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全面的产业体系使得南洋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同时吸引了众多国际投资者的目光。
目前,南洋已经成为继美苏之后的第三个达到如此全面产业体系的国家。
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南洋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预示着南洋未来的光明前景。
随着各州特色产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南洋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改革完成后的南洋各州,几乎是独立王国般的存在,甚至一些州比之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都不遑多让,享受权利的同时,代表自己要负担起对等的义务。
一些州政府还在为自己的得到如此大的权利沾沾自喜时,一些反应快的州政府,早就开始为自己的反战布局了。
“李相,你看看这是汉州马尼拉提报的申办得8届奥运会的申请。你看看我们要不要打回去。”
南洋综合行政大楼里,文体部长马宗涛,将手里的申请文件递给李明轩。
“奥,我看看,这钱霖可以啊,这么快就知道自己找食吃了。”
李明轩有些惊讶于,汉州政府的嗅觉,竟然如此的灵敏。
“你看看,是给打回去吗,毕竟我们的计划是让星海来申办这次的奥运会。”
马宗涛部长看到李明轩饶有兴致的看着申请书,有些忐忑的再次问。
“啊,为什么要打回去,星海市有向我们提过申请吗,没有吧,所谓的星海申办奥运会,也只是内部的计划吧,并没有真正的付诸行动不是。”
李明轩抬起头,有些不解的问马宗涛。
“再说你给打回去的理由是什么,总不能说是内部计划让星海申办吧,完全不符合常理吗。再说星海的资源已经够多了,该为兄弟城市留条路了,总不能好的东西都给星海市吧。”
这几年,南洋出现了西强东弱的局面,西部的新加坡城市圈、雅加达、巨港、槟城城市圈以及以星海为中心的首都城市圈,直接对东部的各个城市碾压。
现在马尼拉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发展的机会,再给打回去,东部各州肯定就会有意见了。
“这样地18届奥运会,我们就提报马尼拉了。”
李明轩拍板道。
听到李明轩一连串的询问,马宗涛也觉得自己是想当然了,还是没从改革前的作风中改变过来。
李明轩之所以能这么笃定马尼拉能申办成功第18届奥运会,是有原因的。
之前的所有奥运会都是在欧美之间轮流的,战后随着亚洲的崛起,尤其是南洋的崛起,奥运会是时候到亚洲了,再不来就开始怀疑奥运会的国际性了。
怎么说南洋作为全球前三的国家,如果一次奥运会都没承办过,太说不过去了。
至于说同为18届奥运会申办城市的东京,李明轩和马宗涛根本没考虑在内。
虽然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很快,尤其的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将日本作为遏制大陆和南洋的一个棋子,多方面照顾日本,让日本的国力迅猛发展。
在影响力上东京不管是在硬实力还是软实力上都是强于马尼拉不少的。
可是承办奥运会可不只是看城市的经济实力,有一点东京是无论如何都不能与马尼拉相比的—南洋才是亚洲实至名归的第一强国。
奥运会如果绕开南洋先给日本,让南洋失去亚洲第一个申办奥运会国家的名头,南洋以后可能,就不鸟奥委会了,将不会再申办奥运会了,说不定还会自己弄出一个体育赛事,和奥运会竞争。
这是奥委会不得不考虑的。
要知道这也不是没有先例,像联合国组建时,就因为将南洋剔除了,直到如今南洋都没加入联合国,哪怕联合国多次向南洋发出邀请,甚至将联合国亚洲总部和教科文部门搬到了琉球。
原本联合国此次期望颇高的南洋能加入,没想到南洋竟然一点没有表现出任何想要加入其中的意愿!
这无疑让联合国一众国家很失望,尤其是美国和苏联。
因为南洋在在东亚地区、印度洋以及非洲大陆上的影响力,让两国很难名正言顺的在这些地区插上手。
其实南洋不只是没加入联合国,国际上的很多组织都没加入。
正因为如此,有了这联合国的前车之鉴之后。
奥委会对18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的选取,就没过多对南洋的一众城市抱有期望。
没想到意外来的如此突然,奥维会官方的工作人员竟然在一众的城市中看到了来自南洋的马尼拉。
两个工作人员发现有南洋城市申请举办第18届奥运会后,看到一个很陌生的名字—马尼拉。
俩人并没有太在意,认为也只是个一轮游的城市。
两位工作人员很不在意的在申请栏上记上了南洋马尼拉。
恰在这个时候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走过来视察工作,布伦戴奇偶然发现竟然在申请栏上出现了南洋的城市,立马意识到这次奥运会的申办可能出现变故了。
虽然他也不知道马尼拉到底是在南洋的什么地方。
可是南洋只要有这个意向,承接奥运会即使这个马尼拉是一座三线小小城,布伦戴奇都要给他促成。
因为对于第18届奥运会,奥委会的一直共识就是要在亚洲选择一个国家。
毫无疑问南洋比日本更能很好的推进奥运会的国际化。
只要能在南洋举办第十八届奥运会,布伦戴奇必定能将奥运会带入一个新的高度。
另外作为美国人,布伦戴奇立马讲南洋申办奥运会视为,南洋与国际接轨的信号。
只要南洋能融入国际,加入国际组织,美国就可以借助国际组织的名义,以各种手段干涉印度洋事务了。
所以无论布伦戴奇同不同意,美国和苏联都会让南洋举办这次奥运会的。
最终的结果,毫无疑问,南洋马尼拉申奥成功了,成为第十八届奥运会的举办国。
第 229 章 马尼拉
在布伦戴奇竭力拉扯下,马尼拉终于在最终在投票中,以95比94,以1票之差赢了日本东京,取得了1964年第18届奥运会的申办权。
当马尼拉申奥成功的消息在南阳日报的头版刊登时,整个南洋地区都为之震惊。
然而,他们的惊讶并非因为南洋地区获得了奥运会的举办权,而是因为最终胜出的是马尼拉这座城市。
在南洋这片土地上,马尼拉虽然是一个相对繁华的城市,但与新加坡、星海、雅加达等国际大都市相比,它似乎并不那么显眼。
然而,正是这个看似普通的城市,却在这次申办奥运会的过程中,不管是什么原因,结果就是马尼拉战胜了日本东京,取得了奥运会的承办权。
