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第572节

  这些天,章念月十分担心丈夫的状态。

  包国维时常看到报纸会发出爽朗的大笑,时常看到新闻又会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头暴怒。

  她知道,丈夫嘴上说着不在意,嘴上说着不参与政治,嘴上说着只管着自己擅长的领域。

  实际上对于国家大事,最为在意。

  可即便是章念月,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对方。

  时间很快到了《宏观经济学》开课这天,包国维一大早准备好了书籍和教材,拖着黑眼圈起床。

  早上便是北大红楼开课的日子。

  这些天,《宏观经济学》这本书并没有公布出去。

  一方面包国维还得修订一些内容,另外一方面也想着让今天的课程,更加具有噱头。

  出门之前,包国维用清水洗了洗脸,让自己清醒一些。

  离开书房之前,他瞥见了桌子上稿纸上,写了好几个“罪人张学良”的字样,许多张稿纸上,还有他写出的关于北方军事行动谋划方案。

  摇了摇头,他将桌上的这一叠稿纸,一股脑的全部揉成团,丢进了垃圾桶去。

  随后风风火火地朝着门外走去。

  “曹晏海!曹晏海!你小子死哪里去了?不会忘记今天要去红楼了吧?”

  包国维扯着嗓子在院子里头喊。

  四合院去红楼还是有些距离的,开车显然会更加快点,包国维也有时间做准备。

  “诶~来了来了~师父我来了。”

  曹晏海不知道从哪里蹿了出来,他知道自家师父,近来脾气很不好,尤其是对“张学良”这个名字极其敏感。

  提起此人,师父的语气恨不得食其肉饮其血,足以见师父对于此人的愤恨。

  曹晏海还曾经向包国维提议过,自己去将对方给刺杀了,永绝后患。

  却不想,提出这个意见之后,被包国维一脚踹出门外。

  “他张汉卿绝对不能死。”

  曹晏海搞不懂师父的脑回路,这些天便只能缩着脖子办事,却连隔壁巷子的窑姐都很少叙旧了。

  可今日,曹晏海却一反常态,理直气壮起来。

  “师父你可别怪罪,今日我是有事去了,这才晚了些。”

  包国维皱起眉头,“有事?”

  “对!”曹晏海点点头。

  当即讨好似的,取出几份信件出来,他将信件递给包国维说道。

  “这不是来了信么?您这几封信都是机密,我得出去取一趟,才能拿到。”

  “出去取一趟?”

  包国维如今许多事情,若是走普通邮寄系统,必然得到各方监控。

  所以他与一些组织和人,基本上都是通过地下渠道联系的。

  包国维立即明白过来,拿过信件,拆开看到内容之后,手颤抖了一下。

  说起来,这几个地址看起来都不算是机密。

  一个是项松茂在沪市的五洲药房。

  一个是沪市的同济大学。

  最后一个稍微可疑一些,不过大部分人也看不出端倪,乃是闽北地区。

  可信件内容却是十分劲爆。

  总结来说,三方都在给包国维报告一个消息。

  那便是,包国维曾经在同济大学提出的青霉素缓释剂,得到了实际工厂的正式生产,并且第一批一个月已经正式出了生产线。

  不过可惜,即便是集合国内领域内的顶尖大佬,因为电力、生产设备等原因,产量还是很难上去。

  第一批出来,项松茂的五洲药房一个月也才秘密生产六十瓶。

  同济大学的学者自己制取了十瓶。

  闽北地区的工业区,在范旭东、侯德榜、项松茂等一干企业家,还有教授竺可桢和苏区力量的支持下,实现了月一百瓶的生产。

  总计一百七十瓶,大约五万单位的青霉素。

  这个量投入到整个国家来说,那是杯水车薪。

  可却还是一件令人振奋的消息。

  要知道,历史上要到1943年之后,青霉素才正式实现量产,一家工厂一个月也就只能生产个几百瓶,这还是在技术成熟,以及美国当时强大工业实力下。

  而如今,华夏整整领先了十二年,实现了青霉素的生产。

  一百七十瓶并不多,可若是全部投到该去的战场,那便是一百多个战士的生命。

  其中意义,可见一斑。

  一直隐藏在同济大学,醉心于青霉素研究的方新川,在信件里面这样与包国维说道。

  “秉文!这不仅仅是华夏医学界的重大突破,这也是全人类在医学领域的重大进步,从此之后传染病几乎无法治疗的时代结束了!

