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非是危言耸听,而是整个英国高层以及公认的事实。
最直接的证明就是,在戈特走出丘吉尔办公室后,代为宣布准备迁都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后,绝大多数英国政客都相当乐意的表示愿意处理协调。
很明显,这些英国官员们也知道伦敦守不住的,即便拥有泰晤士河可以依托,英国的陆军也不可能在陆地上抵挡德国与法国的陆军。
所以,听到戈特勋爵讲出迁都的事情后,官员们简直破涕为笑,一个个都兴奋的跳出来准备出力帮忙。
戈特提出迁都,仅仅是从军事的角度上考虑。没有政府官员的协调与运作,迁都根本就不可能进行下去。
光是把戈特麾下的一支部队从伦敦运到贝尔法斯特,这不叫迁都,这叫撤军。
迁都的意义,不只是转移一支或几支部队这么简单。对于迁都来说,最重要的是需要迁移首都的政府机构,保证国家中枢的转移。至于从首都带走几支军队,反倒是顺便进行的附加任务。
转移军队这一点,戈特有能力自己完成。但要带走政府机构与相关的官员,这就需要那些专业的政客来进行了。
好在那些政客都很配合。
或许是因为这些丘吉尔手下的官员们不想落入德军手里,所以他们都非常主动的支持了戈特勋爵的迁都观点。
毕竟,在丘吉尔当权的时候,这些人能够坐上官位,换做是同盟国占领英国首都后,那位德国元首莱因哈特估计就该扶持他手里的英国法西斯联盟领袖莫斯利上位了。
之前德国特种部队深入伦敦,传奇般的劫走莫斯利,这在英国高层中间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虽然丘吉尔当即下达了封锁消息的指示,但是在英国高层之间,消息并没有被封起来,反而是被越传越离奇。
甚至有的官员还相信,整个伦敦都充满了“第五纵队”,劫走莫斯利的,就是第五纵队。
关于第五纵队的说法,最开始是源自西班牙内战。
那时候,弗朗哥的西班牙国民军部队与隆美尔的德国远征军,同时对共和军控制下的马德里发动进攻。
当时有英国记者提问弗朗哥,问他觉得那支部队会最先攻占马德里。
面对这个刁钻的问题,其实并不好回答。照理说,西班牙的首都,当然应该由弗朗哥麾下的西班牙部队最先抢回。但依形势来看,那时候最有可能先进入马德里的,分明就是势如破竹的隆美尔麾下的第七装甲师。
最后,弗朗哥机制的化解了这个难题,既没有违背事实瞎说,又没有丢掉西班牙人的颜面。
他回答英国记者:“最先攻占马德里的,是第五纵队。”
众所周知,弗朗哥当时只有四个纵队的兵力。而这所谓的第五纵队,就是指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内部,支持弗朗哥的共和军内奸与叛徒。
于是,英国记者把这句话带回国后,英国人就开始用第五纵队做敌人内线的代名词。
莫斯利被德军大摇大摆的从伦敦节奏,再一次勾起了英国人对第五纵队的回忆。
很多英国人都认为,如今的英国首都伦敦,正如当年的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充满了敌人预先埋伏的内线与间谍。
而有的英国政客,还拿这个问题说事,声称要是迁都到内奸更少的贝尔法斯特,或许情况就会好很多。
那些政客声称,伦敦早就被德国人盯上,埋伏了不少内线。可北爱尔兰的行政中心贝尔法斯特就不一样了,那里相对边缘一些,不容易被德国人重视,也就不会被德国人提前埋伏进大量内线。
当然,支持迁都贝尔法斯特的声音与理由,还远不止这些。
很多政客都认定,贝尔法斯特作为北爱尔兰政治、文化中心和最大的工业城市,底蕴丰富,工业水平极高,完全可以替代伦敦的地位。
令一方面,贝尔法斯特周边拥有整个北爱尔兰最多最大的机场,可以停驻大部分从大不列颠岛撤离的飞机,其中战机部队就近停驻,还可以更好的包围新首都。
而贝尔法斯特有正好在英国北爱尔兰地区的最大海港贝尔法斯特湾的西南侧。只要运输安排得当,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伦敦的主要机构人员与重要设备,集中运往贝尔法斯特港,然后迅速进驻贝尔法斯特。
新首都是那么的环境优越,再加上它重新拥有了一道爱尔兰海,为爱尔兰岛提供了再一次的天险防御地利。这已经同时满足了政治官员与军方的双重需求,简直就是最佳的迁都选择。
迁都之后,英国首都将会远离前线,重新运作起来。而新首都的安全与防务压力,也会因为爱尔兰海的阻隔,而瞬间优越不少。
于是,在同盟国联军刚刚攻占伦敦南部的哈姆斯沃思公园与兰贝斯医院,尚未推进至泰晤士河时,位于泰晤士河北岸的英国政府,就已经开始了迁都工作。
正文 第六百四十二章 看非洲的了
“迁都......吗?”
