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第450节

  每一段致辞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

  老实说,就听这丰富的修辞,以及十分像是学生时代标准答案的评价。

  包国维觉得,或许组委会研究他作品的时间,可能还不如撰写这部作品的时间来得多。

  不过,不管如何,自己的努力总算是有了一些成效。

  “《活着》这部作品在法国异常畅销,短短几个月时间,销售突破三十万,已经成为了现象级的外国书籍,看起来今年必然是最为受欢迎的外文书了。”

  站在包国维身旁,顾维钧变得十分感慨。

  面对如此多的聚光灯和照相机,顾维钧不知道有过多少次。

  可今日,他还是激动异常。

  不由得继续说道:“秉文,谢谢你。”

  包国维愣了一下,看到顾先生的反应,有些诧异,回答说道。

  “先生言重了,国维不过是时代里的一朵浪花罢了,能够给国民带去一些希望,便是最好的期盼。”

  “时代里的浪花。”顾维钧琢磨着这句修辞,发出感慨说道。“十分巧妙的比喻,你我都是这时代里面微不足道的一朵浪花罢了。”

  包国维扫视一番在场欢呼的众人,目光先是落在同样兴奋的章念月身上,又看到了远处得意洋洋的曹晏海脸上。

  最后他凝聚在了那些,或是嫉妒或是崇拜或是高兴的脸上。

  那都是法国人的面孔。

  包国维说道:“起码,能够在法国乃至于欧洲,改变华夏人在这些傲慢西方人眼中的固有认知,这便是好的。”

  顾维钧看了一眼少年,点了点头说道:“秉文是对的。”

  不知过了多久,首席先生终于致辞完毕,该到包国维上去讲话的时候。

  包国维冷不丁地说了一句。

  “少川先生,我想成立一个留学基金会,就利用《活着》这本书在欧洲获得的稿酬,今后无论这本书取得多少销量,所有收入都将成为资助华夏留学生来欧留学的基金!”

  听到这句话之后,顾维钧愣了一下,一开始有些不可置信。

  因为资助大学生留学欧洲,竟然从一个还未上过大学的高中生口中说出来。

  还真是有些奇妙。

  不过转念一想,以包国维如今的成就,绝对有资格成立一家基金会。

  甚至于他去担任一些大学的教授,顾维钧也一点都不奇怪了。

  更不要说,包国维凭借作品畅销,而获取到的巨额稿酬了。

  “我支持你。”顾维钧不假思索地说道。“你放心,在这件事情上,我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全力帮助你。”

  “谢谢顾先生。”

  包国维由衷地说道。

  实际上,成立助学基金会这件事情,包国维早有计划。

  只不过找不到合适的人,共同协作罢了。

  现在看到顾维钧之后,便想到对方或许是自己能够在欧洲找到的,最能够信任的人物,且拥有极大的影响力,能够达成这一目的。

  至于基金会的资金来源?那根本就不是问题。

  先前包国维还想说,多提供几部作品,作为基金会的经济来源。

  可计算一下《活着》的收入之后,他顿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短短几个月以来,《活着》这本书单单在法国,三十余万的销量已经为他带来了15万法郎的稿费。

  换算成国内的银元,保守估计也有个三万银元的收入。

  这已经足够资助六名华夏留学生,在欧洲包含四年留学的学杂费生活费等等。

  更不要说,算上在整个欧洲地区的收入了。

  可持续性的资助留学生,绝对是可以实现的事情。

  “包,该你发表自己的获奖感言了。”

  首席走过来示意说道。

  “好。”

  包国维点了点头,收回原本飘忽的思绪,也没有准备什么稿子,便径直走向原本准备好的话筒。

  他扫视一番台下的诸位记者,还有一些法国本土知名作家,面露微笑地说道。

  “我感激组委会,让我得到龚古尔奖这一印象深刻的荣誉。

  同时,我也能感受到诸位的热情,不少朋友问我为什么能够在多个领域做出成绩,为什么能够写出与众不同的文学作品。

  这就不得不提,我远在东方的祖国.

  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刻的文化,正是我一切创作的来源”

  讲台之上,包国维面对众多的镜头早已经习惯。

  不同这个时代其他的华夏人,他不卑不亢自信的模样,赢得了大部分法国人的好感。

  特别是他在这场演讲中所提到的,华夏人的历史以及文化形象,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法国人对于远在东方神秘国家的第一印象。

  “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的华夏。”

  这是不少研究这段讲话的法国人,所发出的由衷感慨。

  而在另外一边,正当包国维在巴黎德鲁昂餐馆,为自己作品《活着》获奖而激情演讲之时。

  他的另外一部作品《乡村教师》,正在整个英国乃至于全欧洲悄然发酵。

  《惊奇故事》编辑部,伦敦分部。

  时任主编的詹姆斯·霍华德,正在编辑部里面大发雷霆。

  他手里挥舞着一份最新的《海滨杂志》,脚边关于最新的销量统计,已然被撕得粉碎。

  怒不可遏地对着在场的编辑们,大声吼叫说道。

  “谁能告诉我,这个包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为什么《海滨杂志》还能找到这样的作家?!”

