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第994节

  顺藤摸瓜。

  照着名单一一查访。

  因为传播方式有些特殊,其他献血之人当中还真没有类似破伤风的患者。

  即便是这样李平安依旧是不放心,将这件事情上报给卫生部,上级很关注事情的发展,特意拨了一批破伤风疫苗给那些献血的人。

  为了防止是献血者血液当中有隐藏的破伤风杆菌引起了韩母感染。

  李平安给所有献血者都配制了中药。

  中医疗法相比较起西医疗法来说,有着一定的优势和特点,虽然中医疗法效果来的比较慢一些,疗程也比较长,但是其效果还是很好的,只要找到了合适的药方,治疗起来效果就会很不错。

  郭嘉成立后很重视中医中药的发展,特别是经过一些著名的西医专家与中医专家通力合作,为治疗破伤风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救治了许多破伤风危重病例。

  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存命汤。

  方中用羌活6克、防风6克、川芎6克、大黄6克、清半夏6克、川乌6克、全蝎6克、僵蚕6克、蜈蚣6克、蝉衣6克、南星6克、天麻6克、白芷6克、白附子6克、甘草6克。

  此药每剂两煎,视年龄大小每煎100~180毫升,分3次服,每8小时一次,日夜兼服,全程7日。

  若需祛痰,可加蛇胆陈皮末,每次0.3克,每日2次。

  疗程中需常查尿,如尿中有蛋白需停药。

  此外尚有其他有效方剂,如加味玉真散、五虎追风散、加味摄风散等。

  使用中药并不排除现代医疗方法,如被动免疫注射、抗生素、营养供给、呼吸道管理、镇静药等,如果二者配合效果更佳。

  比如破伤风病儿牙关紧闭喂中药困难时,从鼻插入胃管,可以顺利服下中药。而抽筋频繁的病儿,服用中药后,症状可以明显减轻。

  因此许多西医在治疗破伤风时并不排斥中药,当时有些医院还作为常规使用。

  还有玉真散合五虎追风散加减。

  方中用防风12克,胆南量12克,白附子7克,羌活7克,白芷12克,天麻12克,全蝎3克,僵蚕12克,蝉蜕7克,川芎12克。

  新生儿破伤风可用蜈蚣0.7克,全蝎尾0.3克共研细末,每次0.7克水调成极稀糊喂服,每日2次.,此方可治疗角弓反张,频繁而间歇期短的全身肌肉痉挛,高热,而色青紫,板硬,时时汗出,大便秘结,小便不通。舌质虹绛,苔黄糙,脉弦数。

  疫苗也用了。

  中药也用了。

  最终并没有再出什么事儿,也没有再查出其他破伤风的患者。

  事情结束后卫生局还对扎钢厂医务室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幸亏现在他们和六院没多大关系,要不然六院可能也要吃瓜落。

  经过调查,也就苏瑾采血的时候没有共用针头。

  所以。

  除了她以外所有的医生都被批评了,包括王丰年和林雯夫妻,这对儿夫妻也知道六院是不允许采血的时候共用针头的,可是两人依旧这么做了,甚至根本没有提醒其他医生,他们被批评也不冤枉。

  这几个医生统统要记过,还要扣除当月的一部分工资。

  这也就是法不责众。

  若不是没有具体的负责人,处罚绝对不会这么轻,毕竟是出了人命。

  同时。

  李平安还对这几天从扎钢厂医务室送过来的血液进行了调查。

  幸好破伤风梭菌在血液中不能生产和繁殖,而且血液制品都经过了特殊的处理,都是合格的。

  李平安的一颗心总算是放在肚子里了。

  事故处理完了。

  但李平安却告诉扎钢厂医务室的医护人员,暂时不用他们协助采血。

  韩秀兰父母都没了。

  一个九岁的孩子想要生活下去并不容易。

  韩母以前是在裁缝铺工作的。

  陈雪茹和谭青青商量过后给了韩秀兰三百块钱的抚恤。

  这件事情也和扎钢厂有关,而且韩秀兰的父亲也是扎钢厂的员工,以前也是因为扎钢厂才去世的。

  扎钢厂领导也给了韩秀兰三百块钱。

  按说六百块钱已经不少了。

  可是一个孩子怎么可能自己生活下去?

  韩母的丧事办完以后居委会主任刘婶儿亲自到四合院儿商量韩秀兰的抚养问题。

  要是四合院儿解决不了,没人愿意抚养的话韩秀兰就要被送进孤儿院了。

  单单是这次裁缝铺和扎钢厂的补偿就有六百块钱,韩家能没一点儿底蕴吗?

  很多人都认为收养韩秀兰是不会吃亏的。

  阎家要收养韩秀兰。

  刘海中说他有三个儿子,没有女儿,要是再养一个女儿也无所谓。

  贾家也来凑热闹,贾张氏婆媳两个说她们家也可以收养韩秀兰。

  刘婶儿摇了摇头,其实这几家她都不是太满意。

  刘家的问题很明显。

  刘海中连自己的儿子都舍得打,他们夫妻两个能照顾好韩秀兰吗?

  阎埠贵是出了名的抠门儿,他自己有儿女有孙子,能好好对待韩秀兰?

