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 第220节

  小人娄师德,今年二十有一。

  听你口音像是南方人。

  小人为去年的进士,被封为江都县尉,听闻太子在营州,所以弃官经海路来到营州。

  二十岁就中进士,还是县尉,竟然放弃官位来投奔自己,这个娄师德,绝对不简单

第381章 义务兵役制

  军官培训班上的毕业典礼上,李贞与参加培训班的学员侃侃而谈,这时,一个叫娄师德的人引起了李贞的注意。

  二十岁的进士,还是江都县尉,却不远万里弃官来到营州抽投奔自己,宁愿只做一个小军官,要不是这次军官培训班,这样的人才几乎被埋没。

  李贞就想,这个娄师德不简单啊。

  李贞很是好奇的问道:你进士出身,又是江都这样要地的县尉,为何要来到这营州塞外苦寒之地?

  娄师德朗声说道:殿下大唐太子,为我大唐出身入死,立下数不尽的战功,现在皇上驾崩,这大唐自然要由殿下来继承,而扬州的马周却不服从中央号令,反而承认伪帝李元景,我娄师德虽不是什么国士,但却也知太子才是大唐的希望所在,又岂能与马周等人为伍?

  所以我才弃官渡海来到营州,为的就是追随太子扫平这在唐的内忧外患!

  听了娄师德的话,李贞连连点头,心说只凭这几句话和娄师德的所作所为,他绝对是一个人才,未来当可大用。

  当然,在这之前,还是要将他放到一线军队中磨练一下,让他一点点成长,不能揠苗助长,名将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

  李贞将这个娄师德已记在心里,当下又勉励众人好好练兵,报效国家。

  军官培训班办的很是成功,这一百名军官随即分配到了军队中,将自己所学到的新观念在军队中传播,使得军队中的军官和士兵思想渐渐转变过来。

  由过去的当兵吃粮,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变成了为国而战,为百姓而战,为自己和家人而战,从而极大的提升了军队的士气与战斗力。

  这正是李贞所乐于看到的局面,看来,思想教育工作很重要啊,这次军官培训班的举办很成功,以后还要多搞几期,可惜没有合适的教员,否则办一个军校,从军校培养专业的军官,那样效果会更好。

  另一个时空的北伐战争之所以成功,不就是因为有军校培养出来的大量军官为骨干,才建立起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吗。

  军校的模式还是非常成功的,不过自己现在实在没有足够有经验的专业军事人才来建立这个军校。

  李贞为此很是苦恼,然而这时,一个人的出现却解决了这个问题,让李贞建立军校的想法得以实施。

  这个人就是王方翼。

  在李治之乱前,王方翼被外放到徐州做了刺史,吐蕃人攻破长安之后,河南道的贺兰师仁和贺兰越石父子自立,仗着兵强马壮进攻徐州。

  王方翼苦撑了几个月,但手下只有几千军兵,哪能敌得住贺兰师仁的十万大军?

  最终王方翼为避免全军覆没,只好撤出了徐州,带着两千残兵,经海路到达了营州,而贺兰师仁父子则由此占领了整个河南道。

  王方翼出身官宦之家,从小就饱读兵书,是一名儒将,遍观手下诸将,能称得上儒将的,也只有王方翼而已。

  如果让王方翼做这个军校的教育长,实际上主管这所军校,那这军校一定可以发展起来。当然,这校长一职,必须是李贞自己来做的,因为只要兼任校长一职,那么军校出来的军官名义上都是李贞的弟子,他们效忠的对象就是李贞。

  而如果让王方翼担任这个校长,万一王方翼有什么想法,那么局面就不好收拾了,所以,校长李贞必须自己担任,具体事务可以让王方翼负责,如此,才可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军官,不断充实和壮大军队,使这支军队更加正规化和职业化。

  随着大唐的分崩离析,府兵制也已名存实亡,所以,李贞要建立一个更先进,更合理的制度,募兵制只是应急而已,可以做为军队的补充,但却不能成为主体。

  因为募来的兵大多年纪很大,不少人在社会上混了多年,身上有了油腻气息,而年青人的思维比较单纯,更容易接受思想教育,而且从生理上来讲,年纪偏大的募兵与青年人在体力上有很大的差距。

  既然府兵制已瓦解,而募兵制又不能成为主体,那么什么招兵制度才能成为主体呢?

