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综艺”。
“综艺”,安森。
完美双赢。
事情,发展到这一幕,亚当就知道已经脱离控制了——
“蜘蛛侠”,强势进入大众视野。
(本章完)
第443章 识时务者
显然,事情的发展已经偏离轨道,彻底打乱索尼哥伦比亚的宣传计划,一只看不见的手正在全力推动。
事已至此,亚当-斯科特已经没有选择。
坚持毫无意义的自信与骄傲继续唱反调,只会作茧自缚、自断生机;他们不仅需要牢牢抓住机会顺势而上,而且需要尽快加快抓住这股声势展开宣传——
识时务者为俊杰。
自己打脸?
那又如何,只要“蜘蛛侠”的票房能够取得成功,那么眼前发生的一切都将一笔勾销,没有人会追究。
谁能够想到,一次关于街头演出独立乐队的采访最后演变为暑期档预热宣传的滚滚热浪,一次担心安森可能全面暴露短板的脱口秀却演变为扭转局势的转折?
事情,彻底偏离轨道。
但重点在于,索尼哥伦比亚苦苦等待苦苦追寻的声势已经形成,亚当没有理由错过。
不仅不能错过,而且必须牢牢把握,第一时间借势。
于是。
索尼哥伦比亚也展开行动,带着使命必达的决绝,调动手里资源全力推动,宣传铺天盖地地展开。
杂志?跟上。
电台?跟上。
脱口秀?也跟上。
全面不设限。
不过,这次亚当和埃德加站在同一艘船上达成共识:
脱口秀,不应该泛滥。
尽管人们因为“今夜秀”而对安森产生浓厚兴趣,期待继续在脱口秀看到安森;但如果安森持续现身次数太多,反而可能过犹不及,快速引发厌恶,“今夜秀”好不容易累积下来的新奇感很快就会被消耗殆尽。
所以,脱口秀还是应该上的,但他们需要注意挑选——
“奥普拉脱口秀”。
这也成为“今夜秀”意外引起全方位热议狂潮之后,安森以及乐队成员答应下来的唯一脱口秀行程。
一来,选择晨间脱口秀,不止避开深夜脱口秀的重复,同时也是瞄准不同受众群体展开精准打击。
二来,晨间脱口秀在两大王牌节目之间做选择,同样来自NBC电视台的“今日秀”以及目前晨间脱口秀收视率王者“奥普拉脱口秀”,后者最终胜出——
不是因为收视率,而是因为节目形式。
“今日秀”希望乐队能够在纽约洛克菲勒广场进行现场演出,但问题在于,乐队目前就只有两首歌,就连一场小型演奏会最低标准的三首歌也达不到。
而且,“今日秀”侧重乐队,希望深入探索乐队;但埃德加和亚当则希望侧重安森,讨论焦点是安森。
“奥普拉脱口秀”则愿意给予安森和乐队一期节目的专访时间,深入讨论节目形式以及访谈内容之后,最后敲定下来,继深夜时段的脱口秀王者节目之后,安森以及乐队又将登上晨间时段的脱口秀女王舞台。
精准定位,拿捏分寸,并且恰到好处的饥饿营销。
一步一步地,宣传全面展开。
铺天盖地,狂轰乱炸——
字面意义上地。
难以置信的是,似乎整个好莱坞电影产业都在帮忙,不止索尼哥伦比亚而已,也不止NBC电视台而已。
诚然,一旦暑期档揭幕,不同电影之间就是竞争者,展开你死我活的较量;但是,在那之前应该关注大局。
整个娱乐产业的低迷。
去年“九一一事件”的阴影依旧如同阴霾一般笼罩在上空,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又以什么为转机重新唤醒市场活力。
这件事,不止关于一部电影而已,而是整个行业性命攸关的事情。
此前,人们关注“蜘蛛侠”,有种袖手旁观的味道,甚至还有一些幸灾乐祸,如果索尼哥伦比亚栽跟头的话,他们不会拍手鼓掌却也是喜闻乐见。
而现在,机会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窗口一缕微弱的时光,尽管电影产业也不确定这是否就是转机,但既然已经出现转机,他们就应该放下偏见和分歧,万众一心地度过难关,这已经不再是一部电影而已。
一旦“蜘蛛侠”能够破局,市场回暖,其他所有电影都将会获利。
这,叫做格局。
此一时彼一时——
难怪“少数派报告”愿意把“综艺”封面机会让给安森,甚至就连汤姆-克鲁斯也没有抱怨。
难怪“星球大战前传”方面没有对安森抢走“今夜秀”风头发表任何意见。
难怪“综艺”、“好莱坞报道者”业内两大山脉难得一见地齐心协力。
自上而下地,同心协力。
哪怕不帮忙,至少也不要成为阻碍。
比如娜塔丽和伊万。
显然,他们不好受,代表剧组出演“今夜秀”却彻底沦为背景,那些不经意间透露出来的冷嘲热讽还是格外伤人,让他们笑容满面地追捧安森确实是强人所难。
但至少,他们也没有站出来唱反调。
“星球大战前传”剧组也怀抱期待,如果“蜘蛛侠”唤醒市场、完成预热,也许这也将成为他们引爆市场的契机、到时候“蜘蛛侠”反过来为他们铺路——毕竟,“星球大战”依旧是北美大陆当仁不让的第一流量
一报还一报。
挺好的。
于是,整个好莱坞就见证千载难逢的一幕,全部人牢牢团结在一起,报纸、杂志、电台以及电视展开全面热议,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自发性地切入讨论,一个松散却自律的共助联盟就这样悄然发力。
种种原因之下,“今夜秀”的热潮就被推向一个全新高度——
安森。
强势刷屏,角角落落,无处不在。
不管是否观看“今夜秀”,不管是否好奇乐队或者电影,但至少“听说”过一次,这也成为暑期档揭幕前的重要转折。
自然而然地,“蜘蛛侠”宣传行程的密度和强度也上升两个档次,索尼哥伦比亚的宣传投入真正发狠,完全不吝啬真金白银,以最高规格最高待遇展开宣传。
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
全面升级!