  至于说贾家就更不行了。

  贾家都是以贾梗为中心的,真要是让贾家抚养韩秀兰也不过是拿她父母的抚恤金补贴贾梗而已。

  刘婶将目光看向李家人,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她想让李家收养韩秀兰。

  韩秀兰也可怜巴巴的看向徐氏和李平安夫妻两个。

  搬进四合院儿以来李家人对她们母女两个很好,她也希望能被李家收养,只是却开不了口。

  徐氏向李平安询问道:“平安,要不咱们收养这丫头?”

  秦淮茹也将目光集中到丈夫身上,她也有意这么做。

  “我没意见!”李平安说道:“不过咱们也要问问这丫头愿意不愿意吧?”

  秦淮茹将目光集中到韩秀兰身上的时候这丫头开口说道:“我愿意跟着你们生活!”

  刘婶说道:“就这么着吧,让这丫头跟着李家!”

  阎埠贵等人都有些失望,但居委会主任都发话了,他们也没再多说什么。

  韩秀兰跟着李家,徐氏和李平安夫妻商量过后让她搬到医院家属院小院儿李平安的隔壁,也就是原来李林和徐氏住的地方,已经是李家最好的房间。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韩秀兰睹物思人,一个人住在自己家里心里不舒服。

  衣食住行都和李业、楚康一样。

  李家吃什么她就吃什么。

  但凡是徐氏、秦淮茹给两个孩子做衣服都会给她也做一套。

  韩秀兰在五中上学。

  母亲去世半个月以后班主任老师到四合院儿家访,她找到徐氏说韩秀兰和别人在学校打架。

  李平安夫妻下班以后也知道了这件事情,秦淮茹询问韩秀兰为什么和人打架,她说班上的几个孩子知道她母亲不再了就骂她是个野孩子,可能要吃百家饭,怕是没人要她了。

  韩秀兰被骂的急了就和几个男孩儿打了起来,结果被揍了一顿。

  秦淮茹就问那个老师有没有到其他同学家里家访,老师说是韩秀兰先动手的,所以先找她的家长,其他几个同学的家长也会去找的。

  秦淮茹的脸色有些不好看,说道:“我们知道这件事情了,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老师意识到自己可能不受欢迎,从李家离开了。

  秦淮茹和李平安商量着要不让韩秀兰转学,换个环境也许能对她好一些。

  和韩秀兰商量过后李平安让她转到六院和李业、楚康一起上学,虽然不在同一个班级,但总是能一起上学、下学,也很方便。

  一个多月后韩秀兰将自己母亲的六百块抚恤金以及母亲留下来的五百多块钱的家底儿都给了秦淮茹。

  秦淮茹说这钱我帮你存进银行,李家不会要,将来等你长大了,结婚的时候这就是你的嫁妆。

  也不知道韩秀兰是不是听懂了,她重重的点了点头。

  年底的时候秦淮茹给她做了一套新衣服,这丫头改口给秦淮茹叫了一声“妈”,给李平安叫了一声“爸”,遇到李林、徐氏则是叫着“爷爷”、“奶奶”。

  李业、陈南、楚康、韩秀兰的学习都由李林负责,平时是李林负责辅导,有时候何雨水甚至阎埠贵都会帮忙。

  孩子们和何雨水熟悉了,都叫她“姑姑”。

  何雨水和郑英以及郑母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时候郑家母子也会到四合院儿来,偶尔也会给孩子们带一点儿好吃的。

  熟悉了。

  孩子们都叫郑英“叔叔”,郑母“奶奶”。

  那个年代能给孩子做辅导的人真不多。

  得了李林、何雨水以及阎埠贵的帮助几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都不错,就连韩秀兰也是班级前几名。

  贾张氏这家伙始终念念不忘,一心想知道韩母那点儿抚恤金究竟怎样了。

  是不是都给李家了?

  还在不在韩秀兰手里?

  她不仅拉着韩秀兰问,还直接去李家找徐氏询问。

  徐氏也不隐瞒,直接告诉贾张氏钱是秦淮茹拿了,不过是帮着她存到了银行,将来孩子长大出嫁的时候秦淮茹会将钱娶出来连本带利的都给她,就当是嫁妆了。

  “李家什么都不要,就这么白养她十来年?”贾张氏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你们图什么啊!”

  图什么?

  徐氏什么也没说。

  当时之所以决定要抚养这孩子其实是因为四合院儿的邻居们要是不管她的话孩子就只能去孤儿院了。

  她相信韩秀兰在孤儿院生活的话并没有被四合院儿的邻居们抚养生活的好。

  可是居委会刘婶又信不过刘家、阎家以及贾家,只能养在李家了。

  “一千多块钱就这么不要了?”贾张氏撇撇嘴说道:“你们李家可真是大方!”

  回家以后贾张氏和儿媳刘悦商量说将来若是让韩秀兰这丫头嫁给他们家棒梗的话这一千多块钱不就是贾家了吗?

  “你想的美!”刘悦缓缓的摇摇头说道:“孩子是秦淮茹养大的,她会让那丫头嫁给咱们家棒梗?长大以后韩秀兰不讨厌咱们家棒梗就算好的了!”

  她知道秦淮茹一直对她没有什么好印象,再加上贾梗名声在外,谁不知道他喜欢偷东西?

  四合院儿的邻居们对贾家都是知根知底儿,谁会让自家的孩子嫁给棒梗这家伙?

  “怪不得秦淮茹这么大方,她不会是想着要韩秀兰将来当自己儿媳妇儿吧?”贾张氏自言自语道:“合着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将来这钱还是要留在李家啊!”

首节 上一节 994/10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