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之花瓶影帝 第42节

  一个新人,一个菜鸟,一个雏儿。

  人生里应该没有见过这样的阵仗和架势,他们只需要稍稍施压稍稍围堵,轻而易举就能够让年轻人丢盔弃甲,语无伦次、惊慌失措之间,不仅可能说出真相,而且还可能一不小心就挖出什么重磅。

  和布拉德、詹妮弗比较起来,这里才是最佳突破口,他们反而有些遗憾自己忽略这个漏洞,否则昨天前往年轻人家中围堵,可能早就拿到独家,今天也没有必要一大清早跑来这里和大家一起拥挤。

  窸窸窣窣,沸沸扬扬。

  从那一张张欢声笑语的脸孔就能够感受到气氛的松弛了,甚至还能够听到一些调侃,是否应该手下留情不要太过火,否则把小朋友吓哭留下心理阴影就不好了,“到时候,我们又被误解为狼外婆了。”

  周围,一片哄笑。

  不止是轻松,根本就是派对。

  作为“纽约时报”娱乐版的资深记者,尼古拉斯已经在整个行业里打滚多年,他和其他同行一样放松。

  也许,他们唯一需要警戒的就是经纪人。

  如果年轻人带着经纪人或者公关人登场,将所有发言权让出去,事情就棘手了,估计又是一堆无聊透顶的“无可奉告”。

  从目前的调查资料来看,那个孩子依旧没有经纪人。

  但谁知道呢?

  这里是好莱坞,也许昨天就有经纪人看到了机会,敏锐地把握良机,一马当先地成为那个孩子的代言人呢?

  反正类似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但换个角度来看,如果经纪人充当挡箭牌,这是否就说明嫌疑了?就和犯罪嫌疑人前往警局协助调查却要求律师一样,无罪也看起来可疑;而他们不是警察,不需要证据和画押,一个嫌疑就已经足够。

  也就是说,不管什么情况,记者们都完全占据上风。

  尼古拉斯一边咀嚼口香糖一边在脑海打腹稿,思考着年轻人携带经纪人登场的话,他应该如何切入报道,又应该如何展开后续跟踪,也许这个八卦短时间内不会结束,不应该轻易错过布拉德和詹妮弗。

  就在此时——

  引擎轰鸣,由远及近。

  摄影棚门口的嘈杂稍稍低沉些许,记者们敏锐而老道地转移视线,尽管嘴巴上放松,但反应依旧机敏。

  他们绝对不会错过任何一点风吹草动。

  但是。

  一辆阿斯顿-马丁?

  尼古拉斯微微一愣,一时之间居然想不起来“老友记”剧组谁的座驾是阿斯顿-马丁,满脑子都是问号。

  等等,难道是大卫-克莱恩的全新座驾?

  金色阳光宛若流水一般顺着阿斯顿-马丁的车身流淌而下,硬朗而不失潇洒的线条堪称一种视觉享受。

  然后,渐渐靠近二十四号摄影棚,划出一道弧线切入停车场——

  本来,华纳兄弟的拍摄基地在不同位置拥有多个停车场,工作人员们将自己的车辆停靠在停车场之后,片场之内由高尔夫球车代步。

  一来是避免交通堵塞。

  二来则是避免意外事故。

  但这些年,伴随着“老友记”的成功,除了二十四号摄影棚之外,临近的两个摄影棚也成为剧集的片场,搭建不同场景,占地面积一下就宽广起来,于是华纳兄弟就在附近规划了一片空地,作为停车场。

  对剧组成员来说,上下班顿时就便利了许多。

  于是,此时才有眼前的这一幕。

  咔嚓。咔嚓。咔嚓。

  脑袋上,问号越来越多,不明所以,全场记者都不确定这辆阿斯顿-马丁是怎么回事,也许干脆就是其他剧组的演员或者制片人。

  然而还是抱着不能错过的心态摁下快门,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记录下来再说,总比事后后悔来得好。

  短促而汹涌。

  尼古拉斯也不例外,但仅仅只是摁了三下,随即就停了下来——

  节省胶卷。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数码相机投入市场,短短十年时间里经过快速发展,在1998年迎来突破。

  不仅体积变小、技术完善,而且记忆棒的出现也彻底改变数码相机的属性,再加上明显下降的价格,数码相机的普及率已经全面提升。

  但问题在于,2000年数码相机的像素才刚刚进入两百万级别,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突破;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还远远不够。

  尽管笨重,但专业相机依旧是媒体行业人士的首选,也许为了避免意外状况,他们也会准备一个数码相机当作备用;不过,在数码相机之前,每个人至少都有两台到三台专业相机,胶卷依旧是王道。

  此时,尼古拉斯就是如此,如同一个登山客一般,手里拿着一个专业相机,脖子上还有一台专业相机。

  所谓节省胶卷,并不是因为胶卷昂贵,而是当心胶卷拍完,现场来不及更换胶卷,以至于错过重点。

  和阿斯顿-马丁比较起来,尼古拉斯更加好奇驾驶员的身份。

  啪。

  车门打开,一条大长腿出现在眼前,没有什么慢动作回放,紧接着那个身影就离开驾驶座出现在眼前。

  咔嚓。咔嚓。

  尼古拉斯出于职业本能地摁下两次快门,但马上就再次出于职业本能地停下手指,试图看清楚对象。

  耳边,传来一阵快门声和闪光灯,瞬间覆盖视野,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淹没就停了下来,重新恢复平静。

