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第417节

  萧伯纳没有理会这些人,仿佛进入到了自己的世界一般,他目有神采地看向包国维说道。

  “包,这是我看过的,最为优秀的科幻小说,打破了我对于相关小说的偏见。

  我想,接下来我会有全新的创作历程。”

  不知不觉之间,包国维竟然影响了这位大师的创作理念。

  “这是我见过的最为差劲的推理小说!”

  《海滨杂志》的编辑室内,一名留着络腮胡的黑发中年人歇斯底里的说道。

  他将一张张的稿纸揉成一团,通通扔在了地上,但因为扔不进纸篓之中,令他更加愤怒了。

  “该死!”

  他愤怒地骂了一句,顾不得自己平日里维护的绅士形象,将面前的所有纸张都撕碎。

  理查德·格林,《海滨杂志》的编辑之一,他今年刚刚四十岁,在大萧条的背景之下,能够找到编辑社的职务,并不太容易。

  甚至于,他还是靠一位远方叔叔的介绍信,才能够得以进入这家知名杂志社。

  这可是出过《福尔摩斯探案集》的杂志社,曾经拥有柯南·道尔这样一位伟大的小说家。

  可惜,在今年的七月份,这位终将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先生,在伦敦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即便这位先生有着怪异傲慢的性格,可依旧有着无数读者,为这位伟大小说家的逝去而感到惋惜。

  “他改变了整个英国的悬疑小说格局,可也改变了我们杂志社的命运。”

  格林十分沮丧地自言自语说道。

  自从失去柯南·道尔之后,《海滨杂志》便很少出现过优质的推理小说作品了。

  原本忠实的读者,也在劣质的稿件下面,渐渐离开了《海滨杂志》,投入其他更加通俗、有趣的“纸浆杂志”。

  现实就是如此,在经济萧条的背景之下,先生们吝啬于自己的花销,只会将金钱花费在真正给予自己快乐的故事上。

  近年来,随着美利坚杂志社的崛起,《惊奇故事》、《阿格西》等美国本土“纸浆杂志”逐渐兴起,也成功地打入了英国市场,他们这些本土杂志社,也越来越难过了。

  什么是“纸浆杂志”?

  按照适才“发疯”的总编,赫伯特格林豪史密斯先生的话来说。

  “那是一群无耻的强盗,肮脏的商人,愚蠢的美国人用廉价的,公共卫生间使用的,散发出臭味的纸张!

  印刷出一本又一本粗制滥造的杂志,色彩没有一点格调,排版也让人诟病!

  他们套用了骑士小说那一套,往往都是什么吸引眼球的古老冒险,还有故弄玄虚的悬疑故事!

  可就是这样的杂志,偷取了我们所有的读者!”

  每当这个时候,格林便会在心里腹诽道:“可是先生,他们比我们便宜,故事也比我们精彩刺激,我是读者也会选择这些‘纸浆杂志’。”

  这话他不敢说,只能在心里想想。

  每每到这种时刻,这位发掘了柯南·道尔的总编先生,总会用十分痛心的语气说道。

  “该死!要不是柯南·道尔先生去了天国,我们怎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优秀的推理小说,难道就比不上那些‘纸浆文学’么?!!”

  这不,格林刚刚陷入到思考之中,不远处的办公位上,又传来史密斯先生歇斯底里地吼叫。

  “该死!要不是柯南.”

  又听到这样的言语,格林暗自叹了一口气。

  如果在这个编辑部里面,还有人更加希望《海滨杂志》崛起的话。

  除了总编先生,也就是他理查德·格林了。

  没有人比他更加迫切需要这份工作,一想到家中卧病在床的母亲,还有两个急需食物补充营养的可爱孩子,他便知道自己不能够失去这份收入。

  要不然,要不了几个月,他便会如街道上用报纸取暖的流浪汉一般。

  格林便觉得自己该做一点什么。

  他扫了一眼,四周还在沉默的同事们,做了许久的心理建设,终于是站起身来。

  在同事们异样的目光之中,格林走到了总编办公桌的面前。

  他站立在总编史密斯的正前方,直到对方奇怪地抬起头来,这才鼓起勇气说道。

  “先生,我想我们应该做一些改变了。”

  史密斯刚刚从巨大的失落中缓过神来,这些日子以来,接连下滑的销售量,以及那些不堪入目的稿件,简直让他的情绪崩溃。

  原本不太茂密的头发,也抛弃了他。

  看到一直以来都沉默寡言的员工发话,史密斯皱起眉头,心中生出一些希冀说道。

  “什么改变?”

  格林深深吸了一口气,说出了本来就藏在心里的想法说道。

  “我想我们应该改变一下小说板块的收稿理念了,或许可以引入如科幻小说这样的题材。”

  “什么?”史密斯压低了声音,反问说道。“你的意思是,让我们刊登那些愚蠢的骑士小说,低劣的‘太空歌剧’么?”

  见总编似乎有些动怒的征兆,格林连忙解释说道:“并非是改变《海滨杂志》的创立理念。”

  他知道,《海滨杂志》取得今天的地位,以史密斯为首的领导层,是不可能放低姿态,去学习那些他们看不起的“纸浆杂志”的。

  这是老伦敦人,独有的体面。

  就算是死了,就算是见了上帝,也永远不能够改变。

  于是,格林采取一种迂回的方法说道。

  “先生,你或许不知道,如今科幻小说已经在全世界兴起了!”

