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俩一边说一边回了屋。
兴国寺的院子里摆了一口大鼎,下面烧着柴火,旁边不断有人加柴,把火烧得旺旺的。
沈括添加了不少草药进去,大鼎内的汤药足足熬了三个时辰。
最后,空空道人打开带来的药葫芦,扔了几颗丹药进去。
这个时候,寺内许多僧尼都病倒了,主持也期盼着大鼎里的灵丹妙药能解救僧众。
汤药熬好之后,先是分发给寺内的僧尼。
僧尼一个个有了起色之后,兴国寺又开始向百姓布施。
所有感染瘟疫的百姓都可以取走汤药。不过他们还得去城里的「秀盆蛮」药店购买蒙脱石配合服用。
当熬了八个大鼎的汤药之后,加上包拯的措施,城中的瘟疫渐渐被控制。
半个月后,瘟疫彻底消失,百姓们争相欢庆。
因为汤药是兴国寺布施的,人人都称赞是菩萨显灵,前来上香的百姓把门槛都要踏破了。
方丈信守承诺,自始至终都没有说出苏辙来。
第58章 拜谒文坛领袖欧阳修
危机解除,但苏辙却高兴不起来。
他看着眼前吃鸡屁股的师父道:“师父,您是不是又要把徒儿扔下了?”
空空道人吃得一手的油,他拿油手捏了捏苏辙的脸:“徒儿,一眨眼你又长高了!为师很高兴!”
苏辙脸颊吃痛,顾不得擦去脸上的油污:“师父,您就不能陪在徒儿身边吗?”
空空道人道:“子由,你知道雄鹰吗?”
苏辙点头,他曾经在纪录片上看到过。
老鹰会把幼崽带到悬崖边俯冲下去学习飞翔。
小鹰要么翱翔蓝天,要么坠落悬崖。
“子由,雄鹰学会飞翔之后就会离开父母,去到自己该去的地方。”
苏辙明白,可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可是师父,徒儿舍不得您!”
空空道人笑道:“天大地下,你师父我过得自在得很!我打算回眉州去看看你的祖翁。”
苏辙含着泪:“师父,如今您又要走了,能不能告诉我治疗瘟疫丹药的配方和炼制方法?”
“这是祖师爷留下来的,好多草药都已经绝迹,不可能再炼制。”空空道人叹气,“没想到祖师爷的东西,到了我手里竟给败光了。”
苏辙宽慰道:“师父,这怎么能怪您,您也是为了天下苍生啊!”
“子由,为师给你的「速效救心丸」也是孤品,能在危难时救你性命。你有大造化,但也多灾多难,记住,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浪费!”
苏辙跪在师父面前,磕了三个头:“子由多谢恩师的培养之情,传道之恩!”
在这世上,就连皇帝老儿苏辙也不会真心下跪,唯独父母祖宗和恩师。
“子由,我们有缘再见!”
师父的话飘扬在空中,苏辙却已经看不到他的身影。
——
禅房内,小沙弥送来了餐饭。
苏洵一家四口围坐在桌旁。
吃着吃着,苏洵停下了筷子:“子由,你到底在做什么?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最近儿子的行迹越来越可疑,身边又有许多古怪的人,就连空空道人都和儿子过从甚密。
儿子身上有太多太多的谜团,让苏洵百思不得其解。
苏辙遮掩道:“父亲,我只是喜好结交朋友。我这不是担心您生气,所以不敢和您说嘛。”
苏洵年轻时也爱在外云游,结识的朋友也很多,可他也因此 忽略了家人,造成了一生的遗憾。
“子由,我知你性情豪爽。但恩科在即,你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抓紧时间念书。”
苏洵知道自己唠叨了一点,可是他一生参加了数次恩科皆未中,他把希望都寄托在了两个儿子身上。
苏轼接话道:“爹,子由虽放浪了些,但知轻重,您不必太过担忧。”
苏洵道:“欧阳翰林收了我的拜帖,派人来邀我去府上拜见。子瞻、子由,明日你们就同我一起去吧!”
欧阳翰林?
复姓的人少,又是宋代,苏辙就只记得一个欧阳修。
他问道:“爹,欧阳翰林是不是叫欧阳修?”
苏洵板着脸:“子由,你怎可直呼翰林的名讳?太无礼!你生性不羁,我看你还是不要去了,免得开罪欧阳翰林。”
果然就是欧阳修。
又是一次见大人物的机会,苏辙怎么能够放过,他央求道:“爹,是孩儿鲁莽,请您勿要责怪!您放心,我一定注意言行,不让您和哥哥为难。”
翌日,父子三人起了个大早,莫愁早就准备好了父亲和哥哥需要的衣帽。
父亲大病初愈,莫愁体贴地为父亲梳头戴上头冠。
苏洵笑道:“还是女儿好,女儿贴心又细心。”
一旁的苏辙赞同道:“将来我也要生女儿!”