  些许疑惑、些许打量。

  些许探究、些许观察。

  些许错愕、些许惊艳。

  种种情绪交织碰撞在一起,快门停下、闪光消失,二十四号摄影棚的前方出现非常短暂的片刻沉默。

  然后。

  千千万万的视线全部聚焦在那个身影之上,因为困惑也因为惊讶,巨大的落差和突然的冲击杀了全场一个措手不及,大脑出现空白,居然无法反应,整个世界似乎陷入时间缝隙之中,一切都停止下来。

  身经百战,就这?

  (本章完)

第62章 人山人海

  长袖靛蓝色衬衫搭配卡其色休闲短裤,一头金褐色的微卷短发在微风之中浪荡不羁地张扬飘动,堪比模特的宽肩窄腰洋溢着一股意大利独特风情,才一登场,悄然经过的阳光和微风也变得狂野凉爽起来。

  下车,站定,右手拎着一件浅灰色夹克随意地搭在肩膀上,那种刚刚从地中海度假归来的随性自如,却又在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一种优雅潇洒,一个转身闯入上流派对也能够游刃有余的气质轻松掌控全场。

  因为墨镜的关系,看不见眼睛,平添些许神秘。

  尼古拉斯微微一愣——

  下意识地,食指就摁下快门。

  一次就已经足够,他还没有识别出来人的身份,应该控制自己,不能随便浪费胶卷,但神不知鬼不觉地,食指又连续摁下。

  两次。三次。

  在自己意识到之前,食指就已经连续快速摁下一连串快门,试图用镜头去捕捉阳光与微风停驻在那个身影肩膀之上的瞬间,不由就心潮澎湃起来。

  的确,这里是好莱坞,帅哥美女聚集地,永远都有更年轻更好看的人涌现,无论是花瓶还是实力派,赏心悦目的养眼对象时时刻刻充斥着眼球。

  只是,真正习惯这样的眼球洗礼之后就能够知道,有些好看就仅仅只是好看,一种平面的好看、一种字面意义的好看;而有些好看却是具有力量的,一种三维立体的好看、一种鲜活生动的好看。

  前者,数不胜数。

  后者,万里挑一。

  而此时?

  噗通。噗通噗通噗通。

  狂跳不止的心脏、雷鸣作响的太阳穴已经做出反应,用胶卷记录时间,让刹那演变为永恒。

  然后。

  安森-伍德。

  一个名字闯入大脑里。

  记者们都见过安森,至少他们自己是这样认为的,哪怕没有看过“老友记”那一集,也应该看过“洛杉矶时报”的照片,没有人会说自己没有见过。

  但是。

  “见过”和“见过”,这是两回事。

  偶尔在电视或者杂志见过一面,偶尔在街上擦肩而过地见过一面,正式地面对面相遇……这些全部都是不同的见过。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安森的真人。

  再加上那副墨镜,本来就不大的脸庞几乎被挡掉一半,看不见眼睛看不见眉宇,更是认不出来。

  即使安森就站在眼前,也认不出来。

  尼古拉斯也只是一个直觉一次猜测,无法确定,但直觉非常强烈,也许这就是他们等候的小羔羊。

  一个念头,生根发芽。

  咔嚓。

  在自己回过神之后,尼古拉斯又再次摁下快门。

  上步,迎前,第一时间卡住位置。

  下一秒。

  咔嚓咔嚓咔嚓……

  铺天盖地地,闪光灯爆发出一股难以置信的能量,张牙舞爪地朝着眼前身影汹涌而去,他们甚至无法确定对方的身份就迫不及待地如同狼外婆一般扑向眼前的小羔羊,张开血盆大口全力冲刺。

  一片银色,将阳光彻底吞噬。

  胶卷,在此刻根本就不是问题,此起彼伏的快门声全面暴起。

  “安森。”

  有人发出声音,此时终于意识到眼前之人的身份。

  “安森!安森安森安森!”

  熙熙攘攘的呼喊完全碰撞在一起,耳膜隐隐做痛。

  硬生生地,那个身影就站在车门旁边停下了脚步,根本不需要往前,记者们就已经将他团团包围。

  尼古拉斯首当其冲,第一个就抢到安森的面前。

  “安森?”

  一个紧急刹车,尼古拉斯用相机镜头瞄准安森,此时才意识到安森的身高,鹤立鸡群地高出一截,他们这些记者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宛若小矮人一般,不由微微抬头仰视。

  然后,尼古拉斯就看到安森摘下墨镜,利用身高优势放眼望去,一下就将如同丧尸一般汹涌靠近的人群收入眼底,一抹愕然和欢快的神色浮现。

  “好多人哪。”

  他说。

  尼古拉斯微微一愣,这……是什么反应?

首节 上一节 42/5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