  李贞的想法是义务兵役制。

  但凡治下身体合格的,年纪在十八岁至二十五岁的青年,都有义务参军。

  每人服役期限是五年,五年之后,如果身体合格,想继续当兵的可以作为募兵使用,其余的可以退役。

  但到了战争时,官府可以随时征召年纪在四十岁以下的退役义务兵,而退役的义务兵每年在农闲时间也要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军训,以保持战斗力。

  从待遇上来讲,义务兵的待遇要低一些,而募兵因为都是老兵,大多经验丰富,有的还有一技之长,所以待遇要好一些,如此才能调动募兵的积极性,也可以有效的减少军队的开支,以减轻财政的负担。

  李贞先是找来了王方翼,谈了自己要成立军校的想法。

  王方翼一听,立即来了精神。身为一名优秀的将领,王方翼对军队的训练和培养确实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不过成立军校这件事情,王方翼还是闻所未闻。

  李贞此举,完全开辟了历史的先河,还没有听说过哪朝哪代建立过军校。

  不过王方翼对李贞的这个想法很感兴趣,他敏锐的感觉到,军校的成立也许可以改变军队的现状。

  王方翼就说:殿下,能具体说说军校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吗?

  李贞笑着说:军校就是一所学校,就比如长安建有太学,有太学生在里面学习,经过太学学习的人增长了知识,有可能考中举人和进士,入朝为官。

  军校也是这个道理,不过军校培养的是职业的军官,人员从军队中选拔优秀的士兵和报考军校的青年才俊为主体,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招生,只要通过了军校的考试,就可以成军校学员。

  学员在军校中会进行专业和系统的作战理论,如何训练军队,如何带兵打仗的学习,同时也要受到忠君爱国,勇于为国献身的思想教育,还要进行意志品志和身体素质的训练,学期为一年,经考试合格准许毕业。

第382章 创办军校

  经过军校训练,合格毕业的学生,就可以进入军校成为下级军官,先从伙长做起,当然,成绩优秀的,也可以从旅帅做起,这样一来,时间一长,整个军队中的军官都会成为经过专门培训的职业军官,军队也将更加职业化和正规化,战斗力也会更强。

  听了李贞的话,王方翼如梦方醒,脸上露出兴奋之情,口中说道:纵观我华夏数千年历史,未曾听说有过军校这一事物,太子所创办的军校,真是开天辟地啊,若是要能做成功,那我军将拥有更为强大的战力,一统全国绝不是梦想。

  李贞嘿嘿一笑,心说王方翼想的太近了,一统全国只是自己短期的目标,长期的目标是拓展大唐的生存空间,不要说西域,就算是阿拉伯帝国还有欧洲,只要有了强大的实力,未尝不可以征服!

  随后李贞对王方翼说:这个军校缺个教育长,你有没有兴趣来做?

  教育长?那是啥东西?要做也要做校长啊。王方翼一撇嘴。

  校长是本太子,你还想抢了不成?李贞一翻白眼儿。

  王方翼不由一吐舌头,嘻嘻笑道:我哪儿敢啊,还在太子殿下做校长合适。

  这个教育长在军校里面是除了校长外最大的官,因为我这个校长事情太多,所以这个军校去的时候不会太多,实际的工作都由你主持,教育长才是军校的实际负责人。

  噢,这事要得,只是太子殿下,我虽懂一些训练士兵的办法,但是教军官却没有经验,这都要教什么,怎么教我是一无所知啊。

  李贞就说:首先,我会给你派思想教习,专门向军官灌输忠君爱国,保家卫国的思想,其次,你要找几个步兵战术教习,骑兵战术教习和水军战术教习,再找几个体能训练教习,到时我会为你提供一些训练体能用的器材。

  当然,军校还要成立后勤部,军械部,管理学员的日常生活,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当下,李贞将自己所知道的一些军校的东西向王方翼都说了一遍,李贞上一世也没有上过军校,很多东西都只是从书里和影视剧里看过,所以也只能说个大概,具体的都要王方翼日后摸着石头过河。

  不过王方翼对这个军校教育长很有兴趣,也知道这个即将建立起来的军校对军队,乃至于国家的未来有着怎样的意义。

  所以,王方翼勇于承担,将这个差使接了下来,随后,王方翼连夜根据李贞所说的框架进行设计,准备训练大纲,教学大纲,选址建校,准备建立起大唐第一所军校。

  王方翼走后,李贞不由打了一个哈欠,这一段时间,他真的太累了,每天最多睡四、五个小时,整个营州的建设,事事都需要他的操心,就比如现在已是春季,就要到耕地播种的时候了,而现在很多新迁居到营州的百姓还没有种子和农具。

  必须尽快解决落实此事,否则耽误了春耕,可是影响生计的大事。

  不知不觉,李贞趴在桌子上睡了过去,这一睡,就到了天亮。

  等李贞醒过来的时候,天已蒙蒙亮。

  李贞打起精神,先是洗漱了一番,吃过早饭,叫上了狄仁杰,带上自己的卫士出了营州城。

  已是三月末,一路之上,只见河水冰融,春暖花开,大地已有绿意。

  道路两旁不少百姓翻整土地,开垦荒地,营州原本的人口不多,没有开垦出来的土地很多,完全可以容纳新来的流民。

  而这些流民有一些连趁手的农具都没有,干起活来很吃力,而且营州的耕牛等大牲畜也不多,只有少数人拥有耕牛和铁制农具。

  看着老百姓拿着木板在那里翻整土地的吃力样子,李贞立即让狄仁杰记录下来,让辽城州的工业区优先打造出一批铁踏犁分发给老百姓开荒。

  不得不说,李贞交给铁匠的图纸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那些铁匠已经将踏犁、推镰、麦绰、翻车式龙骨车都打造了出来。