  “不到一天的时间,销售量达到了四万余份,甚至此时此刻还在继续创造历史,工厂里面的所有机器,都在为了《海滨杂志》而开动!”

  霍华德不停地在原地转圈,几乎要将头上所剩不多的头发,给全部揪下来。

  他抓住一个编辑的衣领,歇斯底里地说道。

  “约翰先生,你告诉我,为什么我们不能够提前获取到包先生的稿件,而让《海滨杂志》找到了另外一位柯南·道尔。”

  那名编辑十分委屈地耸耸肩说道:“主编先生,我们不是上帝,不能知道这名东方作家什么时候到达伦敦,也没有人会知道,这位先生为什么会写科幻小说,还意外掀起了一场科幻热潮!”

  这名编辑说得一点也不夸张,不到两天的时间,因为《乡村教师》的出现,无数读者爱上了科幻作品这一题材。

  甚至连带着不少原本的科幻作品,都提升了销量。

  这场《乡村教师》引发的盛会,似乎受伤的只有《惊奇故事》。

  因为竞品的爆火,《惊奇故事》的同期销售下滑了至少百分之四十。

  以至于,霍华德不听在编辑部里面喊道。

  “那些该死的英国佬,这是在偷窃我们的钱,不可饶恕!”

  而在编辑部内,一名面容青涩的年轻作家,却瞪大了自己的眼睛,口中不听地说道。

  “果然是包先生,我就知道会是他!”

  昨天,一直以来闭关的美国科幻青年作家杰克·威廉森,才刚刚得知,《海滨杂志》的所谓底牌竟然是,作者名为包国维的东方作家,带来的作品《乡村教师》。

  起初,听到这个消息的威廉森还有些不可置信。

  自己一直以来憋着一股气,想要超越的作品,竟然戏剧性地是竞品杂志的底牌?

  这样的故事,最为狗血的太空歌剧也写不出来。

  可今天看到主编的反应之后,他已然打消了一切侥幸。

  因为,只有那一名在邮轮上教授过自己的包国维先生,才可能写出这种奇迹一般的作品。

  不知道什么时候,主编霍华德游荡到威廉森的身边,像是看到希冀一般地说道。

  “威廉森先生,我知道你还有灵感,快点写出超过这部《乡村教师》的作品,我们还可以加刊,还有机会!”

  超越《乡村教师》?

  自己耗尽心血,目前为止最为得意的作品《时间军团》,甚至都是受到包国维启发之后的作品。

  现在主编让自己超越包国维?

  威廉森脸上露出坚决地表情回答说道:“霍华德先生,你应该知道的,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霍华德是具有作品鉴赏能力的,他又哪里会不知道?

  “扑通”一下,颓唐地坐到了地上。

第423章 《乡村教师》的发表!秉文为我们洗刷耻辱!

  伦敦。

  汉普斯特德教堂街 17号。

  著名小说家、政治家、社会学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居住在这里。

  威尔斯先生是继凡尔纳之后,科幻文学界的又一名巨匠。

  作品《最早登上月球的人》,甚至被迅哥儿翻译引进国内为《月界旅行》,也算是最早的一批国内科幻翻译作品。、

  他的作品《时间机器》、《世界大战》、《隐身人》,更是影响后世一代人对于科幻小说的创作。

  而在这个时间点的威尔斯先生,减少了一些对于科幻小说的创作,转头投入到了记者身份的采访,以及政治学、社会学的研究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威尔斯还曾经是萧伯纳的密友,并且在后者介绍下加入了“费边社”之中。

  可在后来,他与费边社中对于社会主义思想的主张,产生了一定的分歧,觉得萧伯纳对年轻学生有着过度的影响,以及个人领袖欲望的膨胀,所以退出了组织。

  最近威尔斯很忙碌。

  自从在包国维提出了“包氏经济学”的经济理念,被学界认为是改良版本,并且成体系的民主社会主义。

  这引发了当时学界的一场轰动,连原本还在编修《世界史纲》的威尔斯也加入到了讨论研究之中。

  “先生,或许咱们可以寻求一下萧伯纳先生的帮助,我想他应该会帮助我们引荐包先生,这样您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得到解答了。”

  书房里面,一直以来帮助老师收集资料的查理,不免提醒说道。

  “不不不。”书桌旁边留着精致胡子的威尔斯,连连摇头笃定道。“我绝迹不可能再去与那个独裁学者接触,绝对不可能。”

  查理叹了一口气,不免有些头疼。

  如今包先生已经是伦敦的香饽饽,任何学者都想蹭一蹭对方的热度,自己如何能够约到对方见面啊?

  威尔斯先生已经是伦敦城里面有头有脸的人物,不仅仅在科幻小说方面有所建树。

首节 上一节 450/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