毫无疑问,这就是安森成为演员以来最繁忙也最疲倦的一段时间,本来“蜘蛛侠”就已经安排了一系列宣传行程,现在得益于“今夜秀”的爆红流量,安森的宣传行程数量直接翻倍,忙碌到脚不沾地。
现在,安森终于真切感受到“主角”肩膀上的重量。
难怪“两千万俱乐部”不是随随便便能够进入的,演员拿到多少片酬就必须承担多少票房的责任重量,如果最终票房不如人意,证明演员性价比太低,未来电影公司再看到高昂的片酬数字可能就会望而却步。
演员也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宣传期自然需要卖力。
现在,则轮到安森了。
(本章完)
第444章 全面发酵
一切,都是全新的,也是陌生的。
过去这三周时间,安森的生活就这样被卷成一团塞入甩干机里,然后摁下高速甩干按钮——
酒店。车厢。
两点一线,他的脚步遍布整个北美大陆的角角落落,不断在不同城市奔波宣传,日日夜夜都在颠簸。
要么在酒店或者车厢里,要么在电影院、摄影棚、录音间、见面会会场里,全部都是方方正正的盒子,密闭空间,偶尔能够窥探到车窗之外快速后退的街道,却来不及细细打量就已经昏昏沉沉进入梦乡。
城市?
不要说游玩浏览了,甚至就连打量的时间也没有。
反正,每天就是不同室内场景千篇一律地不断切换,到底是在新奥尔良还是在丹佛、到底是在小石城还是在墨西哥城,好像也没有什么明显区别。
就连采访、对话、观众互动内容也都是大同小异,相同的话题相同的互动相同的模版一直在复制黏贴,即使再多的激情也在漫长的重复之中消磨殆尽。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2002年,“全球首映”的概念已经存在却暂时没有流行起来,所以宣传脚步暂时局限在北美大陆,并没有横跨大洋横跨大陆地满世界飞行,漫长而枯燥的宣传似乎还可以忍受。
前世安森阅读过一篇三届奥斯卡影帝小金人得主丹尼尔-戴-刘易斯的采访,他表示:
宣传比拍摄电影累多了;而颁奖季的学院公关更是令人精疲力竭。
当时,安森还不理解;但现在,安森终于有那么一点点理解了,电影光鲜亮丽的繁华与喧闹背后,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宣传,不止是疲倦而已,更是一种全方位的碾压。
一天又一天、一遍又一遍,慢慢地打破一个人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如同飓风一般把灵魂卷入其中。
刚刚开始,大脑还有一些疑惑: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做什么?
每到一个全新地方的时候,在诸多相同之中能够看出不同,如同“找不同”游戏一般,刺激大脑的思考,问号开始滋生,大脑似乎还有精力运转。
但慢慢地、慢慢地,这些问题好像也没有了意义,时间和空间的秩序被彻底打乱,完全让人跟不上节奏,无穷无尽的问号塞满脑袋,有时间思考这些,还不如闭上眼睛多睡五分钟。
然后,困惑和迷茫就被取代,成为一种不闻不问的理所当然。
现在,安森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些演员和导演们在宣传电影的时候,常常看起来又疲倦又麻木,完全打不起精神——
一点一点地慢慢消耗,堪比马拉松。
不过,影迷观众又有什么错呢?
他们就是希望近距离接触一下演员而已,那些千篇一律的重复话题对他们来说全部都是新鲜的,特别是现在依旧是网络暂时没有那么发达的年代,信息传播速度和范围明显不够,就更是如此了。
为了避免自己也成为那种“麻木不仁毫无感情的宣传复读机”,安森常常在宣传现场抢主持人的工作,和现场观众闲聊——
有时候聊超级英雄,有时候聊漫画,有时候聊音乐或者其他爱好,有时候和观众做一些互动小游戏。
那些主持人一个个焦头烂额满头大汗,但安森和观众却玩得格外欢快,詹姆斯-弗兰科和克里斯滕-邓斯特两个人也唯恐天下不乱地一起凑热闹捣乱,三个年轻人自己倒是玩得不亦乐乎。
这也成为“蜘蛛侠”宣传期为人津津乐道的一件趣事。
每次宣传活动结束,新闻媒体也迫不及待地报道一会,甚至还有报纸另辟蹊径地派出一支队伍跟踪“蜘蛛侠”的宣传,第一时间将宣传活动的趣闻传开。
二十年后的社交网络平台上,这样的“同步直播”屡见不鲜;但在2002年的当下,这却是破天荒的新鲜事。
然而,对安森来说,缺少智能手机的无缝衔接,他无从了解宣传的声势和讨论的热度,天天奔波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桥梁上,完全感受不到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