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第318节

  “当然.”史沫特莱迟疑了一下,因为她想起了,对面这個男人在沪市曾经遭到的迫害。

  无论是《回答》还是《老人与海》,哪一本不是对迫害的强烈回击?

  所以她斟字酌句地说道。

  “或许,您需要应该稍微圆滑一些,将保全自己放在首位。”

  早在刚刚,他们两个人的交流就全部改成英语了,所以这些句子的表达,史沫特莱都很流畅。

  包国维却是摇摇头说道。

  “我并不是失去了希望。”

  作为历史的后来者,包国维再清楚不过,后续历史该会如何发展,知道这个民族终将迎来崛起。

  可是有什么用呢?

  “我知道会有黎明,我告诉他们会有黎明,可是我不能够马上让他们看到黎明,这便是我的苦楚。”

  “我不能够让他们看到黎明”

  史沫特莱愣了一下,有些被这句话给震撼到了,她愣了好半天,才连忙用钢笔在笔记本上记录下这句话。

  并且在上面画了一个圈圈。

  “您已经做得足够好了,您或许不知道的是,您的作品已经在国际上得到了极大的评价。”史沫特莱摊开手,努力地说道。

  “例如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先生,您应该知道他的,是一名苏联文学的优秀青年人,他创作的作品《静静的顿河》在苏联取得了极大的影响力。

  在看到您的作品《活着》之后,他还在真理报上公开支持您,在苏联宣传你的作品,并且表示《活着》为《静静的顿河》下一部,提供了许多灵感。”

  对于这个消息,包国维还是有些诧异的,《静静的顿河》这部作品从1928年出版,再到1940年四部全部完成,整整历时了十二年。

  消耗了十二年,肖洛霍夫才创作出了这部旷世奇作,并且在196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没有想到的是,在历史的进程之上,自己的作品竟然无意间,影响到了这部作品的创作。

  他礼貌地说道:“感谢史沫特莱小姐带来的消息,这个消息对我来说很激励,也很重要。”

  老实说,从张学良那边回来之后,包国维虽然得到了对方保护安全的承诺,可对于东北方面的防御工作,很明显,对方根本没有听进去了一点。

  这让包国维感觉到了无比失落。

  自己或许跟其他穿越者完全不一样?

  就如同后世美国电影《蝴蝶效应》,主人公不断想要回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事件总是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回到他原先的轨迹之上。

  可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历史吧?

  历史的大潮,从来不因为一两个人物而改变。

  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

  这可能才是历史的本质。

  “当然,这是我的荣幸,您或许不知道的是,不仅仅是肖洛霍夫先生表达过对于您的喜爱,还有无数的西方作家表达过对于远在东方的包先生的喜爱之情,您的作品影响力是空前的,所以希望您能够继续创作”

  史沫特莱微笑着说道,随即像是想到什么似的,突然提道。

  “还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美国的新闻上面出现,包先生或许不知道。”

  “名人?”包国维挑了挑眉毛,老实说也并不是他臭屁,对于这些名人的反应,他还是挺在乎的。

  毕竟那可都是出现在历史书以及课本上的人物,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某种意义上,也是对于自己的一种肯定。

  可这个人,却让包国维差点摔到椅子下面去。

  “说起来倒是很有意思,我偶然间看到一份美国地方报纸,一位叫做海明威的美国青年作家,因为您的那本《活着》,说一定要写出一本媲美《活着》的魔幻现实主义题材作品。”

  “谁?”

  “海明威啊。”

  扑通~

  一阵桌椅剧烈撞击的声音传了出来。

  史沫特莱有些意外地看着对面,正想要去扶起包国维,却发现对方已经自己撑起来了。

  不免诧异地说道。

  “怎么了?包先生难道认识海明威先生?”

  包国维心中在呐喊。

  何止是认识!连自己的这部作品都是参考人家的!

  他那个汗啊!脸上肌肉抽动了一下。

  倒反天罡了属于是,海明威还要学我?

  一想到自己这部《老人与海》,便是参考他老人家二十年后的作品,包国维脸上就有点羞红。

  不过好在,自己这部作品,基本上只是参考了对方原著的框架,百分之八十都是属于自己的内容。

  不然包国维还真的没啥脸面去美国了。

  “没没有。”包国维脸上露出尴尬地笑容说道。“只不过,我在租界有一个外国朋友,也叫做海明威罢了,一时间有一些诧异。”

  “在西方世界,重名的人是很多的。”史沫特莱笑着捂嘴说道。

  “能否给我讲讲这位海明威么?”

  包国维升起了好奇心,1899年出生的海明威,此时才31岁的年纪,正当年富力强。

  根据包国维的了解,高中毕业之后,在报社的工作经历,让海明威开启了自己的写作生涯。

  史沫特莱思索了一番说道。

  “我倒也不是很了解,只知道这是一个具有丰富经历的男人,他曾经参加过世界大战,在战争中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甚至还在战争中救助了一个伤兵,以此得到了一个勇敢勋章,如今似乎是在美国乡村过着田园生活,也时常有过创作。”

  “至于他的作品.”

