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第301节

  而面对此次事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站出来,和沪市的师生一起,和北平的学生们一起。

  共同守护属于一个民族的尊严!

  “从前在这里,这场读诗会之上包秉文的一首《回答》,让多少人如痴如醉,不由得感慨,我华夏青年一辈之崛起,让大家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而今日!包秉文又以一部《老人与海》,点燃在咱们的爱国之心,多少人因此而奋起战斗,与我来看,这部作品将在华夏文学史上划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好!!!”

  宴会上的先生们即刻爆发出了热烈地掌声,朱光潜这话几乎说到了他们的心头。

  陈寅恪戴着一副金边眼镜,头发在脑袋上肆意生长,高高隆起,再加上一只大鼻子,显得很有個性。

  他如今乃是青华大学中文、历史、哲学三系的合聘教授,其地位自然可见一斑。

  连他也不免感慨说道:“于我观来,老渔夫与大马林鱼的对决乃是一种象征,不仅仅代表了对理想与信念的坚持,还告诉了读者千年以来这个民族坚韧不屈的精神,我辈人没有理由放弃,没有理由卑躬屈膝!”

  陈寅恪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并称为青华四大导师,地位是很崇高的。

  在他发言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射了过来,眼睛里面都带着希冀。

  陈寅恪讲话不疾不徐,一言一行之间似没有情绪。

  “可这部作品还是有一个缺点的。”

  “缺点?”周围的人不免都屏住呼吸,想要听听这位大师的见解。

  毕竟自从《老人与海》刊登以来,好评如潮,上到专家学者,下到平民百姓,哪个不是赞不绝口。

  说缺点的,倒是少见。

  陈寅恪抬头脸上的表情严肃,一本正经地说道。

  “文字简洁明了,乃是白话文运动以来的大成之作,内容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流派,可有一点实在是为人所不齿。”

  他顿了顿,十分厌恶地说道:“这个包秉文,太不在乎读者的感受了,如此佳作竟然不全部发出来,反倒是一部分一部分的发出,实在是让人想要锤爆他的脑袋。”

  “.”

  一时间,场内一片寂静。

  参会的学者先生们,不知道到该说什么好了,这位大师还真是噎死人不偿命。

  本以为如此郑重,还是什么重要的问题,许多人已经在脑袋里面幻想,包秉文和陈寅恪起了冲突,会是一个什么惊天动地的情况。

  结果就这?

  “咳咳!”赵元任看不下去了,咳嗽一声干笑道。“哈哈哈哈!鹤寿先生还真是幽默啊!为咱们调节了一下气氛。”

  “哈哈哈哈!”场内一时间充斥着尴尬的笑。

  陈寅恪本就是一个孤僻的性子,对待什么都是认真了,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只是认真地皱起眉头。

  “我倒是有一个提议。”坐在角落里面的刘半农,打断了众人的尬笑。

  他如今担任北大的国文系教授,也是国学研究所的导师。

  “早便是听说,包秉文有意来北大求学,如今我国立北平大学,深受军阀恶势力之摧残,急需一个像是包秉文这般的人物,来充斥一下新鲜之血液。”

  他一提议,立即就有人跳出来叫好。

  “好!此建议甚妙!”作为北大的西方文学系教授,朱光潜第一个站出来支持。

  “对于包秉文之才学,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我想倒也不用什么统招了,咱们一直都有特招名额,搞个特招考试,让他来求学,咱们也好与他交流啊!”

  此话一出,场内人顿时眼睛里面都充斥着惊喜。

  “我第一个支持,如此人物不能够让南方文坛,独自占据了去,也该到咱们北方文坛交流交流了。”

  “包秉文如今才十七岁,是一个可造之材,不可为南方的花花世界给影响,早些到北大来求学也是一个妙事。”

  “蔡元培校长呢?别让他在南方装死了,快些让他带着包秉文一齐上来。”

  这位明显是对蔡元培多次辞职,感到十分的不满了。

  陈寅恪想了想点头说道:“挺好的,我可以问问后续的内容,还有其他的创作手法。”

  众人都激动万分,可刘半农却摇了摇头,用上了包国维的招牌口头禅。

  “诸位都错了。”

  “啊?”所有人目光都投向了他,似乎在质询。

  刘半农则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他面带微笑地说道:“我想应该请包秉文来做个文学讲师,甚至可以做个文学教授!”

  “啊????”

  一时间,场内算是炸开锅了。

第288章 十七岁教授?惊世骇俗!

  刘半农一提出让包国维担任北大教授之后,场面上算是炸开了锅。

  许多先生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名先生当即拍案而起,看起来好像是北大的教职工。

  “让包国维来当文学教授?这简直是胡闹,哪里有十七岁担任教授的道理,从古自今闻所未闻!”