  而随着辽城州工业区,特别是冶铁业的发展,现在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打造出足够的农具。

  再有大半个月才能大规模春耕,从时间上来说,也完全赶得上。

  这时,李贞来到了路边一个正在耕地的农夫旁,口中问道:老哥,你怎么这么早就耕地啊?

  那农夫说道:太子殿下说了,这地谁开垦出来就归谁,我想着现在现在冰已融了,土也松了,就趁早多开出些地来,到了秋天也好多打点粮食。

  李贞一听,心说这农夫还挺爱说话,正好,和他好好聊聊,也了解一些民间疾苦。

  于是李贞又问:老哥,听口音不是本地人啊。

  农夫咧嘴一笑,口中说道:我是沧州人。

  沧州人?那咋上这儿来了呢?

  嘿嘿,你是不知道啊,赵王打跑了吴王,占领了沧州和整个河北道,他一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加赋,生孩子有人头赋,烧炭有烧炭赋,原本田地是十税一,他直接加到了五税一,这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

  后来有消息说,太子爷到了营州,只要到营州开荒种地,官府不但提供种子和农具,还三年不收赋税,三年以后只收一百税一,这和不要税也没太多区别,所以我们全家都迁到了营州。

  李贞一点头,又问道:到了营州生活有难处吗?

  没啥过不去的火焰山,我们家人口多,先住在一处高句丽人废弃的房子里,总算熬过了这个冬天,等过两天,我制些土坯,将房子好好修葺一下,这世上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不过要说困难,还真有点,这要到春耕了,太子展下答应给的种子还没有发下来,等的着急啊。

  李贞呵呵一笑说:放心吧,种子会发下来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与老农交谈过后,李贞心中很是感慨,连这农夫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都这么乐观,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李贞就对狄仁杰说:怀英,种子一定尽快发放到老百姓手里,不要影响了春耕。

  狄仁杰却有些为难的说道:殿下,怕是有些困难

第383章 创办兵工厂

  李贞听狄仁杰说有些困难,眉头就皱了起来,春耕现在是头等大事,是万万耽搁不得的。

  于是李贞就问:怎么回事?

  麦种倒是还有,可是玉米种子和蕃薯种子却紧缺,短时间内无法找到充足的玉米和蕃薯种子。

  玉米和蕃薯是高产作物,可以有效的解决营州的粮食问题,如果种荞麦的话,产量上与玉米和蕃薯相差太多,所以,农作物种植必须以玉米和蕃薯为主。

  但玉米种子和蕃薯紧缺却是个难题。

  系统,可以兑换玉米和蕃薯种子吗?李贞用意念与系统进行交流。

  系统正在更新中系统正在更新中

  汗!关系时刻掉链子

  李贞对系统很是鄙视,现在看来系统是指望不上了,只能自己想办法。

  营州的豪强有没有蕃薯和玉米种子?李贞问。

  营州原本人烟稀少,所以豪强不多,再加上蕃薯和玉米并没有推广到营州,所以,那几个豪强也不会有玉米和番蕃薯的种子。

  不过殿下倒是提醒我了,营州虽然没有,但是不初蕃薯和玉米已推广到了河北道,平州一带应该有玉米和蕃薯种子,只是现在平州在赵王李福的治下,李福对咱们很敌视,正常渠道,怕是搞不来种子。

  正常渠道搞不来,那就暗中搞到,怀英,这事就交给你了,无论花多少钱,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搞到蕃薯和玉米种子分发给百姓。

  狄仁杰一点头说道:好,那我就亲自走一趟平州,半个月内,一定把种子搞回来。

  交待了狄仁杰一番,李贞带着卫士一路快马加鞭,第二天中午,来到了辽东州。

  远远望去,辽东州工业区内烟囱林立,一股股的浓烟不断升起,李贞知道,那是炼钢炉吐出的烟,只是这个年代的炼钢炉并没有后世那么高大,高只有不到10米,底径3米,中间部位较粗,炉壁厚040-080米。

  高炉外皮用砾石砌墙,内用沙质耐火土砌成。

  虽说不算太高大,但几百占便宜样的高炉同时开工,那场面却也很是壮观,这给了李贞一种错觉,仿佛回到了近代的工厂。

首节 上一节 220/2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