苏洵瞥了苏辙一眼:“我怎么就生出你这么顽劣的儿子?”
莫愁低笑:“爹爹,您呀怎么老是针对三哥哥?在我眼里,三哥哥又勇敢又有智慧,是咱家的福气呢!”
苏洵也跟着笑了:“我就知道不能在你面前说他,一说你准维护他。”
苏辙得意洋洋:“当然啦!莫愁是我找回来的妹妹,和我肯定亲。”
吃过早饭,父子三人就出了庙门前去欧阳修府上拜谒。
守门的下人见了拜帖,立刻进去通报。
很快管家走了出来,客气地在前边带路:“三位贵客这边请!我家主君一早就在等你们。”
苏洵拱手向管家道谢。
穿过前院,就来到了宽敞的前厅。
此刻欧阳修就在前厅,远远看见客人就立马出来迎接,没有一点架子。
“苏兄远道而来有失远迎!”
欧阳修热情地把苏洵迎进前厅,又赶紧吩咐下人泡好茶来。
“苏兄,我本早该见你,只可惜城中出了这么多事才耽搁了。”
苏洵拱手道:“翰林大人纡尊降贵,能见我这一介草民,我已经是感激涕零。”
欧阳修道:“苏兄过谦了。你写的《权书》、《论衡》令老夫叹为观止。如今「太学体」大行其道,卖弄文采,只追求文辞的华丽,不讲究务实之风。而你的文章语言平易,说理透彻,读来有醍醐灌顶之感,让人通体顺畅。”
欧阳修此时是文坛领袖,能得他如此高的赞誉,苏洵自然是喜不自胜。
苏洵连连拜谢:“多谢翰林大人青眼相加,苏老泉实在惶恐。”
欧阳修道:“苏兄放心,我会把你的文章呈给官家。你有太史公之才,朝廷绝不能浪费。”
苏洵多次科举不中,已经绝了入仕的想法。如今欧阳修提及,又点燃了他内心的一丝小火苗。
大宋重文轻武,对文人多有优待。
天下学子日夜苦读为的不就是金榜题名、科举入仕吗?
但苏洵已年近五旬,又不敢抱太大希望:“多谢翰林大人的提携,老泉感激不尽。”
一旁的苏辙默默听着父亲和欧阳修的对话,对欧阳修本人有了更多的体会。
从前欧阳修只是课本上遥远的一个名字而已,如今却是活生生在眼前。
只见他带着朴素的头冠,身体虽瘦削,但精神却好,尤其是那双眼睛很有神采。
欧阳修望向苏轼兄弟,苏辙赶紧低下头。
苏洵介绍道:“翰林大人,这就是我的两个犬子,二郎苏轼,三郎苏辙。今日特来一起拜谒,也让他们见见世面。”
苏轼、苏辙立刻躬身作揖:“见过翰林大人。”
第59章 兄弟情深
欧阳修仔细打量苏轼兄弟,捋着自己的山羊胡笑道:“吾观汝子气质清丽,自是与常人不同。”
苏洵道:“老泉年轻时便有报国之心,奈何一直不中。多年来,老泉在家教导二子,如今二子长成,惟愿他们能实现我拳拳报国情怀。”
欧阳修问道:“二子所做文章可有带来观看一二?”
「有的」苏洵从袖口摸出两个儿子做的文章呈上,“小二拙作,望翰林大人不吝指点。”
欧阳修接过一看,大为吃惊。
苏洵在动身上京之前,益州知州张方平就送书信来,在欧阳修面前极力推荐苏洵的才华。
欧阳修看过苏洵的文章,已经被他的才学所折服,今再看二子文章,更觉有豪气之感。
“苏兄,了不得啊!你教出的二子文辞出众,恢弘大气,恐怕不是池中物。”
欧阳修大力赞叹了苏洵父子,还热情留下他们用饭。
此后欧阳修在朝廷力荐苏洵,朝廷上下没人没有拜读过苏洵的文章,至此苏洵名动京师。
这是后话。
从欧阳修府上出来,天色还早。
苏辙提议道:“哥哥,你成天就庙里念书。来了东京这么久还没见识过它的繁华。走,我带你四处逛逛。”
苏轼望着父亲:“爹,您别生气。三郎说得有理,我也想长长见识。”
苏辙叹道:“你们自去吧!”
“谢谢爹!”
兄弟俩开心地像两个孩子。
他们把父亲送上轿子之后,便钻进了人群中。
苏轼虽是哥哥,但比苏辙还有童心。
他看什么都新鲜,什么都要摸一摸瞧一瞧。
远远的,苏轼就闻到一阵浓郁的香味。
循着香味找过去,发现是一家糕点坊。
刚才在翰林府中十分拘束,根本就没怎么吃,此时肚中正空。但他们还要参加明年的考试,不得不解约盘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