  史沫特莱笑着摇摇头,如今的海明威在美国文坛初露锋芒。

  《太阳照常升起》被称作“迷惘一代”的代表作之一。

  可那个年代的美国文学界兴盛,作品层出不穷。

  海明威目前还实在排不上号。

  所以史沫特莱并没有过多关注。

  只不过,偶然间看到之后,觉得这个人的经历很有趣,又联系上了包国维,便拿出来说一说,没有想到包国维会这么感兴趣。

  包国维没有再说什么。

  海明威真正大火,要在1940年之后了,一部《丧钟为谁而名》获得了普利策奖,从此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两个人谈天说地,逐渐熟络起来。

  交谈之间,史沫特莱深刻地感觉到了眼前这个年轻人的人格魅力。

  并且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这样评价包国维。

  “抓住主要矛盾,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拳头和脑子,缺一不可包先生的这句话令我受益匪浅印象深刻,我想能够遵循这样定理的人,今后一定能够取得极其辉煌的成就,后来的一切也证明了我当时的猜测.值得一提的是,几年之后我在苏区之中,也听到了相似的话。”

  “包国维的理论和知识是令人钦佩的,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创作的过程,这些故事令我感觉到震撼。

  他让我感觉到了一个东方文人的智慧和魅力,谈话中每每都能够了解到许多知识,这些知识少见于报纸以及我看过的任何一本书。

  当然,后来所发生的一切,实在是令人感觉到惋惜,只可惜我并没有那个机会回到当时,提醒他。”

第308章 真的要离开沪市?

  时间到了七月底。

  包国维在家里成为了一个“宅男”。

  国府对于他盯得越来越紧迫,即便是包国维现在基本只在租界活动,可还是可以时常感觉到,自己被一些别有用心的给跟踪。

  这也不奇怪,包国维现在的重要地位,甚至比得上周树人。

  在金陵方面看来,他的威胁还要更大。

  一部作品就能够掀起全民的反抗热潮,这样的影响力是不可想象的。

  “国维,我们真的要去北平么?老头子还在姑苏,我收到那边的来信,听说他的身体不怎么好,我有些担心。”

  院子里面,章念月靠在了包国维身上,两个人窝在躺椅上面晒太阳,后者手里面拿着一本书,正专心致志地看着。

  包国维摸了摸未婚妻的脑袋,也只有在自己的面前,章念月才这副小女儿作态。

  谁能够想到,在外面组织起女子联合会,叱咤沪市的联合会会长,在家中还会跟着未婚夫撒娇呢?

  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柔软的一面。

  他安慰对方说道:“先生应该是病毒性感冒,我已经托人送了一些大蒜素过去,大概率不会有什么问题。”

  “大蒜素?便是在杭城抵抗瘟疫的那个?”

  章念月眼前一亮,大蒜素的作用是在杭城得到极大印证的。

  后续,再经过沪市一些工厂的量产,虽然不能说普及到全国,但是在南方地区,还是能够供应的。

  作为大蒜素的发明人,包国维想要拿到药品,自然也不是什么难事。

  “对,项松茂先生知道不,他是沪市的药业大亨,也是一個爱国企业家,后续咱们将这大蒜素的国内生产专利,交给了他。”

  听到这个,章念月倒是松了一口气,她参加过杭城的抗击瘟疫,对于大蒜素的功效自然是知晓的,当下里自然是放心不少。

  “有了这个药品,老头子应该可以药到病除,回头我们便去姑苏看看。”

  “可以。”包国维点点头说道。“这几日我在沪市还有一个发布会,等到发布会结束,我便跟你一齐去看一趟。”

  老丈人兼师父生病了,包国维自然不可能不去看的,即便是章太炎在书信里面再三强调,不要放下工作去看他。

  “发布会?”章念月脸上露出了疑惑,随后便想到了。“话剧已经可以准备上映了么?”

  “终于是排好了。”

  包国维笑着点点头,这部话剧的排演可是不容易,他开玩笑地说道。

  “成败在此一举了,若是这次失败了,不受到各位大师的欢迎,我今后便只能叫老头子老丈人了,便要欺师灭祖了。”

  他可没有忘记,自己之前和洪深一起定下的约定。

  作为如今话剧界辈分极高的人物,洪深在话剧界和电影界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就这样一位人物,为了争一口气,便和包国维定下了约定。

  若是包国维能够将话剧拍成了,他便要当众拜包国维为师,反之亦然。

  一个包国维一个洪深,无论是谁输了。

  可想而知,那都是会上全国“热搜”的存在。

  所以,这场发布会可以说是极其重要。

  “你便胡说吧。”章念月捂着嘴说道。“那洪深先生,虽然脾性暴躁了一些,可人还是很好的,上次你出事情,他还为你发声呢。”

  “立场是立场,赌注是赌注。”

首节 上一节 318/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