  “是啊!十七岁的教授还是太过于夸张了,要我说,还是让包秉文先在北大求学,亦或是出国深造一番,再担任教职比较稳妥。”

  钱玄同也在席间。

  他如今乃是北大的国文系教授,还曾经参加过拟定国语罗马字拼音方案,也是白话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最为关键的是,他也是章太炎的学生,算得上是包国维的师兄了。

  便连他也觉得不太妥当,摇摇头说道。

  “刘教授或许太过于轻佻了,包秉文虽有才学,可年仅十七岁便担任教授,不是在帮助他反而是在害他,还是需要多沉淀一段日子。”

  听到钱玄同发言了,其他先生也都有了底气,纷纷点头应和。

  “对!钱教授说得对,北大虽向来招聘教授学生不拘一格,可十七岁的文学教授还是有些惊世骇俗了,即便是他乃是包秉文,也不能够免俗。”

  “对啊!对啊!”

  “刘教授你又犯昏病了,这种事情可不是开玩笑的。”

  看到众人皆是反对自己,刘半农也不恼,毕竟这也不是他第一次提出什么超前的建议了。

  圈内人都清楚,他刘半农就是一个敢说敢做,直来直去的性子,从来都不遮遮掩掩。

  而刘半农提出这个提议,也并非是空穴来风,看了《老人与海》之后的一时兴趣,他解释说道。

  “包秉文其人虽才十七岁,可是已经有了《回答》《活着》《枪炮、病菌与钢铁》等优秀作品,再加上如今这部《老人与海》,试问以他的这些作品,你告诉我谁能够教授他,谁配教授他?”

  刘半农环视众人,声音掷地有声。

  一时间,场内陷入了寂静之中。

  是啊,刘半农说得也并无错误,以包国维之才学,谁敢做他的老师啊?

  甚至包国维现在的老师,章太炎,还是场内众人的先生呢!

  这样一个辈分的包国维,这样一个才学的包国维,如今他今年三十岁的话,有人提出让他担任北大教授,肯定是不会有异议的。

  坏就坏在,他今年刚刚十七。

  朱光潜作为本次沙龙的主持人,也不免咳嗽了一声,发声评价说道。

  “半农兄,此事还是从长计议吧。”

  可刘半农不为所动,十分笃定地说道。

  “诸位都是被传统观念堵住了双眼,骨子里面还是那套前辈后辈的古人规矩,要我看只要有能力有才学,便连孩童都可以担任教授,有何不妥?”

  他毫不夸张地预言。

  “我甚至敢断言,这部《老人与海》一定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届时包秉文一定会成为国外诸多大学的座上宾,想要一個学位的名分还不是易如反掌?”

  此刻,已经有人被他说动了。

  发出评价的是陈寅恪,他就事论事。

  “胡适之是二十六岁担任教授的吧?若是包秉文有实力,这件事情的确是可以商榷的。”

  又有人跳出来说道。

  “不妥不妥,十七岁的教授闻所未闻!”

  一时间,场内的所有人都吵成一锅粥了,分成了两派。

  等到争吵的声音小了些,朱光潜这才阻止了所有人的争论,摆摆手说道。

  “诸位在这里争论也是无益的,这事情要问问李书华副校长、李石曾院长先生还有诸位先生们的意思,并不是咱们能够决定的。”

  这一时期的北大,尚且还处于动荡之中。

  几年前,在张作霖的恐怖统治之下,北大几乎要被拆解融合,两年前国府接管北平后,这一切才好上许多。

  可国府方面也并非是好意,金陵想要将北大改组为中华大学,后又改为北平大学,受到了北大师生的坚决反对,甚至成立了复校委员会,防止国府武力接收北大。

  直到去年八月份,北大才真正恢复了他原本的名字,复校斗争取得了胜利。

  从张作霖到国府,为什么要改组北大?将其视作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

  北大教授马寅初在北伐后的一次演讲,可窥见一些这件事情的原因。

  “运动以后,北大二字,乃名满中外,故运动之精神,不断在校中不可丧失,就在社会服务,仍须保存,随时运用出来,那时的精神,就是为国牺牲,是为牺牲精神。”

  在当时,北大这两个字已经成为了许多进步人士的精神图腾,特别是民主二字,更加是作为北大的传统。

  从张作霖再到国府,根本不能够容忍一个可以挑战自己政权的“学阀”之存在。

  这个时候,便有一个北大教授站出来评价说道。

  “如今蔡元培校长早已出走,北大刚刚从动荡之中缓过来,想要做决定还得看两位李先生的意思,于此非常之时候,还是不要做这种事情的好。”

  可刘半农却很强势,他不容置否地说道。

  “非常之事就要行非常之事,不大胆革新,北大能够恢复从前的辉煌么!不用管他们,他们要是不同意,我就将校长室给拆了。”

  狂妄!

  场内再度陷入到沉默之中。

  几年前的风波将北大推入了衰落之中,再加上北伐、迁都等一系列重大变动,如今北大的地位已经遭受了巨大挑战,老一辈的北大人星散各地。

  再加上经费短缺,人才短缺等等困扰。

  如今的北大,的确是需要变革了。

  胡适之的回归,便是这一变革的开端。

  或许,可以将包秉文招收进来?

  场内的先生们,思绪逐渐开始动摇了,可十七岁的教授依旧还是很难说服他们。

  这个时候,朱光潜又站了出来,他看向刘半农说道。

  “先生们,多说无益,此事我看还可以从长计议,现在还有要紧的事情需要做。”

首节 上一节 301/4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