰导弹要用到的惯导误差消除器,对陀螺仪的精度要求最高。不知道我们目前反舰导弹用的,能不能赶得美国人民用的了……”
“为什么一定要是反舰导弹呢?防空导弹反而不好么?”马风直觉觉得防空导弹跟踪的目标速度更快、导弹也更机动灵活,便有此一问。
“这你外行了。防空导弹是全程在高空飞行的,不存在利用地球曲率躲避地方雷达死角盲区的问题。敌我的雷达自始至终都可以照得到对方,导弹的惯导误差修正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而反舰导弹战斗部载药量要防空导弹大几十倍甚至百倍。所以纯靠机动性全程突防很难,必须动隐蔽自身的脑筋。同时幸好反舰导弹要攻击的目标是水面的,所以导弹可以贴海超低空飞行、利用地球曲率躲在对方雷达的死角盲区里靠近。
这时候,间有几百公里双方的雷达都是互相照不到对方的,必须靠一开始设定的目标轨迹飞行。这时候惯性导航的精度与误差消弭,非常重要了。
所以说,要把某种军用技术挪到民用,给摄像机做防抖反馈。如果仅考虑‘传感器精度’这一项,绝对应该找海军导弹所的人。不知道海军目前的惯导传感器,有没有达到法国人60年代初‘飞鱼’导弹的精度……”
顾骜自言自语到后来,旁边三个人已经听得一脸懵逼,也被顾骜这种发散到变态的脑洞给惊了。
直到赛场一声轰然惊叫,才把顾骜从瞎脑补扯回来。
“哎呀不好!那个金牌选手扭伤了!刚才这个动作太危险了!”
“完了完了,这么重的伤,运动员生涯肯定要终结了。这辈子没前途了,太可惜了。”
“不过人家都已经拿到第5块全国金牌了,值了。”
顾骜回过神来:“怎么回事?”
张一谋指着说:“那个武术套路赛的选手,好像是受伤了,不过他还是撑到了结束,估计还是金牌。刚才那个动作太精彩了。”
顾常卫:“我刚才听到报幕了,好像叫李联杰。跟顾哥小马同岁吧,这么年轻,前途没了,真可惜。”
第43章 一颗样板工程的石头
“顾哥,听你刚才的分析,难道你真打算将来自己搞电子厂生产斯坦迪康倒腾?还问给海军造反舰导弹的***厂进货陀螺仪和力回馈传感器?
这东西亚洲范围内有市场么?而且海军的厂也不可能给你供精密部件吧?我知道你认识海军装备规划所的章研究员,但那份交情顶不了这么大用吧。”
马风琢磨了好久,没能回过味儿来,结果理解串了。
“谁说我要问海军***厂进货造斯坦迪康了?你这理解力有问题呐。”顾骜也被马风的误会逗笑了,
“当然,我不排除将来时机成熟,这个真能赚钱的时候,做做看。但眼下明显不是时机——我只是从刚才的探讨,想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会不会美国人目前最顶尖的民用技术,已经超过了我国闭关锁国多年后、军用的技术了?
你想,要是真买一台十几万美金的好莱坞精度最顶配斯坦迪康回来,拆开来逆向,万一里面的陀螺仪精度鹰击-4反舰导弹的陀螺仪精度还高、响应速度还快呢?这话不能多说,反正我心里有数。”
顾骜说着说着,也不想显摆了,最后半句已经是压低了音量。
三个多月之前,在伊拉克的时候,顾骜跟章忠聊过对伊拉克推销国产新一代反舰导弹、并借此预期订单催促国内加大对“鹰击-5”的研发投入。
顾骜内心打的算盘,当然是赶马岛战争前出货给阿根廷、给英狗添堵,来年好为国争取更多谈判筹码。
章忠如今虽然名义调去伊拉克的建公司了,但顾骜知道他依然算是为国奋斗在秘密战线的无名英雄,这事儿应该有在推动。
但今天的探讨,让顾骜看到了进一步为国做些微小贡献、促进“鹰击-5”研发速度的机会。
在美国,加州是军用科技转民的前沿阵地。
事实60年代期以来,硅谷的飞速崛起,是与nasa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后、大量军用航天电子控制科技的民间下沉有关。
摩尔提出摩尔定律是1965年,“阿波罗”计划的实施是61年,阿姆斯特朗登月球是69年。这几个点在时间维度的纠葛,便可以看出其端倪。
除了硅谷之外,南加州的好莱坞也与之辉映,一南一北堪称当时转民技术应用场景的双壁。很多军备竞赛盲目马的技术,为了回个本,往往在稍微落后于苏联新一代产品后,逐步解禁,在民用领域捞点钱回来。
换句话说,只要某一样东西落后于苏联,那是较有可能转民用的。这种东西苏联人费尽心机弄去,不一定有研究价值,但对当时的国则是另外一种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