  无数华夏子民战士,将会因此而存活下来!

  无数世界上的生命将会被救活!

  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我的心情,我只想告诉你,我方新川无比庆幸在杭城追随与你!

  即便是为了此项研究殚精竭虑,即便是在研制成功之后,依旧只能隐藏这份成就.

  可出于一名科学家的理想,我已经得到了自己最大的回报!

  我无比相信你对于华夏未来的展望!

  我们终究会站起来!”

  还有竺可桢先生的信件,还有范旭东、侯德榜的寄语。

  这些语言令包国维眼睛有些花了。

  “师父你怎么了?难道是成功了?我们还去红楼么?”

  曹晏海没有过去偷看信件内容,却也能够猜测一点。

  包国维顿了顿,询问说道。

  “随着信件来的,还有其他东西么?”

  “还有一个大箱子,据说是从同济大学送来的。”

  “快去拿过来!”

  “哦好!”曹晏海顿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

  他虽然没有接触到青霉素,可还是去过同济大学的研究所,多多少少能够知道一些。

  心里头明白这东西的重要性,他二话不说,便朝着房间奔去。

  转眼到了书房之中,二人将房门锁上。

  一个皮箱大小的木箱子被摆在桌子上。

  箱子包装的很严实,显然经过了精心的处理。

  这个时代,想要将一个东西邮寄是很困难的事情。

  好在这东西走得是竺可桢提供的渠道,由专人从沪市送到了北平。

  就是为了能够第一时间让包国维看到。

  虽然早已知道里头是什么,可包国维还是手有些颤抖。

  他压抑住自己的情绪,让曹晏海协助自己,一层一层的将木箱子给打开。

  拆开木板里头先是一层塑料包装纸,减震层竟然还是用得一大层棉花。

  这在民国物资匮乏的时代,无疑是一种极其奢侈的事情。

  最后拆开多层,终于看见了一个小皮箱。

  “咔哒”一声,包国维解开了皮箱的密码锁扣,密码他显然早已得知。

  “师父!这~”

  曹晏海看到眼前景象的那一刻,发出了惊呼,不可置信地看向包国维。

  只见箱子里头的棉质垫子上,整整齐齐摆着一排十个小瓶子。

  圆柱形的小瓶子不过几厘米长,上头纸质标签没有任何生产厂商。

  唯有几个繁体汉字“五万单位青霉素,华夏制造。”

  包国维用手指轻轻拿起一瓶,清澈透明的液体,在圆柱玻璃瓶里头晃动。

  他知道,这件事情不可能瞒着曹晏海。

  自己一个人也很难隐藏这东西。

  不过他没有回答曹晏海的问题,而是吩咐说道。

  “藏好这个东西,要将这箱子东西,看着比自己的命更加重要!”

  曹晏海眼神顿时变得坚定起来,他不再有任何疑问,拍了拍胸脯说道。

  “师父你且放心,我老曹是个粗人,可拎得清轻重,就算是豁出去我这条贱命,也要护得这箱子周全!”

  包国维点了点头没有再言语,放回瓶子,重新合上锁起了箱子。

  正当曹晏海想要收拾的时候,却又听包国维说道。

  “红楼开课是十点对吧?”

  “是。”曹晏海点点头。“怎么了?师父你不打算去了?”

  包国维摇摇头:“不去显得有些奇怪,托人给蒋梦麟带话,我临时有个数据要对一下,晚个半个小时过去。”

  “晚半个小时?”曹晏海有些疑惑。“那咱们去哪里?”

  包国维脸上露出微笑:“自然是去一趟大帅府,见一见张汉卿了。”

  “啊?”曹晏海不懂包国维什么意思。

  包国维却不由分说:“你去准备就行了。”

  “行吧。”

  曹晏海挠了挠头。

  决定回房间,去床底下的暗格里头,将自己那些暗器取出来。

  保不齐,师父就想着去大帅府,结果了张汉卿那小子呢?

首节 上一节 572/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