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 第903节

ibm相当于是把处在电脑用户金字塔最底层的市场彻底砸烂了、谁都别挣大钱,然后换取它自己在金字塔倒数第二层的霸主地位,间接变成最底层。”

此言一出,主持会议的工作人员纷纷侧目。

而王安也露出了痛苦的神色。

王安骨子里还是不相信顾骜的全部分析,但他知道,至少顾骜对ibm动机的分析是对的——如果ibm拿不到王安的市场,也要掀桌子谁都别吃。

这不仅是因为理性让他相信,而是感情也倾向于让他相信——王安跟ibm从1956年,他发明硬盘后,跟ibm的法务斗争就开始了。

王安跟ibm斗了整整30年,所以任何说ibm坏话的,他都倾向于相信。

这也让他对顾骜刚才驳面子的反感降低了些,觉得顾骜确实是在“就事论事”。

你骂完一个人后,想要不让他记恨你,还觉得你公允,该怎么做?顾骜的例子就是活生生的教材:你应该骂完他之后,再各打五十大板地骂一顿他的敌人。

王安还沉浸在沉思中,会议主持人员却开口发问了:“那小顾同志,既然你说在个人电脑层面,开发封闭式系统未来没有前途,做开放式系统全球又只能活一个,那在这个领域究竟该如何布局?

难道你就只破不立,没什么建设性的路线么?只会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可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顾骜叹了口气:“正面跟ibm竞争肯定是不行的,这不是技术和投入的问题,也是国际形势、综合国力的问题。美国人不会容忍其他国家来制定这个国际标准,中国的国力,十年之内,甚至二十年之内,没有可能从底层挑战这一点。

而ibm在系统层面的合作商,也已经被微软占住了,这个位置同样不是中国人能顶替的,就算我们技术比微软强,ibm也不会选一个中国公司合作。

我们只能先隐忍加入这个国际分工当中去,这是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无奈,因为它没法关起门来搞自己的,一定要跟全世界标准互通。当然,国家的科研实力,可以往服务器以上的大型机、巨型机系统发力,保留技术积累的惯性,我们隐忍的只是个人电脑这个应用技术层面的利益。”

“那你还是没说怎么做啊!说来说去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块纯放弃之后,就交换不来一些别的利益筹码?”

“我说了——刚才前文我说过,王安电脑这种路线,那种封闭式系统,会被局限在‘商务精英’这个细分领域,无法往未来更大十倍的新个人电脑用户群发展。

我也说过,根据以往it硬件行业的经验,每隔20年一代,会有98%专注于服务旧客户的科技企业完蛋——那不就还有2%苟活下来了么?这2%怎么苟活下来的?就是靠专注服务好了旧时代的老客户。

老客户不是不能服务,只是因为产品降价,老客户的总市场容量萎缩,养不起那么多企业了,但一家还是可以的。未来封闭式操作系统做得好的企业,死掉绝大多数是必然的,但能活下来1家,也是必然的,不可能彻底被ibm杀绝。

我们要关心的,无非是这活下来的一家,是王安,还是苹果,还是别的什么公司——比如我们中国人的公司。而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于摆正心态和定位。如果一家传统封闭式系统个人电脑公司,想与ibm为敌,把资源浪费在与ibm竞争上,那它必死。

但如果他知道对ibm服软,隐忍过这些年,把精力专注于诛杀苹果、spectrum、modore,那它就有苟活过去熬过寒冬、等待转机的机会。”

顾骜说的都是大实话,历史上,ibm模式起来后,可不就是还活了一家么,只不过,那一家是苹果,而且活得不太好。

因为苹果电脑的销量从那一刻就停滞了,而电脑的价格却在不断降低,所以从90年代中前期到21世纪初,苹果公司就是在逐步衰落的。

活肯定是能活下来唯一一个的,无非历史会选择是王安活还是苹果活。

只论脑子轴一根筋这个缺点,王安跟乔布斯其实是一样一样的,他们坚持系统封闭程度的思路也是一样的。

只可惜王安辈分高,年纪老,人家比乔布斯早了20年得癌症,活不到ibm模式由盛转衰的那一天了。

然而王安听到这儿却彻底怒了,对顾骜厉声反驳:

“转机个屁!科技一旦从牢笼里放出来,就只会进步,不会倒退。个人电脑这代产品都彻底放弃了,还哪来的‘下一次代际更替时候的转机机会’!这一次被ibm压住了,就永远被ibm压住了!”