  以往,史密斯一定会将格林臭骂一顿,随后一脚踹在对方的屁股上。

  可事到如今,史密斯不愿意放弃最后一点希望,期待对方能够提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所以多了一些耐心。

  “你继续说。”史密斯深深吸了一口气,将双手交叉,靠在了桌子上。

  “好的。”格林感觉到自己似乎被重视了,显得十分激动,他越说越起劲。

  “今年年初,奥拉夫斯特普尔顿,这位优秀的英伦作家,创作了一本科幻小说叫做《最后与最初的人》,以进化论猜想为支撑,他眺望了未来人类的发展史,其中还有一些关于基因工程的描述。

  您应该知道,这部作品在销量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即便是在大萧条的阴影之下。

  据说,这位先生接下来还有关于一部宇宙造物主的科幻小说将要创作出来。”

  “斯特普尔顿先生,的确是一名优秀的作家。”史密斯认可说道。“他的那部科幻作品得到了许多优秀学者的盛赞,而且这是一位毕业于牛津大学历史系的先生,有着丰厚的学识,不过”

  史密斯停顿了一下,用怀疑的眼神说道。

  “据我所知,这位先生并没有投稿的打算,你知道的,他的作品偏向于中长篇,并且追求故事的完整性,不喜欢在报刊杂志上连载。”

  实际上,为了《海滨杂志》的未来,史密斯并不是没有做努力。

  他为了能够找到媲美柯南·道尔的作家,早就发动了自己在伦敦的人脉。

  可以说,能够找到的方法,他都尝试过了。

  要不然也不会如此绝望,在如今的伦敦,优秀的作家从来都是抢手货。

  各家编辑要用皮箱装着钞票,上门向这些作家约稿,才可能获取到最为优秀的作品。

  伦敦并不是没有优秀的小说家,只不过大多数都被其他杂志社签走了。

  其中,大部分就是来自于美国的资本。

  他们财大气粗,根本不是《海滨杂志》能够比拼的。

  便连上面说的这位先生,史密斯也托人找过,他适才只是将对方拒绝的话语重复了一遍。

  “这”格林一下子沉默了,接下来他又提出了一堆伦敦小说家。

  其中有写科幻的,也有写悬疑的。

  “阿加莎·克里斯蒂女士!”格林突然想到了这个名字,不由得脱口而出。“她曾经《斯泰尔斯的神秘案件》《罗杰疑案》等等作品,乃是如今炙手可热的侦探小说家。”

  史密斯用看白痴一般的眼神,看向了对方说道:“克里斯蒂女士四年前因为感情问题,离开了伦敦,现在似乎在西班牙休养。”

  “可我听说,她近来准备回伦敦了。”格林不肯放弃地说道。

  “好了!”史密斯摆摆手,闭上了眼睛说道。“克里斯蒂女士若是回伦敦,也有无数杂志社想要争取,我会为此而努力的,你做得已经够多了。”

  总编先生的语气,已经是拒绝了。

  格林知道,再继续说下去,便要被人评价为:“be like a bull in a china shop”

  这显然于他的风评不利。

  实际上,格林内心还有一个人选,那便是刚刚从美国到访伦敦的好友杰克·威廉森。

  他与对方在美国的一场文学交流会认识,一直保持着联系。

  这次威廉森到达伦敦,也多是由他照应。

  不过格林知道,以史密斯先生对于美国人的厌恶程度,恐怕不会接受这样一位美国作家。

  还有就是,威廉森来伦敦的目的,除了认识一些欧洲知名学者以外,还有为了英版《惊奇故事》(Amazing Stories)提供及时稿件的目的。

  而《惊奇故事》正是他们的死对头,怎么可能让威廉森帮助《海滨杂志》?

  “回去与威廉森聊聊,或许能够拿到一些稿件。”

  怀着这样的想法,格林一直熬到了下班。

  果然,今日的稿件还是没有出彩的。

  收拾完东西,准备下班的时候,他似乎听到了史密斯先生接到了一个电话。

  “啊?竟然是萧伯纳先生?是的没错,我们上次在文学沙龙上见过面,我还与您有一段采访.”

  格林走出门,想要呼吸一口新鲜空气,不料被空气中刺鼻的味道呛得直咳嗽。

  “咳咳咳~”

  “看起来,我也要为了面包而继续努力了。”

  他看着伦敦街头,蜷缩着身体的流浪汉,不由得感慨说道。

  天气越来越冷了.

第398章 惊天稿费!杂志社的希望?

  “包,我已经跟《海滨杂志》谈好了,你这一篇《乡村教师》便发在他们下期的小说板块之上。”

  通讯室之中,萧伯纳放下了手中的电话,看向面前的包国维,露出微笑说道。

  对萧伯纳认识《海滨杂志》的主编,包国维并不感到意外。

  作为曾经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萧伯纳永远是这些杂志巴结的对象。

  哪怕得不到萧伯纳的稿子,也能够通过萧伯纳的影响力,得到一些投稿。

  只不过事情进展的有些太过于顺利了,对方甚至都没有看过一眼文章的内容,仅仅是知道一个大概以后,就答应下来了?

首节 上一节 417/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