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第340节

  他拍了拍自己的脑袋,露出懊恼地神色,不由得连连赞叹说道。

  “还是司令具有智慧,我陈训恩倒是忘记了这个症结,思虑事情不该太过于执拗的。”

  常凯申显然对于此很受用,可想到包国维那小子,还是气得有些肝疼。

  但听到陈训恩的提示之后,他脑袋里面灵机一动,反倒是有了其他想法。

  “倒也不必太过于悲观,此或也是件好事?”

  陈训恩早就想到了,可你自己说,不如让领导说出来得好,他是在刻意引导常凯申呢。

  便搭茬说道:“司令又有妙计?可否为训恩解惑?”

  “哈哈哈哈哈!”常凯申发出大笑,俯身解释说道。

  “咱们便顺势而为,大力宣传包秉文为师治病,拒绝普利策奖的事迹,此乃展现我华夏人性情之典范也!”

  陈训恩张大了眼睛说道:“竟还可以如此!”

  常凯申得意地点点头。

  “不仅仅如此,我们还要将这个事迹,宣传到国际上面去,让外国人都知道!”

  他算是想明白了,即便是包国维拒绝领奖,可这奖项还是实实在在的评给包国维了。

  普利策奖的颁布,必然将传到全世界,包国维老老实实去领奖了,或许还有人不知道。

  可他若是拒绝了,反倒是有无数人愿意关注。

  此间,便是常凯申宣传自己的机会之一!

  他眯了眯眼睛,对旁边的陈训恩说道。

  “训恩啊!这件事情便由你来办,但你要注意,对于包秉文的监控要更加严厉了。”

  常凯申已经决心,将包国维这个香饽饽,抓在自己手里了!

  陈训恩愣了一点,随后面无表情地点头称是。

第333章 争端!全新的历史学派诞生了!

  包国维得奖?这是一波炸裂的新闻。

  包国维拒绝领奖?这是一波更加吸引眼球的新闻。

  给原本就已经爆炸的舆论场,更加添加上了一把火。

  特别是众人才知道,包国维拒绝普利策奖的原因,竟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帮助自己师父治疗重病。

  这更加令很多人感动。

  近些年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以及各类新鲜思潮的涌动,许多华夏民族自古的传统美德,例如尊师重道之类的,都被丢到了垃圾桶之中。

  可在大部分人的心里,包国维的这个行为,还是符合大家伙的普世价值。

  包秉文这样一个人,于文学上有才华,于医学上治理瘟疫,于历史上创作出了旷世名著,甚至于还受到许多外国人的赞扬。

  现在,他的道德水平更加是得到了认证。

  让原本包国维的拥趸或者是粉丝,对于他的崇拜更加强烈。

  再加上,国府有意无意的,要将包国维树为一个道德典型,市面上将包国维神化的趋势,便愈演愈烈。

  物极必反。

  有吹捧,自然便有人看不惯跳出来贬低。

  某些报纸上,原本沉寂的“反对派”又跳出来了。

  张之平作为一直以来,反对包国维的急先锋,率先在报纸上表态说道:“近日听闻包秉文拒绝普利策奖一事,实在是令人感慨,我国人获得西方的认可本是一件普天同庆的大好事,我从前反对这位先生,并不是在反对他的个人,而是在反对他极端民族主义的观点和行径。

  但对于普利策奖的获得,我作为一個华夏人,也同样是与有荣焉。

  可听到包秉文拒绝普利策奖,我心中则是无限制的愤慨,包秉文辜负了西方的认可,也辜负了国民的推崇,仅仅是为了一个老头的安危,实在是舍大义而顾小利

  另外一方面说,他包秉文又不会行医,留在国内有什么用呢?倒不如去美国,或许更加能够令老人高兴想来或许作为一个十七岁的不成熟少年,他或许是怕了去西方吧?”

  苏雪林,因为迅哥儿的缘故,一直以来跟包国维都不对付,她也发文说道。

  “包秉文之行径,实在是令人失望。”

  “反对派”接连发言,原本乃是反对包国维头子的吴眺,这次因为国府方面的支持,反倒没有发言。

  可还是在学界掀起了极大的讨论,民间许多人也参与了进来。

  自然大部分人都是支持包国维。

  有极端的,甚至觉得华夏学者就不应该接受外国列强的奖项。

  可还有一些人对包国维疯狂攻击,其中的缘由五花八门。

  有的如张之平一样,觉得包国维是一个沽名钓誉之徒,行径伤害了华夏人与美国人的友谊,辜负了国民的期待,应该联合抵制他。

  有的干脆就认为,包国维德不配位,《枪炮、病菌与钢铁》根本就没有传言的那么厉害,里面充斥着民族主义以及阴谋论。

  于民国,相关的讨论本来就十分激烈,再加上此事的激化,一时间口诛笔伐不停。

  以迅哥儿为首的一干文人大师,如冯雪峰、戴望舒、林玉堂等人,纷纷投入了对这些人的论战之中,要将这世间的正道论个明白。

  不仅仅是在国内,此时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同样陷入到了论战之中。

  包国维拒绝普利策奖的消息传到美国国内,让原本高高在上的白人老爷们,暴跳如雷。

  原本反对包国维得奖的学者,此刻也在报纸上发言痛斥。

  历史学教授伯恩斯,毫不避讳地发言说道。

  “我早就说过,不能够将普利策奖给一个华夏人,这是违背奖项设立初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于我看来,如今也有太多不合时宜的地方,许多数据和论断也缺少确切的佐证。

  我依旧坚持我的想法,华夏人百年以来都处于愚昧和落后,他们的国民依旧留着辫子,挣扎在贫困线之上,出现一名惊世骇俗的天才,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

  我请求有关部门封杀这个华夏人,不要再让他的虚假作品出现在我们的报纸之上!”

