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孟凡自从随军以来,游走于各将领之间,确保自己说话能顶点用,别成了吉祥物、救命稻草,努力争取主动权。
故而,也知道西边那座石堡有多重要,正如燕国公所说,拿下这座边陲重城,大唐与吐蕃之间的攻守之势,异也!
“朝廷这些年一直忙着镇压辽东叛乱,以至于吐蕃变本加厉,如今圣人起了雷霆之怒,而石城堡闻名天下,攻取此地定是大功一件。”
“西域各国,才能坚定对咱们的信心。”孟凡说了一堆废话。
不过,也叫大家晓得了态度。
刘审礼见状,不再骑墙,模棱两可附和道:“石城堡,兵家必争之地。”
“九如,非我怯战。”
李敬玄一转对燕国公的态度,主动解释道:“官健刚到边陲,马上就大雪封路,咱们大唐跟吐蕃在那座石城来回争夺好几回,死伤已无法计算,上万将士到那里枉送性命,我实在于心不忍啊。”
“为将者,怎能有妇人之仁!”
老将军呵斥,并不给大总管面子。
这话残酷,但半点不假。
开国军神李靖所写兵书就言明:
为将者,十个士兵里得杀掉三个,这样才能震慑敌国,再不济十个里面也要杀掉一个,这样三军才能战栗严肃地听从号令。
当然,恩威并施。
既然如此铁血,那肯定有与之对应的恩情,比如不抛弃病号。
一个无法动弹的重伤员,可以得到两头驴驮着,并安排两人随身照顾,军官负责监督饭食、军医巡回诊治。
若抛弃病号,督察军官要挨一百军棍,责令将其寻回;若病号因此而死,亦或被人示意活埋,涉事者不管身份如何,一律就地处斩,典明军法。
可惜……如今已经不是君臣一心,全力对外的唐初了,军中一向禁止喧哗,而今李谨行与李敬玄却直接对骂起来。
后者引经据典,嘴皮子利索极了,过往在朝堂都是无往不利,结果却遇到了前者,能动手绝不张嘴,激动之处,直接报以老拳。
大伙儿赶忙将两人分开。
身居高位,年龄加起来早超过一百岁,却半点不肯对付。
这种奇葩阵容,拿什么赢占据地利的吐蕃?
昔年名垂青史的薛仁贵都在此丧师,威名毁于一旦,要不是于两代唐皇有大恩,早就抄家灭门了。
第356章 战事将近,两国来使
“散吧,军中勤加操练。”
刘审礼摇摇头,叹息一声,起身离开议事厅,没什么好议的。
“看我做什么?加紧训练,为战事做准备,过几日我会去各营巡视。”
说着,孟凡也离开了。
真是意兴阑珊。
大总管于中枢为宰辅,出镇边疆,乃陇右各州是最大的官,结果却婆婆妈妈、畏手畏脚,自己还得想办法再劝。
反倒是脾气火爆的燕国公对胃口,人家够果决,大局观一点不差,且作战经验是此行将领中最丰富的人了,听他安排准没错。
与此同时,王孝杰等将领从孟凡话里琢磨出的一些东西。
不仅操练,还备战。
结合劝大总管的话,显然军师同样是力主率先拿下石城!
……
吐蕃使者到达鄯州时,已临近第三天黄昏,其装扮跟长安使团不同,如今头戴圆顶小帽,梳着小辫子,身上裹着硬皮革当盔甲。
通过臂饰来区分尊卑,金、金饰银、银、铜为分别。
其实,这队人马本来是大大咧咧而来,结果一路上看到几乎望不到边的营帐,以及目光凶狠的汉家士卒,立刻收敛得意,表现得谨小慎微起来。
谁愿意打仗呢?
这些年趁火打劫,好不快活,但看到如此军威,还是能够回忆起十年前的景象,一个唐军全甲精锐能杀三五个自家猛士。
城内,临时使馆中。
为首者把右手放在左胸上,弯腰为礼,看了一眼唐军众将,尤其是燕国公李谨行,沉声道:
“臣郎宁拜见总管,奉赞普之命,向远在长安的天可汗陛下表达最诚挚的问候之意。”
问候?
若非经过一番收拾,鄯州城此刻还是那副人间鬼蜮的景象——
婴孩被钉死在城门上,女人遭到非人对待,尸体惨不忍睹,到处是断壁残垣。
这就是你吐蕃君王,对大唐皇帝的最诚挚问候?!
那帝国也得多问候你千百次。
李敬玄再骨头软,眼下也不至于讲什么柔怀、上国风度,那是大唐此前被辽东局势拖住了,无法腾出手来干你,而今大军已至,安有讲和的道理。
对此,吐蕃使者也心知肚明。
几个月时间过去,《令举猛士诏》已经被细作抄录,送到了王城。
唐皇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这个天可汗已经无法忍耐边疆颓势,若是可以,恐怕恨不得屠尽吐蕃上下。
正因为如此,这次前来只是表面功夫,真正目的在于窥探唐军成色,将帅之间是否和睦,上次大非川之战能胜,确实有多方因素,但离不开他们之间内哄。
将帅不和。
有!