北非,刚刚接到戈特发来迁都通告消息的韦维尔上将,有些不可思议的拿着电报反复咀嚼。
电报中,戈特已经把形势说的很清楚了。伦敦的处境,已经糟的不能再糟糕,首相丘吉尔也更发了疯一样咆哮滥骂个没停。
在伦敦,已经没有人能够主持大局,力挽狂澜。戈特勋爵坦言,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把更多的军队撤到爱尔兰岛上去,为将来的登陆防御战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另外,戈特还在电报中告知韦维尔,本土方面已经再没有任何机会翻盘,本土陆军能做的,就只有尽可能的拖延住,尽最大力量保住爱尔兰岛。
英伦三岛中最大的大不列颠岛,已经是注定会全面失守的了。虽然德军只攻占了大不列颠岛的一小部分,但由于英军最后的主力尽集中在伦敦一带,伦敦不保,后面也没有兵力可以用于防御。
哪怕现在英格兰尚未全面沦陷,苏格兰更是毫发无损,但悲催的是,英军已经没有兵力去保卫那些还没失守的土地了。
这就是典型的为存地失人,结果人地皆失。
“司令,看来本土那边,戈特勋爵是撑不住了。”韦维尔那位看过电报的副官,这时候低声谈:“大英帝国的未来就指望我们了。”
“指望我们......”韦维尔轻声重复。
片刻之后,韦维尔有些无奈的苦笑道:“本土指望我们,我们又能指望谁?本来我军的兵力就占劣势,现在本土更是不再可能为北非提供任何援助。要是战事顺利还好说,可现在.....”
“右路装甲部队在进攻阿尔法亚隘口外围阵地的时候,遇到德军一种威力强大的反坦克炮阻击,损失惨重。第一波进攻中的39辆坦克里,有35辆都被德国人那该死的强力反坦克炮击毁。”
“中路一个玛蒂尔达坦克团。为矛头,本来打算迅速拿下卡普措堡。”韦维尔咬着牙,艰难的对副官倾述道:“中路我们倒是没有遇到德军那种强力的反坦克炮,遇到的基本就是德军最常见的37毫米反坦克炮。”
“可我们中路的装甲部队,打不过德军部署在中路的装甲部队!”韦维尔简直快要崩溃的捂着头道。
“左路我们装备巡洋坦克的第7坦克旅本来打算包抄德军的侧翼,却在哈菲德岭被德军侧翼伏击,退回了原阵地。”
韦维尔说的这些情况,他的副官也是清楚的。
本来韦维尔的打算是,三路进攻中,哪怕有一路成功都能达成突破,达到战略目的。
结果现在看来,三路攻势没一路成功的。相反,几路进攻都遭到了德军预先设下的伏击与反击。
特别是德军那种莫名其妙出现的新反坦克炮,更是强力的让人不可思议。韦维尔惊讶的发现,自己手里的坦克,居然没有一辆是可以顶住德军那种强力反坦克炮哪怕一炮的!
实际上,英军在阿尔法亚谷地,集中了第四印度师与第22近卫旅各一部,分部从两侧发起对隘口的攻击。结果,来历不明的德军火炮正巧就在隘口处猛烈发动,打的他们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