对方这么说话,已经是毫无风度了,但也是被触动了内心的夙怨,才略微失态。

顾骜并不想再反驳。

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说服了科委的会议主持人员,这就够了。

顾骜今天又不是真心来救王安的,他只是不希望浪费国帑,别让王安的咨询意见带偏了国家经费的分糖。

另外,“王安试图给他儿子建立声望”这个动机,顾骜也早就洞若观火了。

不说顾骜本来就善于揣摩利益分配,最关键是顾骜知道王安传位给儿子这个历史事实。

所以,顾骜今天要做的,就是顺便用无可辩驳的道理,让王家父子的远见无法刷到认同和名望。

顾骜甚至打算,通过一定的渠道,把今天座谈会王家父子观点落伍、吃瘪的事实,用视频也好,照片加录音也好,透露给卡宁汉或者约翰.钱伯斯或者王安电脑内部对父子接班心怀不服的高层,让他们对王安的安排更加不服。

历史上,王安让儿子接班,其实只接了两年,因为两年之后,王安电脑确实被王列弄得乌七八糟——年销售额30亿美元,却没什么利润,反而亏损7亿美元。

然后,王安在临终之前悔悟了,让儿子又卸掉了董事长和ceo的职务,从华尔街找了个最擅长不良重组的外部职业经理人爱德华.米勒来接管公司。

只是爱德华.米勒这人只擅长缩减成本、增强绩效和管理,却不懂科研,所以虽然大刀阔斧缩减了亏损,却更加破坏了王安的研发部门,让新一代产品再也不可能研发出来了——一言以蔽之,爱德华.米勒的手法,跟约翰.夏柏在德州仪器的做法是几乎如出一辙的,都是

“科技公司巨亏的时候怎么办?砍研发部,把研发成本都去掉,公司就不亏了。但是一旦到目前的最后一代产品落后、要换代的时候,公司也就彻底死了”。

爱德华.米勒的事迹反正这个时空也还没发生,暂且不多水了。

顾骜想到这一点,只是因为他觉得:既然王安在发现儿子不行后,连爱德华.米勒这样的外人都敢请进来接管公司。那就说明相比于传位,他更在乎“王安”这个牌子能不能活下去。

既然如此,顾骜就等王安真正发现他儿子不行的时候,他再出面收尸好了。他顾骜总比爱德华.米勒牛逼吧。

当然了,顾骜是不可能帮别人管公司的,王安要是真撑到88年再服软,顾骜只能保证把“王安”这个牌子,一直保留下去。

答不答应就再说了。

反正现在不急,现在王安电脑的股价还高着呢。

第616章 你这是不想干了

科委的计算机系统技术战略座谈会,在平静中结束了。

王安的理论背后的风险,在顾骜的“真理越辩越明”夹击下,充分暴露了出来,也没能带偏谁。

不过王安自己依然陷入了偏执之中,并没有被顾骜拨正。只不过他再也没能影响他人罢了。

这也没什么奇怪,毕竟是一个66岁的老人了嘛,还得了癌症,脑子转不过来是很正常的。只有实践层面血淋淋的教训才能唤醒他,纸面的推演是没用的。

这部分会议结束后,顾骜比王安还多留了两天,因为顾骜还要参加一个关于国内无线通讯技术战略布局的研讨会,而通讯领域跟王安是毫无关系的,所以这个座谈会只要顾骜参加就行了。

具体的会议细节就不赘述了,其后续影响,后文自然会提及。

王安在忐忑中飞回了美国。

虽然没有给儿子立到足够的、可以拿来谈细节的声望。

但毕竟也算是带着儿子见过了外国高层、参加过一项足以比肩“星球大战计划”和“尤里卡计划”的科技战略座谈会。

首节 上一节 903/11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