  彼时,种族歧视并不是一个雷区,即便是表面上,很多人都对于种族主义嗤之以鼻。

  可白人至上主义,一直埋藏在许多西方人的心里。

  所以,伯恩斯的支持者多如牛毛。

  可包国维在美国的支持者,也同样不少。

  原本在国内的笔战,一时间也在美国燃了起来。

  其中涉及的要素过多,以至于让不少学者都不得不加入。

  这些要素包括但是不限于,关于种族主义的争端、远东局势的处理、学术是否拥有国界等等。

  当然,最多的还是关于《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籍的历史地位讨论。

  19世纪初,历史主义在德国兴起,作为一门学科强调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

  20世纪初,法国的年鉴学派提出了以社会科学方法研究历史,强调经济、社会结构对于历史的影响,以及长期的历史趋势分析。

  可包国维的作品,给很多学者都搞懵逼了。

  新旧史学的争端由来已久,各位学者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对方乃是异端。

  可包国维这一本书出来,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一本极其成熟的历史类书籍。

  可以说,他不专门属于传统历史学派,也不完全属于年鉴历史学派。

  这是一个极其完整成熟的流派,它自成一派!

  甚至可以说,包容并兼,将所有流派都囊括其中。

  这些影响,包国维自然是没有想到的。

  可无形之中,在美国学界形成了一个奇景,原本传统学派和新学派的一些成员,纷纷加入了这个“包氏史学”派。

  再加上,接连的作品在美国的影响力,形成了一股力量颇大的“包氏门徒”。

  与这些“反对派”们,产生了极其激烈的斗争。

  作为包国维坚定的支持者,尤金·奥尼尔先生,随即成为了包国维支持者们的主心骨。

  他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对于这些反对派驳斥说道。

  “任何涉及到种族主义的讨论都没有什么意义,学术不涉及种族,包先生对于当代历史学的贡献乃至于文学的贡献,这是所有具有良心的学者所不能够否认的。

  《枪炮、病菌与钢铁》这篇书籍应该得到认可,包先生或许有他的理由,不能够来到美国接受这一奖项,可我们并不能够否认他的贡献!

  任何有学识的历史学家都应该明白,这本书对于当代历史学的突破,所以还请这些参与辩论的先生们,收起你们的傲慢和嫉妒,认真的承认一个东方少年的才华很难么?”

  双方你来我往,吵得不亦乐乎。

  这一影响,直到多年后都没有消弭。

  许多在20世纪30年代留学美国的国人,一如沈有鼎、贺麟、梁思永、齐思和等等,都受到了影响,成为坚定的“包氏历史学派”拥护人。

  特别是就读于哈佛大学,获得历史科哲学博士的齐思和,在后来的回忆录里面这样写到。

  “自在燕京大学求学伊始,我便是秉文先生的支持者,他的文章在那个年代里,给当时身处黑暗的华夏学子,打开了一扇光明的窗户。

  后来我有幸被派遣至哈佛大学学习,一开始或许会受到歧视,可我们不同于其他亚洲人,只要我们说出秉文先生的名字,几乎每一名西方学者都会竖起大拇指。

  秉文先生给了当时在西方留学的学子们一个希望,那便是华夏人也可以做得很好!华夏人一点也不比西方人差劲!

  后来我对于史学方面的研究,也多有”

  而就在外面吵成一锅粥的同时,包国维却躲在了姑苏,完全不理会窗外的纷争。

  陷入到了“研究”之中。

  “秉文先生,你是说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将患者的气管切开,利用这个装置连接到氧气袋之中,手动挤压氧气袋维持病人的生命?”

  姑苏的实验室里面,沈石顽不可思议地看向包国维,根本没有想到对方会说出这么疯狂的疗法。

  简直是闻所未闻。

  人切了气管之后,还能够活吗?

  这基本上违背了,从前沈石顽的医学观念。

  他低头看了看,手中那个刚刚被制造出来的医疗装置。

  包国维有了项松茂那边的支持,想要制造出这些装置、药品,都是不困难的。

  对于外界的评价,包国维早就免疫了,有这个功夫,多做一些实事不香么?

  例如推动一下国内医疗水平的进步,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不比去报纸上口诛笔伐,来得更加有意义。

  包国维知道,沈石顽是一个优秀的医者,也是一个爱国医生。

  所以,愿意对他“倾囊相授”,同时也是为了章太炎的病情。

  他介绍说道。

  “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几年前,美国哈佛大学就已经发明了铁肺,初衷就是为了给患者提供辅助力量呼吸,你应该知道,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病人,主要的死亡原因就是缺氧。

  若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死亡率将会极度降低。”

  包国维没有说的是,他的这个简易版呼吸机,还是太过于超前了。

首节 上一节 340/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