不过,没有表现出来。
可低级将校都不知沙场宿将燕国公跟大总管才争吵过,而今,他们更是摆出一副同仇敌忾的架势,倒确实把吐蕃使团给唬住了。
离开之时,它们几个叽哩咕噜地说着什么,表情都很阴鸷。
孟凡则在黑齿常之耳边叮嘱几句,不多时,一队河源老卒就摸了上去。
冰冷旷野之中,陌刀如死神镰刀,喀喀声中,飞扬各式小辫的脑袋飞起,腔子内的鲜血像喷泉一样飙了出来。
两国相交,不斩来使。
不过,吐蕃都是一群泯灭人性的畜生,大唐也什么好说的,现在还不是动嘴巴上谈判桌的时候,先斩十几颗脑袋,祭奠一下逝去的亡魂。
军师小规模调动部队,没谁会在意,就是大总管李敬玄愈发纠结了。
“此中艰难啊。”
战事、内斗,都让其不得不谨慎。
而孟凡的态度愈发明确。
说句不好听的实话,李敬玄如今都有种做其门下走狗的冲动,他处境太尴尬了,分明是天后羽翼,却被当成弃子对待,而太子和皇帝又拿他当宝,推进根本把握不住的陇右,跟吐蕃蛮子打交道。
亮眼战功!
目前破局唯一之法。
说实话,再怎么纸上谈兵,李敬玄也清楚石城有多重要,可他舍不得死那么多士卒,万一硬骨头没啃下来,还把牙口给崩掉,那处境就更糟了……实在这没魄力。
而孟凡,于公是军师,有玄法傍身,于私是二圣眼前红人,隐约将成为驸马,真到了大祸临头之时,能够替自己求上情。
要不冒一次险!
趁吐蕃人没琢磨过来,发兵攻打石城?
而内斗并不局限于汉家帝国,显然有政治的地方就有倾轧。
吐蕃使团消失的第三天,李敬玄准备召集众将之前,有上千人马呼啸而来。
远远地,孟凡看到了他们的旗帜形状和兵器军容,明显不是陇右唐军,王孝杰说,这是吐谷浑军队。
小袖、小口挎,大头长裙帽,以及用来避风沙的罗幂。
显然,并非来者不善。
上千人马罢了,撞进有城池依凭的十余万唐军,真要图谋不轨,跟送死没什么区别。
“汗王求见唐使!”
吐谷浑,唐朝小弟。
大唐立国之初,他们非但不愿意臣服,还时不时劫掠边疆,最终被打得差点灭国,老王直接被斩首。
自此以后,就变得忠心耿耿起来。
而天朝打仗,一向讲究师出有名,此次征讨吐蕃的首条理由就是替盟国出气,拿回故土。
只不过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没那么简单,唐朝最近十年在西域的威望不如过往,吐蕃真能与之争锋。
故而,吐谷浑内部也分裂了。
一部分亲唐,另一部分投靠吐蕃。
奈何随着帝国将注意力集中到辽东,后者势力暴涨,毕竟说到底还是大唐没以前有本事了,不能替小弟主持公道。
“一起去迎接汗王吧。”
国家再小,只要肯亲近大唐,都会受到礼遇,尤其是这个节骨眼,能联络到盟友襄助,必然是极好的事情。
城外,士卒戒备森严。
孟凡看到一队人快步走来,为首者衣着华贵,绣着一种暗金色的图腾,好像是个飞禽,但又像走兽,中原地区没有,道家典籍里亦不曾记载。
一种不伦不类的神兽。
道长默默下定义。
此时此刻,负责保护汗王,充当仪仗的武士们面容庄严,尽力为自家王者营造神圣威严的气氛。
不过,唐军这边几个大人物连万邦之主的天可汗都经常见到,怎么可能被区区吐谷浑汗王所震慑。
就是有一点令人啧啧称奇。
队伍前列竟然有个女人,饶是孟凡也不由得又多看了几眼,深眼窝,眸光很勾人,一笑起来,更带有异国风情,简直给人一种含情脉脉的错觉。
第357章 时局
鄯州这地方风沙大,好多汉家女人都双颊泛红,眉毛也会变得很粗,更别提位于更西边的吐谷浑了。
正因为如此,长得越漂亮,就意味着身份越高贵,加上能够站在汗王旁边,更加左证了什么。
孟凡收回目光,几人按照不可避免的外交礼节,先是寒暄几句,才一起步入城内。
官衙位于城北,使馆也设在附近,毕竟古人认为坐北面南代表权势。
而衙门分前后两宅,前面开府由官员处理公务,后面则是州衙长官的住所,大家伙儿都是空降而来,没有在鄯州置业的需求,故而全部住在里面,反正地方足够大,不讲究排场,也能分到一座小院。
一行人在正厅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