这一结果无疑是对马尼拉的一次巨大肯定,也是对整个汉州的鼓舞。
马尼拉的申奥成功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整个南洋的天空。
这一刻,马尼拉不仅仅是一座城市,更是南洋的骄傲与自豪。
作为南洋承办的第一次全球性质的活动,马尼拉的胜出无疑让这座城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在那一刻,它仿佛成为了南洋的明珠,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当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整个马尼拉乃至整个汉州都沸腾了。
街头巷尾,人们纷纷议论着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
他们谈论着马尼拉如何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惊险的以微弱的优势战胜强大的对手。
其实所有人不知道的是,不管东京的多少票,马尼拉总会比东京多一张票的。
这就是西方式的公平正义,当然了对于这次西方式的公平,南洋还是很喜欢的。
不过高兴一段时间,这波喜庆很快就过去了,一度让大部分南洋人不觉得能承办奥运会有什么了不起的。
这可能就是大众的心理吧,他们从不会向日本申请了两届,都落选的苦楚。
不过人们之所以这样想也是有原因的。
自从南洋建国以来,他们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考验。在一系列的对外战争的节节胜利。
这些胜利让南洋国民的崇洋意识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甚至所有人都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为自己是南洋人而感到自豪。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南洋刚完成的自上而下的行政改革,更是大大提高了南洋的信任指数,加强了所有人的爱国情操。
这场改革让南洋的政府更加高效、透明和亲民。
它解决了许多长期以来困扰南洋人民的问题,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它也加强了南洋人民的爱国意识,让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与南洋对马尼拉申奥成功的喜悦很快消散,不一样。
东京却一直处在申奥失败的痛苦中。
在战后的日本,一种复杂的心理态势悄然蔓延。
这种心理,既包含了对亚洲邻国的轻视,又掺杂着一种病态的崇洋意识,特别是对美国的盲目崇拜。
在日本民众的心中,他们始终认为除了西方国家,自己绝不能被任何亚洲国家超越。
这种心理,既源于历史的积怨,也反映了战后日本在国际地位上的尴尬与不安。
原本,日本东京政府寄望于这次奥运会的申办,能够重拾国民的信心,向世界展示日本的崛起与复兴。
然而,半路杀出的南洋,如同一颗突如其来的陨石,打破了他们的计划,让他们前功尽弃。
这次的打击对日本无疑是巨大的。
因为这次他们输给的不是星海、新加坡这样的国际一线城市,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南洋小岛——马尼拉。
这个结果让所有日本国民难以接受,他们不禁开始反思:为什么自己会输给一个在国际上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的地方?
这时一些专家根据事件的前后,大胆地猜测出了其中的原因:不是东京输给了马尼拉,而是日本的国际影响力输给了南洋。
这个结论让日本上下一片沉寂,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认识到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位置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稳固。
知道原因后,日本上下立马消停了。他们即使再自大,也不会再认为自己的国际影响力能够超越南洋。
这种认知的变化,不仅影响了他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也影响了他们对自身发展的定位。
到现在为止,日本已经两次申奥失败了。上一次败给了罗马,这次又输给了马尼拉。
俗话说:“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
这句话正符合现在的日本情况。
自从知道东京再次没能申请成功奥运会后,几乎所有人都不再对日本能申办下一届奥运会抱有期望了。
这种失落和挫败感,不仅影响了日本民众的情绪,也影响了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
日本人的心理活动,南洋政府可没心思管。
自从马尼拉申奥成功后,李明轩就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向马尼拉援助了2亿星币的资金,以帮助马尼拉完成相关运动设施的建设。
马宗涛在收到李明轩的2亿星币很高兴。
本来他已经向皇家银行申请了3亿星币的贷款,可以勉强建设好所有场馆了。
此时有了中央政府的2亿星币,马尼拉的体育馆完全可以放手造了。
经过多方筹划后,马宗涛最终定出方案,将这次的奥运体育馆建成马尼拉的标志性建筑。
对于这次奥运会,马宗涛是很有信心的,因为申奥成功后的1个多月,马尼拉的旅游收入就顶上过去6个月的总和了,达到3000万星币。
开胃菜都这么香甜,6年后的大餐,肯定要吃的饱饱的。
其实马尼拉的这次奥运会,不管是南洋政府还是汉州本身,都希望借此机会向全世界介绍介绍自己,让全世界都认识马尼拉,了解南洋。
现在南洋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因为南洋的市场就这么大,非洲虽然很有潜力,可是那也只是潜力,至少短时间内挖掘不出多少。
所以未来南洋再想有大的发展,就不能闭门造车,南洋必须尽快的融进国际市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